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四書五經中的《中庸》兩個字?

劍雄品評文史經濟

“中庸二字”,朱熹在《四書章句集註》中引程子之語云:

“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這句話解釋起來就是,不偏不倚的稱之為中,恆常不變的稱之為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所以我們看這一哲學概念,好像是有著縱向和橫向上兩種維度的含義。中是橫向上的,中強調要允執厥中,比如我們在處理一件事情時,不能過分地偏激,不要往兩邊歪,要採取折中的態度,因為古人認為過猶不及,太過和不夠,都是不好的。因此,中就是在橫向維度上強調要取其中正之道。

庸是常的意思,常就是不變、不易,是從縱向這個維度上,認為要恆久地維持中正之道。

其實《中庸》這一篇在宋代以前只是《禮記》中的一篇而已,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地位,到了宋代,由於二程和朱熹的推崇,四書之學的建立,《中庸》的地位便一躍而成為儒家最高等級的經典行列了。之所以要特重《中庸》這一篇,據朱熹說:“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複合為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這也足以代表宋人對此篇價值的認識,即《中庸》講孔門心法,這完全就恰中了唐宋時人需要從儒家經典中尋找心性之說以應對佛家心性學說的訴求。

如果剝離開宋人賦予“中庸”二字的那些無比複雜的哲學內涵,單純地來看這兩個字的含義,私以為就是在講,做人要允執厥中,不能太過偏激,過猶不及。正如孔子說他自己過了七十就“隨心所欲不逾矩”,這個中庸二字,就是“不逾矩”。


識小錄

  中庸在現實的語境裡很容易被理解成,老好人、和稀泥,耍滑頭,這是因為特定的歷史原因造成的。現代社會短視功利,凡事都講求利益最大化,卻不想物極必反,“無所不用其極”只能落入惡性循環之中,“反誤了卿卿性命”。由此,我們不得不反思,為什麼這麼多的聰明人最終都沒有好下場?如何才是真正的中庸和諧之道?如何才能順乎自然,讓本性不亂,無為而無所不為呢?我認為中庸是該做時就應該去做,不該做時不能做,做時要有度,要掌握分寸,要遵從人類的“天理良心“,也就是人類的基本良知為準則,順天時地利人和,順應大自然規律,順勢而為,順其自然,知行合一,達到天人合一境界。

  
  中庸本意,中道而行,不偏不倚,持久不變,這就是中庸。不偏向一端的稱之為“中”,堅持不變的叫做“庸”。子程子說:“中者,天下之正道。”就因為“中”是正道,所以不偏。“過”與“不及”都是偏的。“庸者,天下之定理。”因為庸是天下之定理,所以是不變的、不易的,不易的東西是長久在人間的,長久的東西又是“平常的”,所以庸是平常的。著名的哲學家馮友蘭先生說“事物若臻至完善,若要保住完善狀態,那麼它的運行就必須在恰當的地位、恰當的限度、恰當的時間”,這三個恰當就是“中”。中就是最合適,最好,所謂中,它是一個思想,它是一個恰當地位、恰當限度、恰當的時間,這個中就是恰當。中庸是天下的正道,天下的定理,中庸之道,不但是執政者所需的智慧,也是不同階層每個人做人所需的智慧,所以它是“公共道德“及“公共規則”,也是一種做人的智慧。

  它告訴人們,凡事要適可而止,既不能不夠,也不能超過,但是也要堅定不移,不能動搖,不能偏廢兩端,但要不偏不倚地行事。這一智慧,既可以用於做人,也可以用於治學,所以說,它是“對人生的普遍指導”。也是哲學所說的”度“,不論任何人上至最高領導者,下到平民百姓做事行事法則都要把握“度(中庸)“的準則,法律沒有授予公權力不可為,私權利法律沒有禁止皆可為,法律的歸法律,道德的歸道德,公私權分明不犯。”度“就是中庸,就是社會和諧的保證。也是中醫學認為陰陽平衡,人體健康的最佳狀態,如人體的酶不多也不少才能身體健康,所以要維持這種動態平衡,不但要中道而行,而且要時時刻刻中道而行,才能讓這個精密和諧的人體和社會組織順暢地運轉,如同太陽與地球的恰到好處的距離,才適合人類的生存,否則人類不復存在,其間的所有事物也都能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破壞其中任何一環都會導致整體失衡,如同重心不穩你就會摔倒一樣。
  
