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軍人應享受更好的待遇,老兵你受過的傷,我們一起扛!

劍客君 三劍客

退役軍人應享受更好的待遇,老兵你受過的傷,我們一起扛!

夜空中最亮的星來自三劍客00:0004:12

知道你們一直在等劍客君。劍客君姍姍來遲,讓劍迷們久等了,在此,說聲抱歉。很多人通過後臺留言鼓勵劍客,劍客看到很感動。

是的,為了大家、為了正義不被壓制,劍客君,不會倒下!

1

草長鶯飛,鷺島夏花燦爛。戰士們在訓練場上摸爬滾打、揮汗如雨,連排幹部也大當身先士卒。很多戰士臉上稚氣未脫,但是表情都是嚴肅的、認真的、努力的。這些練過無數次的戰鬥動作,沒有人敢怠慢。

退役軍人應享受更好的待遇,老兵你受過的傷,我們一起扛!

儘管大家沒有把“戰爭明天爆發”掛在嘴邊,但都明白“沒有本領、談何保家衛國”的道理。

很多人都有過體會,八閩大地儘管潮溼溫熱,但地面有時堅硬如石。不是太厚的迷彩服在地皮上蹭幾回,就容易破損。更要命的是,手肘磨破後,血水容易與迷彩服結痂粘在一起。訓練之餘,撕下來,生疼。

疼痛之餘,排長會輕鬆地說,“去,讓炊事班加個雞蛋!大老爺們還怕這點痛!”然後就是一陣轟笑,當然,一笑泯痛楚。

面對這群可敬可愛的人,我真的不忍心把這兩天網上發生的那些令人不愉快、甚至令人震驚的糟粕之事告訴他們。

這段對退役軍人嘲諷、挖苦的言論和嘴臉,一旦被戰士們知道,我擔心他們心寒、我擔心他們失望、我擔心他們會在下一場訓練中變得一蹶不振。

我深深明白,我眼前的可愛的官兵,多數人無法走上更高更顯耀的職位,他們把青春和熱血奉獻給這支軍隊之後,不得不脫下心愛的軍裝,轉身、離去,投入到他們略感陌生的地方社會中。很多人都會得到一個共同的稱呼:“退役軍人”,有的可以稱作“轉業軍人”。

他們多數人是平凡的、樸實的,他們退役後融入人群中,很快就會被淹沒,顯得那樣普通、不起眼。可是,不管多麼平凡的人,他們有自己的尊嚴、有自己的信念。

他們可以接受你來我往的職場競爭,但卻很難忍受戴著有色眼鏡的打量;錚錚男兒,從不怕苦怕累,從不怕流血流汗,但卻無法忍受尊嚴的詆譭、榮耀的抹灰,還有那段某些人發自內心底對退役軍人群體的鄙夷。

我一度想,當這些可愛的戰士們退役後,遇上此類人的鄙夷,他們會不會甚至反問一句:“這難道就是我要保衛的人,就是我們用生命守衛的人麼?!”

退役軍人應享受更好的待遇,老兵你受過的傷,我們一起扛!

2

好多好多年前,當我的姥爺還是個年輕帥氣的小夥子時,村頭大喇叭響起一陣又一陣的警報聲,接著廣播員開始了聲嘶力竭的徵兵號召。

回到家中,那嗤嗤的破舊收音機裡的播報,告訴了姥爺所有的真相:

8月27日,美軍B-29重型轟炸機、P-51戰鬥機等先後5批13架次,侵入中國東北境內的輯安(今集安)、臨江、安東(今丹東)地區上空轟炸掃射,炸死中國居民3人,炸傷21人,炸壞火車機車、客車、守護車5輛,炸壞卡車2輛。

同胞的鮮血彷彿從電波里溢出來了,血氣方剛的姥爺心如刀絞,他攥緊了拳頭,他隱約感到,國家這個時候需要他們這批年輕人了。

這一幕幕,姥姥帶著她的三個幼小孩子都看在眼裡。

可當同胞被殺,當主權被侵略、被踐踏,戰火燒到我們的家門口!姥爺和任何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一樣,不能能坐視不管!很快,姥爺響應號召,義無反顧地參加了志願軍。

臨行前,姥爺穿了志願軍軍裝拍了照。姥姥送給他一塊湘繡手帕,高興地告訴他,現在自己也是軍嫂了。姥姥還說,如果姥爺想家裡了,就看看這塊手帕。

後來,打仗勝利了。姥爺沒有在第一批迴國,也沒有在第二批迴國……倒是好長一段時間,幾個姥爺的戰友來了,他們說,要把姥爺的所有事情告訴姥姥。

聽他們說,姥爺出國後,口袋裡,就一直揣著姥姥給他的手帕。他說,他要從朝鮮採些杜鵑花帶回來,因為姥姥喜歡杜鵑花。

其實,起初姥爺所在的部隊,一直穿插與挺進,一路高奏凱歌,姥爺作戰勇猛,被志司多次通令表彰。

態勢的發展,讓大家都感覺戰爭很快就要結束了。可是,困難永遠都在意想不到的時候發生。

第二年的那個最寒冷的冬天,他所在的團被美軍士兵包圍了。一天一夜的時間,敵人還在不斷增兵。

退役軍人應享受更好的待遇,老兵你受過的傷,我們一起扛!

第二天的清晨,姥爺所在的連全線突圍,數粒高速的美製M1步槍子彈穿透了他的胸腔。姥爺甚至還沒來及掏出他那心愛的手帕,就轟然倒下了。噴湧而出的熱血,很快在零下幾十度的低溫中與厚厚的積雪凍結在一起……

如今,我任然無法想象出當年姥姥得知消息後是怎樣的悲痛。但聽媽媽說,姥爺的戰友們回來後,都轉業了,鄉親們都把他們當成了英雄。

而這些英雄們也在經濟生產中,衝在前、幹在前,很多又成了“勞動積極分子”。這股“軍愛民、民擁軍”的深情,讓姥姥心裡寬慰。

3

我並不想繼續駁斥那人的言論,因為覺得不值一駁,因為覺得公道自在人心,因為覺得正義也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因為特殊的家庭環境,我考學參軍;也因為這份割不斷的真情,連我的家屬都是退役軍人。我現在很普通、我的家庭也很普通,我也知道,和我一樣,無數個現役和退役軍人的家庭也都是“材米油鹽”的瑣碎和普通。

退役軍人應享受更好的待遇,老兵你受過的傷,我們一起扛!

他們哪敢奢望將軍,他們從一開始也都並不是奔著將軍去的。有的只是一腔熱血、一腔軍裝情結。

這群人,在部隊訓練場上嗷嗷叫,可是退役走上地方職場的“角鬥場”,很多人,還都是“小學生”。他們不懂得太多,他們想學、想努力,所以,請多點耐心,別熊他們、別動不動就訓他們……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軍改的涅槃輝煌,讓部隊戰鬥力提升,也讓很多人不得不脫下猶如皮膚的軍裝。前幾天,所在單位舉行退役軍人向軍旗告別旗幟,一位老營長走下儀式臺後淚流滿面。他向安慰他的人揮揮手,說了一句:“不習慣不習慣,捨不得捨不得!”

我無法想象,多少人告別軍營後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這其中,不捨、彷徨,千言萬語化作最後一個軍禮!

想說的話還有很多,向5700萬退役軍人的敬禮,今晚必須有一個!老兵,你受的傷,我們一起扛!

敬禮!老兵!願歲月安好,願世界善待你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