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勞務派遣,月薪8000,民企正式工月薪10000,究竟如何選擇?

執而不惑

粗暴的回答:民企。

如果是國企的正式編制,月薪8000,這個問題還要考慮一下。

但是隻是一個勞務派遣的編制,其實說白了和民企的員工並沒有本質上的差別

都是籤合同,只不過國企貌似給了你一個胡蘿蔔,好像以後可以轉正式員工。

其實這都是:幻覺。

國企的勞務派遣

過去數十年,航空、通信、能源、郵遞等大型國企不同程度使用勞務派遣工。根據國家勞動法律規定,國企、私企等企業在臨時性、輔助性、替代性崗位,可以使用勞動派遣工,使用的數量不能超過其用工總量的10%。這就意味著,國企主要靠直接招聘用人,這樣招來的人為國企正式員工;國企也可以委託派遣公司招人,這樣招來的人為勞務派遣工。

勞務派遣工和國企正式員工到底有何不同呢?

首先,勞務派遣工並不和國企簽訂勞動合同,而是和勞務派遣公司 (有的叫人力資源公司)簽訂勞動合同。這就是說,勞務派遣工實質上是勞務派遣公司的員工,是由勞務派遣公司派到國企上班而已。

其次,一般而言,國企雖使用、管理勞務派遣制員工,但並不支付其工資等,而是支付勞務派遣公司勞務費等,勞務派遣公司再用這些錢為勞務派遣工發工資、上保險等。

再次,從實踐中看,在相同和類似崗位,勞務派遣工的工資待遇與國企正式員工的工資待遇並不相同,一般來說勞務派遣工要少。

最後,國企只有和派遣公司簽訂了用人合同後,派遣公司才可能派人到國企去上班,合同一旦期滿或者終止,被派去的人員只能再回到派遣公司等待,下一次被派遣的地方並不一定還是國企,也有可能是私企。

勞務派遣能轉正嗎?

很難。

《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務派遣崗位一般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

從勞動法的規定就能理解,哪個國營企業單位會讓臨時性、輔助性、替代性的勞務派遣員工轉正呢?

當然,也有可能是“專人專設”的“勞務派遣”崗位,但是我想如果你有這麼厲害的能量,估計也不會特地來問能不能轉正了。

據報道,2014年時全國仍有3700萬勞務派遣工未“轉正”。

企業濫用派遣工的“罪名”之一是,不按規定為派遣工繳納社保。對此盛明富表示,這裡也有一個客觀原因———不少派遣工工作不穩定,臨時性強,而全國範圍的社保接續尚未實現並軌統籌。“派遣工從一個城市跳槽到另一個地方,可能意味著此前交的社保白交,所以一些派遣工自己也不願交社保。”他說,在社保並軌完成前,派遣工保險問題或將持續存在。

所以還是民企好了,民企雖然辛苦,但是紮實鍛鍊自己的能力,以後未必不能打出一片天。


談者無語

就業選擇還是慎重的好,由於這位朋友提供的信息有限,僅能簡單談談個人看法。根據我個人10多年的職場經驗建議從如下幾個方面考慮:

1.正式員工優先:一般來說,勞務派遣人員未來的發展空間十分有限,沒有歸屬感,姥姥不疼,舅舅不愛;正式員工未來發展相對明確,企業更願意培養,當然要看企業前景及個人能力與機遇。

2.關注民企規模:不知提出問題的這位朋友是在哪個城市,什麼級別?民企願意給出1W工資不知是什麼水平。但建議關注一下民企平臺的穩定性:民企最大的問題在於好的時候很好,但是說倒也很快。所以,要特別注意民企的規模,沒有一定的規模難以抵禦市場風險。對於某些整天吹牛的新興企業尤其要小心,比如說樂*網之流。除非你願意賭,那就願賭服輸,萬一賭對了呢?!

3.工資差異不大:8000與10000沒有本質區別,可以忽略不計。勞務派遣人員與國企沒啥關係,估計也沒啥福利,與民企之間基本可以對等看待。關鍵還是看哪個更穩定,勞務派遣的穩定性取決於幾個方面:國企業務的穩定性、勞務派遣公司經營的穩定性、雙方合作關係的穩定性。


人力資源沉思錄

個人認為,民企正式工會更好。先不說月薪更高,光是派遣工與正式工的區別,就足以讓我選擇正式工而非派遣工。

之前有說過派遣工與正式工的區別,雖然是國企,但派遣工並沒有如正式工一樣的各種保障,雖然是民企,但是其有勞動合同的保護,保障相比來說會更好;其次,派遣工跟正式工相比,在晉升上也不可相提並論。

反正就個人來說,可能會選擇民企正式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