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海產品會導致蕁麻疹嗎?

懟誒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風團。

是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侷限性水腫反應,通常在2~24小時內舊的皮疹消退,但它會反覆發生新的皮疹。病程遷延數日至數月。無論是生活中還是臨床上都很常見。可以分為普通蕁麻疹和特殊類型的蕁麻疹。

臨床表現

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皮膚反應,它的基本損害為皮膚出現風團。常先有皮膚瘙癢,隨即出現風團,呈鮮紅色或蒼白色、皮膚色,少數患者有水腫性紅斑。風團的大小和形態不一,發作時間不定。風團逐漸蔓延,融合成片,由於真皮乳頭水腫,可見表皮毛囊口向下凹陷。風團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少數可延長至數天後消退,不留痕跡。皮疹反覆成批發生,以傍晚發作者多見。風團常泛發,亦可侷限。有時合併血管性水腫,偶爾風團表面形成大皰。

部分患者可伴有噁心、嘔吐、頭痛、頭脹、腹痛、腹瀉,嚴重患者還可有胸悶、不適、面色蒼白、心率加速、脈搏細弱、血壓下降、呼吸短促等全身症狀。

普通蕁麻疹分兩種。

1 急性蕁麻疹,疾病於短期內痊癒者,稱為急性蕁麻疹。

2 慢性蕁麻疹,若反覆發作達每週至少兩次並連續6周以上者稱為慢性蕁麻疹。

特殊類型蕁麻疹分為

1.皮膚劃痕蕁麻疹/人工蕁麻疹

2.延遲性皮膚劃痕症

皮膚劃痕在刺激後6~8小時出現風團與紅斑,風團持續24~48小時。

3.延遲性壓力性蕁麻疹

皮疹發生於局部皮膚受壓後4~6小時,通常持續8~12小時。

4.膽鹼能性蕁麻疹

運動時或運動後不久發生

5.寒冷性蕁麻疹

在受冷後半小時到4小時發生遲發反應,皮疹是不癢的風團

6.日光性蕁麻疹

皮膚暴露在日光數分鐘後

7.接觸性蕁麻疹

一 非免疫性 原發性刺激物直接作用於肥大細胞釋放組胺等物質而引起

二 免疫性 屬Ⅰ型變態反應(速髮型變態反應)(俗稱過敏),可檢出特異性IgE抗體。(這是重點

在速髮型變態反應中,組織胺參與的作用有較大意義。

8 其他類型的蕁麻疹如水源性蕁麻疹、腎上腺素能性蕁麻疹、電流性蕁麻疹等等

病因

蕁麻疹的病因非常複雜,約3/4的患者找不到原因,(很多過敏體質的寶寶比如被蚊子咬一口就很大反應的寶寶建議去做一下過敏原檢測)。

特別是慢性蕁麻疹。常見原因主要有:食物及食物添加劑;吸入物;感染;藥物;物理因素如機械刺激、冷熱、日光等;昆蟲叮咬;精神因素和內分泌改變;遺傳因素等。

海產品

也就是我們說的海鮮,美味而常見,能夠提供多種營養物質,但是有些人卻會對它避而不及。有下列幾種情況。

1 海產品中的海魚

極其新鮮的海魚都含有微量的組織胺,而如果魚體遭到細菌汙染,鮮度降低,就會生成大量組織胺。而每個人體質不同,對組織胺的耐受力也不一樣。大部份的人,體內都含有分解組織胺的酶,因此不會發生蕁麻疹。(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攝入的組織胺超過人體的忍受範圍,就可能引發蕁麻疹甚至過敏性中毒)

而我們中間有一小部分人體內分解組織胺的酶不足,只要攝入微量的組織胺,就會出現症狀。所以即使是食用新鮮的海魚,這些人也會發生超敏反應長蕁麻疹,甚至伴有噁心、嘔吐、頭痛、頭脹、腹痛、腹瀉。就算是正常人攝入了過量的組織胺也會發生過敏性中毒。(東西還是新鮮的好)

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統計,食入1公斤的魚肉,若含有200-500毫克的組織胺就可能會過敏性中毒。而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對新鮮魚肉含有組織胺的上限,是每公斤魚肉含50毫克。在這個範圍內正常人可以輕易分解其中的組織胺。

(鯖科魚類,如鯖魚、鰹魚、鮪魚等生肉或其加工品,其中所含有組織胺高於其他魚類,)

