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現代史上貢獻最大的將軍是誰?理由是什麼?

咣噹派

l

我認為彭德懷大將軍。其理由有二點。

一,抗日戰爭時期,彭德懷是八路軍付總司令。朱德總司令被毛澤東主席調回延安,彭德懷將軍實際是前線對日作戰主要負責人。一九四零年,從抗日戰爭相持階段。日本誘騙國民黨蔣介石投降日本。在這個關建時刻,彭德懷八路軍一百個團發動了對日本侵略者的百團大戰,亦稱大破襲戰役。百團大戰的勝利,大大提高了全國軍民對抗日戰爭勝利的信心。嚴厲打擊投降日本的悲觀情緒。證明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八路軍,新四軍抗日力量,與抗日決心。

二,在一九五零年。在林彪等人反對毛澤東主席出兵朝鮮,彭德懷大將軍堅定支持毛澤東主席出兵朝鮮。他說,如果我們不出兵朝鮮,美國人打倒我國東北邊境,美國這個老虎隨時可以咬我們一口,對我國進行侵略。晚打仗不如早打仗,等打勝了,再搞國內生產建設。堅決支持毛澤東主席和黨中央,出兵朝鮮,彭德懷被任命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委。彭德懷大將軍不負重望,把以美國為首的十五國聯合國軍從鴨路江打到了三八線上。最後美國不得不停戰議和。這時美國人自建國以來唯一的以失敗告終的戰爭。難怪美國一批將軍說,不要同中國陸軍作戰,不然就是找死。彭德懷大將軍領導下的抗美援朝戰爭,打出了國威,軍威,打出了中國幾十年的和平環境搞經濟建設。

因此,我說彭德懷大將軍是中國近現代史上貢獻最大的將軍。


蔡哥談

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人在南昌打響了武裝鬥爭第一槍。南昌起義的重大意義毋庸置疑。時間來到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授勳儀式誕生了十大元帥十大大將。其中八位元帥六位大將與南昌起義緊密相關。



八位元帥是:朱德、賀龍、劉伯承、聶榮臻、林彪、陳毅、葉劍英、徐向前。六位大將為:陳賡、粟裕、許光達、張雲逸、譚政、羅瑞卿。

這批將帥有三位元帥在南昌城頭直接指揮戰鬥,他們是:總指揮賀龍、參謀長劉伯承,南昌市公安局局長兼第三軍軍官教育團團長朱德。8月2日,聶榮臻、林彪帶著駐紮在九江馬回嶺的第四軍二十五師共3000人,擺脫張發奎,開赴南昌,參與起義。時任第二方面軍教導團准尉文書的陳毅也在九江脫離教導團,8月10日在撫州追上了起義部隊。



時任張發奎第二方面軍第四軍參謀長的葉劍英,秘密加入了共產黨,利用與張發奎的關係,探聽機密消息,阻止了張發奎參與剿滅起義部隊。徐向前未直接參與起義,他在起義爆發後脫離第二方面軍,離開九江尋找革命隊伍。

當時的朱德,周恩來說:“朱德同志是一個很好的參謀和嚮導。”朱德的作用僅僅如此。

為什麼朱德會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位總司令?

9月初,起義軍在三河壩兵分兩路,周恩來、葉挺、賀龍、劉伯承帶領主力部隊,按共產國際要求,奔赴潮汕,奪取海陸豐,意圖佔領港口,以便於接受共產國際軍事援助。朱德率部4000餘人作為殿後部隊,按周恩來要求,用3天時間阻止敵人追擊。

激戰三天後,朱德的部隊傷亡慘重,僅剩2000人開始撤出三河壩,追趕主力部隊。路上遇到潰敗的粟裕所在部第二十軍教導團,朱德才知主力部隊已經全部失敗,領導人周恩來、葉挺、聶榮臻逃亡香港,賀龍返回湘西。

