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潮洶湧的婺源,卻藏著一個連遊客都沒有的美麗小山村

人潮洶湧的婺源,卻藏著一個連遊客都沒有的美麗小山村

到溪頭的時候,我並不知道我到了溪頭,因為攻略都是小夥伴做的,而這個馬大哈的傢伙,也沒弄清楚村子的具體名字。已近午夜,村子裡安靜而漆黑,手機微弱的照明中,依稀能看到路邊徽派建築翹起的飛簷和斑駁的牆。躺在床上,外面有很大的水的聲音,不知道是又下雨了,還是流水聲。聲音不小,但卻均勻,如同畫的底色一般自然,並不讓人覺得嘈雜,很快我就睡著了。

直到第二天早上。

我醒來,站在陽臺上探頭。觸目就是黛青的山,和山間似有若無的霧嵐,一灣溪水從門口流過,發出嘩嘩的響聲,原來昨晚的水聲,是因為這條湍急的溪流啊。有石板橋橫臥在溪上,幾棵枝條遒勁的樹,綴滿了一蓬蓬新葉,那柔嫩的綠,一下便染到人的心裡去了。

人潮洶湧的婺源,卻藏著一個連遊客都沒有的美麗小山村

村頭的水口。

婺源的很多村子,都有類似的水口,粗大的老香樟樹守護神一樣,守在水邊,水面上,或者是一座斑駁的老橋,或者是一道由大石塊組成的矴步,清澈的水流,不遠處的老屋,春天的時候,配著斜斜伸出的竹外桃花三兩支,一個水口,就是一幅畫。

人潮洶湧的婺源,卻藏著一個連遊客都沒有的美麗小山村

雖然是清明小長假,但是村子裡,安靜得幾乎沒有遊客。看到我們幾個人東遊西逛,有路過的大媽大爺主動指路:去峽谷往那邊走!


是的,早上,客棧的主人小汪說,這個村,叫溪頭。我一下反應過來:峽谷是不是就在村子後面?那我八九年前就來過的啊!

大概十年前,我還是個半玩戶外的驢,整天打聽哪裡有好玩的地方,帶著一幫小夥伴趁週末出遊,每次去婺源,我都會避開東線人流熙攘的曉起,李坑等地,專門來一次溪頭,帶著大家峽谷徒步,沒想到今天,居然在無意中故地重遊,並且,這條當時不為人知的峽谷,如今有了個好聽的名字:飛鳳峽。

小巷幽靜。一棵梨花樹立在矮牆邊。是的,我就是那麼固執地,一廂情願地認為,這是一棵梨花樹。雪白的梨花,才跟這遺世獨立的小村配呀。

人潮洶湧的婺源,卻藏著一個連遊客都沒有的美麗小山村

兩個正在玩耍的孩童。看到鏡頭,大方地給了我一個燦爛的笑。

人潮洶湧的婺源,卻藏著一個連遊客都沒有的美麗小山村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爬上村子後的高地,不光有薺菜花,還有一小片未曾謝完的油菜花哪!

人潮洶湧的婺源,卻藏著一個連遊客都沒有的美麗小山村

從村子裡步行到峽谷口上,又一道溪流橫在眼前。遠處是一棟木樓,水潭清可見底,幾隻白鵝慢悠悠地遊過。

人潮洶湧的婺源,卻藏著一個連遊客都沒有的美麗小山村

沿著棧道往峽谷裡走。

山上開著一株一株的杜鵑,花落了一地。

偶爾有幾個人經過。

溪頭不熱門,但也不是籍籍無名,也有不少人知道這條叫飛鳳峽的峽谷,特地找過來。它背靠大鄣山臥龍谷,卻是難得的沒有被開發,越往裡走,越是曲折幽深,有一段還相當陡峭,需要手腳並用才能爬上去,有探險精神的人,會很喜歡。

總之,夏天的時候,可以來這裡玩水。約上三五好友知己,來村裡小住一兩天,找個清涼的上午出發,帶上吃的喝的,想探險的,就去溯溪,想偷懶的,溪水裡找幾塊大石頭,一邊野餐一邊戲水……

