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寺,坐落於遼寧省海城市,四面蜿蜒環山,環境清幽,為寂靜修行之處。寺院以灰色調為主,青磚灰瓦,沒有絢麗的色彩,沉穩莊重,為修行而建,體現修行原則。大悲寺沒有門票,不搞旅遊,僧人不搞經懺,所有佛事活動不收錢,寺院沒有任何經營買賣行為。


大悲寺,坐落於遼寧省海城市,四面蜿蜒環山,環境清幽,為寂靜修行之處。寺院以灰色調為主,青磚灰瓦,沒有絢麗的色彩,沉穩莊重,為修行而建,體現修行原則。大悲寺沒有門票,不搞旅遊,僧人不搞經懺,所有佛事活動不收錢,寺院沒有任何經營買賣行為。

大悲寺只在每年四月初八浴佛節、七月十五盂蘭盆節舉辦兩次大法會,並傳授三皈五戒。每次法會有各地居士數千人參加,法會期間各項事務由居士發心參與,不收取任何費用。

現有僧眾一百二十人,發心出家及常住護持居士一百多人。每年的八月十五後,僧眾集體外出,行二時頭陀,沿途託缽乞食,野外露宿,行走里程約六百多里,歷時十五天左右。

僧人們在行腳之時,路過繁華的地方,目不斜視,低頭觀自在。大悲寺修行方式、日常規則都遵照佛制的戒律制定,不論是在寺院內,還是寺院外,都要終身奉行。

全體僧眾不蓄金錢,不接受金錢供養,寺院不設功德箱,禁止放錢,徹底杜絕僧人摸錢隱患,安心辦道。圖為大悲寺僧人行腳時只乞食,從不收取錢財。

圖為僧眾們化緣素食,對於每一位好心的施主他們都表示感謝。化緣而來的素食僧人們都會上交常住,常住再根據需要統一分配。

圖為休息時閱讀經書的大悲寺僧人,在大悲寺沒人會在乎你的出身,也不在乎你的學歷。這裡注重的是智慧,比的是發心,比的是勇猛精進。

僧眾每天只吃一頓飯,午後不再飲食,包括茶水、水果等,藥品除外。在道場內發心出家或護持的居士,也同樣遵守。不別眾食,任何人過齋都食用同樣的食品。

圖為行走至深夜,僧人們打著手電筒繼續前行,似乎不知疲倦。遠離鄉里,腳行天下,淡泊人生,外出遊化經行,隨緣教化度眾。

圖為休息的僧人,風餐露宿是常有的事情。大悲寺僧人已行走過遼寧省、河北省、山西省、陝西省、內蒙古等地,僧眾行腳已有二十二年曆史。行腳乞食,可折伏我慢,除去執著,福利群生,令眾生對佛法生淨信心,塑天下僧人形象,佛言:“頭陀行住,佛法亦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