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農民,家有兩孩,都要上大學,學習不好,剛剛二本線多點,家又沒錢,上還是不上?

無聊的人劉學方1

上啊!必須上!砸鍋賣鐵也要上!

對於上大學這件事,沒啥可猶豫的,現在不上,省下的不過是三兩萬塊錢,透支的卻是你未來成功的機會,年少輟學還能走向成功的,畢竟是極其稀少的個例,題主又是寒門學子,沒錢沒關係,社會這麼現實,不拿個學歷你靠什麼闖?一往無前的勇氣嗎?

學歷是不能代表能力,但沒有學歷,你可能連證明自己能力的機會都沒有!

過去我也常常鼓吹“學歷無用”,妙爸生活在安逸的四線城市,身邊絕大多數本科生朋友還拿著不到3000工資的時候,學歷只有大專的妙爸靠著死皮賴臉的工作精神,工資早早的就超過了5000,那段時期我經常會和家人談論學歷無用,能力至上,直到後來現實給妙爸狠狠的閃了一個巴掌,重新讓妙爸認識了學歷的重要性!

妙爸的切身體會,大概是兩年,因為一些特殊原因,妙爸不得不為了長遠發展考慮選擇跳槽,心儀的崗位都是萬達、恆大之類的知名企業,當時看著這些公司的企劃經理崗位描述,簡直是為妙爸量身訂做的,也是沒把學歷當回事,可真到了投簡歷之後,發現很多大企業還是非常重視學歷的。

全日制統招本科學歷,一條卡住,讓我連嘗試證明自己能力的機會都沒法爭取,只能無奈的繼續選擇在本土企業裡打拼。坦白講,雖然薪資並沒有比那些大企業低到哪裡,但是福利待遇,真的是差了不少。不談收入,工作快十年了,因為學歷,錯過了那些名企工作機會,內心還是很失落的。。。

寒門學子,不要讓貧窮限制了自己的思維

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被貧窮限制了思維。貧窮的思維裡,錢,是省出來的。。。而實際上,錢,是賺出來的。

對於題主,上學的經濟壓力固然是要大一些,但勤工儉學並不是不可行。有很多人,上大學並沒有向家裡要太多錢,靠著獎學金、做家教、打零工照樣拿下了學歷,逆襲了自己的人生。

妙爸不光建議題主勤工儉學去唸大學,更希望題主能在大學四年裡為自己多定一些大目標、

比如靠獎學金解決自己的學費。

比如靠打工賺取自己的生活費。

比如省一些錢,每年送自己一次短途旅行去開眼界。

比如和一個對的人,談一場不那麼物質的戀愛。

比如自己賺些錢為自己的知識結構做一些投資,開闊自己的社會思維。。。

人生路漫長,屬於你的機會,出現了,就不要輕易放過。年輕的時候多吃苦,多努力,絕對不是壞事。

加油!趁我們都還年輕!


妙爸超努力

筆者作為農村出身的大學生,直接告訴你吧,只要能夠承擔得起,農村的孩子讀一個不錯的二本還是可以的,最起碼未來多了一些選擇,不至於那麼被動。

現在已經是5月底了,距離高考還有半月的時候,每逢高考季,就有不少農村家庭犯了愁,孩子考的學校一般,家庭條件還不好,到底這個學上還是不上?筆者一直認為,對於大多數農村孩子和農村家庭來說,知識改變命遠這句話時最合適的,較外出打工拼搏,不分日夜的幹出一片天地來說,通過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還是比較靠譜的。

寒門真的難出貴子麼?

一直以來,社會上就有一種聲音,那就是寒門難出貴子,這句話筆者一直都不反對,因為自古以來,這就是一個事實,在古代這種情況非常的嚴重,到了現代,這種情況有了明顯的改善,只不過依舊存在罷了。

自古以來,就有選賢舉能,任人為用的說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因為當時的社會並沒有真正的做到這一點啊!而現代的教育則大大縮短了這種差距,只不過競爭優劣勢依舊存在罷了。

比如說,河南、四川考生考上名牌大學的幾率要遠低於北京、天津考生,這是我國各地發展不均衡,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體現,這一點我們無力改變。但是對於本身人員來說,最起碼在高考這件事上,人人有著平等的機會。拿河南省的高考來說,每年高考第一名並不是鄭州市的這些省重點中學,而是河南省最貧困的幾個縣——鄲城縣或者淮陽縣的考生。

而這些考生大多都是農村出身,通過自己的辛勤付出,考取全省的狀元,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更是重新書寫了自己家族的命運。

作為過來人,筆者不得不說,農村孩子考取一般的二本並不可怕,他們還有機會去考取名校的研究生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在高校中,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完全可以自給自足,更能夠自立自強,不會為家庭增加負擔!

