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文佛塔,屹立八百餘年的莆田文化地標

釋迦文佛塔,屹立八百餘年的莆田文化地標

我的青春,我的書聲(三)

文字:林春榮

本期攝影:黃智三

八百年的時間過去了,

覆蓋了多少的故事與文本。

而今天的我們依舊能聽見那些美妙的鐘聲……

引言

“儘管歷經無數的暴風驟雨,但那塔身上所雕刻的觀音菩薩、護法將軍、鳳凰、飛仙、奇花異草等圖案,栩栩如生,看不出久遠的時間漫長的侵擾,曾經給塔、給這些圖案帶來多少的改變。”

為迎接第五屆世界佛教論壇在莆田舉辦,現將莆田知名作家林春榮先生《我的青春,我的書聲——獻給廣化寺釋迦文佛塔》一文予以連載,本期系第三節,由青年攝影家黃智三先生攝影配圖。

——莆田旅遊網

釋迦文佛塔,屹立八百餘年的莆田文化地標

宋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6年),宋太宗賜額廣化寺,並下詔拔款修繕擴建廟宇。宋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宋王朝在興化縣設置“興化軍”,因此莆仙民間就一直流行這麼一句“未出興化,先有廣化”的民謠。

釋迦文佛塔,屹立八百餘年的莆田文化地標

廣化寺在宋朝擁有這麼一個長達一千多年的寺廟名稱,也成為宋王朝在南方宣揚佛教的重要場所。宋王朝也是一箇中央政府極為重視宗教的封建王朝,不僅中央重視,地方政府也極力支持,民間老百姓更為趨之若鶩。莆仙大地上斷斷續續興建寺廟,點燭燃香,晨鐘暮鼓,不絕於耳。在兩宋三百一十九年時間裡,莆仙出現了幾座比較出名的寺廟。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在東巖山創建

報恩東巖教寺。宋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仙遊楓亭建望海塔。宋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莆田白塘人李泮捐梅峰地建寺,即梅峰寺。宋大觀二年(公元1108年)仙遊建龍華雙塔

釋迦文佛塔,屹立八百餘年的莆田文化地標

宋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僧侶及俗家子弟在廣化寺東側合力倡建

釋迦文佛塔。塔高約三十米,五層八角,石構,仿木樓閣式建築。

釋迦文佛塔,屹立八百餘年的莆田文化地標

三十年前,我第一次去廣化寺參觀,就對那石塔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那時廣化寺正在大規模修復和擴建,上上下下堆滿各種各樣的建築材料,而釋迦文佛塔傲然屹立在一片空曠的埕地上。

釋迦文佛塔,屹立八百餘年的莆田文化地標

它異常完整,只有一層薄薄的灰塵遮住了石的原貌。

釋迦文佛塔,屹立八百餘年的莆田文化地標

儘管歷經無數的暴風驟雨,但那塔身上所雕刻的觀音菩薩、護法將軍、鳳凰、飛仙、奇花異草等圖案,栩栩如生,看不出久遠的時間漫長的侵擾,曾經給塔、給這些圖案帶來多少的改變。

釋迦文佛塔,屹立八百餘年的莆田文化地標

更看不出八百年多年的地動山搖,對三十米的石塔帶來什麼樣的破壞。古舊、堅固、奇特,這是釋迦文佛塔留給我的最初印象。

釋迦文佛塔,屹立八百餘年的莆田文化地標

宋朝的廣化寺建築雄偉,香火旺盛,僧侶眾多,信客如雲。據有關文字記載,廣化寺最鼎盛時,有二寺、十院、一百二十庵,僧尼達千餘人。可見廣化寺的空前盛況。

釋迦文佛塔,屹立八百餘年的莆田文化地標

涵江文廟(閩楠/攝影)

