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都有哪些太上皇,他們的下場都是什麼樣的?

趣聞未聞

不折騰的太上皇,典型就是劉邦的他爹劉太公,歷史上第一個太上皇,他老人家的日子就很好過,太太平平地壽終正寢。

然後,晉惠帝司馬衷也在做過太上皇,他因為人傻也不折騰,當太上皇和當皇帝都是傀儡。但是下面的人太能折騰了。所以,司馬衷的前期還可以,後期日子不怎麼好過。最後被司馬越毒死了。唐代的太上皇嘛,李淵被兒子逼著下來,著實比較鬱悶的,但是李淵當了太上皇以後的日子還不錯。畢竟沒實權,李淵不怎麼折騰了,父子矛盾也沒玄武門那會兒尖銳了。李淵之後,李旦是唐朝的第二個太上皇,他這個太上皇是自己讓出來的,他當太上皇開始的日子手上還有實權,那會兒他也是能折騰的人,一會兒偏幫兒子,一會兒偏幫妹妹太平公主,李隆基搞了一場先天政變,剪除了太平公主的黨羽,逼李旦交出了全部的實權。之後嘛,李旦的太上皇生活跟李淵的太上皇生活差不多。李旦沒實權了也不折騰了,父子矛盾沒之前尖銳了,李隆基自然在這個時候跟他曾祖父李世民一樣樂得做孝子。李淵和李旦都是壽終正寢。

李隆基這個太上皇啊,屬於被自己兒子李亨拱上去的。李隆基本人是不願意退,安史之亂爆發後,李隆基步步昏招,最後搞得棄都出逃。馬嵬坡發生了軍士譁變之後,李亨靈武上位,直接把李隆基供上太上皇的位置。對這個事情,李隆基屬於心不甘情不願,但又沒辦法。跑到四川后,李隆基想來想去在沒辦法中想辦法,搞出了永王李璘案。這個事件平息後,李隆基基本進入正式養老的狀態。再次還到長安後,李隆基真實狀態就是當年他爹的狀態吧。這太上皇的日子也還可以。後來,李亨受人挑撥,對李隆基態度沒之前那麼好。李隆基進入一個相對比較苦逼的太上皇狀態,他被兒子幽禁了太極宮。至於說物質,其實還可以啦,李隆基最後也是壽終正寢。

剛才跳過隋煬帝,是因為隋煬帝這個太上皇跟宋徽宗差不多,都是非常事情的權宜之計,區別是前者是別人供上太上皇的位置,他自己可能還不知情,後者是自己讓出來想著避災。最後,因為跟上亡國,他們的日子都不過好,人生結尾豈是一個“慘”字了得。其實也不獨他們兩個,基本趕上末代君主趕上亡國,結尾都挺慘的。唐昭宗也被人尊為“太上皇”,他的結局也挺慘的。

宋高宗、宋孝宗的太上皇日子還可以。明英宗這個太上皇日子比較苦點,因為景泰帝對這個哥哥比較忌諱。乾隆的太上皇的日子很好過,他是典型讓位不讓權。北周宇文贇也幹過太上皇,也是讓位不讓權。不過,宇文贇死得很早。在壽數這個問題上,乾隆完勝很多人。


柳氏異聞錄

古代共有近二十個太上皇,劉邦的老爸是第一個,但這位太上皇毫無政治權力,是個虛號。因為天下是劉邦自己打下來的,劉邦是開國皇帝,跟劉邦的老爸完全沒有關係。

後代的“太上皇”,則大多本身就是皇帝,老了或者厭倦了以後,把位置傳給兒子,自己清淨享福,號稱“內禪”。劉邦的老爸平安去世。晉惠帝也當過太上皇,他在位時,發生過“八王之亂”,趙王司馬倫將晉惠帝幽禁,稱其為“太上皇”,自稱皇帝。