可怕的是渾渾噩噩,不知所終,還埋怨說,這個社會太不公平。

比你優秀,比你有錢的人比你還要辛苦,你憑什麼不努力?

望周知!讓自己的親屬、朋友瞭解。

《糧油市場報》官方賬號首發於在悟空問答!05.23


糧油市場報

唉,這個問題任何一個靠農業收入的人都會很糾結,讓孩子上學,家裡負擔會大,不讓上又怕耽誤了孩子的前程!

其實,說白了,還是對我們現在大學教育現狀的擔憂。

記得以前大學生少的時候,一個人能考上大學,就意味著告別了矮矬窮,步入了高富帥,那時候,很多人都期盼著自己也能上大學,然而直到今天,隨著我們高等教育逐漸向由精英教育走向普及化的時候,我們卻發現大學生不值錢了:

一抓一大把不說,工資收入可能還沒工地幹活掙的錢多,一時間,讀書無用論已經開始在學生家長的心頭蔓延。

不可否認,按照當前的經濟狀況,如果兩個孩子不上學,可能就能外出打工,補貼家裡的開銷,如果上學,四年學費不說,二本線如果沒有一個好專業,想找一份好工作也是有難度的。

但我想說的是,還是讓孩子上吧。

相對於掙錢養家,大學教育則是一個滋養年輕人心性的土壤,在這裡,年輕人在一起會有很多共同的想法,讓他在成長的道路上多了一些經驗和感受,當然也能夠學習到賺錢的能力——如果不能上學,可能會在他心理上留下一道陰影。

拋開這些情懷不講,就目前科技的發展來看,課本上的知識實用性很少,一些新奇的技術、思潮都是在大學四年中獲得的,另外,大學提供有各式各樣的獎學金、勤工儉學的機會,現在國家政策也好,大學生也可以創業,或者外出工作,因此,這看似花錢的四年,其實也是年輕人接觸社會的四年,相信大學四年出來之後,必有一翻新的收穫。

反過來,不上大學,多掙幾萬塊錢,在現在農村動輒幾萬的彩禮,蓋房子也要十幾萬的情況下,其實也沒多大用處。


每日糧油

只要有條件,可以爭取的話,感覺上比不上好。看父母的眼光了。上大學可以貸款,雖說很多人會跟你說,上大學沒什麼用,但是上了大學跟沒上大學,從普遍上的大概率來說,還是不一樣的。首先,進入社會後,進入的工作環境就是不一樣的,這裡其實就已經有一個分層。第二,不同的環境,你學習的榜樣的,遇見人的格局,觀念是不一樣的,這些東西都是在無形中對生活產生影響的。第三,上大學的幾年時間,其實也是一個等待成熟的過程,給孩子一個適應社會轉變的過程,讓孩子少受傷害,積累更多的人生智慧與知識的過程,第四,上大學錯過了就是錯過了,後來再就算靠自己努力去彌補的,也是不一樣的,有的東西是無法彌補的。千萬千萬要珍惜這個時間段。您的決定,對他們將來是一生的影響。


陌上花開一笑傾城

您問這樣的問題,我是該罵您呢,還是該罵您呢,還是該罵您呢?別人家是考不上二本,三本也要上,考不上三本,專科也要上,考不上專科,成教夜大也要上,您可好,孩子考上二本,你一句沒錢,就想讓孩子輟學,這是有多麼糊塗的家長。

