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出租車可以幾十萬公里不大修, 而私家車卻做不到?

手機用戶61443600771

事實真不是這樣。

在汽修行業這麼多年,碰到行駛里程最多的是一輛花冠出租車,每天差不多行駛300公里,近3年時間,跑了40萬,第一次大修。

如果我說給別人聽,其它人一定會認為花冠這車質量真好!!

事實呢?

3年時間除了沒換活塞、活塞環,大小瓦外,拆過缸頭換過缸墊,換過曲軸油封,換過2個水泵,2根空調皮帶,水箱至少3個,減震器換過2次以後壞了也不換了,以及無數個下控制臂膠套,無數個鋼圈,無數個輪胎。

下圖這輛花冠是去年的這個時候拍的,又開始燒機油了,還有2月報廢,車主也不修了,湊合著跑吧。

我們平常所說的大修就是換活塞、換大小瓦,鏜缸下套。

知不知道還有中修,不用抬下發動機,只更換活塞環。

那些說冷啟動會導致發動機磨損大,出租車一天基本不會熄火所以磨損小。

都是扯淡!

一輛私家車跑個15萬公里,完全沒問題,我們單位曾經有一輛工作車,03年的別克賽歐,至今還在路上行駛了,已經17萬公里,換過一次氣門油封。現在不燒機油。

這是上圖那輛花冠大修時拍的照片,積碳明顯與燒汽油的不同,積碳是呈灰白色,而且很軟,清理非常容易,不像汽油機積碳非常硬。


其實出租車和私家車最大的區別是:

一個燒油一個燒氣,一個積碳多,一個很少產生積碳。

機油變質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積碳和燃燒產生的廢氣稀釋機油。

不知道大家見沒見過燒氣的發動機,放出來的舊機油是什麼樣子的。

在我們店維修保養的出租車,都是7000公里換油,用的是普通嘉實多的10W-30,140元一桶。放出的舊機油比燒油的發動機要乾淨的多的多。


汽車金藍領

出租車在我們的印象中總是十分廉價的手動擋車型,例如幾萬塊錢的捷達,桑塔納,伊蘭特,常常能在街頭巷尾中見到他們的身影。

可就是這些廉價的出租車,卻能夠做到十萬乃至幾十萬公里不大修,反而我們呵護有加的私家車卻不行,其間緣由,信任許多車主都百思不得其解。

更誇大一點地說,“百萬公里不大修”都不算大新聞。一輛存放在長春轎車博物館,車牌號為:貴 AU3228 的捷達出租車就是其間的模範,從購車到行駛百萬公里的七年間,從未有過大修。

其實,發生這種現象不是天方夜譚,出租車每天跑幾百公里,各種路況各種當地跑不斷,保養也用的最廉價的一般機油,加油也是最一般最廉價的,可是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仍是它每天都在跑。這也是出租車和私家車最實質的差異!

我們必須得理解一個道理:車是拿來開的,不是拿來供的。要知道,轎車發動機磨損最強的時分就是冷啟動的一會兒,發動機低溫作業磨損的強度是正常溫度作業的好幾倍。

我們來對比一下私家車和出租車的作業狀況:

出租車啟動進入作業狀況以後,開始不斷地穿插在城市道路上,基本上除了吃飯寬和手之外不會熄火泊車,整個進程下來,熄火泊車時長也不會超越一個小時。這種作業狀況,就保證了出租車的發動機一直在正常運轉。

而私家車則是走走停停,作業日中開車上班,下班,半途就事,買菜都要不斷地啟泊車輛,並且中心泊車時刻就顯著要比出租車要長得多,也就是說私家車的發動機一直在停止狀況和正常作業狀況頻頻切換,形成了發動機的磨損。

