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中醫郭主任:夏季調理第一湯

從今天開始,才是真正考驗家長養護孩子的道行的,家長要做到幫孩子防暑邪、祛溼邪,但同時要防止避暑而過分貪涼,過度祛溼損傷中陽。因此,適度的消暑祛溼,平和持續的健脾益氣,顯得尤為重要。

小滿過後,家長要開始熟悉和學會使用幾味中藥,它們非常平和,既能入藥,也能做菜,關鍵是可以很好的健脾、益氣、生津、清暑、祛溼,是守護孩子健康度夏的好幫手。

五指毛桃

省中醫郭主任:夏季調理第一湯

五指毛桃又稱南芪,是南方特有的地道藥材。最典型的特點就是:補氣、健脾、祛溼。

《中華藥典》記載,五指毛桃味辛甘、性平、微溫,具有益氣補虛、行氣解鬱、壯筋活絡、健脾化溼、止咳化痰等功效。

顧護孩子最重要的就是顧護孩子的氣。五指毛桃補氣的功效不亞於黃芪,但是沒有黃芪的升提之性。大家通常說的“補不進去“,氣虛的孩子虛不受補,吃了黃芪很快就“上火”了,但是五指毛桃的性味平和,補氣功效又不弱於黃芪,也就是大家通俗一點說的“補得進去”!

五指毛桃能健脾祛溼,關鍵是力道不會過強,在此基礎上健脾的功效也很不錯,非常適合孩子在日常保健上的使用。

一般廣東地區日常都用此種藥材來和排骨等鮮肉來煲湯,具有祛溼補氣的作用。但是不僅廣東地區,對付夏季的“熱夾溼”的特點,各個地區夏季都是很適用的。五指毛桃煲湯的味道有類似椰子的香氣,很多孩子都比較喜愛。

長期平和的持續的補氣的孩子,抵抗力通常比其它孩子強健得多。

太子參

省中醫郭主任:夏季調理第一湯

我們一說健脾,家長就會想到淮山,但是實際上,淮山是補脾益的,孩子最需要的是補脾氣,夏天還需要益氣生津,那最適合孩子夏天用的就是太子參了。

太子參又稱為孩兒參、童參,可見古人一早發現其對孩子的助益和適宜。太子參的功用,總結為:

1.益氣但不升提;

2.生津而不助溼;

3.扶正卻不戀邪;

4.補虛又不峻猛。

太子參的藥性平和、味甘,有補氣生津的作用。常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食慾不振、夜睡不寧、病後體虛、夜間盜汗、半夜驚哭、躁動不安等症。

太子參最大的特點,也是平和,家長日常給孩子喝水,都可以放上幾顆太子參,常服用太子參可以增強小孩子體質,而且長期服用未見有副作用的出現。

荷葉

省中醫郭主任:夏季調理第一湯

荷葉性平,味苦,歸肝、脾、胃經。清暑化溼,升發清陽。《本草再新》中提到,荷葉有:“清涼解暑,止渴生津,治瀉痢,解火熱。”的功效。

荷葉中的荷葉鹼有解暑清熱、清心火、平肝火的作用,有助於消暑降溫、清熱養神。飲用荷葉茶,還有潤腸通便的功效。

白扁豆

省中醫郭主任:夏季調理第一湯

白扁豆也是非常適合孩子在夏季食用的。《本草綱目》裡記載,扁豆能:消暑,暖脾胃,除溼熱,止消渴。有很好的健脾和中、消暑化溼的功能,也是孩子夏季首選的食材之一。

扁豆的氣味清香而不串,性味溫和而色微黃,與脾性最合,有很好的健脾的作用。扁豆本身的營養價值較高,礦物質和維生素含量比大部分根莖菜和瓜菜都高,味亦鮮嫩可口。

《本草求真》裡寫到:扁豆如何補脾?蓋脾喜甘。扁豆得味之甘,故能於脾而有益也;脾得香而能舒,扁豆稟氣芬芳,故能於脾而克舒也;脾苦溼而喜燥,扁豆得性之溫,故能於脾而克燥也。脾土既實,則水道自通,三焦不混,而太陰暑溼之邪,自爾克消,安能復藏於脾,而有渴、瀉之病乎。但多食壅滯,不可不知。意思就是說,扁豆對脾大有裨益,但是太多容易壅滯,不能讓孩子吃的太多,這一點家長要注意。

更要注意的是,扁豆要跟補氣的食材一起配伍,才能發揮功效。《本草新編》裡記載:白扁豆,味輕氣薄,單用無功,必須同補氣之藥共用為佳。通常跟太子參、五指毛桃配伍,給孩子吃效果就非常好了。

食療方

省中醫郭主任:夏季調理第一湯

安夏食療方

原料:

五指毛桃8克,太子參6克,炒扁豆15克荷葉6克。

做法:

瘦肉煮湯或加黃糖煮水喝。

注意:

以上食療方要在孩子沒有病痛、消化好的時候使用。1-2周1次即可。1歲以內的孩子使用食療方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省中醫郭主任:夏季調理第一湯

郭主任不定時解答健康問題,有需要的可以加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