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有些人仇恨教師?

生活oo百科

(一) 必須辯證的看問題,題目中的第一個問題“為什麼現在人仇恨教師?”我認為,先要說明的是並非所有現代人都仇恨所有的教師,所以要回答這個問題應從兩方面說起,一是哪些人仇恨教師和為什麼仇恨?二是仇恨哪些教師?

一是現在社會上仇恨教師的一般有:1、自己孩子的家庭養成教育缺失,在學校常犯錯的“問題學生”和“學困學生”的家長及盲目隨從的身邊人,他們缺失的是教育現代孩子的基本常識,認為孩子在學校犯錯就是學校的責任,似乎與家長無關,在家校溝通和配合的過程中,學校請家長的次數多了,家長就特別不高興,埋怨學校和教師,甚至是仇視,他們殊不知一個孩子的成長是家庭、學校和社會等多元教育和育化的結果,尤其孩子的習慣養成,家庭至少佔了60%以上。所以,這個群體的仇恨是自欺欺人的,值得同情和培訓的。2、不諳教師職業的工作特點(延續性、繁細性、長效性和創造性等)的人,總認為教師一天就上幾節課,大量時間閒待著,而且有雙休日和兩個假期,但拿全年的工資。這類人因沒深入瞭解教師的工作性質和學生培養的規律而誤解教師的工作量,甚至因心理上的不平衡而嫉恨教師。3、孩子學業未果(一般指的是未考上大學)的家長及身邊人,他們把孩子學業的不理想,大都歸咎於教師,是因為他們缺乏全面和發展看問題的思維,就埋怨教師,甚至抱恨教師。4、孩子在校學習習慣差、成績不理想,在校外繳費上輔導班的家長及身邊人,他們站在收入分配的角度妒恨教師。5、還有一些自己當年讀書未果,沒有吃上財政飯的低收入人群,該人群中也不乏有心理失衡或極端認知教師職業的人,因教師群體與社會各類人群接觸最直接最利益悠關,所以他們最容易發現教師工作和生活等不足,於是便評頭論足了。6、還有些高收入群體,尤其是部分“土豪”瞧不起教師,甚至詆譭教師。因他們一般學歷層次不高,所以就認為“百無一用是書生”,教師窮酸、自私、短視、刻板等。總的來說,大概有這幾類,當然難以詳盡和精準。

二是現在大都仇恨哪些教師?我認為主要有這樣幾類:1、師德缺失、人格不全的教師;2、缺乏愛心、漠視公平的教師;3、學疏才淺、無心學習的教師;4、不愛崗敬業,缺少奉獻精神的教師;5、無禮家長、不善溝通的教師;6、無視形象、言行不雅的教師;7、課堂低效、校外補課的教師;8、藉由脫崗、在外經商的教師。等等,不一而足。

(二)鄉村教師,尤其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鄉村教師,那裡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生活艱難、教師缺乏(班級數多,班內學生是個位數)。這裡的教師一言以蔽之,精神失落、境況悽楚、情感孤寂、生活平淡、收入低微等。所以城鄉教育均衡,城鄉差距縮小還在路上。

總之,仇視教師就是漠視知識,只有尊重知識,才能尊重教師;仇視教師就是漠視成人,只有敬畏生命,才能敬重教育;仇視教師就是缺失道德,只有崇尚道德,才能敬佩仁師。願全社會為民族的明天,為民族的復興,尊重仁師,尊重知識,敬畏生命,莫被金錢捆綁了教育,沙化民族的接班人!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1500多萬教師,職業人數之多,工作層次之低,與各行各業接觸最頻繁,而且最接地氣,所以對教師瞭解最多,則評頭論足者最多,是其一;正因這個群體人數最多,即“林子大了什麼怪鳥都有”,但人們不按比例計算“怪鳥”,只是說教師不好,不過師德缺失,不學無術、敬業敷衍的教師大有人在,所以,眼下淨化教師隊伍也勢在必行啊!是其二。


以上分析尚欠詳盡,又欠深度等,特望大方之家和各位同仁批評指正!


