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人在廣州深圳香港等這麼多人,為什麼看不到汕尾門面招牌呢,也很少聽到請問是什麼原因?

nn丨

汕尾原來是海豐縣轄的一個海濱小鎮,所以海陸豐人都不太願意叫自己為汕尾人,覺得沒面子,沒有海陸豐這個名字有歷史積澱和榮光。但也要例外,民間團體只能使用汕尾,如惠州汕尾商會的大字招牌就屹立在東江邊上。

另外汕尾也還沒有建立起一個響亮的菜系和行業,所以市面上較少打上汕尾的店鋪,不過市民一般都大概知道什麼店是汕尾人開的。目前汕尾商人最成功的的行業是房地產開發和菸酒禮品水產品經銷,一個房地產公司肯定要取一個響亮的名字,前面綴一個汕尾市算什麼呢?

汕尾地區歷史上基本都是屬於惠州管轄,所以在香港和海外都是以惠州人的身份而處世,參加的是惠州同鄉會,到現在還是。

除陸豐和潮汕地區接壤地區,和潮汕地區聯繫沒有外人想象的多,海陸豐地區人民不論歷史還是現在,都是向西流動和聯繫,潮汕地區本來就是勞動力輸出地區,去潮汕能幹什麼?

有人自以為同有個汕字,就把海陸豐人劃撥到潮汕人一類,其實民間大體上說海陸豐人是福佬人(音鶴佬),和潮汕人有區別。總體來說,大部分人說的是福佬話,少部分說變種的客家話和潮州話,和惠東接壤的部分村莊說惠州話。

由於歷史短,汕尾內部有矛盾,無論歷史還是現在,海陸豐的主體都是海豐(陸豐陸河都是從海豐析出),未來的發展也在海豐,當汕尾城區和海豐東部建設連成一片,矛盾當可消解。從地理位置和經濟發展趨勢來看,汕尾的發展前途優於陽江及廣東大部分城市,除非當地自己作死。


獅子滾球

前些時為了答一個題對汕尾做了點研究,所以對這個題有點自己的想法。

汕尾是廣東著名的僑鄉,旅居港澳臺同胞和海外華僑約百萬人。在廣州深圳香港生活的汕尾人肯定不少,但門面招牌卻不多,我覺得有以下原因:

第一,“汕尾”兩個字作為城市名的知名度並不太高,無益於打招牌。

汕尾市是1988年才建市的,沒有太多積澱,而它的舊稱是大名鼎鼎的“海陸豐”。

第二,海陸豐有民風彪悍的惡名,可能導致去大城市打拼的汕尾人有心理壓力。

你可能聽過“天上雷公,地下海陸豐”這句俗語,原本是說:天上的雷公揚善除惡,地下的海陸豐人正氣正義。

可卻被很多人誤讀為:天上最惡的是雷公,地下最野蠻的是海陸豐。

前幾年新聞曝光了陸豐“製毒第一村”博社村。再加上坊間一直流傳著很多關於海陸豐的彪悍故事,群毆械鬥槍戰什麼的。所以人們的這種解讀也不算空穴來風。


我生活在深圳,去過廣東很多地方,但有朋友就告誡說:如果沒有本地朋友帶,千萬不要去海陸豐玩。

上次關於汕尾的答題就有網友評論說:去那地方得先配置好點的防彈衣……

也有很多廣深網友表示,其實自己身邊碰到的海陸豐人很友善可愛。

我就有一個關係很好的同事,斯斯文文,婦女之友類型的,以前只知道他是潮汕人,幾年後他才說起他老家是海陸豐。

引用一個匿名網友的話吧:作為一個海陸豐人,到廣州深圳這些大城市交朋友找工作,甚至不敢輕易透露自己的家在哪,怕嚇到對方。

第三,大量旅居香港的汕尾籍華僑被歸為潮州鶴佬人,可能也影響了其他離鄉的汕尾人。估計還有上一條的原因吧,很多汕尾人自稱是潮汕人。


有沒有人跟我一樣,對於“潮汕人”“潮州人”或“客家人”根本就傻傻分不清楚嘛。我估計,那些大大小小的“潮州菜館”和“客家菜館”就有汕尾人開的哦。


貓熊姐姐

汕尾人低調,不想出名。深圳潮汕商會的現任會長吳木棠先生也是汕尾人(陸豐市)。而陸豐人也不想自己是汕尾人,汕尾人包括陸豐人在外統一稱為潮汕人,但骨子裡又不想人家稱為潮汕人!就這麼簡單,就這麼矛盾!


謝生41

因為海陸豐 汕尾人在外口碑不好 放門面招牌怕影響生意 海陸豐汕尾人就是古代的南蠻 真正的土著 潮汕人大多都是後來遷徙和發配過來的 所以海陸豐汕尾人的長相和潮汕人是有明顯的區別的


KTXXXXX

其實吧,現在好多海陸豐人都不知道他是哪裡人。老是說潮汕人。有些人知道的,他也不會說是海陸豐人,一般的話他們都會說潮汕人,以前我小時候,別人問我是潮汕人嗎?我說是。。然後我叔叔笑我。。我叔告訴我是海陸豐的人。一般的話人家都會說是潮汕人,自己狼幫自己狼。。這樣說比較團結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