此時的革命隊伍軍心大亂,一觸即潰,部隊官兵提出散夥。這支部隊基本力量25師和24師部分官兵,均非朱德所帶隊伍。

林彪帶著幾個黃埔四期同學找到陳毅,要他一起離開隊伍,到上海重新另起爐灶。陳毅毅然拒絕。其他師長、黨代表各團團長全部離開了隊伍,師團級幹部僅剩王爾琢、陳毅。革命火種奄奄一息,即將熄滅。

關鍵時刻,朱德力挽狂瀾,他在天心圩召開軍人大會,用他對革命的激情與信心,感染了剩餘的800官兵,讓僅存的革命火焰再次燃燒。他說:“大家知道,大革命失敗了,我們起義軍也失敗了,但是我們還是要革命,同志們,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強,發給路費。”



“中國革命現在失敗了,是黑暗的,但黑暗也是暫時的,中國也會有一個1917年,只要保存實力,革命就有辦法,你們應該相信這一點。”

朱德用他高山一般的革命信仰,讓這支敗軍鳳凰涅槃。

南昌起義失敗了,但因為朱德,它又成功了。

陳毅後來說:“朱總司令在最黑暗的日子裡,在群眾情緒最灰心喪氣的時候,指出了光明的前途,增加群眾的革命信念,這是總司令的偉大。”


這800革命火種,誰也不會料到22年後,他們會成為這個國家的新主人,但他們依然義無反顧,再次踏上革命征程。這中間包括林彪、粟裕。這支隊伍後來在井岡山與毛主席勝利會師,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基礎,戰鬥力的核心。有了這支堅定信念基礎的隊伍,必然戰無不勝。

朱德開始向這支隊伍傳授他的新戰術——游擊戰,並用游擊戰術帶領他們殺出一條血路,勝利到達井岡山。他的戰術也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克敵制勝的不二法寶,甚至現在都影響著全世界。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評價說:“這支隊伍在極端困難情況下能保存下來,朱德、陳毅為中國革命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朱德從南昌起義的邊緣成為“朱毛紅軍”核心,又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對中國軍隊的貢獻,光耀千秋,當之無愧的中國軍隊第一人。


滄海歷史春秋

中國近代史的官方界定是從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貢獻最大的將軍當然是指在近代史的對外戰爭中,抗擊外地侵略貢獻最大的將軍。

因此,在國共內戰中戰功卓著的林彪、粟裕、劉伯承等等都沒資格入選。這普通曾國荃雖然剿滅太平天國也不能入選一個道理。領導志願軍抗美援朝不敗的彭德懷將軍也超出近代史範疇,況且抗美援朝利弊還有很大爭議。

我認為收復新疆的左宗棠位列第一。新疆不保,西藏蒙古也不保,甘肅寧夏也不保,然後華北危機,中國亡國。左宗棠抗擊沙俄,平定新疆叛亂,保衛新疆,建設新疆。功在千秋,利在當代。左宗棠才是近代史貢獻最大的將軍。

以下就不計排名了。

我們對李鴻章有極大誤解。首先要明白第一個道理:主戰派不一定愛國,主和派不一定賣國。第二個道理:忘戰必危,好戰必亡。然後你在審視李鴻章,你會認為它是晚清最大的智者,是大清的擎天柱,甲午戰爭,李鴻章以一己之力抵抗整個日本,失敗不可避免。李鴻章作為替罪羊,被慈禧太后趕出北京。如果繼續重用李鴻章,就不會有“義和團”的胡鬧,曾格林沁的亂來,大清還會苟延殘喘幾年。

袁世凱和孫中山一起推翻清朝,結束三千年專制統治,成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國。袁世凱的貢獻最大。後來復辟,犯了錯誤,不能抹殺他締造共和的歷史功績。就像毛,幾億人至今崇拜,他不是也發動過大鍊鋼鐵和文革嗎?


鳳凰島老狼



“虎仔”父親去世了!

