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看了我國拍的抗日劇是什麼反應?

洋192109274

同事嫁了日本人,回國辦婚宴的時候,那位日本小哥說,非常喜歡中國的武俠劇,想看武俠劇,我以為他們會放《臥虎藏龍》之類的呢,結果有人給他放了甄子丹的《葉問》,😂😂😂


這部有最經典的臺詞:“我要一個打十個。。”那位日本小哥看完這部電影說了一句:“我們沒有那麼壞的。。。”哈哈哈😂😂😂

給大家來張“一個打十個”印度神片,這是最直觀的還原了吧?其實我覺得《葉問》還好些,沒有太多讓人可吐槽的,讓人想吐槽的是那些抗日神劇,說實話,有時候我都是把那些神劇當做喜劇看的,,😃😃

比如這個要用石頭炸飛機的,你們是來搞笑的嗎?你炸個給我看看唄?在劇情中好像還真炸下來了。。只能說對編劇和導演佩服的五體投地。。

其實“抗日神劇”也不是中國的特產,印度神片一把弓箭就能讓鬼子原地爆炸。。😂😂😂

還有這個香港拍的,也是在調侃,而且還用上了TVB劇集的經典臺詞:“你餓不餓?要不要我煮碗麵給你吃?發生這種事,大家都不想的!。。做人最要緊的是開心嘛。。”為了表現反派的惡毒竟然把這位男主的烏龜抓來做了龜苓膏。。😂😂😂

神劇哪裡都有,我覺得單純的喜劇也就罷了,最讓人反感的是:打著正劇的旗號拍神劇,糊弄我們這些可憐的觀眾。。日軍如果真有那麼不堪一擊,也不會在中國胡作非為長達八年之久。。其實我還想對那些神劇的編劇和導演們說一句:正視歷史就是尊重觀眾。。


大臉的悟空

日本人一直都只承認是敗了美國,對在中國的失敗隻字不提,可想而知,對於中國的這些抗日神劇誇張劇情,他們的內心肯定是不屑一顧,甚至是嘲笑的。


日本人歷來就只服強者,對於中國來說,他們最服的就是唐朝,唐朝的很多東西他們可以說完全複製,可是鴉片戰爭以後,日本人開始服西方,甲午戰爭的失敗可以說讓日本人徹底小看中國人了,二戰後又徹底服美國人,誰強服誰。

可以想見,日本人到今天對中國人的看法基本上還是沒有改觀,雖然今天的中國已經很強大。

不像韓國一樣對於愛國歇斯底里,對於中國的抗日神劇,日本人基本上是保持沉默的,基本上看不到網上有日本人關於這個的言論,也許是本來就覺得理虧。



雖然不知道它們內心的具體想法,但是日本人也拍過很多關於二戰電影,從中也可以看出它們對二戰的想法,當然基本上都是太平洋戰爭的電影,比如襲擊珍珠港,中途島戰役等等,從影片就可以看出,它們對於二戰還是死不悔改的態度,慰安婦,細菌實驗這些鏡頭當然是不會出現啦,影片主要講述的還是日本人失敗的原因和給日本人民造成的痛苦,而對日本發動戰爭給其他國家造成的傷害痛苦基本上隻字不提,可見其用心不良。


所以說,日本人對於抗日神劇的態度可以說是不屑一顧,只能是自己YY啦,再說,真實的抗日戰爭比電視劇裡演的殘酷多了,很多抗日戰爭的老兵都有說過。

重要的是努力把國家建設強大,不要讓那樣的悲劇再發生。


國輝影視劇

有的日本人通過各種途徑也觀看了中國的抗日劇,也看過《亮劍》《雪豹》等優秀影片,但更多的則是抗日神劇。

至於他們的感受,不能執一而論,由於很多抗日劇沒有經過翻譯,也沒有字幕,很多日本人看得是一頭霧水,他們也想從中國的視角里瞭解當年的日軍到底是什麼模樣,然而出現了很多令他們無法理解的事情。

日本人的性格就是這樣,慢半拍而且多疑,往往看完一集抗日劇,要想好一陣子才能理解到底是怎麼回事,而大多數抗日劇中,日本士兵不但醜態百出,而且還很容易就會被殺死,這會讓很多日本人想上好幾天,到底是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會這樣?日本人看這樣的劇,即便是《亮劍》這樣的優質作品,也會覺得很

怪異

後來許多日本人瞭解到了真相,他們的態度開始變化,既然你都不客觀,還怎麼要求別人客觀看待,於是很多人把抗日劇,特別是抗日神劇,當成了娛樂

國內抗日劇相當不嚴謹,而日本人以仔細著稱,他們在抗日劇中也找到很多與歷史不符的地方,拿《亮劍》來說,日本的那支特種部隊成員所使用的槍支是美國M3衝鋒槍,是在二戰後期才被製造出來,卻被堂而皇之用在了劇中,這也被日本人發現了,並開始

質疑。

如果在這種細節方面被日本人質疑,以他們性格,會否定所有,他們認為一切都是不可信的,聽到他們的質疑,而且還是有理有據的質疑,我個人的感受是慚愧的,這些抗日神劇簡直還不如外國的娛樂片嚴謹,比如《加勒比海盜》在拍攝的時使用的道具,有一部分就是幾百年前那個時代的產物,

真實的歷史,日軍很難被殺死

,打死一名日軍耗費的子彈就要數千枚,即便是拼刺刀,也不能佔據上風,他們組織嚴密,協同作戰,崇尚武士道精神,比較勇敢,往往數名中國士兵圍住一名日軍依舊不是對手,畢竟日本人從小就開始培養這方面的技術,不是中國士兵一天兩天能夠比得了的,最重要的是中國士兵缺少物資,整個戰爭就是中國人用血肉之軀在與鋼鐵抗衡,傷亡是慘重的,戰爭也相當慘烈,絕不是電視劇裡演的哪樣,輕輕鬆鬆就殲滅了一隊日軍,所以看到那些神劇,往往日本人震驚之餘,則完全把這當作了笑柄。

至於手撕鬼子,包子雷,褲襠藏炸彈,連我都很難理解,這是中國版的復仇者聯盟嗎?神劇之所以為神,就是因為不符合事實,拿這樣的劇示人,不但是對歷史的不尊重,也是對自己的不尊重,既然自己都不尊重自己,怎麼叫別人尊重你呢?