發動機作業狀況的差異是形成這種狀況的最主要原因,但也不僅僅是因為這個,保養方面的不同也是其間一個不行疏忽的因素。

想必大部分車主都遵從著5000公里一保養的週期,但由於車輛長時間不運用,許多車乃至半年都開不到5000公里,這就形成車輛保養週期間隔時刻太長。

而出租車在堅持每天跑幾百公里的作業狀況下,一般會一個月或者半個月就進行一次保養,這種規則的運用狀況,對人適用,對車相同適用。

因而,兩種車的用處和任務是不一樣的,這也決議了兩種車的運轉狀況和壽數,我們也不用過分強求。

但仍是要著重的一點是,轎車是一種機械設備,跟人一樣,人不運動肌肉會萎縮,腦子不用也會不靈光,那相同的轎車也不能放,要多開多用,千萬不要把它作為神仙一樣供奉!


全能選手

日常生活中,我們發現出租車的耐久度非常之高,經常可以看到幾十萬公里不大修的出租車仍然能在路上飛馳。但反過來,我們看到同樣的私家車卻是做不到的,這是為什麼呢?

對於出租車而言,基本上一天都能跑個300多公里,車速比較快,也是屬於良性駕駛的那種。而且就算車輛停下來,也不過是半小時左右,相對來說對於車輛的損耗是比較小的。因為半小時車輛的發動機還沒有完全冷卻,氣缸內的油膜還沒有完全消退,所以氣缸、活塞以及氣缸壁之間的磨損也是比較少的。同時,出租車用的都是合資品牌的車型,在品控方面做的是比較好的,而且出租車沒有什麼多餘的電子元件,還是手動擋,相對來說機械東西不太容易出問題。

對於私家車而言,常年是出於“損耗性駕駛”的。比如上下班的時候,大多數都在10Km左右,也就是車還沒熱呢,我們就又開始開了,這對於車輛來說會有些許損耗的。而且,開車的朋友都知道,車輛的冷啟動對於車輛的損耗是比較大的,所以私家車要經常做保養才行。

其實,要說出租車比私家車不容易大修,車輛是主要方面,更主要的還有人為的因素所導致的。就比如說我們的開車習慣,由於出租車都是老司機,對於車輛的把控會更容易,什麼時候加速、減速都是心知肚明,儘可能的讓車輛減少損耗。而私家車則不同,人們開的更加隨意,對於車輛的保護就不那麼到位。


高氏觀市

出租車可以幾十萬公里不大修,還有這事?聽起來很奇怪,出租車天天開,天天跑的,用著頻率這麼高,怎麼可能幾十萬公里都不大修?

其實事情並沒有那麼絕對,跑了30萬公里的出租車很常見,大修的確實不多。但是跑了幾十萬公里的家用車卻很少。出租車相對於正常家用車來看,確實大修的情況會少點,但是也不代表沒有。所以說確實是這麼回事,但是並不是絕對。

那麼出租車每天跑幾百公里,使用頻率這麼高,而我們自己的私家車,待遇要比出租車好得多,保養在4S店,用的件都是原廠的,感覺都比出租車強為啥就比不過呢?

發動機使用時間長了,就會產生燒機油、動力下降、油耗上升,甚至引起故障,這都是因為發動機的磨損造成的。發動機在工作時,由活塞、活塞環、氣缸、氣缸蓋組成了燃燒室,燃燒室是決定發動機性能的重要因素。所以這裡也會被機油保護,但是冷啟動時,是機油溫度最低的,這時候保護作用最低,所以冷啟動時對汽車造成傷害最大的,汽車就怕短途行駛,頻繁冷啟動。

還有就是用車習慣了,出租車司機一般都是老師傅,對車的掌握和理解都會比私家車主強很多。他們知道車子哪裡出了問題,知道什麼情況下不能繼續行駛,知道需要怎樣最小的減少對車子的磨損。而且大多數私家車基本都是5000公里甚至以上才更換機油,而出租車普遍機油更換週期較短。

