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佗的醫術到底有多高明?

十止

華佗是一個很久以前的人物了,關於他的故事是非常多的,今天我們通過五禽戲來看看華佗在醫術上的造詣。

五禽戲從名字上我們就能夠看出,這是模仿五種動物所製造的一種健身運動,五禽分別指的是虎、鹿、熊、猿、鳥。

五禽戲的歷史非常久遠,在《莊子》一書中就有記載“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的說法,當時還不叫五禽戲,當時叫二禽戲。

而華佗就是在二禽戲的基礎上創立的五禽戲,在創立五禽戲的過程中,華佗還參考了黃帝內經。

華佗通過觀察各種動物的運動,最終以虎、鹿、熊、猿、鳥這五種動物的活動姿態和特性創造了五禽戲。

華佗發現虎、鹿、熊、猿、鳥分別對應人的心、肝、脾、肺、腎,人模仿這五種動物的姿態,就能夠起到鍛鍊筋骨、暢通氣血,達到身強體健、益壽延年的作用。

相傳,華佗有一個叫吳普的學生,通過練習五禽戲,一直活到了九十歲。據說司馬懿的家族就是因為得了華佗的五禽戲,通過練習,最終都是長壽之人,不過這些都是傳聞,並無史料記載。

魏晉南北朝的時候,五禽戲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當時有一個叫陶弘景的人寫了一本叫《養性延命錄》的書,書中對五禽的姿態有非常詳細的記載,對五禽的具體姿態、具體步驟都進行了描繪。

在《養性延命錄》中,陶弘景根據華佗的五禽戲,提出了一個健身的原則:“任力為之,以出汗為度。”

隋唐宋朝時期,五禽戲更是得到了巨大的發展,在唐宋詩人的筆下有非常多的,關於五禽戲的記載,比如“海上呼三鳥,齋中戲五禽”。比如“所以親逋客,兼能助五禽”。

總之隋唐時期描述五禽戲的詩句非常多,到了明清時期,有兩本書也是非常出名的,都是關於五禽戲的補充,比如明朝周履靖的《夷門廣牘·五禽戲》,還有清代曹若水的《萬壽仙·五禽圖》。

十八世紀晚期的時候,五禽戲通過法國人傳到了西方,後來傳遍歐美各國,在西方有非常大的影響,後來有傳到東亞各國,在東南亞和日韓有非常大的影響。

五禽戲在新時代也有很大的作用,2011年的時候,國務院把華佗的五禽戲列為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史家吟唱

華佗與張仲景,董奉是東漢末年的三大神醫,醫術自然是十分的高明。

華佗會養生,他的年紀接近了一百歲,但是看起來還是十分的健康。他精通各種藥方,也十分熟悉所需要的劑量,需要多少錢,多少克,他一抓就剛好,不需要再去稱重。他開的藥效果很好,很多病人吃了藥之後,就會感覺好多了。

他用針灸的話,也只要一兩個穴位,幾針下去就好了。他還發明瞭麻沸散,病人喝了之後就失去了知覺,然後他就動手術,傷口四五天就能好,而且還不會感覺到疼,再過個一個月,病就好了。

有個叫尹世的人全身不舒服,會口渴,不利尿,聽到人的聲音就煩,華佗說:可以先吃些熱食,如果能夠出汗,那麼就能好,如果不出汗,那麼三天就會沒命了。這個人趕緊去做了熱食,可惜還是不能出汗,結果就如華佗所說,三天後就死了。

兒尋與李延兩個人一起找華佗看病,兩個人都頭疼,身體發熱,看起來病應該是一樣的。華佗說:兒尋應該通導,李延要發汗。其他人就很不理解,明明病是一樣的,怎麼治病的方法卻是不一樣呢?

有一個太守得了病,華佗認為這個人只要發怒,病就能好。華佗就收了這個太守很多東西,但卻一直不給他看病,而且還遠行,走的時候給太守一封信,信裡面都是比較不中聽的話,太守看了之後,就十分的生氣,派人去追華佗。

太守的兒子之前就從華佗那邊知道情況,就讓手下人不要去追華佗。太守生氣之後,就吐了幾升的黑血出來,病也就好了。

像以上的例子實在太多,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三國志華佗傳。

華佗認為,人想要健康,就得適當的運動,他就模仿五種動物的動作發明了五禽戲,分別是虛,鹿,熊,猿,鳥,平時不時做一下,發發汗,身體會好很多。


歷史簡單說

華佗與董奉、張仲景並稱為“建安三神醫”。

華佗最著名的醫學成就是他發明的麻沸散和他的外科手術。

華佗又很善養生,“五禽戲”是很有效果的養生操。

《後漢書華佗傳》說他“兼通數經,曉養性之術”,尤其“精於方藥”。傳說他著有《青囊經》,臨時前送給獄卒,獄卒不敢受,遂燒之,後來失傳。

PS:關於《青囊經》,網絡小說有《青囊屍衣》值得一看。

也正因為華佗沒有著書傳世,後來就有他是“江湖遊醫騙子”的論調這種論調的理論基礎是:史書記載的華佗醫術過於玄妙,病人病症匪夷所思當世鮮見;另外華佗是沒能力救曹操,騙術被揭穿才被曹操殺的。

史書記載確實略有誇張,但也存在古文今譯上的理解偏差。畢竟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華佗在民間的口碑不是靠騙術就能騙到與張仲景齊名與扁鵲並稱的。他的名聲是他行醫天下活人無數而得來的。

還有個觀點說華佗之所以被曹操所殺,是因為他挾醫謀官。這論調就是無稽之談了。

其一、華佗士人出身不假,早年曾“遊學徐土,兼通數經。”沛相陳珪曾經舉薦他為孝廉,太尉黃琬曾徵召他為屬官,他都予以拒絕。華佗給曹操看病時已經年過六旬,他半生行醫,醫術和養生術澤被無數人,結識權貴滿天下,謀官機會多的是,非得年過花甲時動此念頭?

