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總集團|用真情宣講 促棚改加速!

住总集团|用真情宣讲 促棚改加速!

住总集团|用真情宣讲 促棚改加速!

楊國政(左一)入戶為居民講解棚改政策

“大叔,還遷戶型圖能看明白嗎?要不我給您講講?”“不用了,我能看明白,看完戶型圖,大叔就知道自己將來住什麼樣的房子啦。” 5月6日,住總天津京寧公司負責棚改拆遷協調工作的楊國政像往常一樣,又一次放棄了週末休息時間,來到寧河棚改項目一中片區的新生街協助拆遷指揮部為居民介紹還遷房戶型,講解棚改政策。自4月15日寧河棚改一中片區啟動拆遷補償協議簽約工作後,楊國政每天都要到村街棚改拆遷簽約現場。

“寧河棚改是就地還遷,在沒有還遷樣板區的情況下,我在現場發放講解戶型圖,可以讓村民提前知道自己將來住什麼樣的樓房,有助於他們早日簽約。”楊國政說。

由於對棚改政策早已熟知於心,村民們只要問棚改方面的問題,楊國政都能對答如流。在走訪過程中,時不時有村民上前諮詢楊國政政策問題。“天津每個區的拆遷政策都不一樣,每個地區也都有實際困難,所以我還要蒐集好大家的問題,彙總梳理上報給政府相關部門,爭取為老百姓說話。”楊國政說。東大營村,是寧河棚改一中片區四個村中貧困戶數量較多的,由於該地區房屋建造年代較早,許多房屋面積僅20多平方米。如果按之前政策,新建房屋最小45平方米,每戶還需要補償相應的差價,但是貧困戶根本拿不出這麼多錢。“當時我就將這個問題上報了,後來在政府的支持下,這部分居民可以無償還遷45平方米新房。”楊國政說。

“大姨好!出去遛彎啊?”“是啊,小楊又來了?”要想融入棚戶區居民,只吃透棚改政策還不夠。2016年底開始楊國政就經常入戶調查,與村民們打交道久了,逐漸掌握了與村民交往的語言技巧和相處方式,練就了與村民交往時的親和力。“跟當地人打交道,得學會當地的語言習慣,比如寧河人習慣稱呼長輩女性‘大姨’。”楊國政說,“這是很小的細節,走訪棚戶區居民時,見到年長女性時,叫聲‘大姨’,一下子就拉近了心理距離,再溝通就容易些。”

由於從2016年第一輪入戶宣講棚改政策,到後來房屋測量、評估等環節,楊國政都參與其中。一中片區涉及拆遷四個村街的1400多戶居民,每家他已經至少拜訪過一次。如今,他走在村裡經常有村民主動與他打招呼,不少村民還能叫出他的名字。

“與棚戶區村民打交道說難很難,說簡單也簡單,最重要的是要站在村民的角度上思考問題,想他們之所想,急他們之所急,把他們的事情當成自家的事情去解決。”楊國政說,還有就是工作要帶著溫情,比如我們最近正在拍攝棚戶區老街,併為居民在老房子裡拍一張全家福。過一陣老房子就要拆了,很多居民在這裡住了幾十年,捨不得離開,我們就為他們留住老房子的記憶,刻成光盤免費送給他們。

據瞭解,目前一中片區新生街、光輝街、東大營、車站街四個村街共簽約1000多戶,已經完成一中片區總拆遷戶數的80%。“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完成這個簽約進度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前期政策宣講做得比較紮實,村民們簽約才比較積極。”楊國政說。

對於後期的簽約工作,楊國政坦言:“剩餘是難啃的‘硬骨頭’,下一步我會配合棚改指揮部,認真分析每戶未簽約的原因,與指揮部共同研究個性化解決方案,為還遷房建設鋪平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