且不說,上大學和不上大學對孩子的一生有多大的影響,關鍵現在上大學,錢真的不叫問題,國家對大學生的資助力度現在是非常大的。

目前,國家對大學生的資助體系可以分成五個部分“貸、助、補、免、獎”。

貸:就是助學貸款

助學貸款是畢業三年後才開始還款,對學生和家庭壓力非常小,上學期間國家還會全額貼息。符合以下條件就可以申請助學貸款。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2.誠實守信,遵紀守法;
3.無不良信用記錄;
4.已被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批准設立、實施高等學歷教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職業學校和高等專科學校正式錄取,取得真實、合法、有效的錄取通知書的新生或在讀學生(學校名單以教育部正式公佈的名單為準);
5.學生本人入學前戶籍、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戶籍原則上均在本縣(市、區);
6.符合以下特徵之一,家庭經濟困難,所能獲得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學生在校期間完成學業所需的基本費用:
(1)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和城鎮低保戶;
(2)孤兒及殘疾人家庭;
(3)遭受天災人禍,造成重大損失,無力負擔學生費用;
(4)家庭成員患有重大疾病;
(5)家庭主要收入創造者喪失勞動能力;
(6)無穩定收入的單親家庭;
(7)老、少、邊、窮及偏遠農村的貧困家庭;
(8)父母雙方或一方失業的家庭;
(9)其它貧困家庭。

助:就是助學金及勤工助學

助學金是為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上得起學,接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保證不讓任何一個學生因經濟困難而輟學而設立的資助金,任何一個全日制公立學校都有助學金政策,一般佔到全體學生數的30%-40%,資助比例可以說是非常大,只要家庭困難,就可以申請,其他沒有任何限制條件。

學校還會提供較多的勤工助學崗,在課餘時間協助學校工作,一學期大約能掙到一千至兩千元。

補:臨時困難補助

是在學生家庭發生重大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等不可抗拒事故影響,而給學生髮放的臨時補助金,這種補助不多,一般一千至兩千元。

免:免學費

一般,孤兒上大學,會免除學費。

獎:即獎學金。

獎學金不用我說了,成績好,就會有獎學金。

獎學金有: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獎學金、學院獎學金,甚至還有企業社會名人贊助的專項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主要針對貧困大學生的,獎金額度較大。

我所在的辦公室有幾名勤工儉學的學生,他們基本可以自己負擔自己的生活費,有的同學還利用課餘時間在校外打工,一個月也會有一千元的收入。我其中一個學生,不僅沒用家裡負擔學費生活費,過年的時候還能給媽媽發紅包。


鼎鼎老師

這樣的情況我講個例子供你參考,03年有四個女孩,江蘇南京一個鎮江一個,山東煙臺一個,江西宜春一個,同在蘇北一個二本學院,四個女孩同一個寢室四年。畢業後南京的體制內,因父母都是事業單位。其他三個進了民企,最好的鎮江那個進了華為。兩年後山東的那位辭職自己創業。江西的由做行政跳糟到另一家民企改做銷售。這10年來都做得很不錯。除南京進事業單位那個房車是父母買的。其他三個都是自力更生,有車有房。現在年收入也在20一30萬之間,為什麼我說得這麼清楚,因為四個女孩當中有個是我女兒。四個女孩從進大學至今親如姊妹。各自情況互相瞭解。我還一個女兒初中畢只讀了中專,現在一年收入就4萬元左右。大學二本畢業現在年收30萬,公司14年在深圳上市,還有些微股份。我這兩個女兒年齡相差一歲,讀了大學和沒讀大學現在收入區別擺在那裡。

建議你只要孩子要讀,貸款也好,借錢有好,再困也要讓孩子去上大學,千萬別聽那些讀書無用的繆論。


閒聊520

這個太有感觸了,我自己是農村孩子,考學出來的,特別理解農村父母供大學生的艱辛。現在是一名大學教師,看見很多農村出來的優秀學生,也碰見很多農村出來的孩子,大學四年渾渾噩噩,甚至沒能畢業的。

首先孩子想讀,必須支持。因為後悔比吃苦更讓人痛苦,“如果,就”這樣的句型,是很可怕的,因為時過境遷,你是無法驗證“如果”後面的那個選項的,因此想象會無休止地咬噬你的內心。比如:假如真的沒讓孩子上大學,當孩子工作受阻生活艱辛時,你會一輩子都自責,並且會一廂情願地想象:孩子要是上大學了,不會這麼難了。講講我自己的故事,我是70後,還沒擴招時候上大學了,家庭不算富裕,但父母勤勞能幹在農村也算是不錯的家庭,供一個大學生不成問題,我幸運的沒勤工儉學,沒缺錢順順利利的畢業了。等我弟弟妹妹上大學時,趕上擴招學費猛漲,那幾年日子異常艱難。我妹妹第一年高考沒考上,她想復讀,父親決定不讓她復讀,妹妹慪氣從家裡跑出到市裡找我。好在當時我已經大學畢業,跟父親商量:妹妹復讀一年的全部費用我出,等她上大學家裡出學費,我出生活費,就這樣妹妹復讀一年,順利上大學學醫,現在工作體面生活幸福,每每聚到一起妹妹對我感激不盡。

