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內,哪個地方的人最愛到青島發展?

餘音繞繞繞

齊魯人才網最近出了一個報道:《2017年山東白領就業市場藍皮書》,主要關注了山東17市人才流動。
日照人外出發展首選青島。在省內,泰安、聊城、德州、濟寧、淄博、菏澤、濰坊,這裡的人才選擇濟南的居多。當然,聊城,泰安,德州,濰坊,濟寧,臨沂,煙臺選擇青島的也不少。只是很多人覺得,青島門檻高,不會作為首選。
比如說,威海人外出發展首選煙臺,其次才是青島;濱州人更願去東營發展;萊蕪人的首選是泰安……
山東人其實很戀家,外出發展不願意遠走。2016年山東省流動人口動態監測報告數據顯示,山東人口流動以省內流動為主,佔比83.1%,其中54.2%為省內跨市流動,28.9%為市內跨縣流動。
現在青島大力吸納人才,想出了很多的辦法。但是齊魯人才網數據顯示,2017年,山東省內人才流入最多的是濟南市,這說明山東人省內流動,還是首選省會。
但是財經網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青島常住人口增量為8.65萬,在東部城市中位列第8。這說明從全國人口流動來講,青島還算是不錯的選擇。
這幾年,青島做了件比搶大學生更牛的事——搶大學、搶院士。搶到了大學,就等於是對人才“打包”吸引了。
青島與其他新一線城市競爭,包括爭搶人才的競爭,關鍵一張牌是看能否入選國家中心城市。2017年G20杭州峰會將杭州送入“1.5線”之列,那麼,期待一下今年6月舉行的上合峰會吧。

半島都市報

縱觀十年之前的人才流動,縣級市的都願意去自己地級市,威海的願意去煙臺,日照的願意去臨沂,萊蕪的願意去泰安,魯西南和魯西北的,都願意去濟南。但是這幾年經濟的發展、人們思想的變化,更多的人眼光已經放遠,邁出的步伐已經加大。

青島周邊及下屬的縣級市,首選青島做為打工創業的城市;與青島縣級市接壤的海陽、萊陽、萊州、諸城、昌邑等地,也更願意到青島就業打拼,而不是去所屬的地級市;與青島接壤的日照,甚至臨沂,也有相當一部分人選擇到青島發展。可見,青島的魅力,現在已經不僅僅侷限於他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整個膠東半島及山東東南部,都已經成為其實力的輻射區域。

這一切,與青島的經濟騰飛和高校引進密不可分。濟南和青島兩地現在集中了全山東基本上最好的高校,211、985基本上全在這兩個城市;高校畢業生,畢業後,除了極小部分選擇北上廣發展外,都會選擇留在高校所在城市或者回老家發展。就以我山建工的同學為例,畢業之後,有超過一半的同學都留在了濟南就業。可見高校的數量和質量,對一個城市是多麼的重要。就拿萊陽農學院來講,本來屬於煙臺市,最後搬遷至青島,更名青島農業大學,立馬攀上枝頭變鳳凰。(這是開個玩笑,萊陽農學院做為山東省第二的農業學院,自身實力不俗)青島拋出的橄欖枝,人家接住了;煙臺市愣是留不住。所以說打鐵還需自身硬。青島的今天,值得其他兄弟地級市好好學習,總結經驗,趕緊追趕。

如果你足夠強大,不怕別人不被你吸引。祝願青島的明天越來越好,同時也能發揮帶頭作用,帶動整個區域經濟越來越紅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