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中醫學中的三焦?

AAA福祿壽喜財AAA



三焦

三焦,為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稱。關於“焦”字的含義,歷代醫家認識不一。有認為“焦”當作“膲”者,膲為體內臟器,是有形之物;有認為“焦”字從火,為無形之氣,能腐熟水谷之變化;有認為“焦”字當作“樵”字,樵,槌也,節也,謂人體上、中、下三節段或三個區域。

對三焦解剖形態的認識,歷史上分‘’有名無形”和“有名有形”之爭。即使是有形論者,對三焦實質的爭論,至今尚無統一看法。但對三焦生理功能的認識,基本上還是一致的。

‘’臟腑三焦‘’,膈以上為上焦,包括心與肺;橫膈以下到臍為中焦,包括脾、胃、;臍以下至二陰為下焦,包括 肝、腎、大小腸、膀胱、女子胞等。其中肝臟,按其部位來說,應劃歸中焦,但因它與腎關係密切,故將肝和腎一同劃歸下焦。三焦的功能實際上是五臟六腑全部功能的總體。

所謂“部位三焦”說,認為三焦並非是一個獨立的臟腑器官,而是用以劃分人體部位及內臟的特殊概念。根據三焦有上焦、中焦、下焦之別,把人體劃分成上、中、下三個生理病理區域,將人體重要內臟器官分別轄於這三個區域之中。如何劃分人體三個區域及其所轄內臟器官,也存有不同觀點。

‘’辯證三焦‘’,辯證三焦就是指三焦的具體功用方面的,根據每一焦功用的不同來指導臨床辯證,所以也所辯證三焦。一般來說: “上焦如霧”:上焦的功能就像“霧氣”一般,要調理好其升降、滋潤的功能,非輕不舉。 “中焦如漚”:中焦的功能就像一個“漚池”,用來腐熟運化水谷,非平不安。 “下焦如瀆”:下焦的功能就像一個“水瀆”,以通調水道,非沉不降。


大咖講堂

中醫學裡的三焦是和六腑有著一定的淵源的, 三焦之名源於《內經》。《素問·金匱真言論篇》“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府皆為陽”,指出三焦為六腑之一。

關於“焦”字的解說:“焦”,據《說文解字》雲: “火所傷也”,無論燒傷或灼傷,“焦”均是“火熱”的結果,不是“火熱”本身。如果用“火熱”解釋“焦”是在這裡是不恰當的。其實“焦”之所指,應該是“水”之名、“城”之名。根據《康熙字典》引《左傳》稱,戰國時期,“焦”是一個國家的名字,“焦國”在陝州,因城內東北不遠有“焦水”而獲名。因此“焦”命名通達水道的臟器是比較符合中醫這裡的說法的。

部位之三焦的涵義

所謂部位之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三部分的合稱。一般來講:

上焦應該是胸腔之中下部分,下屆平齊劍突下,

中焦應該是劍突下至肚臍上這一部分,

下焦應該是肚臍下至膀胱底部這一部分。


臟腑三焦的涵義

當將人體的臟腑所在的解刨結構來歸屬於具體的三焦就是臟腑三焦。一般來說:


心臟、肺臟隸屬上焦範疇,

脾臟,胃腑隸屬於中焦範疇,

肝腎、膀胱、大小腸隸屬下焦範疇。

辯證三焦的涵義

辯證三焦就是指三焦的具體功用方面的,根據每一焦功用的不同來指導臨床辯證,所以也所辯證三焦。一般來說:

上焦如霧”:上焦的功能就像“霧氣”一般,要調理好其升降、滋潤的功能,非輕不舉。

“中焦如漚”:中焦的功能就像一個“漚池”,用來腐熟運化水谷,非平不安。

“下焦如瀆”:下焦的功能就像一個“水瀆”,以通調水道,非沉不降。

供參考,歡迎評論和留言!!


健康答疑

中醫看病,用的是署,寒,泠,溼,燥,春,夏,秋,冬。而辨證地,上三焦,中三焦,下三焦,對應天,地,人,而證對男女,病人的不同而下藥方!此不一,一說了,因中國文化包羅萬象,因人而治,因地方不同而治,很難呀?:


做一個正直的中國人

什麼是中醫理論的三焦,中醫的各種醫書,說法不一,沒有一個定論。

題目中所說的那三種“三焦”,就是:

1、臟腑三焦:“三焦”指某個具體的器官(具體是哪個、處於人體內什麼部位、長什麼樣,一樣爭論不休,沒有任何定論)。

2、部位三焦:“三焦”是腹腔的另一個說法,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分為上中下“三焦”。

3、最後就是秉承惲鐵樵發明的“虛擬化”的“三焦”,說是什麼“就是個概念、功能,一個統稱,不具體指代某個器官、位置”。

其實全都是無法驗證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