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晚節不保的歷史名人?

蝶戀花緋

第一:李斯



荀子的學生,可謂是名師的高徒,起點不可謂不高也。

向秦始皇上《諫逐客書》,勸阻始皇帝不要犯錯,被採納。膽識不可謂不高也。

秦統一天下後,勸秦始皇稱帝,並制定有關的禮儀制度。功勞不可謂不大也。

反對分封制,堅持郡縣制,以加強中央集權的統治。還參與制定法律,統一車軌、文字、度量衡制度。他的政治主張對中國和世界產生了的影響,不可謂不深遠也。

如果在秦始皇駕崩前,李斯病死了。他的歷史評價最起碼可以和管仲並列,成為後世最尊崇的改革家之一。

只可惜,他多活了幾年。在秦始皇死後,他與趙高合謀,偽造遺詔,迫令扶蘇自殺,立胡亥為二世皇帝。在於趙高的鬥爭中又失敗了,被腰斬於咸陽鬧市,並被夷三族。成為後世之人作為政治投機分子的反面教材。


第二:于禁


五子良將之一,性格剛毅、穩重、嚴格。以法治軍,是曹操最信得過的將領。

宛城之戰時,青州兵劫掠老百姓,他當場就下令鎮壓叛軍。曹操想奪朱靈的兵符,派于禁去辦這事,于禁直接解決問題,朱靈全軍被他威懾,不敢造次。老相識昌豨也是直接殺,何等的果斷。

縱觀于禁一生,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曹操稱王后,封于禁為左將軍,假節鉞,分給他五百戶食邑,封一子為列侯。

如果於禁在荊州之戰前時候就死了,憑他的履歷和戰績,估計九成九的後人都不會相信他是一個能戰敗投降的人。甚至可能有網絡軍事家在網上推導出他怎麼才能打敗關羽的套路。討論“關羽和于禁誰才是三國第一神將”、“于禁不死,陸遜司馬懿不出”之類的話題。

沒法,誰讓于禁身子骨硬朗呢?就是這麼個剛毅正經、一絲不苟、執法嚴明的人。人生的晚年投降了,晚節不保。

陳壽評價他『最號毅重,然弗克其終』,就像一個一輩子不正眼看女學生的老教授,意外的在他的電腦裡面翻出來幾百部愛情動作片。人設瞬間崩塌。


第三:唐玄宗



唐睿宗的兒子,唐高宗的孫子,出身沒有任何槽點,典型的根正苗紅的皇族血統。

聯合自己的姑媽太平公主,發動唐隆政變誅殺韋后集團。又幹掉了自己的姑媽,幫助唐睿宗獨攬大權。玄宗的膽識不可謂不大也。

登基後在政治上很有作為,勤於政事,撥亂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賢相,勵精圖治,開創了唐朝的開元盛世。政績之高,風評之好,也沒有任何槽點。

玄宗生性英明果斷,知曉音律,儀表堂堂雄偉俊麗。典型的大帥哥,還會撩妹,YY小說中的男主模板。

如果開元盛世期間,唐玄宗病死了。他的個人成就包括:

唐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唐朝國力最強時期的皇帝;

開元盛世的締造者;

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帝國的統治者。

他的個人評價最起碼能夠跟唐太宗並列。成為一代英主的代表人物。

只可惜玄宗多活了十幾年,在這十幾年裡面怠慢朝政、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重用安祿山等胡族、沉迷於楊貴妃的美色。導致了後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

唐朝在他手上走上鼎盛,也在他的手上走向衰落。最丟人的是,太子李亨即位,遙尊其為太上皇。晚年生活淒涼,連太監都敢欺負他。

最關鍵的是,晚年被人百般凌辱,他居然還忍了。一代雄主的形象瞬間崩塌。


第四:袁世凱



袁世凱的政績數不勝數,眼界在中國官僚當中也是翹楚。

教育方面,他廢除了在中國沿襲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興辦現代化教育,興辦了各級新式學堂,引進了西方先進科學技術,廣泛延納從海外學成歸來的新學精英並委以重任。可謂是中國近代化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不僅如此,袁世凱還建立了中國近現代第一支新式軍隊;廢除衙門制度,創立警察治安管理模式,領銜仿效西方建立巡警制度,成立中國第一支警察部隊,令中國軍警分離。