戴笠將這份絕密情報送到蔣介石的辦公室,蔣介石嗟嘆不已:”天爐戰術”進入關鍵階段,”虎仔”如果心有旁鶩,一切將功虧一簣。

戴笠進言:委員長,您可以奪情。國家危難之際,忠孝不能兩全。

蔣介石嘆息:我奪情是可以,但是他能不能同意呢?即使同意,能不能不分心呢?一鼓作氣,士氣軍心最重要。

參謀喊了一聲報告:長沙戰區送來急電!戴笠接過電報,通讀了一遍:委員長,老虎仔自請延遲父親發喪,用勝利祭奠告慰家翁。

蔣介石感嘆:不愧為我的虎將。經兒,你代替我去慰問伯齡家屬,獻上我親筆的輓聯。你在哪裡,等待伯齡凱旋歸來,替他守孝!

蔣經國回覆:好的!父親。

日軍情報機構得到了薛伯齡父親去世情報,彈冠相慶,決定發動心理戰,摧毀中國軍人戰鬥意志,擾亂軍心。



薛嶽此時此刻內帶孝章,堅定地站在嶽麓山上,給到了指定位置的國軍數十萬將士們下達圍剿命令,日軍精銳師團陷入絕境之中,這是二戰全面爆發後,創造的輝煌成就,中國戰區連續創造在同一個城市勝利三次大會戰,長沙會戰阻止了日軍南下戰略,讓抗戰進入了對峙階段,國民政府鞏固西南半壁江山,我國從亡國危機中解脫,具有重要意義。

長沙會戰是指發生在抗日戰爭1939年9月到1944年8月期間,中國軍隊與侵華日軍在以長沙為中心的第九戰區進行了4次大規模的激烈攻防戰。也稱為“長沙保衛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長沙是舉世罕有的受災最嚴重城市之一,整個城市被大火連續燒了兩天兩夜。在這場文夕大火的背後,正是持續6年的四次長沙會戰。國民政府特別重視長沙地區的防禦,由薛嶽率領的第9戰區集結重兵與日軍在戰線對峙。前2次長沙會戰,雙方都自稱獲得了勝利。從戰術上看,雙方並未分出勝敗,中國軍隊的損失更大;但從戰略上,阻止了日軍的戰略目的,可以認為是抗戰中的勝利。第3次長沙保衛戰則是國民黨軍隊一場典型的勝仗,國民黨軍隊與日軍展開殊死搏鬥,終將日軍擊退。第4次長沙會戰日軍吸取教訓以優勢兵力發動猛攻,中國軍隊被迫南撤到衡陽,再次與日軍進行了慘烈的衡陽會戰。1938年至1944年,腥風血雨的四次“長沙大會戰”,是14年全國抗戰中中日雙方出動兵力最多(日軍66萬人次,中國軍隊100餘萬人次)、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的一次大會戰。這場震驚世界的會戰前三次以中國軍隊的勝利而告結束,日軍受到中國軍隊的沉重打擊,日軍共傷亡10.7萬人,中國軍隊共傷亡13萬人。

我推薦薛嶽將軍為影響我國近現代歷史最重要將軍之一,他為民族二戰,挽救了國家和民族。


唐俊龍55398571

左宗棠,沒有左帥,如今的甘肅就是邊境,我國近半國土就為別人所有,至於其他的如薛嶽劉伯承林彪彭德懷這些先賢們,固然為國家命運做出了巨大貢獻,但都是不能不可替代,尤其是內戰,更是不可言勇的地方,劉伯承元帥曾說過,他最怕看戰爭片,怕那些失去丈夫的寡婦問他要丈夫,怕成為孤兒的問他要父親,至於打敗聯合國軍,固然歷史無法重演,可是假設彭大將軍不出徵,其他的九元帥十大將,甚至57上將也一定不會讓美國佬輕鬆,當時的解放軍是百戰之師,虎狼之師不可與爭雄,誰惹誰倒黴,美國佬不倒黴才怪