隋煬帝

隋煬帝也當過太上皇,大業十三年,隋煬帝巡視江都,讓代王楊侑留守京師。李淵攻入長安,奉立代王楊侑為帝,尊煬帝為太上皇。都是很悲慘的太上皇,是被迫的。其他的太上皇,還有十六國時期的後涼呂光,稱帝后十年,立太子紹為天王,自號太上皇帝。又北魏的拓跋弘,十二歲即帝位,七年後冊命年僅五歲的皇太子為帝,但拓跋宏後來被毒死,終年23歲。北齊武成帝高湛於大寧元年(公元561年)即皇帝位,五年後傳位給十歲的皇太子高緯,自稱太上皇帝,四年後死亡。北齊後主高緯,21即位,後傳位年僅八歲的太子高恆,自稱太上皇帝。北周宣帝宇文贇,傳位給年方七歲的皇太子衍,自稱“天元皇帝”,其實就是太上皇。

唐高祖

唐高祖李淵也當過太上皇,武德九年六月,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迫李淵下詔傳位給李世民,尊李淵為“太上皇”,過得鬱鬱不樂。唐睿宗李旦,立臨淄王李隆基為皇太子,自稱太上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因安史之亂西逃,太子李亨即位於靈武,是為唐肅宗,尊李隆基為太上皇,李隆基也過得鬱鬱不樂。唐順宗李誦,立廣陵王李純為皇太子,自稱太上皇。

宋徽宗趙佶,立皇太子趙桓登極,自稱太上皇。後來父子兩個都被金兵捉去,至死不能回國。宋高宗趙構在紹興三十二年,立趙瑋為皇帝,為太上皇帝者24年。宋孝宗趙眘在淳熙十六年,下詔傳位太子。宋光宗趙惇立子嘉王趙擴為皇太子,自為太上皇。

明英宗朱祁鎮在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的“土木之變”中,被瓦剌部也先所俘。郕王朱祁鈺即帝位,“遙尊”英宗為太上皇。清高宗弘曆,在位六十年後,正式冊立顒琰為皇太子,自為“太上皇帝”。

這些太上皇,有的是被迫,有的是久病,有的是不喜歡當皇帝,總之,真心內禪,自己退居二線當太上皇的不多。


梁惠王

劉邦的父親,劉太公,這個太上皇是中國第一個太上皇的人,也是第一人沒有做過皇帝而尊為太上皇的人。

劉邦稱帝后,經常向劉太公問安,可是劉太公並沒有稱號,身邊的人看著不好,就跟太公說,你雖然是皇帝的父親,但是皇帝卻是天子,天子怎麼向臣下行禮呢!

太公覺得在理,等到劉邦在來的時候,太公就向劉邦行禮,劉邦覺得哪有父親向兒子行禮的。最後就尊劉太公為太上皇了!這樣就名正言順。最後也得善終!

唐朝的唐高祖李淵,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都做過太上皇!


李淵是在玄武門之變後,看到李世民把李建成和李元吉殺害後,就剩一個兒子李世民了,權利已經在李世民手裡了,最後李淵退居太上,禪位於李世民。

唐睿宗李旦,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兒子,曾經兩次登基為帝,三讓天下,第一次是讓給他的母親武則天,第二次是讓他的哥哥李顯,第三次是禪位於李隆基。

李旦第二次登基為帝后,因為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功勞大,所以一個封為太子,一個封為鎮國太平公主。可以後來後來太子和公主矛盾越來越大。

而李旦以為天象的原因,覺得是自己做皇帝做的不好,才會出現異象,所以最後禪位於太子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早年勵精圖治,使國力達到頂盛,後期卻貪圖享樂,因為天下太平,所以也做了幾十年的太平天子。後來發生安史之亂,李隆基出走蜀地。

在途中太子李亨登基為帝,尊李隆基為太上皇,此時的李隆基雖然不願,可是已經不能阻攔了!雖心有不甘,也無可奈何!

清朝的乾隆皇帝,做了六十年皇帝,也是一個高壽的皇帝。有人說乾隆對他的爺爺很尊敬,他爺爺康熙皇帝也做了六十年皇帝,他不想超過他的爺爺,所以才退位太上皇,傳位於嘉慶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不過乾隆這個太上皇和別的不一樣,別的太上皇多數是被逼的,做了太上皇后,基本沒有什麼皇權了,但是乾隆不同。他雖然做了太上皇但是權利還是不小的。

至少嘉慶雖然痛恨和珅,直到乾隆一駕崩才動的和珅!