最後很多出租車因為是運營車輛,所以很多都是幾年強制下線,短時間雖然距離跑得多,但是用車習慣以及保養頻次,再加上經驗的彌補,所以說出租車幾十萬公里大修的少是真的。


小拉車

首先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個錯誤的觀點。出租車幾十萬公里不大修的很少,而私家車只要跑了幾十萬公里的反倒很少大修。


首先只比較公里數沒有多少參考價值,因為出租車是營運車輛,是用來賺錢的,可以說一輛出租車從上路開始幾乎是不停歇的,白天有白班司機,晚上有夜班司機,只有充分利用起來才能拉更多客人,賺更多錢,才可以充分發揮車輛的價值。一般情況下一輛出租車每天最少也得跑一百多公里。有些出租車一年就可以跑個十萬公里。

而私家車與出租車不同,私家車是人們為了提高生活質量而採購的,大多數家庭購買私家車就是為了更加舒適方便地出行需求。特別是城市上班族,每天上下班開開,只要不出遠門,一年跑兩萬公里都難。所以說有些出租車三五年幾乎就能跑好幾十萬公里,而大部分私家車卻做不到。我認識的朋友裡四年的私家車最多的跑了11萬多,而且他還是經常出差跑高速。

還有一點就是出租車運行夠8年就要強制報廢,所以出租車在一些零部件開始老化前已經跑完幾十萬公里淘汰了,而此時私家車仍然繼續服役。

有些朋友會說是因為出租車幾乎不停地跑,發動機冷啟動次數少,而私家車冷啟動頻率高,冷啟動時最傷發動機。所以出租車能更長時間不大修,這個觀點太牽強了。首先來說發動機冷啟動時潤滑油不到位,潤滑效果肯定沒熱車時好,但是隻要發動機運轉起來機油泵幾乎第一時間就供油到位了,這點磨損根本算不上。這個觀點只是聽起來合理的誤區。也不排除商家為了推銷自己機油而炒作的可能。我還沒見過哪輛車是因為平時啟動壞的。



至於說出租車不大修的就更無從說起了,出租車的工作強度大,出故障的幾率只會更大。而且出租車是賺錢工具,大部分車主只關心車能不能正常工作,只要過的了年審不影響做生意,很多小毛病是不會專門去管的。大街上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出租車車況不是很好,一起步發動機聲音大,皮帶摩擦聲也大,但是不影響跑生意,而私家車出現這些情況時早就送去維修了。


所以說就租車在服役的8年裡不大修的太少了,而私家車很多都可以做到。只是有些私家車主太過於愛車,而自己又不太懂車,看了一些關於養車用車的網貼後總喜歡對號入座,一些很平常的問題都要當做大毛病來對待,而4S店肯定喜歡了,平時沒毛病還要說出來幾點毛病哄你錢,何況你自己都說有毛病了,人家能放過你嗎?所以說私家車很多都是被車主給害了,過度保養,過度呵護。

所以說車只要正常開,按時保養,不加劣質燃油,以現在的技術水平一輛車開幾十萬公里完全沒問題。我們應該多瞭解一些基本知識,不要過度保養,這樣才能不花冤枉錢。有問題不清楚的話可以先到悟空問答提問,這裡的朋友們還是很熱心的。


我是故鄉的雲

一句話:車子沒有開壞,只有放壞的。



出租出每天可以跑幾百公里,避免了太多的啟動次數。我們知道靜止的車子機油是在發動機下方,汽車啟動運轉後才能夠對各個零部件起到潤滑作用。但是汽車剛剛啟動到車子熱起來的這段時間內車子的潤滑效果是不夠理想的。長期以往是對車子不好的。不聽馳騁的出租車恰恰避免掉了這些不良的啟動次數。對汽車零部件保護的好。



