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原縣上肖鄉劉小琴:用一言一行詮釋“好女人”!

提起鎮原縣上肖鄉的郭智發,認識的人都會流露出羨慕和讚賞的眼神,因為他有一個好妻子。郭智發的妻子叫劉小琴,她給人的印象是:漂亮賢惠,正直善良,仁愛孝順。由於她的出現,影響併成就了郭氏大家庭的和諧幸福。今年3月,劉小琴榮獲慶陽市“好媳婦”榮譽稱號。

鎮原縣上肖鄉劉小琴:用一言一行詮釋“好女人”!

2001年,正當青春年華的她,從蘭州上學畢業回來,參加縣教育局組織的崗前培訓。在培訓期間,她偶遇了丈夫郭智發,兩人一見傾心,互生愛慕。但當家人和親朋知道他找的對象是這樣一個狀況時都全力反對:郭智發從小生活在一個小山村裡,地形條件極差,山路陡峭崎嶇,吃水靠人擔馬馱,照明靠點煤油燈,上學時中午在學校只能啃冷饅頭。並且兄弟姐妹四人相繼上學,家庭非常拮据,導致郭智發身體從小就瘦弱單薄。而妻子劉小琴,人長得漂亮,性格開朗活潑,家住地理位置優越的大平原,家人怎麼也不願意把自己精心培養成才、自小疼愛的唯一女兒遠嫁給如此偏遠並貧困的家庭去受罪。但劉小琴說:“我要嫁的是一個靠得住的人,不是嫁給錢……”,並義無反顧地嫁給了郭智發。結婚時,為了不讓家人傷心,她瞞著父母花了不到300元給自己買了一套仿真的“三金一銀”,花了260元照了一套簡單的結婚照,結婚穿戴用品及程序一切從簡,沒請司儀,也沒錄像,給丈夫留下了一生的遺憾和愧疚!

結婚之後,由於之前兄弟姐妹們上學、結婚及建房,家庭生活更加拮据。當時兩人每月不到800元的工資,既要還債,又要維持家用,可謂度日艱難。即使這樣,劉小琴絲毫沒有埋怨過,默默理解並支持丈夫。她省吃儉用,精打細算,從不羨慕別人、與人攀比。每次回家,不用丈夫提醒,都要給婆婆零花錢,買些好吃的。

婆婆常年身體多病,劉小琴從不把自己當公職幹部,她盡其所能幹家務活兒。下廚做飯,蒸煮滷炒,樣樣能行;上山幹活,收豆鋤地,行行賣力。對待鄰居、親戚熱情大方,接來送往,無不細緻周到。對待兄弟妯娌、親朋鄉鄰,真誠相處,在利益和矛盾面前,都是退讓一步,寧可自己吃虧,也要顧及情分。給家族裡年輕的媳婦們樹立了賢妻良母的形象,大家經常打趣道:“嫂子是我們的榜樣,一切向嫂子看齊……”。

鄰居某家有三個女兒,大的不到六歲,小的不到兩歲,母親從小就是個殘疾人,三個孩子平時穿戴非常可憐,這讓她時時牽腸掛肚。平時,她收集些別人和自己家孩子因尺碼太小而不能穿的衣服,經過仔細洗補,送給三個孩子穿;另一位鄰居家有一個不到六歲的小男孩,兩歲時媽媽離家出走,為維持生計,爸爸外出打工,爺爺一邊照顧孫子,一邊在村子附近做零活,孩子下午放學及週末無人照管,到處遊蕩。她就經常把小男孩叫到家裡,盛飯倒水,噓寒問暖,儘量讓孩子得到一絲關懷和溫暖。

劉小琴是一名教師。參加工作17年來,她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以高尚的師德、出色的教法、優異的業績贏得了領導和家長們的一致好評。她一直身兼教學和班主任雙重重任,工作中始終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模範班主任,受到上級部門表彰獎勵。長期與孩子們相處,讓她擁有一顆本能的愛心,經常打電話或親自家訪,瞭解和掌握學習及生活上有問題的孩子,用自己的錢買學習用品獎勵學生,並資助生活困難的孩子,時時關愛他們的生活。所帶的班級,有一個單親孩子,他的母親在生他和雙胞胎弟弟時難產而早殤,其父在一家單位做聘用工,月收入不到一千元,一個人拉扯三個孩子。劉小琴得知情況後非常關心孩子們,經常做心理疏導,動員師生們捐款捐物,還時常給他們買衣服、給零花錢,時間長了,孩子們都稱她為“劉媽媽”。

丈夫是一所學校的負責人,平時工作壓力大,無暇顧及家庭和孩子,劉小琴一個人把整個家打理得井井有條。每天下午放學後做飯洗刷,給孩子輔導作業,到了晚上,備寫教案、批改作業、洗衣服、準備第二天的早餐,她十幾年如一日,由於過度勞累,身體非常虛弱。

共道幽香聞十里,終知芳譽亙千鄉。劉小琴以樸實無華、真誠善良的優秀品格詮釋了一個“好妻子”“好兒媳”“好母親”“好老師”即一個“好女人”的深刻涵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