  有人春風得意之時,難免喜形於色、誇耀自己;身處高位,不自覺間就會頤指氣使、飛揚跋扈,老子天下第一,我行我素,但是出來混遲早都要還的,很多握有權力的人,”使盡權力”,”化公為私”,不都進了班房。其實,“藏巧於拙,用晦而明,聰明不露,才華不逞”才是人生的大道理。得意時行事低調,失意時也不妄自菲薄,這樣的人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能夠把持住自己,寵辱不驚,不以物己,不以己悲,不要把人生看的太“空”,也不要把人生看的太“實”,取與舍在一念之中,生命就是虛空的真實。為什麼有很多人會自殺,為何很多人會得抑鬱症,大部分是為外因所擾,心理失衡所致為(失去中庸)。當今社會物慾橫流,腐敗遍地,雖有知杜原因,但也於外界干擾,不知中庸之道有關。
 


  中庸之道是“常人之道”?就是普通人也能做到的,只要你具有基本人類是非,事實,與價值判斷,有顆正常人的“”心“,就可做到。是個適中之道,不唱高調,也不趨下流,利益你不要佔盡,要留點給別人,這樣你我他都能更好生存。
中庸一定是可行之道,它既是理想的也是現實,我稱之為”理想的現實主義者“。想行都可行。中庸之道是”不變與可變之道”,審時度勢,以不變應萬變,除了變一切都不能長久,如果用幾何式的方式來表達的話,那麼大約應當是這樣的——那就是除去過與不及兩點,在過與不及之間的任何一點,都可以稱之為中,即“自由的中庸”。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應有不同涵義,與時俱進。中庸之道是求同存異,和而不同。在民主與法治的前提下是官與民,社會與人,人與人的共贏和諧之道。
  
  
  
  做到中庸的方法只有四個字:良知與誠心
  人不分身份職業高低,不要把人分為高低端人口,然後以低級野蠻方式對待所謂低端人口,”中庸“的做法真誠待人,任何人在法律上人格上都是平等的。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播種行為可以收穫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穫性格,播種性格可以收穫命運。誠實就像深埋在泥土裡的果實,謊言猶如枝頭上妖豔的花朵。儘管謊言能給人暫時的美感,但它的枯萎是不可避免的,因為時間會耗盡它虛假的妖豔;而誠實則會在那裡生根發芽,因為時間會讓真實的根鬚更加茁壯。
  現在有很多人認為,對人老實是會吃虧的。這其實也是因為,我們沒有把握好中庸所要求的“誠”的度。中庸所講的誠意,是對自己的良心無愧,但並不是讓我們一味地愚忠。對上級不諂媚,對下屬不橫行霸道,不做哈叭狗,做生意不能欺騙顧客,不賣地溝油,不賣毒食品,否則大家都是“易糞而食”,人人害我,我害人人,人人受害社會沒有一個勝利者,因為人人恐懼,誰也不信誰,誰都想宰誰,誰都想害誰,這還是生活嗎?如果是這樣,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喪鐘為誰而鳴!


