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粘玉米育苗移栽與秋白菜一年兩熟種植技術,您知道該怎麼操作嗎?

侯哥農技在線

表哥文化不高,長得不帥,海拔一般,善於鑽研,是十里八村有名的種植能手,當地農民尊稱張老師。

張老師不但地種的好,產量高,更為人稱道的是他種植的經濟效益更是不得了,畝種植淨收益是普通大田玉米的20倍以上,請聽我一一道來。


我今天就先說說表哥最擅長的技術之一大田粘玉米秋白菜一年兩熟種植技術。按照長話短說,繁事簡說的原則,我概括的介紹一下技術概況。

張老師最常說的是“快馬攆不上菜行。”春玉米80天左右的生育期,秋白菜60多天的生育期,總共需生育期140多天,如何在生育期120多天的地區實現一年兩熟,並且獲取較高的經濟效益?那就就需要提前搶種粘玉米,在大田不適宜播種的情況下搶種就只能採取育苗移栽的方式解決。

具體技術概況如下。

1、4月1日開始搭建小拱棚或斜棚。當然有大棚的條件的更好,開始暖棚。

2、4月8~9日準備育苗土,育苗土一般用細田土80%,農家肥20%混拌均勻,因為苗期養分需求量較小,所以一般不用化肥,防止燒苗。

3、4月10日用育苗缽育苗,按照畝用苗3500株準備,品種一般選擇肯粘一號,具有早熟,口感好,成品率高的優點,出苗後75天可青食用,穗長20公分左右,穗徑5公分。

4、4月中下旬大田整地完成,要求整地要細,底肥用硫酸鉀型複合肥100斤/畝深施,切忌使用含氯化鉀的玉米專用肥,防止影響下茬作物。

5、5月10日前移栽完成,畝實際留苗3000株,過密穗小影響銷售。移栽既要與5月1日前後春玉米播種時間錯開,又可防止早春霜凍災害。採用雙模的種植模式,就是壟上覆蓋一層地膜,栽植完成後上年用竹片為骨架,敷設一層小拱棚,張老師叫當地叫天棚。並開小口放風。

5、加強水肥管理,及時追施尿素。這樣可以比大田直播粘玉米提前15-20天上市,坐家批發價1.5元每穗。畝收入4500元。

粘玉米收穫後立即整地,立秋前3~5天種植秋白菜。

大白菜水肥管理要掌握如下關鍵技術:

1、施足基肥

一般畝施有機肥2000-3000公斤,同時每畝施用尿素4-5公斤、二銨15-20公斤、硫酸鉀8-10公斤做底肥。

2、苗期至團棵期要控水控肥(主要控氮)

除了特殊情況要施提苗肥以外,一般在蓮座期要蹲苗,一來使地上部同化器官(外葉)生長健壯,二來促進根系生長和下扎,為後期的快速生長與大量吸收營養和水分打下基礎。

3、追肥要掌握在蓮座期進行

追施速效性氮、鉀肥為宜,可以畝追施尿素10-15公斤、硫酸鉀8-10公斤,並及時灌水。

4、根外追肥

大白菜是喜鈣作物,在生長期噴施0.3%的氯化鈣溶液或0.25%-0.50%的硝酸鈣溶液,可降低乾燒心發病率。在結球初期噴施0.5%-1.0%的尿素或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可提高大白菜的淨菜率,提高商品率。

大白菜生育期長,產量高,一般畝產5000公斤以上,按4000公斤保守計算,畝保守收益2000元。結合粘玉米的4500元收益,畝收入6500元,扣除種、肥、藥及人工等費用500元/畝,淨利潤6000元/畝。


但要切記,因育苗移栽需人工較多,不宜大面積種植,建議不超過10畝為宜。

可能我表述的不是十分詳細,有想了解細節的可以私信我,我會提供張老師的具體聯繫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