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985大學有多難?

黎明曙光2

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

我當初讀的河北山區某縣的二中,俺們班主任跟我們灌輸的目標就是二本!二本!二本!沒錯,你沒有聽錯,就是二本,我們學校每年高考成績出來以後校門口貼的紅榜,都是今年的本科上線率!我那一屆有兩個班是尖子班和火箭班的,專門考試掐尖重點培養的,就這樣,我一個小學同學進了那個班,考了620出頭,上了安徽一個非985的211!
我自己呢?當年考了428, 文科,填志願之前返校去拿書,我班主任身旁幾個老師都說我是一匹黑馬!你沒聽錯,我這垃圾水平都是黑馬,因為我當初上高一成績太差由於沒有班主任要我,所以年級組長就把我扔到他作為班主任的特長班。也就是練體育,音樂,美術生,搞播音的,走這種途徑的,我在這種班一般380左右就是第一名!我高考還超常發揮了!428!另外,雖然我在特長班前三,但是把我扔到普通平行班裡面也不差,中等水平吧。這就是河北很多中學的現狀。

以上是河北一個普通學生的自述。

在這樣的學校,考上985是很困難的,所以該學生說,老師讓他們把目標定位二本才符合實際。

不過話說回來,河北的985、211名額經過衡水等名校和市裡的學校剝削以後還剩多少給縣中?

在前面的回答中,我已經告訴了大家衡水中學的可怕之處:一所超級中學,就可以集全省教育資源之利,從而形成全方位的壟斷,所以你可以說,如果你進了這樣的學校,不用說考上985,就連清北復交都是很有希望的。

同樣的情況,全國也是如此。

同樣的學生,在不同的地區參加高考,結果也會完全不一樣。

比如2002年青海省的高考文科狀元,邵夷貝,那時候高考移民還沒有禁止,她在山東上學,在青海拿了狀元,進了北大,如果在山東的話,大概只能達到復旦的分數線。

區域的差異會讓同樣的分數升值或者貶值一檔到三檔。

這還只是高考成績的差異,如果是比教育水平,那麼對最後的結果影響會更大。很難想象,一個河南的勤奮刻苦最後卻只是上了普通一本的學生,如果出生在北京上的人大附中會怎麼樣。但實際的情況是,人大附中的很多學生,未必有多聰明,他們只是全國最優質教育資源的受益者。

從這個意義上說,考上985的難度,在一定範圍內,不取決於個人因素,而是你投胎的運氣。


佩子臨

若想入985工程大學的大門,必先了解985大學的構成,考985工程大學有多難?下面一一解答,首先了解構成:


以上的名單就是39所985大學的全部名單,這也是中國頂尖的學府。注:此表排名不分先後

那麼想考上985大學又有多難,下面先來看一份具體的大數據表,讓數據帶我們參透其中的秘密

從上面的表格中可以清楚的看出985工程大學在各個省市自治區的錄取率,也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出了每個地區想考985工程大學的難度,這其中不難看出的是985工程大學錄取率排在前三甲的是

上海、天津、北京這三個城市,就像這三個城市的很多985工程大學的外地學生感嘆的一樣,一到週末學校裡的人數銳減,基本都回家了,也可見這三個城市的重點大學本地學生比例程度之高


相比起這三個錄取率最高的城市,貴州、安徽、河南這三個省份的學生想考985大學的困難程度最高,以貴州為例,33.1萬考生中只有3800人能進985工程大學,這樣的比例相比起上海著實讓人覺得傷害值有點高,而安徽和河南的985工程大學錄取率相比貴州也沒有大的變化,都是附加傷害滿滿


從這樣的數據對比中不難看出,城市和地區的發達程度是和教育有直接關係的,經濟發展程度高的地區,教育質量好,名校雲集,對於當地的學生是一件好的事情,而反過來名校畢業生的就業地往往都在本地區或者發達地區,這樣一來就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教育發展程度好的地區越來越好,而相對較差的地區又因為地區經濟差異留不住優秀畢業生,引進人才的力度和條件又是不能與發達地區相比較的,遂高等教育的發展力度不夠,同時被動的條件引起的高等學府錄取率低的問題又為以後的城市地區發展埋下了隱患,故出現差距變大也就有原因可循。



最後想說的是:想考985工程大學,地區因素固然重要,但只要自己不投降,哪怕有萬人阻擋,你依然自信飛揚


長腿叔叔聊教育

我過去是廣東的文科考生。最後高考考取的是一所211大學,當然成績上選985也是沒有問題的,只是自己不想出省,而且不喜歡能夠選的專業罷了。

首先要說明,對很多省份而言,考上985、211這類大學,很難

2016年,廣東高考的考生人數達到73.3萬;2017年,廣東高考的考生人數達到75.7萬。文科一般佔四成,理科佔六成。而廣東高考的一本率不過11%左右罷了。也就是,10個考生裡挑選1個考上上一本。而985、211,你可以理解成在5-10個上了一本的考生裡挑1個。這種難度不可謂不大。(當然,對於廣東考生而言,如果報相對不熱門的985大學而言,可能剛過一本線一點點就可以了,因為競爭很小。)

