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龍門石窟有哪些歷史?

奔跑的蝸牛385

北魏時期,孝文帝把他的都城從山西平城遷到了洛陽,在繼承他父親王位的同時,他也繼承了對佛教的信仰。當他看見洛陽城南12公里處,那龍門山鬱鬱蔥蔥,猶如蒼龍般東西橫臥,造化神功將其攔腰劈開一個缺口,形成了兩山對峙、伊水中流的天然景象,伊水兩岸的崖壁立刻使孝文帝產生了刻石鑿像的念頭。雖然龍門屬石灰岩,質地堅硬,不易雕像,但是龍門石灰岩的石質卻十分細膩, 雕刻出來的造像更為秀美而傳神。
公元493年,龍門山上響起了叮叮噹噹的聲音,無數工匠開始雕鑿龍門石窟。這些工匠隸屬石窟丞,作為特殊工種,他們一般都是子承父業,因為皇家世代開鑿石窟,他們也必須世代為皇家服務。後來歷經東西魏、 北齊、北周,到隋唐、北宋等朝代,鑿石的聲音就這樣延續了400餘年之久,才有了今天龍門的模樣——2000多個窟龕,10餘萬尊佛像,密佈在東西兩山的斷崖峭壁上,只見逢山皆窟,有石皆佛。

龍門第一個開鑿的石窟是古陽洞,這也是龍門石窟內容最豐富而規模宏大的一座石窟,古陽洞位於龍門西山南段中部,是北魏孝文帝為其祖母馮太后營造的功德窟。古陽洞內大小佛龕多達數百,雕鑿裝飾十分華麗,特別是表現在龕的外形、龕楣和龕額的設計上,豐富多彩、變化多端。

除了佛龕造像,古陽洞還留有許多造像題記,這些文字也成為魏碑書法的最佳寫照。龍門的魏碑題刻有2800多塊,經過歷朝的評選,共選出了20塊書法精品,稱為“龍門二十品”,這其中有19品就在古陽洞。由此,古陽洞也被譽為書法之窟。

奉先寺是龍門石窟規模最大、藝術最為精湛的一組摩崖型群雕,此窟開鑿於唐高宗年間,洞中佛像明顯體現了唐代佛像藝術特點面型豐肥,兩耳下垂,形態圓滿安詳、溫存親切,極為動人。中間主佛為盧舍那大佛,為釋迦牟尼的報身佛,據佛經說,“盧舍那”意即光明遍照。這座佛像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達1.9 米, 佛像面部豐滿圓潤,頭頂為被狀形的發紋,雙眉彎如新月,附著一雙秀目,微微凝視著下方。奉先寺大型藝術群雕以其宏大的規模、精湛的雕刻高踞於中國石刻藝術的巔峰,成為石刻藝術的典範之作。


天馬行文

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是我國三大佛教石窟藝術寶庫之一。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公佈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2000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它位於洛陽市南13公里的伊河兩岸,這裡兩山對峙,伊水中流,形若門闕,故稱“伊闕”,隋朝始稱龍門。龍門石窟自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始鑿(公元493年),歷經400餘年的雕刻,現存窟龕2300多個,雕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30多萬字。兩山窟龕造像以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題材多樣,雕刻精美,蘊涵豐富而蜚聲中外。以北魏和唐代造像達到當時藝術的頂峰及匠心獨具的皇家典範、中原風格而異於早、晚期石窟。以碑刻題記數量為世界石窟之最而被譽為“古碑林”。以造像內容廣涉佛教信仰的眾多宗派甚至包括道教的題材也是石窟藝術中所罕見。龍門石窟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資料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龍門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貴族發願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為的體現,具有典型的皇家風範。其中奉先寺規模最大,是唐代雕刻藝術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皇后武則天曾助脂粉錢兩萬貫,於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竣工。它是依據《華嚴經》雕鑿的敞開式佛龕,主佛盧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她雍容大度、氣宇非凡、撼人心魄,體現了大唐帝國強大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顯示了唐代雕塑藝術的最高成就。

香山寺地處世界遺產——龍門石窟景區內。始建於北魏,唐代武則天曾在這裡主持了一次詩會,留下了“香山賦詩奪錦袍”的佳話。大詩人白居易放情於龍門山水,慕戀香山寺清幽,居住於香山十八年,自號“香山居士”。香山寺北側的白園就是這位偉大詩人的墓園,如今這裡已成為各界來賓憑弔這一歷史名人的理想之地。

