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是如何影響徐州的興衰的?

鄭道慶

很高興跟大家分享我的感想!


我們現在說的京杭大運河是元朝形成的最終路線。京杭大運河北起北京市通州南到浙江省杭州市。徐州大致為南北的終點。目前大運河北段已經不具備通航能力,從山東省濟寧市以南才能通航。所以說京杭大運河至今造福徐州人民。

明代由於徐州以北大運河航道受到黃河氾濫影響而借道徐州市區段泗水故道。所以說明代早中期京杭大運河是與市區泗水古道合流的。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載泗水上的三處險要之處就有秦梁洪、百步洪、呂梁洪。正因為險要才不至於淤塞,但航行船隻經常出事是存在的。因此有人上書把三洪險要的石灘鑿平。鑿平的惡果是險灘沒了,河道卻出現大量淤塞。原來大運河走的是泗水故道,後來朝廷在原來大運河的東部夏鎮附近開了一條新河,並且把原來沛縣的工部分司遷到夏鎮,成為工部夏鎮分司。徐州市區段大運河遷移到了荊山橋一帶。從此徐州市區沒有了運河。原來市區因運河設立的眾多糧倉、官府衙門等都被遷走。徐州市區的商業也不如運河經過時繁榮了。 這個時間界限大致在明萬曆年間以後。

近代以來由於航海的興起,運河的優勢已經不大。徐州在運河方面獲得的好處非常有限,甚至可以說並無多大意義。


東野洛

大運河對於徐州來講,如同雞肋。與市區遙遠,近年來運輸愈發稀少。自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後,煤炭資源枯竭,連雙樓煤港都完蛋了。目前,臺兒莊和賈汪接連部分有航運,只有到達邳州,才是大運河上游真正黃金水道的開始。不老河在邳州中運河段還在發揮作用,另外,大運河在邳州穿城而過,具備開發價值。所以,徐州這些年來,只談廢黃河開發,並且與山東、河南、安徽一起搞研討,絕不提什麼大運河開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