中孚鑑

歷史上當過太上皇的人很多,當然,很多人是主動讓位去做太上皇的,有的人呢是被逼退位做了太上皇,這裡面當然是有好也有壞。好的情況是即使自己當著太上皇,卻依然行使著皇帝的權力,壞的情況就是一旦成為太上皇就死路一條。

中國的第一位太上皇是劉邦的爹劉老四。史書上記載劉邦是一條龍纏繞他母親之後環繞降生,所以他自己並不承認是他爹的兒子。劉邦在當皇帝的登基大典上,他的老爹竟然也跟朝臣們一樣向他下跪。沒辦法,兒子是君,老爹是臣,臣跪君理所當然。後來,蕭何實在覺得這太有為人倫,才勸劉邦給他爹上了太上皇的尊號,免其下跪。

當然,劉老四還算是不錯,熬到壽終正寢。晉惠帝司馬衷就沒這麼好命了。司馬衷是出了名的白痴皇帝,又攤上了一個惡毒的悍婦皇后賈南風,引發了“八王之亂”。於是,趙王司馬倫逼宮,將司馬衷趕下了皇位。這司馬倫是司馬懿和柏夫人所生的兒子,論輩份是司馬衷的爺爺輩。也不知道這司馬倫是怎麼想的,爺爺廢了孫子當皇帝,倒給他上太上皇的號,怎一個亂字了得。當然,司馬衷後來被司馬越用燒餅給毒死了。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死於非命的太上皇。

當然,還有更好玩的太上皇出現在魏晉南北朝這個亂世裡。這個人就是北周宣帝宇文贇。宇文贇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太上皇。宇文贇十九歲登基,只做了一年的皇帝就把龍位讓給了自己的兒子宇文衍,二十歲就做了太上皇。當了太上皇的宇文贇信整日沉溺女色,最終因為縱慾過度,只當了一年太上皇就死掉了,他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命短的太上皇。

在宇文贇之前其實還有一個跟宇文贇類似的太上皇,北齊武成帝高湛。高湛是北齊高帝高洋的弟弟。北齊是個奇葩的存在,高家出了一群瘋子皇帝,高湛也是這樣的瘋子。高湛當皇帝之後沉湎酒色,他的皇后胡氏與大臣和士開偷情,高湛得知不但不反對,反而默許了這樣的事情。最後,和士開為了讓高湛專心享樂,提出讓高湛讓位給兒子高緯,自己去當太上皇,高湛欣然同意,在當太上皇三年之後縱慾過度而死。

此後的中國歷史上也出現了不少的太上皇。作為表弟的李淵讓自己的表哥隋煬帝楊廣做了太上皇,九年之後,他的兒子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又將他變成了太上皇。唐睿宗李旦為了避免妹妹太平公主與兒子李隆基之間的矛盾當了太上皇。

宋徽宗眼見金兵南下,王朝將傾,硬是把龍袍加到自己兒子身上當了太上皇,結果還是沒有逃脫被俘的下場。宋高宗因為不願給金朝當兒子做了太上皇,沒想到被他一手推上皇位的養子宋孝宗竟然因為跟兒媳不和而被趕下臺當了太上皇。

明英宗被俘歸來後也做了幾年太上皇,畢竟奪門之變又做回了皇帝。中國最後一位太上皇是清高宗乾隆皇帝,乾隆本不願做太上皇,誰讓他發誓不超過爺爺康熙,只好在做了六十年皇帝之後做了太上皇。


傅斯鴻

太上皇的稱呼始於秦始皇的父親——秦莊襄王。

《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秦初並天下……天下大定。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後世。其議帝號……王曰:“去‘泰’,著‘皇’,採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他如議。”制曰:“可。”追尊莊襄王為太上皇。

中國第一位正式的太上皇就此誕生了。

但在此之前,雖沒有太上皇之名,卻行太上皇之事的,還有一位。

他就是趙武靈王。

趙武靈王傳位給兒子趙惠文王后,自稱“主父”。主父的意思跟太上皇非常類似,所以中國第一位在活著的時候就成為太上皇的,應該是他。

中國第一位活著就正式稱加尊號為太上皇的人,是劉邦的老爹劉太公。

中國歷史上有太上皇稱號的,大概有26人:

第一位,戰國時代,秦莊襄王嬴楚;

第二位,西漢高祖劉邦之父,劉太公;

