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簡一情感

一、泉州蟳埔蚵殼厝

蟳埔蚵殼厝是泉州的一大奇觀,這裡的房屋建築全是用蚵殼、磚石砌成牆蓋成的房子,大面積的灰白色蚵殼與花白色花崗石、紅色磚構成一幅幅色彩對比強烈、富有美感的圖案,那一堵堵的蚵殼如片片魚鱗,十分好看。

這裡的蟳埔女與惠安女、湄洲女一同被譽為福建三大漁女,也是閩南沿海一大民俗奇觀。她們盤頭插花,戴著丁香耳墜,穿著大裾衫、寬腳褲,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情。

二、泉州安平橋

泉州有一座洛陽橋,據說與河北趙縣的趙州橋齊名。不過泉州還有一座安平橋,也非常值得推薦,它是中國現存古代最長的石橋,位於泉州晉江安海鎮和南安水頭鎮之間的海灣上。享有“天下無橋長此橋”之譽。

據這裡的碑刻記載“其長八百有十一丈,其直如繩,其平如砥,隱然若長虹臥波,行旅往來,民間負戴,熙熙攘攘。”如今其交通功能退去,成為了當地人休閒的地方!

三、泉州西街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老街,泉州的西街可以說是泉州的原點。這裡是泉州最早開發的街道,早在宋朝它就已經象徵了泉州的繁榮,它還是泉州市區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區,保留著大量具有歷史原貌的建築!

西街上還有很多泉州美食,特別是這家潤餅,還上過《舌尖上的中國》,來西街可以嚐嚐味道怎麼樣?

泉州許多好玩的景點也都在這條街上,除了開元寺、東西塔、肅清門、城心塔,名人宅第、近現代洋樓外,還保留著大量風姿獨特的古大厝,古色古香的木樓群,簡直是一個活的建築博物館,也見證了泉州古城的百年滄桑鉅變。

四、泉州天后宮

泉州天后宮位於泉州市區南門天后路一號,這裡供奉的是媽祖,始建宋慶元二年(公元1196年),媽祖被稱為“泉州海神”,後來成為全國性海神並遠播海外,這座廟宇是海內外同類建築中禮制規格最高,現存建築規模較大,保存較好的。裡邊仍保留一些宋代構件和明清時代木構。

五、泉州五店市

五店市是泉州的一條老街,據說唐代開元年間,在青陽山下的官道上,有蔡氏五人開了五間飲食店。石獅、安海等地鄉民進城,趕巧遇上中午的飯點,即在此打尖。一時間酒旗招風,“青陽蔡,五店市”的說法不脛而走。現在對這裡進行了保護性的開發,保留了古樸的風格,老厝的靈魂留住了,也不失現代和時尚,文藝範也十足,特別適合年輕人來這裡。

六、泉州草菴

草菴位於泉州晉江華表山麓,建在一座臺石上,後依巨石做壁。這座廟宇雖然不大,但是它有兩大特點:一是庵內依崖雕刻浮雕摩尼光佛,背雕光芒四射紋飾,身披佛衣,面貌慈祥,雕工古樸,為我國僅存完整的摩尼教遺蹟。摩尼教就是我們在影視劇裡看到的明教。二是,1933年12月,法師從開元寺移居草菴過冬,還把這期間在草菴的弘法活動寫成《行腳散記》。後多次來過草菴,有時長住,有時短居。大師不僅為草菴提寫過兩幅對聯,還撰寫過《重興草菴碑記》,為古剎留下重要的歷史文獻。

七、泉州泮宮

泉州泮宮在鯉城區商業街中山中路段,原建於宋代,亦稱“聖賢門”,但舊建築已廢,現存建築為1914年復建,迄今已有百年曆史。

周邊文廟、明倫堂、莊際昌狀元祠、文莊蔡公祠、洙泗橋等,現都規劃在文廟廣場內,周圍商場林立。

八、泉州文廟

泉州府文廟,位於鯉城區泮宮內,現在是我國東南地區規模最大的文廟建築群,其規模宏大、規制完整,許多泉州人帶孩子來這裡祈福,以求學業有成。

九、泉州銅佛寺

泉州除了許多大型的廟宇,還有以小著稱的地方,比如這家小廟,銅佛寺又名百源寺,始建於明崇禎七年,因供奉清順治年間鑄造的銅佛16尊而著名,近代高僧弘一法師兩度在此掛錫弘法,題匾“銅佛古寺”。廟雖小,卻很精緻!


路燈攝影

1、開元寺。開元寺位於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西街,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蹟,也是福建省內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帶上虔誠的心進去拜一拜又何妨呢。

2、清源山。清源山國家重點風景區是泉州十八景之一,也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由清源山、九日山、靈山聖墓三大片區組成,總面積六十二平方公里。清源山景區方圓有四十華里,主峰海拔498米,與泉州市山城相依,吸引了眾多的海外遊客。 自古以來,清源山國家重點風景區就以36洞天,18勝景聞名於世,其中尤以老君巖、千手巖、彌陀巖、碧霄巖、瑞象巖、虎乳泉、南臺巖、清源洞、賜恩巖等為勝。

3、崇武古城。崇武古城是我國僅存的一座比較完整的石頭城,也是我國海防史上一個比較完整的史蹟,座落在泉州市惠安縣東南24公里的崇武半島南端。崇武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的突出部,三南臨海,西連陸地,地形複雜,易守難寧,是個戰略位置十分顯著的國防要塞,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4、東西塔。泉州東西塔是鎮國塔、仁壽塔的合成,是中國現存最高的一對石塔,位於泉州市區西街泉州開元寺內,東西塔歷經風雨侵襲,地震搖撼,仍屹然挺立,表現了宋代泉州石構建築和石雕藝術的高度成就,是中國古代石構建築瑰寶。

5、洛陽橋。洛陽橋,原名叫做“萬安橋”。是北宋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橋工程。從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前後歷七年之久,耗銀一千四百萬兩,建成了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橋。

6、承天寺。承天寺位於福建省泉州市中心承天巷對面南俊巷東側,又名月臺寺,南唐保大末年至中興初年建寺,歷代屢經重修,與開元寺、崇福寺並稱泉州三大叢林,有“一塵不染”、“梅石生香”等奇景。

7、閩臺緣博物館。閩臺緣博物館建立於2006年5月,位於福建省泉州市西湖北側,總投資1.8億元,佔地154.2畝,面積為23332平方米。主體建築分四層,高度為43米。其入口處的“九龍柱”,高19米、寬2米,是祖國大陸最高的一對“九龍柱”,可以在這裡感受閩南文化。

8、泉州博物館。泉州博物館位於清源山下的西湖公園北側,是一座具有閩南建築風格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所在地,佔地面積80餘畝,建築面積16000多平方米。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民終生教育場所。

這些地方都不錯,希望大家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