也許是廣化寺和鄭三先生祠在莆仙佛教界的顯赫地位,莆仙教育在這個朝代有了飛速的發展,充分享受著鄭露“開莆來學”的文化陽光,在莆田教育史上寫上重要的一章。宋鹹平二年(公元999年)莆田建興化軍學、三禮堂御書閣。軍學的出現,無疑是莆仙文化的突破,那些來自中央政府的經濟、書籍、人才的支持,提升官辦教育的教學水平和考試層次,及時選拔秀才、舉人等人才,為參加進士殿試準備充分的人才資源。宋鹹平五年(公元1002年),仙遊縣遷建文廟於城南燕池,並建立

縣學。宋嘉熙十一年(公元1251年),涵江建孔廟和書院,宋理宗趙昀為其題“涵江書院”匾額。宋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興化縣在遊洋建興化縣學

釋迦文佛塔,屹立八百餘年的莆田文化地標

仙遊文廟(網然/攝影)

興化軍學、仙遊縣學、興化縣學、仙遊文廟、涵江文廟、黃石文廟

等官方教育機構的設置,從政府層面上提高莆仙地區的教育水平和教育地位,確保地方政府推行教育的力量和創造學子濃厚的學習氛圍,促使莆仙學子走出莆仙,走向全國,去實現每一個莆田學子忠君報國的抱負。因為所有的學子都懂得科舉進仕、讀書做官顯然是整個封建社會主流的價值觀,沒有什麼比金榜題名更能體現人生的價值。

釋迦文佛塔,屹立八百餘年的莆田文化地標

兩宋王朝不僅官學昌盛,遍佈興化軍及各縣,而且民間辦學的熱情十分高漲。如今仍在不少的書院,雖土牆瓦屋、有些破陋,仍頑強地屹立在莆仙大地之上,任憑近千年的風吹雨淋。那古典的如書本一樣柔韌的文物,把那個朝代所有莆仙人的科舉夢想,演繹得那樣堅強,那樣鮮活。這些書院不僅是當地秀才、舉人讀書的書堂,也是民間學者講學授徒的場所。

釋迦文佛塔,屹立八百餘年的莆田文化地標

“大飛書院”石刻遺址(張穎/攝影)

南宋時期,有一個人的足跡和聲音,多次穿過莆仙兩地眾多的書院,積極地播撒他的精神。這個叫朱熹的理學大師,幾乎走遍莆田的山山水水,他用那種不知疲倦的授學解惑,點燃莆田人明亮的精神世界。楓亭塔斗山會元書院、夾漈山夾漈書院

、仙遊大飛書院,朱熹都曾在這些書院講學,眾多的書院成為中國理學大師傳播知識的講臺。

釋迦文佛塔,屹立八百餘年的莆田文化地標

黃石紅泉書院(黃春生/攝影)

南宋著名理學家林光朝,在黃石東井紅泉創辦紅泉書院,講解“紅泉義學”,成為境內著名的講學場所,其門徒眾多,聽者如雲,在福州也有一些場所和不少的門徒,是“紅泉學派”代表人,也是那個時期非常有影響力的思想家。他留下的書籍、書院,已成為莆田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


釋迦文佛塔,屹立八百餘年的莆田文化地標

早晨的鐘聲細細地穿過南山的松柏,繚繞在釋迦文佛塔內外的空間,又穿過莆仙大地的每一座城鎮和鄉村,叫醒每一戶人家每一顆年輕的心。

釋迦文佛塔,屹立八百餘年的莆田文化地標

三百一十九年,這鐘聲如輕聲的叫喚,又像大聲的吶喊,莆仙才子才這樣用無悔的青春去書寫一卷卷華麗的文章,莆田人的書院才如此堅強佇立在任何的一處土地上。

釋迦文佛塔,屹立八百餘年的莆田文化地標

八百年的時間過去了,覆蓋了多少的故事與文本。而今天的我們依舊能聽見那些美妙的鐘聲,鐘聲抵達之處的書桌,一千三百七十八雙自信的目光。

釋迦文佛塔,屹立八百餘年的莆田文化地標

未完待續……

釋迦文佛塔,屹立八百餘年的莆田文化地標

釋迦文佛塔,屹立八百餘年的莆田文化地標

熱 烈 祝 賀

第五屆世界佛教論壇十月在莆田舉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