第三位,西晉惠帝司馬衷;

第四位,五胡十六國時期,後涼太祖呂光;

第五位,北魏獻文帝拓跋弘;

第六位,北齊武成帝高湛;

第七位,北齊後主高緯;

第八位,北周宣帝宇文贇;

第九位,隋煬帝楊廣;

第十位,唐高祖李淵;

第十一位,武則天;

第十二位,唐睿宗李旦;

第十三位,老子之父李敬(唐玄宗建廟祭祀老子,追尊其父)

第十四位,唐玄宗李隆基;

第十五位,安祿山(安史之亂時立國號為燕,被其子殺死,追尊太上皇);

第十六位,唐順宗李誦;

第十七位,唐昭宗李曄;

第十八位,卓XX,五代十國時期,後晉藩屬福州卓儼明之父;

第十九位,宋徽宗趙佶;

第二十位,宋高宗趙構;

第二十一位,宋孝宗趙昚;

第二十二位,宋光宗趙惇;

第二十三位,西遼末代皇帝耶律直魯古;

第二十四位,西夏神宗李遵頊;

第二十五位,明英宗朱祁鎮;

第二十六位,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

回答完畢。


書蟲吐絲

史上第一位太上皇是劉邦的老爹劉太公。劉太公比較特殊,他沒有當過皇帝,直接當了太上皇。他對他的兒子劉邦畢恭畢敬,好在父子之間沒有太多的衝突,所以劉太公也算是壽終正寢。

其次比較著名的是唐朝的兩個太上皇,高祖李淵和玄宗李隆基。李淵和玄宗李隆基同是被他們的兒子強行逼到太上皇這個位子上的,行動上自然是有很多限制,雖然都是壽終正寢,但是生活中總是不那麼自由。

到了宋朝,比較著名的太上皇是宋高宗趙構和他的養子宋孝宗趙眘,他們都是自動退位,所以晚年過的是相當的輕鬆。與政治也無太多幹系。

明朝僅有的太上皇是明英宗朱祁鎮,他能當太上皇,完全是一個意外。而且他當了太上皇之後,他的弟弟朱祁鈺為了防止他復辟, 將他幽禁在宮中,他也因此差點兒死去,好在他弟弟命短,他的命長,才重出後宮,執掌朝政,又做了一回皇帝。

清朝的太上皇是清高宗乾隆皇帝,他的命最長活了89歲,他主動退位也是為了不想超過他爺爺康熙皇帝,但在退位的三年中,他的是實際掌權者。

最奇葩的太上皇是宇文邕的兒子宇文贇,這傢伙很年輕就做了太上皇,立了兩個皇后,壞事做盡。其實他整個人都應該是一朵奇葩。


半畝仙客

我撿幾個有名的答一下。

1、隋煬帝楊廣

隋末大亂,李淵起兵入長安,立煬帝的孫子代王楊侑為帝,號隋恭帝,遵隋煬帝為太上皇,此時隋煬帝在江都。

因遍地變亂,道路阻隔,實際上煬帝很可能不知道他被尊為太上皇,所以在江都還是以皇帝身分號令;不久,隋煬帝被宇文化及所殺。

2、唐高祖李淵

唐太宗李世民通過玄武門之變,攜勢做了太子,不久繼位,李淵隱退做了太上皇,八年後病逝。

3、宋徽宗趙佶

宋欽宗趙桓 宋高宗趙構

金滅遼後南侵,徽宗趕忙傳位太子趙桓,被尊為太上皇。傳位後一度後悔,金兵第一次南下時,逃往江南,謠傳將復位。1127年金兵二度南下攻陷汴京,徽宗被金國俘虜,廢為庶人,帶回北方,是為靖康之變,不過徽宗還是繼續被逃亡江南的高宗趙構遙尊為太上皇直到去世為止。

4、乾隆帝 愛新覺羅弘曆

嘉慶帝愛新覺羅顒琰

為了不超過祖父康熙帝在位61年的紀錄傳位予太子顒琰,傳位後仍掌握實權,直到四年後去世


對別酒怯流年用戶

劉邦他老爹劉太公和乾隆結局不錯,得以善終。唐玄宗抑鬱而終,北魏獻文帝更慘,直接被馮太后毒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