經濟方面,他積極開礦設廠辦公司,發展實業經濟,甚至在遭譴歸隱之後還說出“官可不做,實業不可不辦”的話語,對中國的軍事和工業化有很大的貢獻。

政治方面,他高舉“立憲”的大旗,幾乎是孤軍奮戰請求立憲,對晚清憲政的形成至關重要,為中國民主進程的推進所作出不可磨滅的的貢獻。

如果民國建立前後的這一段時間,袁世凱就病死了。他最起碼,可以甩近代所有政治人物一個段位。當之無愧的近代第一人。

只可惜了,他稱帝了,遭到所有人反對。不僅敵人反對他,就連忠心耿耿的北洋三傑也反對他。最後落得一個“獨夫民賊”、“竊國大盜”的形象。


第五:汪精衛

同盟會的元老,孫中山先生的左膀右臂。他參與起草過同盟會章程。在《民報》上發表《民族的國民》、《論革命之趨勢》、《駁革命可以召瓜分說》等一系列文章,宣傳三民主義思想。與康有為、梁啟超等的保皇黨論戰。是一個非常標準的革命黨形象。

不僅如此,汪精衛還是個大帥哥。一輩子沒有三妻四妾,就只有一個愛人。這在當時可謂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好男人。


如果當年汪精衛參與刺殺攝政王載灃時英勇就義,那麼他的歷史評價最起碼能跟徐錫麟和秋瑾一樣,成為後世膜拜的革命烈士。

哪怕他再多活十幾年,死在抗戰前。他還是國民黨的二號人物,雖然排在蔣介石之下,但也是地位頗高的領導人。不至於被全體中國人民一起唾罵他。

然而,他就是這麼能活,硬是活到了四十年代把自己搞成大漢奸。投敵都算了,居然還死在了日本。這不僅僅是中國人要殺他,連日本人也要殺他。


Mer86

國民黨上海警備司令楊虎

楊虎,1898年生,安徽人。早年參加同盟會,在孫中山興師討伐袁世凱時,任江蘇軍總司令,後任鄂軍司令。蔣介石當權時,楊虎先後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的特務處長、淞滬警備司令、中央監察委員,授中將軍銜。
1927年,楊虎應蔣介石的命令,來上海與三大青幫聯繫,並製造了“四一二”慘案,被殺的中共及群眾難以計數,另有失蹤者多達五千多人,他可謂雙手沾滿共產黨人鮮血的劊子手。
楊虎從1927年到1937年十年中,在上海一手遮天,儼然太上皇。在與蔣介石爭權奪利時,受到蔣的打壓。楊虎由此產生了對蔣介石的不滿情緒。
抗戰時,南京政府遷都重慶,楊虎在此結識了周恩來。周恩來曾對楊虎說:雖然你曾經對中共做過錯事,但只要以後以民族大義為重,做一些對國家和人民有益的工作,共產黨是會既往不咎的。周恩來在1946年國共談判失敗離開重慶前還專門去看望楊虎,鼓勵他與蔣介石劃清界線,可與上海地下黨負責秘密聯繫。
解放戰爭期間,中共曾請楊虎幫忙,解救過被蔣介石通緝的民主黨派負責人章伯鈞、張瀾、羅隆基等人,並策反九十六軍軍長吳化文、孫良誠將軍起義,還策反過湯恩伯、劉峙等起義未果。渡江戰役時,楊虎命令其長子、時任江陰要塞副司令楊安國率部離開炮臺作戰崗位。楊虎這些義舉受到中共領導人好評和讚許。上海解放前,楊虎由中共地下黨保護,躲過國民黨特務的追殺,來到北京,受到中共主要領導人的接見。並於1949年10月1日以起義將領的身份登上了天安門城樓觀禮臺。
中共為楊虎安排了較高的職位和待遇,但慾壑難填。在他要求當政協委員未果後,便產生反意,暗中勾結臺灣的蔣介石,試圖作為內應反攻大陸。陰謀敗露後被捕。經北京高級人民法院審理,楊虎被判死期緩期執行。考慮到楊虎年事已高,身體有病,予以監外執行。1966年楊虎病逝於北京。