凌川教育文化析源

有些人仇恨教師我覺得並不奇怪,因為這個社會沒有那個行業是一片淨土。看看當今社會仇什麼的都有,仇富,仇官,仇醫……只要仔細觀察,沒有哪個較好一點的行業能夠倖免的,教師當然也不例外。

對於教師來說,本來是一個高尚的職業,歷來受到社會各界的尊重。即使是現在尊重教師的仍然佔絕大多數。不過社會上不少人仇視教師的現象確實是存在的,這個問題必須要正視,不可迴避,更不可無謂無休止地去跟他們爭辯。

教師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幾乎關乎每一個家庭孩子的教育和成長。一個孩子從幾歲上幼兒園,到二十多歲大學畢業,在這麼長的時間裡,教師能夠做到百分之百地讓所有家長滿意,讓社會上所有人無可挑剔,那是不可能的。

再說我們的教育和教師行業也確實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既有各級教育行政管理的原因,也有教育政策的一些失誤原因,更有部分教師的個人形象原因。這麼多的原因要從自身找起,教育上下的行業不正之風也不是不存在,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教育上的任何事情都逃不過群眾的眼睛。有的是對教育腐敗的不滿,有的是對教育辦學質量的不滿,有的是對學校收費的不滿,有的是對少數教師熱衷於校外補課的不滿,總之原因不少。

按道理來說,教師也是一個弱勢群體,無權無勢,當然也無錢,靠工資吃飯,絕大部分教師是辛勤的,當然也是無辜的,也是問心無愧的,他們的背黑鍋也是應當澄清的。

對於教育行業存在的各種問題,國家要高度重視,要大力整改,還教育的一片藍天,使教育真正讓人民群眾滿意。


永恆的桃花源

有很多人尊師,有一些人仇師。仇師的人中間又有些不是仇恨所有教師,而是仇悢教師中的一些無良教師,而有些人是以偏概全,否定所有的老師。

其實,這些人仇恨的不僅是教師,只是他們不自知。

為什麼這些人仇恨老師?

正如永恆的桃花源在悟空問答裡說的,″教師幾乎關乎每一個家庭孩子的教育和成長。一個孩子從幾歲上幼兒園,到二十多歲大學畢業,在這麼長的時間裡,教師能夠做到百分之百地讓所有家長滿意,讓社會上所有人無可挑剔,那是不可能的。″

教育是民生工程,關係到每一個家庭。要讓每個家庭滿意是理想而已,現實不太可能!

小云聯繫到社會生活中一個奇怪現象,你對某人做了幾十件有利於他的,出於無奈,沒有做一件他希望你做的事,他竟然忘了你對他的所有的好而恨你了,你們之間友誼小船說翻就翻,你們之間的感情說破裂就破裂。這樣做對雙方都沒有好處,他不自知!



師生關係也不例外。
″我記得,某某老師,那次…我一輩子會記得她,現在還恨她。”
某學生開始揭發那老師怎麼歧視自己的,表達對她的仇恨。
我打斷她說:″有個人很聰明,他把有恩於他的人的名字刻在石頭上,把傷害他的人的名字寫在海邊沙灘上。”
“你想想為什麼這樣做?忘了不愉快的,她也是為你們好,放過別人,就是善待自己,我們聊聊別的吧!”


很多家長聽信學生的片面之詞,而誤解或指責老師。
記得我當班主任的時候,有一天,某位家長衝到教室門口對我破口大罵,我委屈萬分!我只不過看到她孩子最近成績下滑得厲害,想和家長共同分析找到原因,於是用自行車馱著學生一起回家,去家訪,沒想撲了個空。家長她就到學校來破口大罵。等她冷靜下來,我叫上她孩子,一起交流才弄清楚,孩子看到老師家訪了,生怕父母懲罰,就編出些我怎麼對他有偏見的猜測,先下手為強。經過交流,家長和孩子都知道誤解了我,向我道歉。這位家長衝動的行為,讓事情暴發了,倘若她不動聲色,我不是白白被仇恨而不自知?

我再次說:尊其師,才會信其道,要引導孩子換位思考理解老師做法的意義,老師們和你的孩子一樣也需要正面鼓勵!

當然教師也要加強自身道德修養,提升專業水平,做受學生、家長、社會愛戴的教師!


