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向劉邦學了一條治國良策,竟讓孫子登基後發現朝堂無人可用

清人認為,明太祖朱元璋是漢高祖劉邦的超級粉絲,其為人處事、治國思想等都模仿劉邦。不得不說,這話非常有見地。

朱元璋向劉邦學了一條治國良策,竟讓孫子登基後發現朝堂無人可用

朱元璋之所以崇拜劉邦,與大臣們時不時的暗示與引導有關。朱元璋剛起兵時,地小兵少,隨時都有被人吞併的危險。李善長前來投奔,朱元璋就問他天下何時可以平定。李善長飽讀詩書,對歷史的瞭解程度比朱元璋要強很多。他敏銳地從出生地上為朱元璋找到了突破口—您不如效法漢高祖劉邦吧!之後,朱元璋便開始把老鄉劉邦裝在心裡,當作偶像來崇拜。

朱元璋崇拜偶像的舉動之一,就是愛讀《漢書》。洪武元年(1368年)四月,元朝的湖廣行省平章政事郭雲戰敗被俘,被押到了朱元璋面前。這時,朱元璋正在讀《漢書》,見郭雲押到,也不廢話,劈頭就問:“你識字嗎?”郭雲回道:“識!”朱元璋就把書遞給郭雲,讓他來讀。郭雲是知識分子,讀《漢書》當然是小菜一碟,於是十分流暢地完成了“任務”。朱元璋邊聽邊點頭,當場就給了郭雲一個衛指揮僉事的高級官職。

不僅如此,朱元璋還喜歡把他的手下和劉邦的文臣武將相對應。比如,誇獎劉基是“吾之子房(張良)也”,還把丞相李善長比作蕭何,把大將徐達比作韓信。

朱元璋向劉邦學了一條治國良策,竟讓孫子登基後發現朝堂無人可用

和所有的粉絲一樣,朱元璋也絕不允許別人說自己偶像的壞話。一次,朱元璋認為劉邦聽從張良之言銷燬六國印是一件大好事,就得意洋洋地說:“高祖聞一善言,即能感悟,如此安得不興?”身邊的一位大臣對朱元璋的看法頗不認同,立刻舉出了他自己心中的偶像,說唐太宗也很不錯。誰知,聞聽此言,朱元璋那“奇骨灌頂”的大臉蛋子當即一片陰沉,說道:“太宗經常有自矜自恕之心,比不上漢高祖!”他連千古明君唐太宗都不感冒。

還有一次,有大臣說漢代禮樂未復三代之盛的主要責任在劉邦。朱元璋聽了當即反駁,認為主要責任應該歸咎於漢文帝,因為漢文帝雖然賢能,可他卻白白錯過了純正治道的最佳機遇。把責任一股腦兒推給了劉邦的兒子,朱元璋的這種心理,像極了現在的一些追星族。

在治國方針上,朱元璋也是劉邦的堅定擁躉。劉邦即位之初,面對滿目瘡痍的社會,推行黃老無為的休養生息政策,朱元璋有樣學樣,也“與民休息”;劉邦大修宮室,朱元璋也在南京大興土木,“宮闕極壯麗”;劉邦從全國各地遷移富家大戶,以充實長安和關中,鞏固根本,朱元璋也遷徙天下富民至應天府。不僅如此,朱元璋還學會了舉一反三,將江南14萬戶富人遷於鳳陽(今屬安徽)中都,想依靠這些人的經濟實力使家鄉人民富裕起來。這也算是一種報答家鄉父老的方式吧!

朱元璋向劉邦學了一條治國良策,竟讓孫子登基後發現朝堂無人可用

在朱元璋所有的大政方針裡,誅殺功臣是學劉邦學得最明顯的一招。漢初,鑑於中央力量薄弱,劉邦不得不分封一些同他一起打天下的人為王。由於這些人不與劉邦同姓,史稱“異姓王”。因此,待中央政權穩定後,劉邦便開始著手處置這些異姓王們,除了長沙王因封國偏遠且地理位置重要而沒被清理之外,其他異姓王全被驅除乾淨,或死或逃。其中,梁王下場最慘,被剁成了肉醬。

對於劉邦這一於己有利的“治國良策”,粉絲朱元璋當然會不遺餘力地效仿。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爆發,朱元璋開始大殺功臣。13年之後,藍玉案爆發,朱元璋又一次揮起了屠刀,一大批功臣元勳都成了刀下亡魂。朱元璋前後所殺功臣達四萬餘人。經過這兩次大清洗,其手下的元功宿將相繼消逝。

很明顯,在殺功臣這一點上,朱元璋並沒有學到劉邦的精髓。劉邦殺功臣不假,可他殺的都是些割地自雄的諸侯,範圍僅限於異姓王們,為了保證國家的完整和皇權的鞏固,他必須如此。而且劉邦殺功臣也是有選擇性的,他雖然也曾將蕭何關進監獄,可不久又把他放了,還讓他繼續當丞相。而其他的功臣,像陳平、周勃之輩,劉邦並未動他們。因而,當發生“諸呂篡權”之類大變故的時候,漢朝中央政府依舊擁有足夠的力量將其消滅。

朱元璋向劉邦學了一條治國良策,竟讓孫子登基後發現朝堂無人可用

與之相比,粉絲朱元璋則有些不分青紅皂白,看看他的殺人名單:藍玉、傅友德、馮勝……這些都是忠心耿耿跟隨了他幾十年的老部下,竟也被誅除乾淨。馮勝被賜死,傅友德被逼得手刃次子,藍玉下場更慘,竟被剝皮楦草。可憐的李善長,77歲了還被押上刑場,與全家一同人頭落地,令人唏噓不已。

粉絲學偶像,要麼學不像,要麼學過頭。朱元璋很明顯屬於後者。他的“清除功臣計劃”執行得極其徹底,結果在兒子燕王朱棣“靖難”之後,孫子建文帝環顧朝堂時,才吃驚地發現滿朝大臣竟無可用之人,最後落得個宮焚人亡的結局(一說建文帝逃亡),好不悽慘。不知朱元璋在天之靈,是否會對自己盲目學習偶像而有所悔恨呢?事情雖然已過去六七百年,然而因模仿偶像而迷失自我,甚至犯下大錯的又豈止朱元璋一人?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 整人君子

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