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誌體裁之一。分地圖、統計圖、示意圖、繪畫、照片等。圖形象直觀,可豐富志書內容,增強可讀性,提高志書價值,還可節省文字,美化版面。方誌之圖始於圖經。圖經始見於東漢,盛行於隋唐至北宋。南宋時,以“志”為名的方誌成為主要形式,圖仍是方誌主要體裁之一。清戴震認為,“地圖及沿革表,志開卷第一事也”,強調了地圖在志書中的重要地位。民國時期編纂出版的方誌中,圖的運用有較大進步。1929年,國民政府頒佈《修志事例概要》,特別強調要儘量採用新技術:“輿圖應由專門人員以最新科學方法制繪精印,訂列專冊,以裨實用”;“地方名勝、古蹟、金石拓片,以及公傢俬家所藏各種古物,在歷史上有重要的價值者,均應攝製相片編入,以存史蹟”。新編地方誌中,圖的安排有插頁和配文兩種形式。2008年,中國地方誌指導小組印發《地方誌書質量規定》規定:“圖的製作規範,要素齊全,包括必要的圖題、圖例和註記。”①地圖。根據志書各部分的需要設置,自然地理類地圖包括地形地貌圖、山脈水系圖、氣候圖、植被圖、土壤圖、降水圖等;社會經濟類地圖包括行政區劃圖、人口分佈圖、農業區劃圖、工業佈局圖、交通圖、郵電圖、商業網點圖、旅遊線路圖、文物分佈圖、學校分佈圖、方言圖等。基礎底圖須採用測繪部門最新繪製的標準資料圖,涉及疆界的地圖需由測繪部門繪製或審定。②統計圖。有條形圖、曲線圖、象形圖等,所顯示的統計資料的數量關係須符合科學性。③示意圖。有組織機構示意圖、隸屬關係示意圖、水利示意圖、航道示意圖等。它是一種略圖(不是“繪畫”),目的是把內容較複雜的事物及特定事物相互間的關係用圖形表示,讓讀者一目瞭然。④繪畫。即把事物形象畫出來,如農具、建築物、動植物等都可用繪畫形式來顯示。繪畫通常採用白描手法,抓住事物特點,用簡練的線條把事物形象勾勒出來。⑤照片。是重要的形象資料,真實性是其他資料無法比擬的。收集照片資料要和文字資料同步進行。選取照片要全面,包括地形地貌、城市建築、政治活動、經濟發展、文化建設、典型人物等,照片須有資料性和存史價值。

(摘自:《方誌百科全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