小云閱讀

上午放學沒到幾分鐘,六(1)班的班主任就在六年級群裡發出以下消息說我班的一位男生無緣無故的打她們班一位女生的頭,而且還打幾次了,告訴老師,老師不聞不問,這位家長很生氣。

我們班的這位男生平時很調皮,家裡條件很好,就是不喜歡學習。如果按照現在的評價來說,他沒有什麼值得表揚的,除了缺點還是缺點。他家就在學校斜對面100米處,但是每天都遲到,絕對是一位令人頭疼的“祖宗”,每天不鬧出點事情來,他就不舒服,興風作浪是他的愛好。我對他也是敢怒不敢言,反正教育他沒有一點底氣,說服教育根本沒什麼用。不過,還好他沒跟我折騰出什麼大事來,但小事總是不間斷,他去挑逗別人也是很正常。對他,我也是能口頭教育就教育,不敢體罰之類的,我是不敢做的。

六(1)班這位女生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每次傳出什麼事情,也都有她的份。所以,他們兩平時打打鬧鬧也已經很平常了。




(六(1)班班主任發過來的截圖信息)

但是,今天的事情卻不一樣了。收到這條消息,我把我們班的這位男生叫到辦公室詢問情況,女生的班主任也把那位女生叫過來一起了解情況。

事情原來是這樣的:女生上午沒下課的時候,我們班的這位男生就去逗她,而且用手從窗口那裡去敲打女生的頭部,還把她的書弄掉了,砸到她的腳上。

下課後,女生過辦公室這邊來找男生質問為什麼打她。男生見她過來,就走開了。他們就一邊對峙,一邊下樓去。我還在辦公室填寫科學報告,沒什麼在意,我以為他們又是像平常一張樣打打鬧鬧而已。

沒想到,女生回到家,事情的版本就變成這樣了:“六(3)班男生打她,她告訴六(3)班老師聽,老師不理。”結果,她家長就發那條信息給她的班主任說這件事,就出現了前面截圖的信息的事。事情真像已經大白,原來我是被冤枉了。差點成了不負責任的老師,想起來還真是心有餘悸。




(平時寫的一些教育感言)

後來,我試圖詢問她,問清楚什麼時候跟我說過男生打她了?而且,這位男生也只是調皮去動一下,是不是真用力的打?

後來,她才支支吾吾的說:“我進辦公室問那位男生為什麼打他”。(當時那位男生來辦公室來瞎逛,見到那位女生過來,已經提前走出辦公室),我一直在填寫科學實驗報告冊,也沒過多想他們的事情。畢竟,下課的時候男生女生打打鬧鬧的事情太多了他們大多是一起玩鬧而已,很多老師包括我都已經習慣了。




(現在工作心情每天像一條狗被刀架脖子一樣忐忑不安)

跟他們處理了將近一節課,他們才慢慢的說知道怎麼做了,不需要叫家長過來一起處理了。

我本來也想叫雙方家長一起過來協商處理的,但是考慮到這兩位學生的家長也都不是省油的燈,等下叫過來她們在辦公室撕扯,我都不知道怎麼解決。

經過這件事,我怎麼也想不通。為什麼很多家長喜歡聽信學生的片面之詞而不分青紅皂白的職責老師呢?

況且,小學生有點打打鬧鬧也很正常,為什麼喜歡沒弄清楚之前就想找事情呢?

這是我真想不明白的地方。很多人都說“現在的老師不像以前的老師了”,可是大家沒想過嗎?現在的一切都變了,現在家長、學生等等一切人物還跟以前一樣嗎?為什麼單單希望老師和以前一樣呢?

此外,就算學生打架是真實的存在,老師除了請出學生詢問,講道理教育,甚至最多請雙方家長一起協商處理之外,還能做什麼呢?

老實說吧,面對喜歡違反學校紀律的學生,地位低下的老師們,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指責老師也沒多大用處,如果發生這樣的事情,很多老師只能自認倒黴了。


孖無悔觀教育

我覺得這是媒體的導向不對,或者說是有些人潛意識裡樂見的事。不可否認,是有那麼一小撮混入教師隊伍中的害群之馬,影響了教師形象。這樣的人本質就壞,所以無論到那裡都渣渣,只不過在教師隊伍中更扎眼。這些事本不該在媒體上大肆宣傳,摸黑了一群人的形象,因為絕大部分老師是愛崗敬業的,是師德高尚的,對得起自己良心的。我想耽誤大家一點寶貴的時間,看我分析一下這些人樂此不疲摸黑教師的陰暗心理。

下面先講一個故事:鄭人使子濯孺子侵衛,衛使庾公之斯追之。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執弓,吾死矣夫!’