作者:“小方說歷史”團隊
歡迎關注公眾號“小方說歷史”
雲緋歷史號:故紙堆間
歡迎點贊和評論

小方說歷史1990

歷史上晚節不保的名人實在是多如牛毛,談到這個問題肥鵝想到在戰爭中變節的蘇聯將軍,這主要是因為他的軍銜很少見,所以才想起了他。

伊萬·阿列克謝耶維奇·布拉戈維申斯基(1893年9月14日出生在尤里耶維茨,1946年8月1日在莫斯科被處以極刑),岸防勤務少將(1941年授銜),俄羅斯解放運動的參與者之一。

伊萬·布拉戈維申斯基出生在一個神甫家庭。1914年,他畢業於維爾紐斯步兵學校,1934年畢業於伏龍芝軍事學院夜校班。他曾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戰時軍銜為炮兵上尉。

1918年,他參加紅軍;1921年入黨;1924年起,擔任伏龍芝海軍學校訓練班副主任;1926年起,擔任該校訓練班主任;1929年,被任命為捷爾任斯基海軍學校隊列科科長;1931年起,擔任該校講師;1932年起,擔任海軍通信學校參謀長兼講師;1936年起,擔任黑海艦隊南高加索築壘地域參謀長;1938年起,擔任黑海艦隊預備役指揮員進修班主任;1939年晉升旅級指揮員;1939年起,擔任潛水教導支隊教導隊列科科長;1940年,擔任首長訓練班主任;1941年4月,他被任命為蘇聯海軍設在利利帕亞市的防空學校校長;1941年5月,晉升岸防勤務少將。

1944年11月,他被任命為俄羅斯人民解放委員會宣傳總局意識形態小組組長。在此期間,他表現的很消極。1945年2月起,他住在了馬里昂巴德,領導俄羅斯移民區。他曾就有關俄羅斯人民解放委員會委員尋求庇護的事宜,被派去與美軍司令部談判。

儘管在調查和審判過程中,他向法院辯解稱:“我雖然加入了以弗拉索夫為首的反蘇組織,但我沒有直接指示該組織從事削弱和瓦解蘇聯當局的破壞工作。”但是,他無法給出未做過這些事情的任何證據。在未公開的審判過程中,蘇聯最高法院軍事法庭判處他死刑。隨後他被絞死在布特爾斯基監獄的院子裡。他的屍體被火化後,骨灰被倒入了莫斯科頓河修道院的無名壕溝內。


彼得堡的肥天鵝

這裡舉一位晚節不保的典例——唐代晚期的名將高駢

高駢出身禁軍世家,他的父親雖然名位不高,但其祖父高崇文是唐憲宗時期平定蜀地劉闢之亂的功臣,與“雪夜入蔡州”的涼國公李愬共同配享太廟。

將門之孫的高駢,自少便表現出了對軍事甚至文學的極大興趣,《舊唐書》稱其“幼而朗拔,好為文,多與儒者遊;喜言理道。兩軍中貴,翕然稱重”,高駢相貌俊朗,氣質不凡,不但善寫文章,與文士交好,又能憑藉謹慎且武藝高超的個性為掌握神策軍的權宦所重視。在《新唐書》中有一個故事,展露了高駢超群的武藝:

有二雕並飛,(高)駢曰:“我且貴,當中之。”一發貫二雕焉,眾大驚,號“落雕侍御”。

意思是說,高駢一次看到兩隻雕飛過天空,許願“若能射中,便得富貴”,不料一箭飛出,連貫雙鵰,圍觀眾人為之大驚,給當時供職于禁軍的他取了一個媲美於北齊斛律光(落雕都督)、隋代長孫晟(“一箭雙鵰”的主人公)的“外號”:落雕侍御。

