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知了越熱叫的越厲害?看完頓時明白了!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地叫著夏天……”歌曲《童年》的歌詞生動形象地唱出了知了鳴叫所體現的季節特點。事實上,知了的鳴叫還能解釋短期天氣的變化。

中國農業科學院雷仲仁教授表示,知了一般在氣溫達到20℃以上才會鳴叫,遵循兩個原則:溫度越高,叫聲越大;空氣溼度越大,叫聲越弱。遇到特別悶熱的天氣,知了從早上五六點鐘就開始扯著嗓子大喊。從某種程度上說,知了也是個天生的“天氣預報員”,民間也有知了鳴,天放晴和蟬兒叫叫停停,連陰雨將要來臨的說法,來顯示知了叫聲背後天氣變化。蟬為什麼喜歡激昂高歌,扯著“嗓門”大喊大叫呢?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百思不得其解。他活了90多歲,把畢生的精力都傾注在昆蟲學的研究上,寫下100多萬字的研究論文集——《昆蟲記》。

為什麼知了越熱叫的越厲害?看完頓時明白了!

他曾對蟬進行了多年的觀察研究,並做了極其生動而細緻的描述。對蟬的鳴叫他是這樣描寫的:“蟬的翼後的空腔裡,帶著一種像鈸一般的樂器。它還不滿足,還要在胸部安置一種響板,以增強聲音的強度,這種蟬為了滿足對音樂的嗜好,確實作了很大的犧牲。因為有這種巨大的響板,使得生命器官都無處安置,只好把它們壓緊到最小的角落裡。為安置樂器而縮小內部器官,這當然是極熱心於音樂的了。”

然而,法布爾為了弄清蟬究竟為什麼要那樣沒完沒了地拉著“肚皮”的鈸,起勁地唱歌,是不是它根本就沒有聽到自己的大“嗓門”,怕別人也和自己一樣還沒有聽到,才故意提高“嗓門”呢?於是,他進行了實驗,來驗證一下雄蟬究竟能不能聽見聲音。他站在雄蟬的背後,在距離很近的地方大聲講話,使勁吹哨子,拍巴掌,用石頭與石頭撞擊……使用種種響聲來嚇唬蟬。

為什麼知了越熱叫的越厲害?看完頓時明白了!

可是蟬滿不在乎地繼續唱歌。真是兩耳不聞身後事,一心只唱支了歌。後來,法布爾索性找來兩枝打野獸的火槍,裡面裝滿火藥,在蟬的旁邊連連發射,聲如霹靂,可是“歌手們”照樣悠閒自得地唱著,連一點竟怕和不安的表現也沒有。於是法布爾得出的結論是:雄蟬是沒有聽覺的,它聽不見周圍發出的任何聲音,甚至連自己聲嘶力竭的鳴叫也完全聽不到,它是個地道的“聾子”。

我們通常所知道的是蟬通過腹部的發聲器發聲。它的發音器在腹肌部,像蒙上了一層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動而發出聲音,由於鳴肌每秒能伸縮約1萬次,蓋板和鼓膜之間是空的,能起共鳴的作用,所以其鳴聲特別響亮。雌蟬的樂器構造不完全,不能發聲,所以它是“啞巴蟬”。

為什麼知了越熱叫的越厲害?看完頓時明白了!

其實蟬不僅只有這一種發聲形式。蟬還通過其它三種形式發出聲音。

1、翅拍擊發聲

此類蟬無鼓膜發音器或退化,靠前後翅膀之間的拍打或者前後翅與身體的拍打發出聲音。

2、前後翅摩擦發聲

此類蟬無鼓膜發音器,前翅的邊緣和具有發聲齒的後翅前緣相互摩擦發聲。

3、副發聲器

此類蟬除具有典型的鼓膜發生器,在中胸背板前緣兩側有盤狀的結構,上有很多縱向的細刻紋——發聲盤,可與前翅臂區基部摩擦發聲。雌雄均有類似的結構,另外,雄性還具有典型的鼓膜發聲器,這是其發聲的主要器官。

為什麼知了越熱叫的越厲害?看完頓時明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