距市區13公里的龍門是洛陽南面的天然門戶,這裡兩岸香山、龍門山對立,伊水中流,遠望就象天然的門闕一樣。因此自春秋戰國以來,這裡就獲得了一個形象化的稱謂“伊闕”。隋煬帝都洛陽,因宮城城門產正對伊闕,古代帝王又以真龍天子自居,因此得名“龍門”,“龍門”之名即延用至今。舉世聞名的龍門石窟就雕刻在伊河兩岸的山崖上,南北長約1公里。從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時開始營造,經過東魏、西魏、北齊、隋、唐、延至北宋,累計大規模開鑿約四百餘年,現存窟龕2345個,碑刻題記2800餘塊,佛塔70餘座,造像近11萬尊。其窟龕、造像和題記數量之多,居中國石窟之冠,與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岡石窟並稱為中國三大佛教藝術寶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於1961年確定龍門石窟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4屆世界遺產委員通過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龍門石窟是中國古代封建政權凌駕於佛教之上的宗教藝術,由於魏、唐兩代皇室的參與而形成了龍門石窟皇家風範的重要特色,許多窟龕或造象的興廢變遷都與當時的政治形勢變化有著密切關係。

“龍門山色”自古即為洛陽八景之首。北魏以來,這裡松柏蒼翠,寺院林立,到唐代有十寺最為有名。山腳處泉水汩汩,伊水碧波盪漾,唐代時行船往來,穿梭其中。精美的雕像與青山綠水交相輝映,形成了旖旎蔥蘢,。鍾靈毓秀的龍門山色。伊闕風光。中國古代歷史上曾有許多文人墨客,帝王將相,高僧大德徜徉於此,賦詩吟誦。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十寺觀遊之勝,香山首焉”的佳句,聲名遠揚,今誦尤新。

潛溪寺 朋友們,下面我們將參觀龍門石窟西山北端第一個大窟潛溪寺。潛溪寺為唐高宗初年雕造。洞內造像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主像阿彌陀佛居中而坐,身體各部比例勻稱,面容豐滿,胸部隆起,表情靜穆慈祥。兩側觀世音、大勢至菩薩體軀比例適中,豐滿敦厚,表情溫雅文靜,富於人情味,揭示了唐初雕刻藝術的長足發展。阿彌陀佛和觀世音、大勢至菩薩合稱為“西方三聖”,是佛教淨土宗供奉的偶像。

隋唐時代是中國佛教發展的又一個繁盛期。佛教學風在“破斥南北、禪義均弘”形勢下,南北佛教徒們不斷的交流和互相影響,完成了對以前各種佛教學說的概括和總結,從而使佛教中國化的趨向更加明顯,也使佛教造像藝術充滿了清新與活力。因此,在造像藝術上發生了不同於北魏時代造像風格的變化,潛溪寺中的造像已揭開了盛唐那種豐腴、典雅的造像風格的序曲。

賓陽中洞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實行了意義重大、比較徹底的漢化改革,歷史上稱為“孝文改制”。由最高統治者實行的政治上的改革必然對當時皇家貴族發願開鑿的佛教石窟造像有一定影響。下面我們將參觀的賓陽中洞的造像風格和服飾就是孝文帝改制在文化上的反映。

1982年,洛陽龍門作為舉世聞名的人文景觀,以洛陽龍門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尚二四

一座城:洛陽


洛陽,位於河南西部,黃河中部,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發源地。洛陽有5000年的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1500年建都史,十三個王朝曾在此建都,被譽為十三朝古都。

在洛陽,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歷史文物,沿洛河流域發掘了六處都城遺址。洛陽,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是中國佛教的發源地及道教的起源地之一,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也是一座景色秀美、獨具魅力的優秀旅遊名城。

來洛陽的主要目的是欣賞我國的石窟文化,參觀我國三大石窟之一的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中國石刻藝術寶庫 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時期,跨越多個朝代,連續營造400餘年,形成了規模宏大的石窟群。相傳,魏孝文帝組織建造龍門石窟,是因為他重孝的思想。孝文帝從小由其祖母馮太后撫養,馮太后是漢人,孝文帝從她那裡學習到極深的佛教文化。馮太后死後,孝文帝為其守孝三年,之後遷都洛陽,並在洛陽龍門開鑿石窟以紀念馮太后。此後,龍門就成為開窟造像的場所,經歷幾百年的雕刻,形成了南北長達1公里,目前保有大小佛龕2000多個、佛塔60多座、造像10萬多尊、碑刻2800多塊。現存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釐米,可以說龍門石窟是我國保存比較完整的內容豐富的石窟博物館。


龍門的石窟三分之一集中在西山,有北魏、唐朝時期雕刻的大、中石窟50餘個。古陽洞、賓陽中洞、蓮花洞等為北魏時期的代表洞窟;潛溪寺、賓陽南洞、賓陽北洞、摩崖三佛龕、萬佛洞、惠簡洞、奉先寺等為唐朝的代表洞窟。