我弟弟當年考上中專,自己的種種作,畢業證都拿到手,對他來說這學是白上了,現在自己經營一個小吃部。每每回憶起自己的學生生活,他說自己太混蛋了,怨不得父母。

其次現在的政策是不讓一個孩子因為交不起學費而輟學。有助學貸款綠色通道,有國家助學金,學校的貧困補助等等很多種政策。我10年帶過一個班,班上有一男同學,只有到學校的路費,他報到完,晚上就去工地打小時工(9月份天黑的晚,有的工地用小時工),否則他第二天吃飯錢都沒有。班級裡評助學金給他最高的,各種貧困補助優先考慮他,加上他自己勤工儉學,沒從家裡要一分錢,順利畢業了,現在在西安上班。

也有農村來的學生,泡網吧,曠課,四年下來什麼也沒學會,畢業證也拿不到的也有。孩子人生終究是他們自己走的,雖說18週歲後法律上父母沒有義務再為他們付出了,但孩子有讀大學的意願時協助孩子完成學業也是應當應分的。最好是父母孩子共同協力來完成,比如父母承擔學費等學校收取費用,生活費孩子自己承擔一部分等等。這樣不僅孩子能順利上大學,父母沒有愧疚,而且親情會更濃,對孩子以後的人生有積極的影響。


高三媽媽日記

你個呆貨,一定要上大學,砸鍋賣鐵也要上。我也是兩小孩,大孩子是本二今年下半年就上大二了,小的再上就高一了。小的去年中考沒考上高中,我花3萬在異地給他復讀的,今年考上高中了。越窮越要創造條件給孩子上學,小孩才有機會改變門庭。


手機用戶51093827369新農民

首先說讀大學總比沒讀過的強。其次1998年之前本科就是現在的一本,在1998年之後由公辦大學專科院校升級為本科的就是現在的二本。而1998年之前的重點本科院校就是現在的211。

然後20年前的大本和今天大本的地位,20年前大學本科距離當時的非文盲也就是當時的小學有四個等級,當時的本科非常吃香很好就業,今天的本科距離今天的非文盲也就是今天的初中只有3個等級,所以今天的本科距離20年前已經貶值了。今天的碩士相當於20年前本科的地位。需要提醒家長的是2020年開始國家的義務交易將會普及到高中,高中畢業才是非文盲,那時本科距離文盲就更近了,當然會進一步貶值。

第三說一下你孩子二本畢業後的去向,今天這類畢業生絕大部分只能到國內私人小企業和小公司去工作,這種公司由於資金不足,技術落後,市場低端,利潤微薄基本上是維持生存,難以發展。所以這類公司的薪資不會高,維持生存沒問題,小康的話就要看你個人混到啥位置。第二中去向就是繼續讀碩甚至博士,不過我要提醒家長的事是,目前公辦本科雖然收費但是國家還要負擔絕大部分費用,而碩士博士教育則是全部自費。當然了家庭困難的可以通過助學貸款去讀。碩士找工作就容易很多,公司也不錯薪資也高。需要提醒家長的是隻有本科階段獲取學士學位才有資格報考碩士研究生。部分本科生只有畢業證沒有學士證。

總之,如果不去讀本科,正規的公司肯定進不去,連投遞簡歷的資格都不會有,更加不可能有機會去讀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去改變自己的命運。你可以想象和現實得看沒有本科學歷能幹啥,只能和農民工一樣去打零工,農民或者農民工啥工作環境,啥工作強度,而且農民工事故率高,被坑被騙是常事,是中國社會的最底層,也是最悲慘的階層。

再有,讀大學最重要的是開闊視野,增加人脈,增長見識,大學就是給你提供這樣一個舞臺,至於你上了臺表演的咋樣就看你個人能力了。


ericjar

這個問題還用問別人?二本總比三本,高職類的好吧,趕緊去上,至於上學的錢,可以申請助學貸款啊,反正我還沒有聽說那個學生考上了沒錢上就退學的。我上大學那會家裡更窮,我上學沒有花費家裡一分錢,學費住宿費都是貸款,一直到工作了才還貸款。請記住,需要錢解決的問題永遠不是最主要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