第二點,高考是一場不穩定的考試

可以這麼說,除了那極少數對高考的領悟瞭然於心的人才,其餘大多數人,在高考中,都可能發生很大的變動。這種變動,給很多本來成績很好的人,考上985這類的名校增加了難度,但對成績相對弱一些的人來說是福音。這是因為高考改卷中,不同批次改卷,不同老師改卷,甚至老師心情的不同而出現的,而高中內改卷的老師口味就相對穩定很多。比如我的高中,在最後高考的時候,全級一直穩定的前10名,除了前三名,後面的7個都不是原來的人,而原來的前10名,差的甚至排到了30、40名,而很很多原來100多名的人,考上了前20甚至前10。所以,如果你的成績現在還較差也不要太沮喪,刻苦努力,把知識點統統掌握好,高考可能會給你一個驚喜。如果你現在成績還不錯,只能說,盡人事,聽天命。

第三點,你在考場上的心態直接影響到發揮

除了極少數人,大多學生上了考場後,腦子裡基本都是一片空白的。而後,你的空白能填補多少,這完全決定於你的心態和你的知識運用熟練度了。而你的空白填補速度的快慢,又與你遇到的題目直接相關,如果運氣好,前期遇到的都會做,那麼你後面就會很順暢,但如果你卡死在了前期或者中期的某一道題,後面就很可能出事。(這裡的前期,要按照你做題的順序來看,而不按照試卷的題目順序。比如你倒過來做,那麼最後一道大題,對你而言就是前期。)當然,這是對你已經學得很不錯而言的。如果你本身就是學渣型,那就算前期會做一些,後面也很難有所突破了。

所以,你現在努力學習知識,只是為了給你一個考場上往後突破的門檻。而在真正的考場上,能不能順利突破門檻,就要看你的運用和你強大的心態了。

有更多的問題,歡迎私信交流。


小李風雨求學路

985高校作為我國最拔尖的一批高等院校,可以說是每個高考學子最嚮往的神聖之地。

可畢竟現實卻是無比的殘酷,能登上金字塔尖上的人永遠也就只有那麼幾個,由於各省(市)高考人數、高考政策、以及高校招生計劃不盡相同,所以各地考生想上985大學的難度也是不同的。下面就由老師來給大家一一分析。



第一、985錄取率存在地3區差異性。

經過統計安徽、河南、貴州、山西、廣東、廣西等地的考生,想上985大學,必須得是高三人群中的1%左右,在黑龍江、重慶、福建等地,進入985大學,最好是高三人群中的那2%。如果在北京、上海、天津,那也意味著想上985大學,你得是高三人群中的4%~5%左右。

考985大學本來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過程,作為執教多年的老師,看著學生從幼兒園,小學,再到中學,一步步走來,都是不懈的努力,用汗水在拼搏。



第二、985高校在各省的數量,教育資源的不平衡性。

有些經濟較為發達,開放性程度高的地區,985高校有多所並存的局面。如北京,上海等。這些地區,對本地考生有政策性的優惠,相比外地報考的考生,要容易的多。有些省份,僅有一所,而且要和外省考生同臺競爭,造成本科上線率低,更不要說是考取985院校了。

一些經濟水平相對落後的地區根本就沒有985高校的分佈,這種教育資源分佈不均的現象更是增加了這些地方考生入985高校的難度。



第三、本省的考生人數

本省的考生人數是影響985高校錄取率的主要因素之一。2017年各個省的報考人數差別依然很大。像我們熟知的高考大省,河南,安徽,山東,廣東,四川等地的高考人數超過了50萬,河南省的高考人數甚至達到了82.6萬。

如果相比於上海,北京,天津這些五六萬考生地區的話,兩者高考人數差別達到了15倍以上。而這些經過層層選拔,走到985院校大門前的學生,就更少了。

當然,考上985高校也並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只要有充足的信心,不懈的堅持,積極的態度,高效率的學習方法,考上985不再是夢想。來吧,讓“優學優考策略”為你出謀劃策,伴你前行。


優學優考策略

恢復高考的錄取率



近年985錄取率




總體來說,985的全國錄取率是1.74%,恢復高考第一年的高考錄取率5%。


夢落憬然

對於我這種生源地為河南,又是農村的我個人覺得特別難。

首先,就地區分佈而言,河南、山東、安徽等是高考大省,本一率特別低。更別提985了。從下圖就可以看出16年的數據中北京一本率百分之30多,而河南只有不到百分之十。我記得我本科的時候就和我室友(本科福建,本一率也挺高的)說,我考過來多不容易啊。