人潮洶湧的婺源,卻藏著一個連遊客都沒有的美麗小山村

野芳發而幽香。

人潮洶湧的婺源,卻藏著一個連遊客都沒有的美麗小山村

有落差的地方,就形成小小的瀑布,但總的來說,峽谷是平緩的,並不需要費力氣,所以,適合休閒,也適合戶外,沒有什麼難度。

人潮洶湧的婺源,卻藏著一個連遊客都沒有的美麗小山村

溪頭村附近的金崗嶺村,有一片紅豆杉群。

這棵紅豆杉,已經一千多歲了,是上饒市十大樹王之一。因為這些紅豆杉,金崗嶺村從建村以來,村子裡就沒有一個人因為癌症去世。

人潮洶湧的婺源,卻藏著一個連遊客都沒有的美麗小山村

粗大的香樟樹,還沒走近,就聞到陣陣清香,這棵樹,估計得十多個人合抱才能圍攏,樹身已經中空,可以鑽進去幾個人,但仍然生機勃勃,枝繁葉茂,讓我感嘆,植物的生命力,是如此的強盛堅韌。

人潮洶湧的婺源,卻藏著一個連遊客都沒有的美麗小山村

去理坑的路上,路過篁村。

村子雖然小,也有著典型的徽派建築的老宅,彎曲的村巷,村外是一大片紫雲英田,很多美院的學生,會來這裡寫真。

人潮洶湧的婺源,卻藏著一個連遊客都沒有的美麗小山村

有點破敗的老房子,小巷,牆頭鑽出的野草,和石墩上的青苔,慢慢走著,好像就這樣走進了時光的漩渦裡。

人潮洶湧的婺源,卻藏著一個連遊客都沒有的美麗小山村

理坑又叫大理坑,和東線的李坑是兩個村子。這裡雖然沒有人山人海的李坑熱鬧,但和溪頭比起來,卻也喧鬧了許多。

溪水穿村而過,民居分列兩邊,比起八九年前,商業氣息略重了點,但依然值得來看看,門票也不貴,才20人民幣。

人潮洶湧的婺源,卻藏著一個連遊客都沒有的美麗小山村

臨水的大屋被租出去,開了些賣小玩意的店,有的小資,有的清新,如果年輕人來玩,倒也不愁打發時間。

人潮洶湧的婺源,卻藏著一個連遊客都沒有的美麗小山村

河邊吊著魚饗,太陽照在上面,金紅金紅的,讓人忍不住咽口水。

人潮洶湧的婺源,卻藏著一個連遊客都沒有的美麗小山村

古意幽幽的長巷子。

來個妹子,穿襲旗袍,就是那丁香一樣散發著淡淡憂愁的姑娘……

人潮洶湧的婺源,卻藏著一個連遊客都沒有的美麗小山村

查平坦,號稱“天上人家”,座落在海拔500米高的山林中,是許多攝影愛好者的拍攝基地。

油菜花已經謝了,蘿蔔花正在開著,在蜿蜒的山間小路上走著,青草綴滿露珠,小昆蟲在田埂上跳躍,就好像回到童年,跟小夥伴們一起挖野菜,挑豬草。

人潮洶湧的婺源,卻藏著一個連遊客都沒有的美麗小山村

田地因著山勢層層疊疊,就是一片小型梯田。

人潮洶湧的婺源,卻藏著一個連遊客都沒有的美麗小山村

時機好的時候,查平坦是拍雲海的好地方。

即使現在,太陽昇起,雲散霧開,這些粉牆黛瓦,也一樣有著樸素淡雅的美。

人潮洶湧的婺源,卻藏著一個連遊客都沒有的美麗小山村

爬上村子前面的小山,小村如酣睡的嬰兒,被群山懷抱。

人潮洶湧的婺源,卻藏著一個連遊客都沒有的美麗小山村

朱熹說:鬱郁層巒夾岸青,春溪流水去無聲。煙波一棹知何處,鶗鳩兩山相對鳴。詩中描寫的景緻,車子開在路上,隨時可以碰到。

要我說,就是一灣溪水綠,青山相對出。

人潮洶湧的婺源,卻藏著一個連遊客都沒有的美麗小山村

到彩虹橋的時候,河邊一棵泡桐正開著。襯著這古樸滄桑的橋身,倒也是一道好風景。

人潮洶湧的婺源,卻藏著一個連遊客都沒有的美麗小山村

竹筏在河面上穿梭,陽光慵懶而氤氳,一切都是春天特有的氣息。

人潮洶湧的婺源,卻藏著一個連遊客都沒有的美麗小山村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彩虹橋是座廊橋,這樣帶頂的橋,在東部的山區,很常見,它可以在雨天供行人歇腳。舊時候交通不發達,有的橋頭,甚至有房子,可以在趕路不便的時候,用來住宿。