古陽洞:古陽洞是龍門石窟最早開鑿、佛教內容最豐富、書法藝術最高的洞窟。洞中刻有“古陽洞”三字,內有大小佛龕多達數百,雕造華麗,設計豐富,變化多端。古陽洞是北魏皇室貴族發願造像最集中的地方,達官貴族不惜斥巨資開鑿石窟,以求積累功德,祈福免災。


奉先寺:龍門石窟規模最大的石窟 龍門石窟有成千上萬的佛像,其中體型最大、形態最美、藝術價值最高的當屬奉先寺主尊盧舍那像龕。奉先寺是一座南北寬近40米的露天大龕,共有九尊大型雕像,都是依山而鑿。正壁五尊佛,中間是盧舍那大佛,佛像面容豐腴飽滿,修眉細長,雙目俯視,嘴巴微翹,含而不笑。在佛經中,盧舍那是佛顯示美德時的一種理想化身,古代的雕刻大師賦予盧舍那大佛豐富的情感和典雅的外貌,令其擁有巨大的魅力。 站在盧舍那大佛腳下仰視,佛靜靜坐在天與地之間,背靠山石,面對山水,眉宇間流露著安詳與慈悲,俯視著芸芸眾生。盧舍那這一刻的凝望,深深植根於我心底,舉頭三尺有神明,令我始終有所敬畏,但又不會心生畏懼。但行好事,自有天佑。

萬佛洞:洞內一萬五千尊小佛 萬佛洞洞窟呈前後室結構,前室造二力士、二獅子,後室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窟頂雕刻有一朵蓮花,環繞蓮花周圍的為一則碑刻題記:“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監姚神表,內道場運禪師,一萬五千尊像一龕”。主佛端坐於蓮花之上,束腰部分雕刻了四位金剛力士,主佛背後刻有五十二朵蓮花,每一座蓮花之上都有一位供養菩薩,或坐或臥,神態各異。 五十二代表著菩薩從開始修行到最後成佛的階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洞內南北兩壁整齊地刻有一萬五千尊小佛像,每尊只有四釐米高,以此得名萬佛洞。整個洞窟金碧輝煌,宛若西方極樂世界。 洞窟外南處有一處佛龕,內有一面部殘缺的觀世音菩薩,這是龍門石窟最美的佛像,被稱為東方的維納斯。菩薩的頭略微向右傾斜,胯也向右傾斜,形成微妙的S形。菩薩右手拿著拂塵,左手拿著玉淨瓶,優雅自然。 摩崖三佛龕:過去、現在、未來 摩崖三佛龕雕刻於武周時期,所造三尊主佛分別代表過去、現在和未來。摩崖三佛龕共有七尊造像,三尊坐佛,四尊立佛,以彌勒佛主尊居中,左、右二結迦坐佛。主佛彌勒坐於方臺座上,頭頂破壞,僅雕出輪廓,未經打磨。相傳,該窟為武則天建立武周政權制造佛教神學輿論所開鑿,宣稱本人為“彌勒”下凡,以利於其穩固政權。但在武則天晚年發生政變,武周結束,尚在修建過程中的摩崖三佛龕只能停工,留存於今的只是一組佛像的半成品,但為現代人研究古代石窟造像的開鑿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龍門石窟還有很多形態各異、各具特色的佛龕佛像,不同時期、不同歷史背景下的作品體現出迥異的藝術風格。北魏造像活潑、清秀、溫和,唐朝造像渾圓、雍容、寬厚。遊覽龍門石窟,一方面欣賞歷經千年的石窟文化,一方面沉澱不同朝代的文化背景。一座龍門石窟,是中國石窟的集大成者,為我們呈現了悠久歷史進程中的藝術文化。 但心痛的是,很多珍貴的佛龕遭到了人為的破壞,沒有能夠完好的保留下來。尤其是在清末、民國時期,社會不穩定,龍門石窟更是遭受了巨大的創傷,很多佛像被盜,失去了佛頭、佛手,被高價賣到國外。留給我們的只剩下光禿禿的軀幹,和永遠無法彌補的傷痛……真心希望,能夠永世太平,這樣這些珍貴的歷史文物才能夠永遠留在這裡,供我們瞻仰。

“我好恨,恨我沒有早生一個世紀,使我能與你對視著,站立在陰森幽暗的古堡,晨光微露的曠野。要麼,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要麼你接住我甩過去的劍,要麼你我各乘一匹快馬,遠遠離開遮天的帥旗,離開如雲的戰陣,決勝負與城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