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遭遇的三场灾难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族群,今天的汉族人口约为1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9%。汉族是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历来以勤劳、富于创造精神著称,自古对各种宗教信仰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提倡以仁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是以农业为主,兼营家庭副业,是一种典型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汉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遭遇的三场灾难

汉民族在自己漫长历史发展中,曾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但也犯过很多错误,而让自己陷入困境,甚至遭遇了数次劫难。其中最黑暗,最凶险的时刻,莫过于以下三次:

一、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是由于当时晋朝“八王之乱”后,国力大减,无法掌控北方局势,而此时俗称的五胡匈奴、羯族、鲜卑族、氐族、羌族纷纷趁势作乱,跑到中原称王称帝,而且,以羯族为代表的外族势力公开大肆屠杀汉人,几十年时间,北方汉人从最初的人口数量1200万人,锐减到不足400万人。差点被灭族。可以说,五胡乱华给华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汉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遭遇的三场灾难

事实上“五胡”是西晋末各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非五个。五胡中最惨无人道的要数羯。羯族被称为整个东亚历史上最残暴的民族,以杀人吃人为快,据说行军打仗从不带军粮,他们进入中原见男人就杀,见女人就抓,把抓来的女人充当军粮,称她们为“双脚羊”,残暴程度可想而知。

中原地区沦丧于胡人之手,汉民族眼看就要亡种灭族之时,北汉人在冉闵的带领下绝地反击,使羯族遭到毁灭性打击,之后其残余跑到鲜卑、南梁等地作乱,被鲜卑族和陈霸先彻底杀绝,世界上再无羯族。

汉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遭遇的三场灾难

其他作乱的少数民族经过五胡十六国之间的长期混战和厮杀,到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并统一全国,除上面说到的羯族被杀绝以外;匈奴自汉朝南北匈奴分裂后,北匈奴可能迁往了欧洲,汉族人民以德报怨接纳的南匈奴,五胡乱华之后史书再也找不到关于“匈奴”的记载,如果不是被其他少数民族灭了,那就太便宜他们了;鲜卑族是最后统一北方的,经过冉闵的“杀胡令”,鲜卑族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凶残,他们主动汉化,隋唐时期融入汉族;像氐、羌这样的民族本来人口就不多,他们出来兴风作浪,互相之间为争取关中厮杀不止,基本上所乘无几,不是融入汉族就继续回到边远地区去了。

二、蒙元灭宋 站在今天的角度看,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人文的时代,有宋一代也是汉民族最委曲求全的时代,汉人宁愿岁贡纳币以求安稳,可谓仁至义尽了。可是,周边那些虎狼之师还不肯放过,辽、金、蒙轮番欺负,连西夏也来分杯羹。不管有些人如何掩饰,我都要认为元蒙灭宋,是最野蛮、最血腥的侵略行为。铁木真有句名言:“人生最大的快乐在于到处追杀你的敌人,侵略他们的土地,掠夺他们的财富,然后听他们的妻子儿女的痛哭声”。由此可制成品蒙古人的破坏力是空前绝后的,金朝时期的1207年有户768万户,到元灭金的1235年仅得87万户,短短28年间籍户下降了89%;南宋嘉定16年(1223年)有户126万户,元灭宋时得户937户,陡减26%,这还没有包括此后元军与南宋残余势力作战3年的杀戮。

汉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遭遇的三场灾难

元朝建立后,把中国人分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汉人、四等南人。这种划分反映在一系列不平等的政策和规定中:禁止汉人打猎、学习拳击武术、持有兵器、集会拜神、赶集赶场作买卖、夜间走路等,对汉族采取民族压迫方法,蒙古统治者对待汉人极为残酷,每十户汉人只能合用一把菜刀,还要供养一个监视他们的蒙古兵。谁家姑娘出嫁,第一夜必须送给蒙古人。蒙古人无需劳动就可以享有汉人和其他民族的所有财产;杀一个南人只需罚交一头毛驴价钱;汉人甚至连姓名都不能有,只能以出生日期为名。

三、“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 扬州十日又称扬州屠城,是根据《杨州十日记》所述于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清世祖顺治二年)四月发生在多铎统帅的清军攻破扬州城后对城中平民进行了惨烈的大屠杀的事件。同年四月十八日,清豫亲王多铎成功突破江淮防御线包围扬州。四月二十四日,清军调集红夷大炮轰击扬州,史可法再次向南明求援,仍没有回应。四月二十五日,扬州城被攻破,史可法欲拔剑自刎,为部下所阻。多铎劝其投降,遭史可法严辞拒绝,多铎遂下令在军前将史可法处死。史可法的部将刘肇基继续率领余部和城中居民与清军展开巷战,经过激烈战斗,清军才占领扬州。清军攻占扬州后,当时大雨倾盆,多铎宣布在扬州城内进行血腥大屠杀。幸存者王秀楚所著《扬州十日记》中记载屠杀共持续十日,故名“扬州十日”。

汉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遭遇的三场灾难

据《扬州十日记》所载,清军攻破扬州城后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大肆屠杀,史载:“诸妇女长索系颈,累累如贯珠,一步一跌,遍身泥土;满地皆婴儿,或衬马蹄,或藉人足,肝脑涂地,泣声盈野。”“初四日,天始霁。道路积尸既经积雨暴涨,而青皮如蒙鼓,血肉内溃。秽臭逼人,复经日炙,其气愈甚。前后左右,处处焚灼。室中氤氲,结成如雾,腥闻百里。”后来由城内僧人收殓的尸体就超过了80万具。

清顺治二年(1645)6月,清军再下剃发令,命令十天之内,江南人民一律剃头,“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严重伤害江南百姓的民族感情,于是纷纷起而抗清。其中嘉定人民的抗清尤为顽强激烈。清嘉定知县强制剃发,起义顿时爆发。城郊居民一呼而起,打败来剿清军。人民公推黄淳耀、侯峒曾出面领导抗清。降将李成栋率清兵猛攻,城中居民冒雨奋战,坚守不屈。清军用大炮轰城,始得攻入。侯峒曾投河死,黄淳耀自缢,城中无一人投降。清军忿而屠城,杀两万余人后弃城而去。次日朱瑛又率众入城,组织抗清,失败,再遭清兵屠杀。8月16日明将吴之藩起兵,反攻嘉定,亦败,嘉定第三次遭屠城。史称“嘉定三屠”。多铎统军占领南京,南明弘光朝廷覆亡。同年6月,南明降臣钱谦益,赵之龙等向多铎献策曰:“吴下民风柔弱,飞檄可定,无须用兵。”清廷于6月15日颁诏书往江南曰:“……削发一事,本朝已相沿成俗,尔等毋得不遵法度。……凡不随本朝制度者,杀无赦。”然而“削发令”一下,所谓“民风柔弱”的江南民众的反抗怒火,却在松山,昆山,苏州,嘉兴,绍兴,江阴等地熊熊燃烧。反抗满清暴行最为惨烈的嘉定,史称“嘉定三屠”。

汉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遭遇的三场灾难

此后清军继续在各地”剃发易服“,造成人口骤减,发生西南地区民生萧条、万里无人的景象。1659年,清军占领西南地区,并迁移湖广人口入川,以补充劳动力的不足,视为历史上的第二次”湖广填四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