然後,考慮資源因素。城鄉差距大這個是不容忽視的現實。高中在一個小縣城裡讀書,還不是縣高中。是縣二高,資源就跟不上,當然我不否認我那一屆有考的很好的同學,人家是真的時時刻刻都在認真複習,我記得我高考那年我們學校在學衡水中學,高三階段完全照搬,但是好吧,自身能力有限,最後還是隻考了一個二本。

再次,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平。就很難而言,只有鄭州大學是211,沒有985.就河南考生而言吧,我們只能考外省的985,然而,這裡要畫重點了!!!其他省在河南錄取的名額有限(此處僅以河南省為例)。人多,名額少。這個是很嚴重的阻礙因素。

最後,其實我想說的是,會讀書並不能說明什麼大問題。我個人覺得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情況下,得到更多資源的比如北京、上海的學生,雖然他們的成績有時候不高,但是總體而言,他們的綜合素質還算挺高的。這是我們不可否認的,所以有時候當我老媽說哪個省分數線低的時候,我也會反駁一句。


2018要轉運的夏日雪

我們以河北省理科為例,來看看在河北排名多少才能夠考上985大學。2017年河北理科分數最低的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提檔分數為577。

我們再來看一下,577分在河北省排名是為18708。

也就是說,在河北,高考生總共43.62萬人,你只有考到18708名,你才可以被一所985高校錄取。錄取率為4.28%。

所以說,考取一所985院校確實挺難的!


金榜王風

其實從你上學的第一天就大致決定了是否能上985!

很多人覺得太絕對了,是的,如果出錯的幾率少於3%,在概率上講,就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不在考慮之列。特別偏遠的農村學校,就屬於這個範疇。

從全國範圍內來說,大約比例是1.5%,個別省市好一點,不會超過4%,這就說明了985,是多麼的難。

但具體到大城市,就不一樣了!

以西安某名校為例,全校1400人,前1000名可以上211,前800名985. 這個比例就高的驚人。

但如果你知道這裡匯聚了陝西和周邊幾乎所有高分學生的30%多時,就不會驚訝了,校排名可以對應相應的省排名,也就是說,其它外市的學生進入985的機會少之又少。

但如何才能進入這一類名校呢?

一是從他的幼兒園開始,最後進入高中得的幾率不超過20%,其它重點中學年紀級第一二名,外市中考市排名前20,小的市前10.

現在反過頭來看,如果你沒有從小進入他的體系,不進入當地優質小學,幾乎就不可能進入這一類名校,985離你就越來越遠了!

而這種名校,西安還有兩三家。可想而知,留給普通學校的錄取機會是多麼的少了!

但你還不知道,人家壓根就沒看得起常說的985學校,他們的目標是C9,排名在400以前是可以上C9的,當然被宣傳最多的是前80的清北!

教育早就分層了,從一開始就是,3%是存在,那只是小概率的事件,不在估計範圍內。

有多難?要看你的起點和經濟以及家族觀念和社會資源,窮人又一次輸在起跑線上時絕對的大概率事件。


生活對我說

中學的時候只要好好學習就不難。清北可能和智商有關,但是考個中檔的985一點問題也沒有。不要神化985,211。成績不代表人品,985,211裡自私的人更多。很多一本二本的同學如果高中的時候努力學習。也可以上985,211。特別是那些二本中的同學,你們捫心自問下,高中的晚自習你們都在幹什麼了。每天晚上三節晚自習,你們真的認真學習了?另外說一句,雖然這麼說,但是985,211裡的同學成材的肯定比普通本科院校多得多。四年的平臺,他們的眼界和資源,那些二本的同學沒法比的。有些行內大咖想去重點大學演講蹭知名度,學校還不待見他們。那些二本院校想請他們去,估計錢不到位,也請不動的。


杭小州689

非常難,百裡挑一。

沒找到2017年最新的數據,找了下2013年別人整理出來的各省市985大學錄取比例(錄取人數除以高考人數)



最高的上海也不過是5%,即20個人裡有一個人可以考上985大學,最低比例河南的,不到1%,即101人中間可能有一個人能考上985。

有人說身邊不止這些比例上一本,要記住,一本線和985是兩回事,一本線最低是省級別的一本,不一定是211,985院校。

高考俗稱“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那考上985不亞於“千軍萬馬過刀山下火海”。

從身邊經歷來說,考上初中的在小學都是成績還可以的,考上重點高中的在初中裡至少前十名,重點高中考上985的也基本上是班級前十名(衡水中學、啟東中學、黃岡中學這些名高中除外),也就是說普通學校的小學同學裡能有一個考上985就很牛了。

高考考的不僅僅是記憶力,還有技巧和毅力。所以經歷過高考的人會明白985意味著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