而自唐懿宗在位時,高駢走出京師,開始了功名顯赫的軍事生涯:

  • 鎮長武城(唐代西北部軍事要地),破党項;

  • 鎮秦州,誘降吐蕃殘部一萬餘帳,取河、渭二州,定鳳林關;

  • 南征南詔,平定安南,收復交趾,拜首任靜海軍節度使;

  • 鎮西川,威懾驃信,嚴拒南詔;

  • 鎮淮南,傳檄天下,大破黃巢起義部。

這還不包括他在地方時取得的各項政績,這位名將,“材超衛、霍,氣蓋關、張。忠孝兩全,河山繼誓。聿修厥德,自成名家。馳譽石麟,綽有美稱

”(王徽《創築羅城記》)。

在黃巢起義時,成為了唐帝國當仁不讓的平叛主帥,身當淮南重地,負責阻扼起義軍北上。

【黃巢起義】


但是,在取得了對黃巢的初步勝利後,高駢卻並未採取進一步行動,而是在企圖全佔功勞反被起義軍誘殲精銳後止步不前,連連稱病託辭,就是不肯再發一兵一卒,這導致黃巢得以長驅直入,直搗河洛地區,最終攻陷國都長安。

此時,高駢躲在揚州不知所謂,直到唐僖宗強行罷免其都統之職,命王鐸接替後,高駢才有所行動。他的行動便是上疏不斷詆譭王鐸,僖宗早就不滿於高駢的擁兵自重,覽得此奏後,更是大怒,直命人草詔嚴斥高駢,《新唐書》編者也對他毫不留情地進行攻擊:“駢都統三年,無尺寸功,幸國顛沛,大料兵,陰圖割據,一旦失勢,威望頓盡,故肆為醜悖,脅邀天子,冀復故權。”可謂是嘲弄至極。

而高駢在黃巢起義平定後大感羞愧,“部下多叛去”,逐漸走向眾叛親離地步的他,開始尋求學習長生不老之術,把大權交給了小人呂用之

呂用之專斷無能,惹怒諸將,招致部將畢師鐸造反,兩年後,畢攻陷揚州。在赴援的楊行密到來前,六十七歲的高駢被畢師鐸等縊殺。作為“晚節不保”的典例,高駢的聲名掃地,受到了歷代的批評,《新唐書》甚至將其列入了《叛臣傳》,與叛藩李忠臣等同列,這顯然是極富有爭議的。

但正如《舊唐書》編者所評:“高駢起家禁旅,頗立功名,玩寇崇妖,致茲狼籍。後來勳德,可誡前軍。”高駢的晚節不保,的確成為了一個活生生的範例,警示者後來者。


潯陽鹹魚

太多太多這樣的名人了,老規矩,自己畫個圈兒,單說帝王裡面晚節不保的人,這個晚節不保的晚節主要是指功業上的,不是指道德層面的,許多帝王前半生英明神武,後半生稀裡糊塗,也算是一種晚節不保。這裡列舉這樣四位帝王:

1.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趙雍,前半生“胡服騎射”,後半生“餓死沙丘”。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後,國力強盛,先後擊敗中山國、燕國、以及樓煩等少數民族騎兵,成為能夠跟秦國一爭高下的一等強國。然而後期有可能是驕傲或者是懈怠,他把王位傳給了兒子,自稱“主父”。這還不要緊,他在繼承人問題上猶豫和反悔導致了宮廷政變的發生:他因為對大兒子不滿意,就把王位傳給了二兒子,是為趙惠文王。傳位後他又覺得對不起老大,而且自己也想重歸權力中心,於是提出把趙國一分為二,分出代國給大兒子,遭到拒絕。於是他暗中縱容老大陰謀對付趙惠文王,不想被識破。他被困沙丘主父宮,斷糧三月,活活被餓死了。