問其僕曰:‘追我者誰也?’

其僕曰:‘庾公之斯也。’

  曰:‘吾必得生還矣。’
  其僕曰:‘庾公之斯,衛之善射者也。夫子曰吾生,何謂也?’
  曰:‘庾公之斯學射於尹公之斯,尹公之他學射於我。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
  庾公之斯至,曰:‘夫子何為不執弓?’
  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執弓。’
  曰:‘小人學射於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學射於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雖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廢。’
  抽矢叩輪,去其金,發乘矢而後反。
  故事出自:《孟子 離婁下·第二十四章》意思是:從前,鄭國派子濯孺子侵犯衛國,衛國派庾公之斯追擊他。子濯孺子說:“壞了,今天我的病發作了,抬不起胳膊,拉不開弓。吾要死於敵人之手了。”問他的侍從說:“追我的人是誰?”侍從說:“庾公之斯”。“我有活命了。”“庾公之斯是衛國有名的善射者。您說您有活命,我不懂什麼意思?”“庾公之斯學射於伊公之他,伊公之他學射於我。尹公之他是個正派的人,他收的徒弟肯定也是正派之士。”庾公之斯追上了,問:“先生為什麼不拉弓射箭?”“今天我舊病發作,拉不開弓,射不了箭。”“我的老師是尹公之他,尹公之他是您的徒弟。我不忍心用您的射術來傷害您。雖然這樣,我今日奉行的是國事,我不敢不做一下表示。”抽去四枝箭,除去箭頭,向庾公之斯射了四下,轉身走了。
後來《三國演義》裡引用了這個故事。在曹操敗走華容道時: “雲長別來無恙?” “奉軍師之命,在此等候丞相。 “曹操一時失算,兵敗至此,還望將軍以昔日之情為重。” “昔日關某雖蒙丞相的厚恩,然而已斬顏良,誅文丑,解了白馬之圍以為回報。今日軍令如山,怎敢以私廢公?” “五關斬將的事,還記得嗎?大丈夫要以信義為重。將軍熟讀《春秋》,難道不知道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的典故麼?”

正直的古人都不肯用弓箭射教過自己箭術的師爺。現如今,人心不古,世風日下,不知道感恩。有些人爹孃老子都不在他心裡, 就不必說老師了。他覺得他學到知識不是老師教的,學的好是他自己天賦高,是他自己努力的結果。他們畢業後雖然上了班,混的人模狗樣,可是他們從內心裡恨教過他的老師,恨不得出事的就是曾經教過他的老師,可惜現實並不能如願,所以他就不遺餘力毀老師的聲譽而不倦,也趁機報復教過自己的老師。加上老師的地位低,又無權無勢,毀之無害。因此,媒體人抓住對教師隊伍裡不算老師的敗類不放,大肆的摸黑,毀壞了教師群體的形象事也就不足為奇了。


夢迴唐朝19700941



造成這個問題有多方面的原因: 1、教師隊伍中確實有害群之馬。不可否認,教師隊伍中確實有那麼一小撮人不配當教師,舉個例子,我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單位有一位體育老師,將近五十歲了,常笑嘻嘻地和女生開玩笑,有時還動手動腳,有一次,我看見他和一個女生說話,說著就動手摸那女生的頭髮,女生也隨他動手,我看見了,故意叫了一聲那個女生,那個女生才過來了。很多女生也就愛去找他閒聊,我們都很鄙視那個人,看見這種事都趕緊叫開女生,還專門在班裡叮囑女生注意保護自己。幸虧各個班主任留心,後來也沒發生什麼不齒的事情。除了這樣的事情,其他的補課的,收禮的,侮辱學生的,雖然只是極個別的,當然也有。這一小撮人影響極壞!



2、教育體制跟不上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需求。現在的社會越來越多元化,年輕人的擇業選擇也越來越多。而學校的教育內容相當大一部分到社會上沒什麼用處。教學方法也很老套,滿堂灌的教學方法還是主要的教學方法,使學生不喜歡學習,對學習對老師有很大的牴觸情緒。更重要的是應試教育讓家長和老師都很焦慮,家長怕孩子考不上學,沒有好前途,老師怕學生考不好(其實老師也是怕家長怪罪,怕領導責難)排名靠後,於是都拼命逼學生學習,常年累月,學生在這種唯分數論的環境裡壓抑崩潰,於是就出現了很多問題,然後再把這些問題歸咎於老師,不恨才怪!