如今已經到了高鐵縱橫的時代,這些橋,也就成了美好的風景。

人潮洶湧的婺源,卻藏著一個連遊客都沒有的美麗小山村

橋的另一面,是一道彎彎的矴步,平整的大石塊排在水面上,水流從石塊之間嘩嘩淌過。

人潮洶湧的婺源,卻藏著一個連遊客都沒有的美麗小山村

溪頭是在婺源旅遊人滿為患的今天,一個另闢蹊徑的好地方。它安靜而遺世獨立,完全不受外界喧囂的影響,即使是週末和節假日,也保持著原本的模樣。村子雖然不大,但可玩的地方卻有,飛鳳峽就在村後,走進去簡直零距離,可以輕鬆休閒遊,也可以戶外輕探險。

理坑、篁村、金崗嶺村,查平坦都在離村子20分鐘車程之內,返程回縣城的時候,正好經過清華彩虹橋,超適合週末出遊,朋友聚遊和家庭親子游都是好選擇。來遊玩的朋友,可以以溪頭村為據點,放射狀出遊。畢竟住在這裡,人少清靜不說,價格比熱門的地方還是便宜不少。

以前來溪頭的時候,村子裡連民宿都沒有,現在不一樣了,有好幾家農家樂可以選擇。

我們入住的,叫“容齋山房”,外表質樸無華,走進去,卻是極簡的中式田園風格裝修,房間布草也很講究精緻,完全不同於其他農家樂,是民宿的標準!

小房子上寫著幾個字,看到沒有?

於是我每次看到這小房子,就開始唱搖滾:毛主席教導我們說,知識青年到農村去……

人潮洶湧的婺源,卻藏著一個連遊客都沒有的美麗小山村

屋子旁邊,是個小小的魚塘,養著高山冷水魚。

這魚好吃嗎?我摘一段小夥伴的解說:

人潮洶湧的婺源,卻藏著一個連遊客都沒有的美麗小山村

高山無公害有機茶,也是他們家的特色。 不過產量不多,很槍手,想要的話,需要提前預定!

茶園就在屋子外面,早起站在陽臺上,就是翠綠的一大片茶樹撲入眼簾。

人潮洶湧的婺源,卻藏著一個連遊客都沒有的美麗小山村

房間分幾種。這樣高低床的,適合帶娃家庭。

人潮洶湧的婺源,卻藏著一個連遊客都沒有的美麗小山村

這樣的,適合情侶夫妻,或者我這樣的單身“土豪”。

當然也有標間。

人潮洶湧的婺源,卻藏著一個連遊客都沒有的美麗小山村

人潮洶湧的婺源,卻藏著一個連遊客都沒有的美麗小山村

床品真的很不錯,床墊軟硬適中,被套枕套都是厚實的棉布,摸上去,十分有品質。

人潮洶湧的婺源,卻藏著一個連遊客都沒有的美麗小山村

房間內部都是木質裝修,田園風十足。

人潮洶湧的婺源,卻藏著一個連遊客都沒有的美麗小山村

客廳。

晚上,我們就著沽來的桃花酒,吃著冷水魚,聊天到很晚。

小夥伴們一致認為,這樣的聚會,在夏天還得搞一次,把群裡的二們,多忽悠幾個來,峽谷裡玩玩水,野野餐,逗逗狗,擼擼貓,無所事事地玩上兩天。

人潮洶湧的婺源,卻藏著一個連遊客都沒有的美麗小山村

特色早餐:清明粿。餡是雪菜,筍丁,咬一口,滿是清香。

人潮洶湧的婺源,卻藏著一個連遊客都沒有的美麗小山村

汪媽媽燒得一手好菜。不管是家常的雪菜春筍,豆腐乾炒肉絲,還是韭菜雞蛋,都鮮美入味,地道的農家風味。

這是冷水魚“一魚兩吃”中的魚頭湯。

牛奶一樣的湯色,喝一口,鮮味就順著喉嚨,只竄到胃裡去了。

人潮洶湧的婺源,卻藏著一個連遊客都沒有的美麗小山村

魚身紅燒,吃得我不肯丟筷子,減肥計劃再度告吹……再說了,不吃飽,哪有力氣減肥?!

所以說,住民宿,有個好廚師,是非常重要的事!畢竟美食和旅行,怎麼可以分開呢?

人潮洶湧的婺源,卻藏著一個連遊客都沒有的美麗小山村

溪頭村交通便捷,縣城驅車35分鐘即可到達。

容齋山房的老闆小汪,是個誠懇樸實的八零後,在溪頭土生土長的青年,很有想法,想為村裡做點事,並且在努力地,一點一滴地付諸現實。

夫妻倆經營著這個客棧,踏實,低調,周到。

還有一隻威風的金毛,看到客人來,就會叫著表示歡迎,小尾巴搖得那叫一個歡啊!

人潮洶湧的婺源,卻藏著一個連遊客都沒有的美麗小山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