2.南朝梁武帝蕭衍,前半生開國立業,後半生“侯景之亂”敗國亡身。

蕭衍本是南朝齊的大臣,能力很強,縱橫捭闔,逐漸掌握了齊朝廷的實權,逼迫齊帝退位禪讓給他,建立梁。一開始他勵精圖治,政績斐然。後來他漸漸開始懈怠,特別是痴迷於浮屠,多次捨身佛寺。最要命的昏招是他收留了北朝叛將候景,這個人狼子野心是個反覆無常的小人,梁武帝自以為他能為己所用,所以對他很信任。不想候景賊心不改,發動兵變軟禁了梁武帝,而梁武帝雖被控制,但虎死威不倒,不肯遷就候景,候景一方面懼怕一方面不滿,減少了對梁武帝的物質供應,導致梁武帝又氣又餓,加上年老體邁(86歲),死於宮內。



3.唐玄宗李隆基,前半生“開元盛世”,後半生“安史之亂”。

唐玄宗李隆基前半生把唐王朝推上巔峰,杜工部有詩讚曰:憶昔開元盛世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可是後期他重用李林甫、楊國忠,寵幸比自己女兒還小的楊玉環妹紙,在床上花的功夫比在朝上多,加上用了過多的胡人為邊帥,特別是錯用了安祿山,最終導致了白樂天詩所描寫的:漁陽鞞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舞。唐玄宗李隆基狼狽逃亡四川,路上因士兵譁變被迫處死環小妮兒,後來又被兒子逼迫退位,最終淒涼而死。



4.後唐莊宗李存勖,前半生滅仇興業,後半生身死國滅。

李存勖的爸爸晉王李克用和梁王朱溫有深仇大恨,朱溫建立後梁的第二年李克用病死,臨死之前告誡李存勖一定要報仇雪恨。李存勖牢記國恨家仇,勵精圖治,親冒矢石,幾次都差點陣亡在兩軍陣前。努力沒有白費,最終滅了後梁,建立了後唐。但是他隨即驕傲了,懈怠了,寵信宦官和伶人,誅殺大臣,不知養兵愛兵,後來伶人作亂,他被流矢射死。歐陽修說他:謙受益,滿招損,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文綜史組

商鞅:秦國的功臣,他的“變法”造就了秦朝的強大,可以說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基礎來自商鞅。但是在秦孝公死後,沒有了後臺的商鞅很快就“遭殃”了,先被通緝,後被抓到後五馬分屍。他的不幸說明了兩個道理:做人別得罪太多人,人家在你有後臺的時候不來動你,是要等到你沒後臺的時候再來弄你。強勢的時候太強,倒黴的時候就會更倒黴。 王安石:雖然跟商鞅相隔的時間比較長,但遭遇基本上一樣,也許正因為時間太長,他才忘記了前輩們的教訓,也就複製了一樣的下場。歷史是由無數的大事件與小事件組成,由歷史人物組成。歷史並不只是僅僅給我們帶來經驗與教訓,它還可以讓我們通過它的過去和現在,而去感受到未來!生活最大的魅力就是~明天永遠超出你的想象力!


滇中志願者

這種人太多了,比如乾隆皇帝親自點名的錢謙益,編入《貳臣傳的洪承疇,編入《逆臣傳》的吳三桂。我們來一個一個說:

1、東林黨魁錢謙益

在很長時間裡,錢謙益都是完美男神的存在。學歷高,萬曆三十八年探花;學問好,著作等身;名望大,東林黨魁,社會聲望極高;人長得帥,秦淮女孩都喜歡他;有原則,為了牴觸奸臣溫體仁果斷放棄副部侍郎回家著書立說。

江南的女孩子與年輕讀書人都說:如果有男神,那男神一定是錢謙益的樣子

可惜一句“水太涼”改變了這一切。

1645年5月,清兵近逼南京。柳如是勸錢謙益與其一起投水殉國,錢謙益走下水池試了一下水,說:“水太冷,不能下”。然後

帶領南京文武百官在城門口跪迎多鐸。他看不起的馬士英一直努力抵抗到底。

(跪迎清軍)