出租車保養週期短,時間短。我們知道汽車保養的兩個重要依據就是車子的里程和時間。這兩個指標不管是那一個先到期了都需要去做保養。比方說廠家給家用車保養說明為5000公里或者6個月。很多私家車到了6月行駛里程只有3000公里到4000公里的樣子。那就是車子6個月做一次保養,但是私家車行駛5000公里或許只有十幾天的樣子。短期時間內的保養是優於長時間的保養的。



出租車司機更懂車。出租車司機擁有更多的汽車使用知識和駕駛經驗。如果車子有問題,出租車司機可以及早的發現,避免出現更多的或者更壞的問題。





小強說說車

汽車停放幾個小時後,發動機內部大部分機油會迴流到油底殼,活塞、活塞環、與氣缸壁之間的油膜已經破壞,發動機的溫度已經與環境溫度基本相同了。汽車發動機的正常工作溫度一般在80°C~90°C之間,部分高性能發動機的工作溫度可達100°C。只有在這個溫度下,活塞、活塞環、與氣缸壁之間的間隙才能達到設計時的要求,摩擦副之間的油膜才能正常建立。油膜的建立時間與機油的粘度有關,粘度較低的機油建立油膜的時間更短,合成機油的油膜更薄。一般來說,油膜基本建立需要幾十秒(比如黃殼在20度環境中油膜完全建立需要1分多鐘,基本建立也需要20-30秒;如果是最好的全合成機油,10秒就能基本建立油膜)。

  

當發動機在冷啟動時,活塞、活塞環、與氣缸壁已經產生了相對運動,但是機油並沒有及時到並且在摩擦副之間形成有效的油膜,使活塞、活塞環、與氣缸壁之間潤滑不良甚至產生了幹摩擦,是造成發動機磨損的主要原因。

據統計,汽車發動機的磨損 80% 是發生在冷啟動的一瞬間,發動機低溫時的磨損量是正常工作溫度時的6倍!而汽車在正常工作條件下的磨損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汽車就怕短途行駛,頻繁冷啟動。

  

私家車與出租車使用上的區別

對於私家車而言,主要在城市中駕駛,紅綠燈和堵車導致汽車長時間怠速或者走走停停,經常在低於10km的短距離內行駛,開車上班,但到單位車還沒熱。這些就屬於非一般的“耗損性駕駛”。這種“耗損性駕駛”會導致發動機內出現大量積碳,從而影響到發動機的壽命。另外私家車一般停駛時間長,經常需要冷啟動;而行駛時間短,經常處於低溫狀態運行,所以,私家車的發動機磨損量很大。


鳶尾凌礫

目前最長記錄的保持者

是1966年的沃爾沃P1800S,行駛里程已經超過了480萬公里,這些記錄都是出租車司機創出來的。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新聞,在長春某出租車公司中,行駛里程超過70萬公里的出租車有12000臺以上,行駛里程超過百萬公公里的也有2500臺以上,其中98%的車子發動機都沒有大修過。

這是什麼情況?出租車質量就那麼好?要知道,出租車每天行駛的路程,可不是我們這些私家車可以比擬的,而且所經過的路段,也是有好有壞,但為什麼那麼耐用,比私家車還好使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大修

缸頭大修主要是恢復氣門的氣密性,清楚缸蓋積碳,更換氣門油封、氣缸墊等密封件。同時對潤滑、冷卻、進排氣系統、點火(噴油)系統進行維護等工作。

整機大修除了上述工作外,還需要對連桿瓦、主軸瓦、活塞環、缸套等零件進行維護和更換,以提高發動機使用壽命。

那磨損的原因是什麼?

