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龔自珍故居為什麼會成為後來的番禺會館?

我是景大王

番禺會館,位於原宣武區上斜街50號,是宣武區重點保護文物。如今的番禺會館的四周均是高低不等的房屋,在這些房屋的周圍堆滿了各種廢棄物,根本找不到一絲會館的痕跡。可是據史料記載,歷史上的番禺會館有花園有涼亭,非常漂亮,只是在經歷一次地震後,才失去了昔日的美麗。地震後的番禺會館只剩下一些房架子,後來老百姓們在會館的遺址上修建了民居,會館徹底消失於人們的視線中。

其實,歷史上的番禺會館還有很多故事,因為這裡在清朝的道光年間曾經住過我國一代文豪龔自珍,是昔日的龔自珍故居。

在1831年,龔自珍將這座宅院進行出賣,由廣東番禺縣人潘仕成購得,他後來將這座宅院又贈給了廣東的同鄉會,遂成為番禺會館。後來,世人為了紀念龔自珍,又將番禺會館改為龔自珍故居,故居基本保持了昔日的樣貌,但令人遺憾的是,雖然宣武區文物部門已經將龔自珍故居定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但它目前的狀態還稱不上保護,只能說是保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