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拍中國美食?很秀!

點進來的朋友,先確定一下晚飯吃過了沒?

因為接下來。。。

院長要開始放毒了:)

韓國人拍中國美食?很秀!

韓國人拍中國美食?很秀!

院長今天就要把我減肥路上的絆腳石——這部美食真人秀,安利給每一個人。

大家胖友一生一起走,誰先瘦下誰是狗。

街頭美食鬥士(2018)

韓國人拍中國美食?很秀!

我的中文是通過餐廳的菜單學來的。

——白鍾元

說是真人秀,但《街頭美食鬥士》更像是一部紀錄片。

由海報上那個神似黃宏的大叔,帶領著屏幕外的我們探索世界各地的街頭美食。

雖然大叔看起來平平無奇,但其實是韓國美食綜藝TOP級別的人物。

不僅會吃、懂吃,還是烹飪大師,在餐廳的經營上也有自己的見解和建樹。

“白鍾元”的名字,就是韓國美食綜藝節目裡的金字招牌。

韓國人拍中國美食?很秀!

白鍾元不僅是美食專家,他中文流利,來中國交流毫無障礙。

整個製作組沒有翻譯。

白鍾元憑一己之力就可以無障礙與攤主店家點菜、交流,順帶閒聊扯皮。

不僅中文流利,還帶著一股泡菜味的兒化音,迷之反差萌。

韓國人拍中國美食?很秀!

節目前兩期都在中國,成都和香港是街頭美食愛好者朝拜的聖地。

燒烤,雞蛋炒麵,肥腸粉,串串,炒花甲,雲吞麵,鍋盔,擔擔麵…

雖然是各種隨處可見的街頭小吃,但是在吃貨主持人白鍾元的講解下變得非常有趣又下飯。

論一個吃貨的自我修養——來一個街頭小吃,送一個美食背後的典故。

韓國人拍中國美食?很秀!

中華美食博大精深,街頭美食更是有一種“大隱隱於市”的高人風範。

不說韓國人,就是我們自己想去自己的地盤去探店找美食,也會有失手的時候。

但是這位大叔看起來就很懂套路的樣子。

來到成都,繞過最熱鬧的旅遊景點寬窄巷子,然後往後邊遊客少的小巷子去。

韓國人拍中國美食?很秀!

韓國人拍中國美食?很秀!

彈幕裡一水的都在誇大叔機智,不愧是真吃貨:本地人都不會去景點吃

韓國人拍中國美食?很秀!

不確定什麼好吃?

到一家店裡的時候,先環顧四周看看邊上人點的都是啥

韓國人拍中國美食?很秀!

不僅吃的套路多,中文不錯的白鍾元還知道不少餐館“潛規則”。

比如點餐完之後,服務員最常說的句子就是:馬上,馬上!

韓國人拍中國美食?很秀!

要不是偶爾冒出的幾句韓文,院長都快忘記這是個韓國節目。

白鍾元真的是吃貨中的人精了。

不管是美食真人秀還是美食紀錄片,選人都是最重要的。

和影視劇不一樣,不需要主持人多美多靚,但是一定要看起來“很下飯”。

一個“真吃貨”,才是一檔美食節目的靈魂。

舌尖一,二的導演陳曉卿,上《奇葩大會》說起吃,眼睛裡都透著光:

“一切不下飯的菜都是耍流氓。”

韓國人拍中國美食?很秀!

而沒了陳曉卿的舌尖3,不用院長多說,大家都看到了。

白鍾元也是撐起《街頭美食鬥士》的關鍵。

他關於吃的熱愛,隱藏在紀錄片的每個角落裡。

少買了就懊悔:“好吃。。。早知道就買倆了”

韓國人拍中國美食?很秀!

碰上了就挪不開腿:“既然看見了,沒轍,一定得吃一份兒炒麵了。”

韓國人拍中國美食?很秀!

還有最經典的一幕:因為中途走開了一會兒,吃了一半的飯被老闆收走了。

大叔回來正好看見“慘案”,整個人猶如雷劈。

韓國人拍中國美食?很秀!

儘管帶著攝影攝像拍節目,大叔也並沒有走後門。

在網紅串串店排隊苦等,就為了吃到心頭愛。

邊等邊吐槽自己:

光顧著吃,連大熊貓都沒去看就要走了,不過大熊貓電視裡看看就好了。

大熊貓的魅力果然抵不過吃貨對吃的熱愛。

韓國人拍中國美食?很秀!

有這樣一個可愛的吃貨嚮導,這樣的美食節目不可能不好看。

《街頭美食鬥士》做到了真正的接地氣。

院長有的時候會晃神,因為這和以往印象裡的“美食節目”太不一樣了。

揹著雙肩包的大叔隨走隨逛,還不忘給女兒買伴手禮。

韓國人拍中國美食?很秀!

白鍾元在成都搜尋美食,不在意是不是高端食材,門店大小,知不知名。

基本是走到哪吃到哪,哪裡本地人多,就跟著去哪吃。

第一期成都篇中:街邊炒麵、麻婆豆腐、宮保雞丁、魚香茄子,豬腳飯、肥腸粉、豆包…

韓國人拍中國美食?很秀!

沒有紛繁複雜的情懷,也沒有刻意煽情的故事,只有好不好吃,為什麼好吃。

就好像是一個去外地旅行回來的好友,給你挨個介紹:

“我在那兒吃了什麼什麼好吃的,你下次去可一定要嚐嚐。”

也算是真正的做到了一個美食節目的初心。

看完成都篇的人已經在求主持人去過的同款店名了。

韓國人拍中國美食?很秀!

除了探店之外,節目組拍美食也是一流。

毫不吝嗇的給食物特寫近景。

既然是美食節目,那就把鏡頭還給美食。不扯虛的。

韓國人拍中國美食?很秀!

韓國人拍中國美食?很秀!

韓國人拍中國美食?很秀!

除了色香味,還懂得用聲音撩撥你的味蕾。

想象累了一天回到家裡,廚房裡洗菜的流水聲、菜板上的切菜聲,最後炒菜下油鍋的聲音。

聽著都餓了。

炒菜聲來自搶先電影院00:0000:11

韓國人拍中國美食?很秀!

其實“吃”本來就是這樣簡單又快樂的一件事吧?

不需要浮誇的表現,好吃就碎碎念“應該多買一個,應該點大份的”。

作為一個來中國吃吃吃的韓國人,白鍾元始終站在“吃貨”的客觀立場——

不為了效果吹捧,也不會因為國別貶低。整個節目滿滿的美食和真誠。

韓國人拍中國美食?很秀!

《街頭美食鬥士》最打動的人的地方,正是主持人是一個真正懂得吃享受吃的人。

早點小攤、街邊小店…… 典故隨口而來不過“輔料”。

千年文化、人生百態不過是大快朵頤背後一代又一代沉澱下來的煙火氣息。

何須居高臨下,又何必刻意煽情?(此處@舌尖3)

畢竟所謂“美食”,重點不就在“吃”嗎?

想看片的,指路視頻網站“嗶哩嗶哩彈幕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