寂寞的青韻

中國近現代史上貢獻最大的將軍應該是林彪元帥了,他指揮了一場一場輝煌的的戰鬥。 土地革命時期,龍崗伏擊戰,林彪指揮中國紅軍以少勝多,殲滅國民黨一個師部,三個旅共計1.2萬人,可謂是一次重大勝利。 黃陂草臺崗伏擊戰,這也是土地革命時期最為龐大的一場伏擊戰了,殲滅了國民黨三個師,而這一場戰役也是林彪元帥作為總指揮。飛奪瀘定橋和臘子口戰役也是林彪元帥指揮的著名戰役,特別是飛奪瀘定橋戰役,可以說是奇蹟一般的戰役。

緊接著就是平型關大捷,這一場戰爭是林彪元帥指揮的戰爭,取得了中國全面戰爭零的突破,是一場意義非凡的戰鬥,打擊了日本人的囂張氣焰。

除了這些戰役之外,林彪元帥還參與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衡寶戰役,廣西戰役,海南島戰役,可以說是戰功赫赫。可以說單獨林彪元帥指揮的戰鬥殲滅的國民黨絕對就不下幾十萬,可以說林彪是戰無不勝的軍事天才,蔣介石說他是黃埔軍校最優秀的將軍,斯大林評價他為常勝將軍,哈里森也評價為紅軍星河中最璀璨的明星。


睜大眼睛答題


無疑是被譽為"軍神\

劉建兵145263287

應該是林彪元帥吧!他上過黃埔軍校,參加過北伐和南昌起義,在井岡山反圍剿時期和彭總就是毛主席的左膀右臂了。二十三歲就當了軍長,二十四歲升任軍團長,如此年輕就委以重任,在紅軍裡面不多見啊!長征時,林總的一軍團作為主力是開路先鋒,打了不知多少硬仗惡仗。抗戰爆發後,林彪直接指揮了平型關大捷,打破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的鼓舞全民抗戰的士氣。後因友軍誤傷,到蘇聯養病幾年,不然抗戰史會有他更濃重的一筆!日本投降後,國共和談破裂,大決戰開始,林總指揮了三大戰役中的兩場,即遼瀋、平津戰役。後來又揮師南下,解放了中南和華南的廣大地區。林元帥的部隊從白山黑水的東三省,打到四季瓜果飄香的海南島,說半個中國都是他的四野打下的也不為過,其功居功至偉,能和林總相提並論的只有彭總了。


ZHJQ月是故鄉明

朱德在南昌起義失敗只剩下800人時,革命處於低潮時說:“大家知道,大革命失敗了,我們起義軍也失敗了,但是我們還是要革命,同志們,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強,發給路費。”“中國革命現在失敗了,是黑暗的,但黑暗也是暫時的,,只要保存實力,革命就有辦法。”

朱德此時果斷地指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源的偉大論斷,和毛主席的理論不謀而合。對革命充滿信念。他領導這些寶貴的軍事資源,和毛主席在井岡山勝利會師,保存了革命的種子。可以肯定的說,這八百壯士是人民解放軍的基礎。

所以毛主席給了朱德很高的評價,稱朱德是中國的紅軍之父。在國際上也享有盛譽,和毛主席共同指揮了歷次戰爭,取得了中國革命的勝利。所以可以自豪地說是他引導了革命的星星之火。點燃了推翻舊中國的燎源大火,焚燒了封建王朝的的基礎,和他的戰友們一起建立了一個新中國。我認為朱老總是貢獻最大。


古今野話

中國近代將才輩出,都對中國的發展有不可替代的貢獻,所以無法說誰就貢獻最大,我說幾個比較出名的。

1,彭德懷《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指揮了“百團大戰”,任抗美援朝志願軍總司令,對抗了世界級別的將軍,並且取得了絕對的勝利,是民族英雄。

2,粟裕

開國十大將軍之首,中國建國之前的戰役大多都有參加,據說是建國將領裡除林彪之外最能打的。

3,林彪

被稱為平型關戰神,常勝將軍,指揮解放戰爭三大戰役中的兩個,殲敵百萬。

才疏學淺,只知道這幾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