3、家長對教師期望值過高。家長總說現在的老師不如以前了,以前的老師品德高尚,帶病家訪,帶病補課,送吃的送喝的,沒錢的還替交書錢,關心學生勝過關心自己的孩子,總之比爸媽都親,都像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一樣。現在的老師都變了,變得不如以前了。

我想說的是,這一類家長大部分是70後或者80後,這一代人小的時候,社會風氣淳樸,尊敬老師,孩子在學校犯了錯誤,家長牽著孩子說:老師該打打,該吵吵,並且回家孩子還得挨一頓揍(那時也沒見孩子跳樓自殺等事件),家長和老師教育目的一致,老師心裡很溫暖,當然就更盡心。現在的老師誰還敢碰孩子一手指頭,不告死你!那時的老師帶病工作,這時的老師也一樣啊,請問哪個當老師的沒有生病上課的,所有人都有過。還有那時老師的工資雖然低,但是老百姓的收入更低,老師有能力幫幫更貧困的孩子,現在大部分人比老師經濟條件好,你讓寒酸的老師再去幫別人,良心不會痛嗎?所以,當教育環境發生變化的時候,你讓老師還像以前一樣,那可能嗎?那些說什麼你選擇了這個職業就得吃這份苦受這份類挨這份欺負的簡直就是強盜邏輯,就像說你弱就得他媽的欺負你一樣。



4、無良媒體惡意宣傳。現在的媒體都是軟的欺硬的怕,老師是最弱的一個群體,欺負了沒事。所以,一旦校園裡發生了什麼事,媒體都可著勁兒的宣傳誇大,把老師報道的一無是處,更有甚者,唯恐天下不亂,沒事找事,雞蛋裡挑骨頭,無風還要起浪,再加上所謂的磚家大放厥詞,更是火上澆油,一時間,老師成了人人喊打的對象。


終將長大

我也談幾點意見,供參考。

一、分工不同。教育是這個社會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人類文明前進的必經之路。教師崗,是社會分工的其中一個部分,跟其他行業其他崗位一樣。這點大家應該認同吧!

二、一顆老鼠屎。其實不是所有的老師都被人仇恨,也有非常多值得尊敬的老師,容易被人仇恨,被人鄙視的老師有以下幾種。

1.有文化沒人品。有些老師本來自己就有心理疾病,人格不健全。他們在學生面前通常容易暴怒,說一些不入流的話,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比如體罰虐待學生,跟學生耍朋友、強姦、侮辱等。

2.唯利是圖的老師。經常吃拿卡要,直接或間接威逼利誘學生及家長送禮。對經濟條件好的家庭的學生和對經濟困難的學生是兩副嘴臉,他沒有公平之心。

4.沒有責任心。有一種人不是真正的熱愛教育工作,而是暫時沒能力找到更好的工作,就在教師崗上混飯吃。所以他們對於這份工作是,能敷衍就敷衍,能甩給家長就甩的家長,這樣他們就好坐下來安安靜靜的耍手機,就可以到補習班去上課賺外快,就可以跟男朋友去逛街耍。而且他們會用句經典的語言來矇混過關,這句話類似“一個人的成長成才與學校教育有關,更與家庭教育有關”。明明老師稍微用一點心,就能發現學生的問題,他偏要選甩給家長。老師只教課本知識,不教學生做人做事,老師不批改作業,不督促學生,老師不與學生談心談話,不引導學生形成社會主流的價值觀,還要這樣的老師幹啥呢?這還是老師嗎?

教師已成為某些“老師”心中的“雞肋”。

5.不好好說話。一名合格的老師就是能夠心平氣和的與學生說話,這才是溝通。可是有些老師習慣性的罵人批評人,習慣性的厭煩學生,厭惡那些影響自己績效考核的差生。

三、教師不能倒。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工資福利待遇,完善考核制度,加強師風師德的考核,提高教育工作者的職業榮譽感和安全感尤為重要。把那些老鼠屎清理出去,所有的家長都不要去迎合奉承老師。樹立教育正氣,我們的文化才能健康地傳承。


