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亮的夢想,用奮鬥打磨|評論員觀察

閃亮的夢想,用奮鬥打磨|評論員觀察

與時代同向同行,以奮鬥築夢圓夢,用腳步丈量的青春,定會綻放出燦爛的光華。

閃亮的夢想,用奮鬥打磨|評論員觀察

咬著觸控筆做電商帶動鄉親們致富的李娟,從焊接學徒成為全國技術能手的劉仔才,在平昌冬奧會勇奪男子500米短道速滑冠軍的武大靖……這段時間,第二十二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的事蹟,讓無數人在青春風采中感受到夢想的魅力、奮鬥的能量。

閃亮的夢想,用奮鬥打磨|評論員觀察

夢想、奮鬥,是永恆的話題。不過,究竟該有怎樣的夢想,又要如何去奮鬥,卻有不同的理解。最近網絡熱傳的一段視頻中,一名小學生直言“我的夢想就是發財”,引來不少思考。無獨有偶,一位企業家談及創業時也憂慮地提出,很多年輕人希望“今天註冊公司,最好明天上市,後天成為中國首富”,同樣觸及夢想與奮鬥的深層次問題。

的確,夢想與奮鬥相輔相成。首先要有目標,才有行動的方向;也只有一步一步前行,才能抵達夢想的山巔。習近平總書記曾深情講述我們黨的歷史上幾位卓越領導人的故事:毛澤東在青少年時期就立志獻身中華民族強盛,周恩來21歲領導了天津愛國學生運動,鄧小平18歲在法國留學時加入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他們在青年時代就確立了革命理想,立志為民奮鬥。崇高的理想、不懈的奮鬥,詮釋著人生應有的大胸懷、大境界、大價值。

今天,社會觀念更加多元多樣,夢想也有了更豐富的色彩。不是說實現“財務自由”的夢想就是庸俗的,但更要思考的是,應該如何跳出個人利益,去追尋更為開闊的人生夢想?又該以什麼樣的態度,去找到成就夢想的階梯?

即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名利不是夢想的唯一標準,捷徑絕非實現夢想的首要通道。如果以投機取巧消解奮鬥的內涵,那麼夢想就會變成空想;如果以財富名利矮化夢想的價值,那麼奮鬥就會喪失意義。馬克思曾經寫道:“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首先要立志,那應該是放開眼量、存於高遠的志向;其後是前行,用奮鬥打磨夢想最耀眼的光芒。立鴻鵠志,做奮鬥者,才能在夢想與奮鬥的相互激盪中無愧於青春、無悔於人生。

年輕人最不該在能奮鬥的時候選擇安逸。有夢想,有機會,有奮鬥,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造出來。中國正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中華民族距離偉大復興的目標從未如此之近,這樣的時代大背景,為廣大青年夢想成真、人生出彩提供了廣闊舞臺。從營造更加公平的發展環境,到不斷推進簡政放權激發市場活力,再到深化改革降低創業門檻,這個時代賦予年輕人更多機會,讓他們能站在更堅實的地基、更廣闊的舞臺上書寫精彩。與時代同向同行,以奮鬥築夢圓夢,用腳步丈量的青春,定會綻放出燦爛的光華

追夢需要激情和理想,圓夢需要奮鬥和奉獻。一位自稱“放牛娃”的企業家堅信“創造人類幸福全靠自己辛勤勞動,刻苦工作”,如今他的汽車夢已經做到全世界;一位出身普通農家的女孩,志在“贏下每一場比賽”,現在已是排球國手。從天當房地當床的“鐵人”,到讓一棵松變成百萬畝林的“塞罕壩人”,從揹著被褥行囊進城打工的農民,到不分晝夜奮戰在科研一線的創新人才,我們這個時代點點滴滴的進步都是具體的人幹出來的,都是經過艱苦奮鬥得來的。在奮鬥中釋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就能用一個個鮮活的青春夢想,支撐起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宏大敘事。

閃亮的夢想,用奮鬥打磨|評論員觀察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奮鬥本身就是一種幸福”。新時代屬於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夢想不會自動成真,奮鬥是其橋樑;目標不會自動抵達,奮鬥是其路徑。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才能成就精彩之我、豐富之我,也才能共同創建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