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自传”人生,金钱观决定爱情

都说女作家的第一部小说通常都带有浓厚的自传色彩,对于张爱玲来说,何止是第一部作品,个人色彩几乎贯穿她的整个文字创作生涯,到了最后那部极大满足“张迷”窥私欲的自传体的小说《小团圆》,我们几乎不得不去忍耐一些传了又传的情节了。

张爱玲“自传”人生,金钱观决定爱情

年轻时的胡兰成、张爱玲

张爱玲的散文,从18岁时写下的《天才梦》开始就差不多篇篇都是在写自己,事无巨细、不厌其烦地谈自己的衣食住行、所思所想,甚至连朋友、亲人说过什俏皮话都会被她收录进文章津津乐道一番。如果搁现在一定是个在朋友圈内活跃到要被熟人屏蔽的角色,但在微博会很受欢迎的网红。

张爱玲“自传”人生,金钱观决定爱情

张爱玲属于那种极少数的、靠天赋本钱写作的消耗型作家,这让她不能像那些毅力型作家靠死乞白勒也能写下去,也没法如技术型作家那样凭阅历熟能生巧笔耕不断,她的才情如同生命的能量一样随着岁月的消逝递减,不可逆转地走向了枯竭。

张爱玲“自传”人生,金钱观决定爱情

到了后期,在驾驭《小团圆》这部长篇时已经明显感觉到了她的力不从心,像是以一个排长的能力带了一个团的兵力,处处都透着笼不住人气,压不住阵脚。但天才毕竟是天才,即便是型散了,但“神”还没散尽。特别是张式刻薄的幽默还时尔能带来惊喜,让人绝倒:“每个家庭出了一个离婚的人就像出个科学家一样让人感觉很现代。”

张爱玲“自传”人生,金钱观决定爱情

很多人看了《小团圆》后,都对张爱玲天赋异秉的敏感和近乎残酷的细密心思感觉可怕,我倒觉得那正是成全她缔造张式文字风格的必要特质,如果没有这些,可能也就没有“张爱玲”了。她之所以成为这样的她,从她的文字脉络中也能窥出端倪。

张爱玲“自传”人生,金钱观决定爱情

曾有心理学家说一个女性跟母亲的关系会在未来间接地影响她与男性伴侣的关系。少女时代的张爱玲为逃离父亲的禁锢投奔她崇拜却情感生疏的母亲,没想到经济上的窘迫最终磨损掉了她们母女之间本来也不是那么深厚的爱。

张爱玲“自传”人生,金钱观决定爱情

张爱玲妈妈

很多张爱玲的粉丝都纳闷冰雪聪颖、清醒犀利的张爱玲为什么要对别人眼中无耻下作的胡兰成那么么仁至义尽,在《小团圆》中张爱玲终于借书中的人物回答了世人的疑问,那个男人除了最懂得欣赏赞美她,还能满足她对金钱的欲望,给过她很多钱,一度让她以为从母亲那里缺失的东西,可以从这个男人那里得到弥补。

张爱玲“自传”人生,金钱观决定爱情

《色戒》中王佳芝在易先生给她买大钻戒的时候由灵魂深处发出的那句:“这个男人是真爱我的”,在《小团圆》中又由女主角一字不差地原音重现了一遍,我想这大概是张爱玲的某种情结——钱以及等同的物质可以是爱的一种替代。

张爱玲“自传”人生,金钱观决定爱情

后来张爱玲还钱给供她念书的亲妈,还情+钱给那个至少曾一刹那让她相信自己真的被爱了的胡兰成。她一生最在乎的这两个人,都给她的精神世界带来无法愈合的创伤,她以为这种精神创伤能通过某种“物质”形式来回击。母亲的确被她还钱的举动所伤,当场就哭了,而对胡兰成那种二皮脸应该就没什么功效。

张爱玲“自传”人生,金钱观决定爱情

胡兰成

张爱玲在书中不厌其烦地交代胡兰成给了她数量可观的多少钱,给了几次,恐怕也不是为了炫耀,更像是给自己行为所做的开脱:我也不是你们想像的那么傻,我也是看在那几箱子钱的份上才对他那么尽心竭力,就像王佳芝看到大钻戒一时糊涂一样,是可以被原谅的女性愚蠢。毕竟为了贪钱而做蠢事总比什么都不为做蠢事显得有智商一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