四川工商學院魏老師

因為有些人的前途與命運確實毀在個別老師手裡。

這些年接觸到許多家長和學生,看到了種種家長的難和種種學生的苦。

長期研究親子苦難,我免強地寫出了一本《家長家庭順境教育系統》的草綱,並在不斷完善中。

這本書主要針對大量家長不懂家庭教育,而又投師無門,投學無路的狀況而寫的一本適合每個欠缺而又願意努力,空杯好學的家長。

它努力填補家庭教育無系統的空白。努力從簡明實用的角度為家長打開一扇求索之門。幫家長自助,自救。

並因這些家長,學生的苦難而對老師產生偏見。

而隨著工作的擴展,我逐漸看到了老師的另一面——辛酸,委屈,迷茫,困感,苦惱,甚至無助。

首先講,大部分老師還是非常努力的。

但是,在一些學校的導向下,許多老師不得不把主要精力用在相比之下並不那麼需要幫助的比例很小的優生身上。如此,更多的走不動的孩子只能遭受老師的冷眼。

其實,這也不都是老師願意做的。可這是學校指令呀。

如此,更多的家長對老師有意見成為必然。

而更嚴重的,一些老師對後進學生以罰代教,甚至嚴重越線,給社會造成極壞的影響。成為老師中的害群之馬。

這無疑使本就冒肚的家長對老師的整體印象更加反感。其中一些被個別老師傷害到的學生及老師自然會仇恨老師。

可老師也委屈呀,身不由己呀。

但是,老師之難還在於他們在中國,還有一個非人的角色,神聖的角色——社會風氣的淨化劑,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在人們心目中,別人可錯,老師不能錯。如此,老師真的不容易,真的很難。

一些問題老師直接毀掉了人們心中的圖騰。人們能不恨嗎?

為此,我以為老師急需正道,急需向“德老師”,向普助眾生思維轉變。不僅要教好書,更要擔起育人天職。

肩負如此重大的歷史史命,老師真的不容易呀!

向“德老師”致敬!


家長話題

首先,必須說明的是仇恨老師的人,真的是極少數。絕大部分人,對老師還是很尊敬的。仇恨老師的人裡,有很大一部分是吃瓜群眾,玩玩而已,一個人能和老師有什麼仇恨。

確實,我們的教師隊伍裡有些人做得不夠好,沒有做到一個老師應有的責任。比如有償補課,比如攔高鐵的那個女老師。但這只是一小撮人的不道義的行為。不能一人就打倒一片人。

一些無良媒體,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為了增加閱讀量和關注度,故意選擇刺激性的字眼和誇張的描寫,以吸引眼球。再者,人們普遍認為老師應該如何高尚,應該完美無缺。當一個勁爆的熱點新聞新聞出現時,如果涉事的是老師,媒體的過度解讀,和大眾習以為常的神話老師,產生激烈的碰撞,結果是,很多人覺得老師不行。但差的只是那個涉事的老師,其他的老師是很好的。

每個行業的從業者,都有好有壞。不能因為有一個人做地不好,就否定了這個行業,這是不理性的。醫患矛盾很重,我們就不去看病了?總說路邊小攤上的東西不衛生,可夏天擼串的人,多了去了。

人們習慣了用放大鏡看別人的缺點。習慣了人云亦云。

我們承認,教師隊伍裡有些不好的人,不好的事情。但這些人不能代表所有的老師都好,這些事不能意味著所有的事都這樣。我們承認不足,我們努力提高。

願這個世界多些理性。


教書匠2018

我覺得這個問題問的太偏激了,和描述的還有一點相反的意味。

你說為什麼現在有那麼多人仇師,我覺得這個應該是極少數人,遇到了那些沒有師德的老師,才會這樣,雖然這個社會不太看的起教師這個行業,但是這個社會里的學生還是很尊敬教他/她們的老師的,所以,就像這個教師系統裡的老師大部分都是好的老師一樣,遇到壞老師並仇恨老師的人畢竟是少數。

其次,你說考慮過鄉村教師的感受嗎?

你這問的什麼?題主!為什麼又要把鄉村教師這個有爭議的群體拋出來擋在風口,既然都仇視教師了,那對於他們仇師的人來說,還在乎什麼鄉村教師和城市教師的區別嗎!

就算考慮鄉村教師的感受,那你什麼意思呢?你的意思就是城市教師的感受就不用考慮了,這個描述就問的很有爭議性,對不對。

這個社會還是很善良的,尊敬老師的人還是非常多的。

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