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究竟屬於二線城市,還是三線?

開挖機想坐在跑車裡

最新的數據,中國的城市,劃分一線、新一線、二線、三線這些,都是一些民間的說法,官方比較常見的的是

按照人口規模來劃分為:

超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
特大城市:城市人口500至1000萬
城市:城市人口100至500萬,其中3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Ⅰ型大城市,100萬以上3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Ⅱ型大城市;
中等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至100萬;
小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萬以下

按照人口規模,貴陽現在的人口480多萬,接近於特大城市了,近幾年貴陽的人口不斷增多,增速很可觀,2016年末常住人口是469.68萬人,到2017年就已經480萬左右了,按照這種速度,要不了幾年,500萬人口是妥妥的。所以,如果要把貴陽視為特大城市來看待,是沒有多大問題的。

在人口增量的過程中,貴陽的房價也在穩步上升,因為人口剛需增加了。

△圖為貴陽市中心最高樓:花果園雙子塔

民間的一、二、三線城市劃分,不光是看人口,還考慮了人均GDP等其他因素,目前國內最有權威代表性的,就是第一財經的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發佈的最新的2017城市排行榜。

他們是根據最新一年的160個品牌商業數據,以及美團大眾點評數據研究院、京東、餓了麼、淘寶、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支付寶、知乎、智聯招聘、TalkingData、滴滴出行、優酷、去哪兒、高德地圖等17家互聯網公司的用戶數據等城市大數據,從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等指標,對城市進行評分的。

按照這個排序,一線城市有4個,也就是常說的北上廣深。“新一線”城市有15個,主要是成都、杭州、武漢、重慶這些。接下來就是30個二線城市,貴陽是作為二線城市的上榜的。

貴陽是貴州的省會,近幾年發展很迅猛,增速在全國一二名,而且,雖然貴州省人均GDP不高,但是,貴陽號稱“西南小香港”,人均GDP其實並不低的,下面這還只是2015年的人均GDP,西南地區,貴陽僅次於成都,比重慶都還高的。

而且,另一個比較有殺傷力的數據,就是貴陽的年輕人口特別多,小哥哥小姐姐特別多!騰訊大數據發佈的城市年輕指數,貴陽的年輕指數僅次於深圳,位列全國第二,在老齡化、少子化的趨勢下,這意味著非常大的潛力和希望,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


所以,綜合官方的人口規模,和民間的各種大數據來看,貴陽位居二線城市,是沒有問題的,按照貴陽未來人口的質量和潛力來看,還屬於二線城市中比較強的那種。

而三線城市,一般是屬於非省會城市,或者非常弱的那種省會,成長性和潛力、發展空間,都不如省會城市的,貴陽顯然不屬於三線城市。


貴陽小數據

貴陽在人口及城市發展潛力方面屬於二線城市,在城市基建方面的進步也是可圈可點的。但是在文化和市民精神素質方面就已經不理想了,在這方面的問題不能以GDP來衡量的。

另外城市的管理和交通混亂等問題特別突出。黑的亂收費,摩托滿大街跑,火車站、高鐵站周邊旅館服務業的治安問題也很嚴重。這些問題在其他兄弟城市很少見到。

對於消費這一塊,本人很少在貴陽消費沒有發言權。我相信只要貴陽多像其他發展的兄弟城市多學習,多吸取經驗。總有一天這座城市的終合實力會成為一個合格的二線城市。


永恆的守候

大家看看排名就知道是幾線了。


天比高文傳

我個人覺得還是三線城市,雖然現在各個線路的🚄高鐵都通了,但是城內的建設和綜合實力而言還存在的很大的發展,我認為再3年以後,現在,南明區,金陽新區,小河區建設基本穩定了,但是貴安新區,花溪區,雲巖區等等的各個區建設還沒發達繁榮起來,現在只是消費水平高,等發展成熟以後才能稱得上二線城市。個人感覺😜


BIN斌78289520

老城區的規劃太過滯後,見縫插針搞似地搞建設,致使市容太過雜亂,道路天跡線無章,不齊,道路彎曲陝窄且坡度較大,很多地方人行點被門面佔鋸,城內斷頭路比比皆是,應該是四線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