後來又嘗試反清。乾隆評價其為“平生談節義,兩姓事君王,進退都無據,文章那有光。真堪覆酒甕,屢見詠香囊,末路逃禪去,原是孟八郎。

2、平定天下洪承疇

洪承疇從督糧道到延綏巡撫,再到陝西三邊總督,前後與農民軍作戰十餘年,長途奔襲,大戰場控制協調多支部隊,騎兵步兵、山區平原,協調後勤,攻堅防禦,基本是袁崇煥後明軍最優秀的統帥。

對國家忠心耿耿,崇禎對他也極其信任。

可惜“屢拂拭之(灰塵)”。

(松錦決戰)

在松錦決戰失敗後,洪承疇被俘,堅決不降。然後范文程、皇太極妃子(傳言),皇太極去看了幾次,就乖乖的投降了。

在入關後,為清朝平定江南,經略西南,實現國家大一統。然後寫進了《貳臣傳》。

3、平西親王吳三桂

吳三桂是將門之子,父親吳襄先後擔任遼東團練、寧遠鎮總兵官,舅舅祖大壽是遼東前鋒鎮總兵官,家族子弟遍佈遼東軍。

吳三桂先後參加救援大淩河、援登、之後入衛京師、關外作戰。27歲已經是團練鎮總兵,在松錦會戰後更成為朝廷在遼東的支柱。1643年,擊敗濟爾哈朗的部隊。

(松錦戰後明軍的遼東柱石)

堪稱明軍遼東的柱石,官至提督。是大明最有影響的將軍。

1644年隨清軍入關,擊敗李自成。

1661年昆明勒死永曆帝。

1673年起兵反清。

一身赫赫戰功,就被自己一步步拉入罪惡的深淵。

參考文獻

《洪承疇與明清易代》、《三藩紀略》


一枚明粉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歷史名人數不勝數,有人名垂青史,有人遺臭萬年!還有一種名人他智謀雙全,名揚天下,但卻因做錯某件事而陷入泥潭,晚節不保,抱恨終身以至於鬱鬱而終!我認為歷史上有二人,袁世凱和汪精衛!

袁世凱接李鴻章之衣缽,手握重兵,智勇過人,在清末政局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迫使清廷退位建立民國,成為民國大總統,功莫大焉!然逆歷史潮流復辟稱帝,瞬間成眾矢之的,88天鬱鬱而終!

汪精衛,國民黨主要創始人與領導人,前有刺殺清攝政王之輝煌舉動,後有輔佐中山先生之豐功偉績!應該說汪精衛前半生相當精彩,但為了黨內個人利益,在民族大義上卻投降日本,建立汪偽政府,淪為帝國主義之爪牙,徹底成為賣國賊,漢奸!真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受世人唾罵!

此二人者皆有匡扶天下之大智大勇,然晚節不保,遺臭萬年,子孫受其牽連,真是可悲!可嘆!可惜!可憐!



姚江雜評

先秦時期的趙武靈王,秦國商鞅,都是晚節不保的

秦漢時期,秦朝的丞相李斯,講真,如果李斯不跟趙高同流合汙,李斯絕對是千古偉相。漢武帝劉徹一個巫蠱之亂差點晚節不保,

隋唐時期,典型的就是玄宗皇帝李隆基了,安史之亂咋出現的大家應該都不會陌生。

兩宋時期的折可求,把折家上下十幾代人名聲全給敗光了,折家上下十幾代人,世代鎮守邊疆長達五百餘年,到了北宋末年,出了個漢奸折可求。

明朝時期,神宗萬曆皇帝,晚年一個國本之爭,名聲掉個乾淨,被後代史學家罵成:明,始亡於萬曆。


叫我李白把丶

袁世凱最悲催吧,如果他不稱帝,其威望不下孫中山,將是中國近代史最牛逼的人物,而且他開始著手準備稱帝時有很多證據表明他已經重症纏身了,忍一忍就和現在的歷史定論相反啊!這才是晚節不保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