其二、曹操頭疼病被華佗診斷為頭風,“此近難濟,恆事攻治,可延歲月”。後來曹操又活了12年之多,若沒有華佗之藥方,他能活這麼久?所以“挾醫自重”是不存在的。

其三、華佗以妻病為由請辭並延回,對曹操的召喚各種推脫,才被曹操關進監獄後殺害。他真想當官,又怎會這麼再而三地推脫喜怒無常的曹操徒惹殺身之禍?他是真不想當官以致行醫不自由啊!

關於華佗,良醫一枚,毋庸置疑!


善旅地理

這裡我引用陳壽所著的《三國志》裡面列舉的四個例子,來說明華佗的醫術到底有多高明。

胎死腹中,左男右女

原甘陵相的夫人妊娠六個月,腹部疼痛,煩躁不安。華佗給她診脈,說:“胎兒已經死了”。又讓人用手摸胎兒的位置,說如在左側就是男胎,在右邊就是女胎。這個人說在左邊,於是華佗配製湯藥為她打胎,果然打下一個男胎,腹痛也就好了。

內實外實,病理不同

陽氣內閉,寒氣入體

東陽人陳叔山兩歲的小兒子得病,腹瀉之前常常啼哭,日漸消瘦。陳書山找華佗來詢問,華佗對陳叔山說:“他母親懷他時,陽氣內閉,乳中虛冷,在胎裡得了母親的寒氣,所以他的病症不能很快去掉。”華佗給他一些四物女宛丸,孩子服用十天後病就好了。

藥湯溫熱,疼痛立消

彭城相的夫人夜間上廁所,被毒蟲蟄了手,疼痛難忍,呻吟喊叫。華佗讓人把配製的藥湯溫熱,把手浸泡在湯中,病人立刻就止疼入睡了。只是需要有人在旁邊不斷給她換藥,讓藥湯保持熱度,次日早晨,病人的疼痛就完全消除了。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華佗,字元化,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據考證,他約生於漢永嘉元年(公元145年),卒於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三國著名醫學家。少時曾在外遊學,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行醫足跡遍及安徽、山東、河南、江蘇等地。華佗一生行醫各地,聲譽頗著,在醫學上有多方面的成就。他精通內、外、婦、兒、針灸各科,對外科尤為擅長。後因不服曹操徵召被殺,所著醫書已佚。今亳州市有“華佗庵”等遺蹟。

通過以上介紹,我想各位看官們對我們的神醫華佗也有一定了解,要說他的醫術有多高明,這就要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畢竟相距我們的時代有1800多年那麼久遠,並且他好多有價值醫學著作,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都沒有流傳下來,這也是我們整個中華醫藥界的損失。



現在我們看到的《中藏經》、《華佗神醫秘轉》等都是後人託名而做,並非出自華佗之手,華佗一生只傳授弟子三人,樊阿善針灸、吳普著有《吳普中草》、李當之著有《李當之藥錄》現在我們研究華佗的醫術思想,就只好參考他弟子們的著作了。


華佗還特別重視體育鍛煉,他認為適當的運動能夠幫助消化,暢通氣血,不僅能預防疾病還可以延長壽命,據此他模仿虎、鹿、熊、豺、鳥的動作創造了五禽戲。他的弟子吳普照這個堅持鍛鍊活到了九十多歲,仍然耳聰目明,牙齒堅固。



相信有一部分看官們不知道何為督郵,現在給大家腦補一下小知識,督郵是漢代重要的屬吏,代表太守督察縣、鄉,宣達政令司法等,督郵的權利相當於現在的紀委、檢察院、政府辦等多職位於一身,如果要具體說相當於現在什麼官位的話,也可以說是市秘書長之類的。


飛翔吧強子君

有個叫尹世的人全身不舒服,會口渴,不理尿,聽到人的聲音挺煩。請問這是什麼病?為什麼不吃藥?吃熱食能治病嗎?我覺得是不是糖尿病尿毒症之類,為什麼不給吃藥就趕回家呢?麻佛散據說根本麻醉不了人,華佗的技術有一些,限於歷史的條件,在現代社會,要考個中級職稱都有困難


文鴻醫生

華佗不單是醫生,也是門客。醫術在當時算不上最好,不然曹操也不會隨意殺他。畢竟當時也需要軍醫,曹操是喜歡頂級人才的。華佗是個發明家,也是一個藥學家,醫術也一定不錯。但我認為比扁鵲要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