發動機內的活塞、活塞環、與氣缸壁都是金屬材料,它們之間相對運動,就會產生摩擦。活塞、活塞環與氣缸壁之間的摩擦是發動機摩擦損耗最大的部位,約佔發動機摩擦總量的40%——50%。要減少這種磨損主要還是機油的運用。

機油也叫潤滑油,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潤滑,其實就是在活塞環與缸壁之間形成油膜,防止金屬與金屬之間直接接觸從而避免磨損。

如果它們之間沒有潤滑或潤滑不良,在高速運動下磨損量非常大;如果三者之間潤滑良好,磨損量就很小。所以這個部位的潤滑是決定發動機磨損的關鍵。

而在發動機出現故障的眾多原因中,有超過90%的原因,都是因為低溫冷啟動而造成的,出租車雖然經常一跑就是一天,可每天只需要冷啟動一次就夠了,而我們司機車走走停停的,每天冷啟動次數更多,自然磨損也就更加嚴重。

其次,還有不少車輛並不是因為經常行駛,而導致出現故障的,它們是被放壞的。

車輛一旦長時間沒有啟動,發動機內就容易產生大量的積碳,從根本上減少發動機的使用壽命。

最關鍵的一點,出租車司機雖然開著廉價的低檔車,但他們比我們更懂的保養,因為出租車就是他們生計的工具,他們都會定期的更換機油、機濾以及除積碳等。

或許有人會想,我們私家車也有定期保養啊,而且做得保養都是更好更貴的,但汽車還是經常出現大毛病?這是為什麼呢?要知道,有做保養跟會做保養,這完全是兩碼事,你們覺的呢?


V服愛車

這個問題,其實結合我們自己的開車習慣就能找到原因,下面我們來從這幾個方面分析一下。


先說一個最重要的,那就是因為出租車司機一般都是老司機,都比較懂車,即便是野蠻駕駛,也不會像新手一樣做一些不經意的毀車行為。而且,出租車一跑就是一天,車熱了就一直完美運行,這樣對發動機和動力系統是一種很正常的運行狀態。私家車就不一樣了,車還沒熱就到地方了,冷車啟動其實對車的損傷很大。

其次,出租車都是一些比較耐用的街車,出租車公司,可不是一群啥都不懂的人,他們知道什麼車便宜又耐用。比如常見的出租車公司都是用的捷達、桑塔納,國產的一般都用吉利或者比亞迪等比較常見而又便宜的車。



這些車有一個優點就是耐用而且好修,而且,出租車一般都用低配車,電子設備或者一些輔助裝置都是能省就省,比如一鍵啟動、ESP、定速巡航、倒車影像,省錢是最重要的,當然,這也減少了維修和車壞的次數及可能性,試問它都沒有這個功能怎麼能壞呢?


所以,汽車不是開壞的,單純憑里程不能判斷一個車的車況,還要結合平時的一些用車習慣來綜合考慮。


歷史密探

都沒說到重點!說出租車和私家車故障率,我說說個人看法:

出租車只是當車開,而不是當寵物玩的。大多都是基本功能,也就是低配版多些,主要能行駛作為重點。而私家車都是選擇儘量多的功能,其實有些功能就沒什麼大用處,一輛普通功能的車大概有6000個配件,多一個配件就多一些故障,功能越多就故障越多。私家車修車時,修車店裡的人都知道車主不懂車,人傻錢多,零件隨便換,沒壞的原裝件也被拆拆裝裝,或被換成副廠件,私家車大多都是修壞的,而車主還不知道。出租車修車時,修車店師傅,老闆都知道司機比私家車主懂車,哪裡故障幾乎都能自己判斷差不多,也不好騙,不該拆的地方也不會亂拆,而且服務好了有固定回頭客。畢竟出租車是大客戶。

所以總結:1.出租車司機能察覺車出現大故障的前兆,提前解決,避免了大修的發生。 2.修車師傅不會亂拆出租車沒壞的配件,而且用的好配件價格也比私家車的配件報價便宜,所以用的都是真正低價的好配件。3.不會小修變大修,小題大作。 3.出租車保養規律,不像私家車老忘記加這水,忘記加那油的。忘記拉手剎開車,忘記關窗漏水的都有。4.開車習慣出租車有經驗,習慣要比私家車專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