 總之中庸就是做事不偏激,勿走極端;勿不及,勿過頭。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做人不可太清高,水至清則無魚;但也不能有諂媚,寡廉鮮恥而俗不長厚。既不縱慾,也不禁慾;既不愚忠,也不奸詐;既不輕生厭世,也不貪生失節。不必一味充老大,有時投棄權票並不失身份。升了官不專橫跋扈,丟了官不低三下四;發了財不要為富不仁,受了窮也不人窮志短。既不好高鶩遠,也不自暴自棄。既不讓天下人負我,我也不負天下人。不卑不亢,你若不離,我便不棄,你若安好,我便幸福。林語堂說:“我像所有中國人一樣,相信中庸之道。”並且在一九三七年出版的《生活的藝術》中,林語堂還把“中庸生活”作為一種“生活的最高典型”而大加稱讚。他說:“這種學說,就是指一種介於兩個極端之間的那一種有條不紊的生活——酌乎其中學說,這種中庸精神,在動作和靜止之間找到了一種完全的均衡。這是對中庸的最好概括與總結。“中庸之道”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利國利民。和諧社會共建共享。

劉天大夫

中庸,就是理想向現實的妥協。

簡單地說,每一個人都有理想。每一種學問,都有理想的終極意義。每一門主義,都有理想的大同世界。比如說,孔子的理想是回到協和萬邦的“先王之世”,聆聽周公的教誨,沐浴和熙的陽光,享受雍雅的古樂。天子、諸侯、卿大夫、士農工商,各安其分,過著秩序井然的日子。可是現實離理想很遠。孔子生活的年代,禮崩樂壞,天子失去了權威,諸侯互相攻伐,卿大夫侵襲諸侯的權利。以臣弒君、以下犯上的案例層出不窮,而社會對此已經習以為常,見怪不怪。在這種情況下,孔子仍然堅持自己的理想,但是又不得不面對現實,所以他會對學生說:“國有道,其言足以興邦;國無道,其默足以容。”換句話說,追求理想,首先要保存自己。有些話,雖然很有道理,但是在“國無道”的環境下,最好是閉上嘴,不要亂說。

我的母校中山大學懷士堂前,刻著中山先生的一句名言:“青年應立志做大事,不可立志做大官。”中山先生的意思,是青年學生應該有志於為中國的進步而努力,不應該為個人的聲名利祿而操心。我對這句話,有些不同的看法:做大事是理想。可是在當時中國的環境下,如果不做大官,又如何做大事?手裡沒有權力,又如何實現自己的抱負?理想與現實之間,必須搭起一座橋樑。中庸之道,便是這座橋樑。


龍鎮

中庸之道的思想對人有益還是有害首先取決於人們對中庸的理解。若果認為中庸就是無原則的折衷主義好好先生,那當然有害;認為它指的是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調和折中,有益也無大害;可是如果認為中庸指的是心之用、心之原則,那麼中庸之道講的就是修心養性之道,道德修養之道,修身之道,那中庸之道當然百益而無一害。

還得從中庸二字說起。“中庸”之“中”到底是指什麼?鄭玄指中和,中間。朱熹和他的老師程頤也都認為不偏之謂中。他們心中的“中”基本上是指空間上和事理上的中間。“庸”鄭玄指的是用,所以,他的中庸意思是用中,去兩端取中間。程朱認為不偏之為中,不易之為庸,庸或為平常也。那麼他們倆的中庸之道就是不偏不倚不變不易無過無不及之道。他們三儘管說法各有不同,但都是從認識論方法論來理解中庸之道。但是,如果我們客觀全面地仔細閱讀《中庸》原文,會發現中庸之道不只是方法論認識論,更是道德倫,本體論。

子思無疑是《中庸》這部經書作者的最正確的人選,他當然是《中庸》的作者。他繼承祖父偉大的事業,闡述了、挖掘了、揭示了乃至可以說豐富和發展了孔子的思想,給孔子一些未明未竟的理論一種精細地解說,為祖父的學說從本體論角度尋找哲學依據。

眾所周知,孔子罕言性與命等。子貢曾有怨言:夫子的文章可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聞也。子路也曾問孔子鬼神和死,孔子也沒有正面回答。罕言不等於不言,不正面回答不等於不回答。孔子為何如此,一方面固然是他知之為知之 不知為不知的坦誠務實精神,一方面應該是他的為學治政的理念:天道遠人道邇,經世致用。對於自己不懂的就說不懂,對於一時搞不清的就闕疑待查,對於那些純理論的東西,暫時可放一邊,不語怪力亂神。

