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玉米苗期乾旱,怎麼處理更有效?

侯哥農技在線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種植玉米不僅擔心價格漲不上去,更擔心有價格時沒產量,種植玉米是靠天吃飯的,沒有自然災害時,只要管理得當,產量一般都會比較可觀,可如果遇到自然災害,減產或者絕收都是很正常的。
經常出現乾旱的地方,一定要選擇抗旱的玉米種子,玉米在苗期乾旱,對玉米的生長影響挺大,個人認為可以從這幾點考慮。



適時澆水保苗

既然苗期出現乾旱,那首先考慮的就是想辦法澆水,儘量不讓玉米苗乾枯,可以通過抽河水或者井水來澆水,當然這也會增加種植成本,但為了保苗那也是沒辦法的。澆水時不可太過量,澆水時機也得把握好,儘量選擇早上或者傍晚,太陽正烈時不能澆水。

播種時使用地膜

雖然玉米的抗旱性比其他農作物強,但也不能過於缺水,比較乾旱的地方,種玉米最好使用地膜,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水分的蒸發,早晚溫差大地膜上還會形成水珠。



購買種子做好補苗準備

如果幹旱比較嚴重,澆水灌溉的條件又不具備,那就只能等著老天爺降雨,這時要提前購買種子育苗,很有可能很多苗受損,出現弱苗、死苗等情況,待旱情緩解後,及時進行補苗,弱苗、枯苗都得去除。

做好病蟲害預防

玉米苗期出現乾旱,容易出現紅苗、死苗、紫苗等現象,這時得做好心理準備,後期出現病蟲害的幾率會比較大,適當的可以噴些藥物進行預防,後期要及時關注病蟲害,一旦出現異常情況,要及時對症處理。



總而言之,玉米苗期出現乾旱,需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處理,切莫置之不理,否則產量會受較大影響。種植玉米想賺點辛苦錢不是那麼容易的,從播種到收割,再到銷售,都是緊密相連的,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影響種植玉米的收益。以上為個人對玉米苗期出現乾旱問題的理解,如有不妥之處,歡迎在評論區多多交流指導。


微塵微視界

東北春玉米苗期十年九旱,在農民心中已經成為一種定律。

那麼怎麼面對春玉米苗期乾旱,減少損失呢?下面我們就具體談談苗期乾旱問題及處理方法。


乾旱是指長時期降水偏少,造成大氣乾燥,土壤缺水,使農作物體內水分虧缺,影響正常生長髮育而減產。玉米屬於半溼作物,對缺水敏感性比水稻弱,但比甘蔗、小麥高粱、棉花、大豆、菸草、西瓜、馬鈴薯、花生、穀子等都強。由於我國玉米種植區大都屬於乾旱、半乾旱或偏乾旱區,水資源匱乏。所以,玉米受乾旱的危害較為常見。尤其是苗期乾旱。

乾旱的緩解:

1、玉米植株遭受旱災後,最直接最有效的緩解方法是立即灌溉,農民可根據不同情況,採用多種大水漫灌,噴灌、滴灌等多種不同灌溉方式。

2、在沒有條件進行灌溉的地區,可採用葉片噴灑抗旱劑或抗蒸騰劑的方法緩解旱災。需要注意,這些抗蒸騰劑在緩解旱災的同時,會引起葉溫升高,對葉組織有定的損傷。葉溫增高後由於呼吸升高而對淨光合是很不利的,但作為臨時的急救措施,噴灑抗蒸騰劑還是可行的。

3、在玉米主產地區,政府還可用人工降雨的手段緩解玉米乾旱。

您還有什麼更好的解決方式嗎?歡迎共同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