煙雨醉逍遙

雖然不知道他們什麼心情,不過你可以感受一下韓國的抗唐的神劇。

韓國有一部針對我國唐朝時期的歷史劇帝國的早晨,主要是講述李世民征服高麗的一個歷史時期。

講的是高麗光宗王招的故事,人家實行科舉,任用賢臣,稱海東天子。

李世民被打的狼狽逃穿,還要割地賠款。最後結果是:李唐慘敗,割地賠款,對高麗俯首稱臣。



其實不但韓國有抗中神劇,印度也不遑多讓。看來每一個捱打的都一個都要在歷史劇中找我自信。看看這些神劇你就知道日本人心裡怎麼想了。


漁耕樵讀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6cf0001cce4a01a46f9\

嘿老外

日本人看抗日神劇是什麼反應?這是個好問題,但我們其實很難得到真實的答案。客觀上這和日本人普遍的國民性有關,他們追求禮貌、不露聲色,不太願意與人直接表露態度,尤其在涉及抗日這類敏感話題時,即便生活中是好友,他們也大多剋制、無法“開誠不公”地暢談。

我就拿與一位日本友人的交談經歷來回答這個問題。

朋友野是一名媒體人,北大歷史系畢業後回國,中文很溜,也常來中國、酷愛中國歷史、茶與美食。她承認留學北京時因為好奇,偷偷在家看過神劇。有一次網上神劇話題炒作很盛時,我就曾在酒局上問起她這個問題,她聽罷就笑,笑來笑去,最後說:“可能因為學習歷史的原因,我一直在想拍這樣的電視劇如果真的想要教育,是不是可能需要一些記載支持或是當事人講述。”

對於這一點,看過電影《血戰鋼鋸嶺》的小夥伴們其實應該都有體會。同樣是抗日故事,劇裡描述日本沖繩戰場上,美軍官兵如何大無畏、日軍如何兇殘,劇情本也有落入“神劇”的危險,但是當劇未一個個親歷者的圖片、故事情節的視頻採訪資料放出來時,就讓你更容易傾向於相信之前看到的劇情是真實的,可信的,背後的“教育”潛移默化就完成了。日本人似乎也很難爭辯。



事實上,我們自問對抗日神劇態度如何,就可想象日本人對此的態度了。

最後上圖上視頻,感受下美國人講抗日故事的技術含量,這不僅是態度更是智商。陳道明不是在採訪中說過“抗日神劇我就不拍”的金句嘛,不知報道真假😂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3ea30005fbd0b2aa67b7\

陳一諾

我不同意以上說法,當今日本不存在所謂愛國主義教育,因為那可能等於軍國主義。我們的宣傳可能有誤。70多年過去了,現在的日本人肯定不會像我們那樣宣傳過去的歷史,他們可能儘量迴避那些不光彩的歷史,所以年輕一代看見抗日神劇會好奇,也可能不會相信他們的祖輩幹過那些壞事。也不相信他們的軍隊那樣不堪一擊。


莫道別離


好吃的161917547

提起抗日劇,不得不說越來越離譜的抗日神劇,提到抗日神劇,不得不讓人想起法國二戰影片《虎口脫險》,此片拍攝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用法國人獨特的詼諧幽默的方式,著實的把德國鬼子諷刺、挖苦、調侃了一把,整得德國人一塌糊塗,灰頭土臉,狼狽不堪,從頭到尾笑料不斷,讓人捧腹,雖然整片沒有血腥暴力場面,但不失為二戰體裁影片的經典之作,一直被模仿,始終無法超越。。。中國的抗日劇也不乏有經典之作,像《地道戰》《地雷戰》等,但時至今日,抗日劇已發展到無法想像的程度,過度誇張,過度血腥暴力,過分的奇思妙想,與事實相差甚遠,真是令人歎為觀止。大多日本人是從網絡上看到抗日劇的,日本人剛接觸到中國抗日劇時,大都有一種牴觸情緒,甚至是憤怒光火,大發雷霆;後來逐漸的看多了,慢慢的開始能接收了,心態逐漸的也平和了;再再後來,踏嘛的小日本就把抗日神劇當笑話看了!


老索12

我當年在單位,領導叫我在週末休閒時陪曰本技術人員,我帶他們去公園走走看看,有時帶他們看電影,遇到看戰爭影片,尤其是抗日影片,他們全神貴注的看著,看到日本鬼子被八路軍打得很狼狽,他們哈哈笑,大叫打面(意思是不行),之後他們總想我帶他們去看,看到國共內戰,他們更開心,大喊中國打面,我問過他們曰本什麼時侵略中國,卻沒人能回答,只有一個叫北川秀雄的老人回答一九四二年,看來日本不讓後代知道那段歷史,所以他們並不知道中國的抗日影片的真實性,只知道是中國娛樂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