《中庸》說什麼?說性,說天道,說天人合一。修身之道,齊家治國之道,天地之道,君子之道,聖賢之道……首句是: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為教。天所賦予人的自然稟賦叫性,遵從本性自身發展叫道,按照道的規律而修養叫教!什麼叫天道什麼叫人道?誠者,天知道;誠之者,人之道!這是《中庸》最重要的句子,最核心的思想,最鮮明的主題。《中庸》的文眼不是“中”而是“誠”!“中”是什麼?

“喜怒哀樂之未發叫中。”這是《中庸》第一章對“中”的解釋,應該說是對“中庸”中的“中”最貼切的解釋。後面的執中、折衷、時中等都是從不同角度對它的解說和闡釋。第一章的“中”是什麼意思?顯然它不是指空間和事理上的“中間”,而是指“心中”,相對於身外而言。具體到這一句,它指的是內心的情感,和“性”是相對的。那麼中庸是什麼意思?那隻能是“心之用”“心之準則”。中庸就是修心養性之功用,修心養性之準則。或者說中庸就是“用中”,重視修心養性,重視道德修養,重視修身。

那什麼叫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就是修心養性之道,道德修養之道,修身之道!這個道是什麼?誠,真誠。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中庸之道乃真誠之道。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一切,“誠”字當頭,又貫徹始終。誠者,物之終始!

天性是至誠至真至純至善至美的,而人的內心情感是變化萬千好惡不均的,“性”和“情”是不一樣的,化情為性就得修心養性,就得加強道德修養,就得誠意正心修身,這是“成己”,還得“成物”,成就別人,教化別人,一切貴在“誠”。故開篇:天命之謂性,率性之為道,修道之為教。天性本真誠,按真誠做人才是修身之道,讓所有人都真誠,才是教化之道。

很多人都很看重“慎獨”的作用。其實第一章三段,第一段明確提出修身,第二段強調的是時時修身處處修身,哪怕獨處。第三段,為什麼修身以及修身的功用。我們的內心情感不真誠,我們的言行舉止不合真誠的道德規範,所以要“致中和”,使自己的內心情感符合社會通行的道德規範,也就是克己復禮。一旦我們修身養性加強道德修養,內心真誠,言行一致,那麼“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從第二章到十九章,是從多角度說明修身的重要性普遍性困難性,艱鉅性長期性。從第二十節後,才大談特談為什麼修身為什麼貴誠。“故君子不可不修身,修身則道立”。修道貴誠,“誠則明,明則誠”,“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謂天下至誠為能化”,“至誠如神”,“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天地之道,可一語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

總之,中庸即用中,就是規範情感修心養性,加強道德修養,自我約束自我監督自我管理;中庸之道就是道德修養的最高原則:真誠。

1條評論


老黃0071



中庸者、中正平和之道.

人生於天地之間, 行止 、動靜皆有其度.

其度在中、在正、在平、在和.

所謂平、在水溢則滿

所謂中、在過猶不及

所謂和、在情深不壽

所謂正、在慧極必傷

人世浮華千變 紅塵萬丈 迷人眼 奪人心 沁人魂 我等本中人之資 如此諸般 何以守身 何以守心 何以守智?

唯中庸可守智 唯中庸可守身 唯中庸可守心


蕼無忌憚



“中庸”,按現代語言表述就是“標準”的概念。

中庸:據朱熹注,為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之意。庸:平常也。這個註釋是合理的,也是最被廣泛認可的。文中“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為何這兩個字放在一起的“中庸”就被解釋為“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呢。

其實這兩個字按現代語言就是衡量事物的“標準”,古人處理問題,不像現代人一切都上升到書面和理論,一切都有標準。古人處理事物也有標準,只是這個標準是用發自一個人的內心來衡量,普通人所謂的“良心”就是衡量的標準。“心學”不也是發自內心對事物的評判和看法嗎?