2 海產品中所含有的異種蛋白

人體的免疫系統很複雜,有很多人接觸到特定的蛋白質會發生變態反應(過敏),對這些人來說這種蛋白質就是抗原。Ⅰ型變態反應的發生與血清中的IgE有直接關係。在抗原的刺激下,B細胞轉化為漿細胞而產生IgE。IgE可與外周血中的嗜鹼性粒細胞及分佈於呼吸道、消化道粘膜、皮下疏鬆結締組織、血管周圍的肥大細胞上的IgE受體結合,使機體處於致敏階段(致敏階段可維持半年至數年,若無同樣抗原刺激,以後逐漸消失)。

當相同抗原再次進入機體,便與吸附在靶細胞表面的IgE結合,激發了細胞內一系列酶反應,使細胞釋放出嗜鹼性顆粒。該顆粒脫出後,在一定條件下,可釋放出組織胺(陰魂不散的組織胺)、5-羥色胺等生物活性物質,它們具有相似的生物活性,可作用於皮膚、血管、呼吸道、消化道等效應器官,引起平滑肌痙攣、毛細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加、腺體分泌增加等。而效應在皮膚上的就是蕁麻疹,表現在其他器官就可以是胸悶、不適、面色蒼白、心率加速、脈搏細弱、血壓下降、呼吸短促等全身症狀。

綜上,海產品不一定導致蕁麻疹,需要錯誤的人群服用了錯誤劑量的組織胺或者攝入的特定的異種蛋白才會發生超敏反應發生蕁麻疹。(確認過眼神,要遇上對的人啊)

老司機敬上


皮膚老司機

絕大多數海產品會誘發蕁麻疹。

蕁麻疹的病因至今仍不太清楚,誘因卻非常多,可以這麼說:能引起人體過敏反應的生物、理化、環境等因素都可以誘發蕁麻疹病症。

蕁麻疹的病理大概是:某種非正常因素作用於人體,導致血管迅速擴張,血液裡會釋放出大量組胺,刺激局命組織引起皮疹和斑塊,出現皮膚瘙癢乃至奇癢難忍。

蕁麻疹的特點是,一般急性發作,瘙癢經過手指抓撓之後會更癢,病變部位採取冷敷後瘙癢馬上可以得到緩解,但是易復發。




星151226

對於慢性蕁麻疹的患者,海產品的確是會導致蕁麻疹發作的。

食用海鮮後容易激發人體的過敏反應,表現多種多樣,通常為瘙癢、紅斑、丘疹、腹瀉等,其中蕁麻疹就是很常見的反應。這是因為海鮮富含大量異種蛋白,可直接或間接激活免疫細胞,引起化學介質(主要是組胺、激肽等)釋放,機體發生一系列複雜的反應,繼而出現過敏症狀。

所以建議過敏體質特別是慢性蕁麻疹的患者,儘量避免進食海產品。


省中醫皮膚科鄧醫生

海產品只是誘因!

海產品只是有可能誘發蕁麻疹,能誘發蕁麻疹也有很多種因素,比如說食物類,吸入類,細菌感染類,藥物類,長時間暴曬,受寒等等,若患者是藥物類型的,海產品不一定會致蕁麻疹。



到底蕁麻疹是什麼?

在中醫看來,蕁麻疹主要病因是風邪,與寒,熱,溼一起入侵身體後,和氣血相搏的結果。蕁麻疹接觸或吸入過敏原之後,開始表現的是皮膚騷癢,然後生成風團,風團大小和形態不一,持續時間也不固定。蕁麻疹可分風寒,風熱,溼熱等類型。



海產品對風寒蕁麻疹會有影響

因為風寒蕁麻疹的患者的體質差,禦寒能力也比較差,當皮膚受到風寒刺激後,皮膚的小血管擴張充血,形成風團或水腫,就會覺得癢。海產品是寒性食物,風寒蕁麻疹吃後會讓身體禦寒能力更差,所以疾病有可能加重。


健康康復

蕁麻疹目前的病因很難說清楚,約四分之三是找不到原因的,特別是慢性蕁麻疹。產生蕁麻疹主要原因:食物及食物添加劑、吸入物、感染、藥物等原因導致的。

吃海鮮產品是可以導致蕁麻疹的,原先有個朋友得上蕁麻疹,非常痛苦,看了很多醫生,找不到病因,每次吃飯只能吃青菜,還不能油多,渾身癢。每次吃飯都要特別給她安排青菜加米粥,看著我們吃,又非常想吃,吃點回去蕁麻疹就發作。三年才找到一個老中醫,開個方子,每天喝,堅持一年多,才好轉。




心鈺子賢

謝謝誠邀,海鮮對部分敏感人士來說說確實是有這種情況。就像海蜇是的,有的漁民搬來搬去也沒事,有的人不小心接觸了一下,就會立馬就會有反應和皮膚髮紅,拉肚子等不適,所以遇到這種情況,要仔細想一想是否吃過海貨,或者接觸過海貨,遇有不適,要馬上就醫,下次一定要注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