拿著41元外出打工,他靠一把剃鬚刀,用19年賺來百億身家

拿著41元外出打工,他靠一把剃鬚刀,用19年賺來百億身家

擺過地攤、修過摩托車、當過焊工的他用了19年時間,將一個小公司發展為中國最大電動剃鬚刀企業,並推出電吹風、燙髮器等系列個人護理小家電。2017年飛科電器實現營業收入38.5元,同比增長14.55%;實現淨利潤8.4億元,同比增長36.22%。

李丐騰出生在浙江的小山村裡,當年20歲的他考上大學,但沒錢供學費。懷著一顆不肯向命運服輸的心,他帶著家裡僅有的41元積蓄,踏上了外出謀生之路。正是因為幼年的貧窮與年輕時候苦難生活讓李丐騰有了超越常人的堅強意志。

到了城市,李丐騰找到了人生第一份工作,在一家鞋倉庫當管理員,每月工資300元,吃住還不錯。可他是個不安分的人,一邊打工,還一邊擺地攤,靠做點小生意攢錢給家裡。沒有讓人羨慕的背景,也沒有過人的聰明才智,他能夠有今天,真正憑藉的正是這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讓他有著比別人更加強大的執行力與自制力,把事情做好。

擺地攤、修摩托、當焊工、給剃鬚刀廠打工。會幹活能吃苦,那時的李丐騰簡直就是年輕職員的模範教科書,自然受到老闆賞識,不僅給他升成工廠主管,還經常帶他去參加活動。當時,除了國外吉列、飛利浦佔領著高端市場以外,低端市場一直是幾家不成氣候的國內廠家,靠打價格戰互相競爭而李丐騰正是發現了這個機會,萌生了創業的念頭,他想要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品牌。跟每個成功人士一樣,勤奮、敢拼、不怕苦,李丐騰抓住每一次機會尋求改變

拿著41元外出打工,他靠一把剃鬚刀,用19年賺來百億身家

李丐騰敏銳地發現剃鬚刀市場價格兩極分化嚴重,低端市場國內生產者價格不斷壓榨,高端市場國外品牌價格高高在上,這成為了國產高端品牌的市場細分空間,他的正是抓住這個機遇,慢慢成為國產高端品牌的領頭羊。

李丐騰也想過失敗,但他不害怕失敗,“窮人家的孩子就是這點好,享得了福,也吃得了苦,反正就算最壞也不過是與原來一樣。”當時國內只能生產單頭往復式的剃鬚刀,十多元一個,而國際品牌則高達幾百元甚至幾千元,一百來元的剃鬚刀市場成了一個空白點。李丐騰想,要做就做雙頭。他花了四五個月做了9套模具,還去尋找齒輪組件技術。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讓他研發出了第一款國產雙頭電動剃鬚刀。

拿著41元外出打工,他靠一把剃鬚刀,用19年賺來百億身家

初嘗成功後的李丐騰決定開拓新的出貨渠道,大型超市、商場是都市人採購中高端日常用品的地方,飛科也必須進入這個空白市場,不能只一味靠經銷商。伴隨著國內剃鬚刀行業的逐步發展,形成了國產產品與國際知名品牌對壘的競爭態勢,但是也出現了產品雷同的現象。為加大品牌的影響力,他耗費巨資在央視投放廣告。在超市戰略與廣告戰的強勢帶動下,企業在接下來的10多年裡快速積累,迅速崛起。

任何產品的質量保證都不是100%的,即使遍地開紅,李丐騰還是保持了冷靜。他又快速地在每個地方都設立了專門維修站,把產品的服務水平迅速提高了上去。僅2010年至2015年六年時間裡,飛科剃鬚刀累計銷量已達2.7億個,相當於中國每兩名成年男性擁有一個。

在2017年胡潤百富榜顯示,李丐騰身家達到245億。在鞏固剃鬚刀全國第一的基礎上,李丐騰還有著更大的野心。他對飛科未來的期望,是一個提供全方位的“個人護理小家電”的時尚品牌企業。除了剃鬚刀外,飛科目前的產品線已經擴展到了電吹風、鼻毛修剪器,電吹風,燙髮器,電熨斗、電水壺等產品,全部圍繞著個人護理這一方向。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篤行,彌足珍貴;惟其磨礪,始得玉成。”李丐騰曾這樣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