一個標準由於發自內心,也就是“中”,由於是標準,也就是大部分人都是應該可以遵循的,也就是“平常”的,所以稱為“庸”。既不過高,也不過低。所以“標準”只有公正,才稱為“中庸”,才是“不偏不倚”和“無過無不及”,也才能謂之為“標準”。

理解“中庸”的“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需要從幾個維度進行。一是指時間,二是指空間,三是衡量問題的度,四是這種思想標準要貫徹到衡量和處理事物的全過程。

所謂時間上的“中庸”就是衡量事物或處理問題在時間上要恰如其時,不早也不晚。所謂空間上的“中庸”就是“不偏不倚”,所謂程度上的“中庸”就是“無過無不及”,所謂全過程也就是“時中”,這裡的“時”是“時時”的意思,也就是“無時無刻”,對待所有事物無時無刻都要使用“中庸”的標準,也就是“君子而時中”。

這個概念與現在哲學也是不謀而合。但要完整理解這個概念似乎也不是那麼簡單,曾有一段時間被曲解為“折中路線”,是老好人,並因此受到批判。這完全是望文生義,不但是對古人的曲解,更是對古人的無中生有和欲加之罪。時至今日仍有很多人腦子裡遺留的還是這個理解。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倫理道德標準,為常行之禮。也暗合現代哲學的“標準”概念。中庸之道也就是衡量和處理事物都要按照“不偏不倚,恰如其分”的標準。如果用“標準”來理解“中庸”,即使現在,處理一切事物也都可以用是否符合“中庸”來衡量。


歸去來76564325

看問題!總感覺要站在不同的角度,還要有一種標準,來衡量事情的好壞於對錯,即然存在了幾千年,則也被當時的政權和社會所接受,肯定會有其存在的道理所在,我們不能抱著現有的觀念,去理解中庸之道,最少也在整個封建社會中,起了一定的主導做用!中庸的思想,也是教人向善,以仁德待人做事,這也正附和老子所講,道德的標準!所做之事不偏不倚,或者是不參與不作做,這也正附和佛家的法理,正因為世人看不透事物的本質,不知此事當中的因果關係,隨意沾上了因果,也許是積了德,也許就失了德,所以佛家講守德!儒家的思想能流傳至今,好像是附和了當時社會和政權的需要,其實是正附和了佛道兩家的理,才得以延續至今,其中的奧迷有道者,自會探知一二!


手機用戶宣德

中,就是中和,萬事不走極端,取中間。庸,就是平常,凡是都以一顆平淡心。


萃辰天心書院

最開始看到中庸時是在三字經上:"作中庸,子思筆,中不偏,庸不易",意思是指待人接物處理事物要至公至平,至真至正,無太過,無不及。 感覺和道家的無為不爭和佛教的善惡終有報挺像的,卻有不想他們那麼極端(相對於中庸來說極端了點,道家的是修道,佛教的是修佛,儒家的是做人。)


馬路殺手不殺人

人類一切的學問離不開對人性的研究和對治方法,古之學者為己、也就是說學問之道 求其放心而已,中庸其實是子思繼孔門的儒家學問的一個繼承和延展,跟孔子所提倡的仁之境界差不多,正所謂: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耶萬物育耶。中庸之道乃自身修養之道、處世之無我之道,是一種與天地不違其位與四時不違其和與鬼神不違其義的達人之道,中庸更不是虛偽之道、路見不平 拔刀相助、捨身取義報國安邦皆屬中庸之道,這裡的中是讀去聲,也就是說:對!就是這樣!的意思,庸乃不易之意,天地萬物不易者為道、與佛家的明心見性差不多,所以中庸也是孔子的仁、孟子的義、曾子的大學之道、明徳親民之道,也就是孔子的仁者愛人之道,故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是一以貫之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