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中三阿哥主動調戲瑛貴人,為什麼皇帝處死了瑛貴人而不是三阿哥?

relicsking

《甄嬛傳》中三阿哥是齊妃之子,也是唯一一個從小養在皇上身邊的皇子,皇上一直把他當做儲君一樣培養,但三阿哥生性愚鈍,皇上對此十分頭疼。

三阿哥長大後,皇后為他選了青櫻做福晉,三阿哥卻不喜歡,正鬱悶間恰巧碰見皇上的新寵瑛貴人。瑛貴人清新典雅,清麗脫俗,三阿哥對她一見鍾情。

情竇初開的三阿哥抑制不住自己的思念之情,藉機來找瑛貴人表達自己的相思之情,情急之下竟想保住瑛貴人,瑛貴人趕緊甩開三阿哥,慌亂間趕緊跑開了。這一幕恰巧被路過的敬貴妃看見,敬貴妃覺得這是個打擊皇后的好機會,特命人留意三阿哥的動向。

不久,敬貴妃就逮到三阿哥竟給瑛貴人寫了一封情書,她把此事捅到皇上面前,並痛斥三阿哥行為不檢點。皇后見狀不肯服輸,反過來汙衊是瑛貴人勾引的三阿哥。兩個人你來我往互不相讓,瑛貴人在一旁痛哭不已,皇上在一邊閉目不語,誰也不知道他是怎樣想的。

突然,皇上睜開眼睛,呵斥皇后和敬貴妃閉嘴,然後冷冰冰的定了瑛貴人的罪名:行事不檢,勾引皇子,賜白綾。

這事明眼人都知道是三阿哥主動在先,勾引庶母。瑛貴人剛進宮不久,正得聖寵,怎麼可能去勾引還只是個皇子的三阿哥。可皇上卻偏偏沒有發落三阿哥,卻把無辜的瑛貴人賜死,這真讓人匪夷所思。可站在皇上的角度,此事並不像表面上那樣簡單:三阿哥作為皇位候選人,會不會有人想借機整垮他,或是借三阿哥來打擊自己;再者,瑛貴人的出身也讓人生疑,瑛貴人來自果郡王府,果郡王曾是先皇屬意的儲位人選,這些年果郡王雖表面上恭順,但人心隔肚皮,誰能知道他的真實想法;而且熹貴妃自己也有兒子,即使是熹貴妃和果郡王聯手做下此事也不是沒有可能。所以,綜合各方面考慮,皇上做出保三阿哥,殺瑛貴人的決定。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前一刻還是皇上的寵妃,下一刻就變成了皇宮裡的一個冤死鬼!可憐瑛貴人年紀輕輕就香消玉殞,不知她死前有沒有怨恨送她進宮的玉福晉。


瞳心看世界

《甄嬛傳》中,三阿哥弘時主動追求瑛貴人,瑛貴人被殺死,而三阿哥只是被打了一耳光。不得不說,皇家的體面就是遮羞布,真相根本不重要。

雍正這種顯失公平且不顧事實的處理方式,源於三個原因。

1,皇家體面。


弘時作為三阿哥,而且是皇后的養子,這是雍正帝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雍正不願意失去這個繼承人,也不願意皇子勾引嬪妃的家醜外揚。只能不顧事實,性騷擾受害者,瑛貴人當做罪魁禍首殺掉。

2,皇后推動。

三阿哥是皇后的養子,三阿哥如果被廢,皇后也會很快被廢。皇后為了自保,一定要保護三阿哥,而瑛貴人是最好的背鍋俠。

3,猜忌親王。

雍正有雄才大略,卻也猜忌心很重。十七王爺允禮當年也參與了九王奪嫡,這始終是他的心中一根刺。可是瑛貴人偏偏來自於果郡王府,殺瑛貴人,震懾果郡王,是雍正的帝王心術。

4,打擊甄嬛。


原先雍正有意於甄嬛的妹妹玉嬈,甄嬛卻搶先把她許給了慎貝勒。身為帝王而不能隨心所欲,雍正很生氣。而甄嬛的義妹浣碧推薦了瑛貴人,雍正正好拿瑛貴人出這口氣。

可憐的瑛貴人,莫名其妙成了皇后和甄嬛,雍正和允禮斗爭的犧牲品。不知道她離開王府進入皇宮那一刻,有沒有料到這一點?


歷史知事

瑛貴人的悲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浣碧造成的。她本是清涼臺一名普通婢女採蘋,因為長得太漂亮,浣碧對她很不放心。正好甄嬛需要新人來引開皇上對玉嬈的注意,浣碧以皇上身邊沒有王府的人為由,令瑛貴人進宮。想著果郡王的救命之恩和平素對自己的照顧,瑛貴人只好從了。

瑛貴人深知後宮兇險,平日裡行事謹小慎微,不敢出差錯。但她還是很快成了皇后和甄嬛鬥爭的犧牲品。清新脫俗的瑛貴人,後花園被三阿哥瞧了一眼,三阿哥就對她一見鍾情,給她寫了一封情書表白心意,被敬貴妃知道了,將情書之事告發給了皇上。敬貴妃原意是打擊皇后撼動三阿哥太子之位的,不想卻弄巧成拙了。

儘管情書就是出自三阿哥之手,皇上和皇后卻一口咬定是瑛貴人勾引的三阿哥,還勾起了皇上對果郡王的猜疑之心。認為瑛貴人是果郡王的人,因為果郡王也曾是皇位繼承人之一;現在故意派人來勾引太子,意圖奪得皇位,不得不防。

其實,皇上心中明境似的,可在女人和兒子之間,任何一個父親都會選擇保護兒子吧。哪怕瑛貴人是冤枉的,為了保全皇家的顏面,這個錯誤的代價,怎麼都要由瑛貴人來承擔。

換成除果郡王府外的任何一個貴人,應該都會罪不至死。但瑛貴人恰恰撞上了皇上的槍口。皇上登基幾年,把自己的幾個兄弟處死、廢為庶人,只有果郡王靠對皇位沒的覬覦,才讓皇上放心了幾年。可甄嬛和果郡王的一段,雖然滴血驗親讓皇上暫時相信,但皇上心頭卻扎進了一根刺,時不時就會痛。這也是後來果郡王悲劇的原因。


八卦氣象臺

可憐可嘆又可悲的瑛貴人啊!可氣可惡又可恨的二貨三阿哥呀!他犯二犯花痴,卻白白連累了一個無辜女子的性命啊

瑛貴人,自有一股清淨淡然,超脫室外之感,在人群中也是特別惹眼的一位。當初在宮外,僅僅是穿著丫鬟服飾,都特別引人注目。女人美貌當然好,可是,一個美貌女人卻身份低微,可以說是危險與機遇並存了,機會有多大,危險就有多大。

因為美貌,她早被浣碧視為眼中釘,因為身份卑微,她決定不了自己的命運,因為太過弱小,她才被果郡王大發慈悲收留了,她特別感恩。因為又美貌過人又身不由己,她不想入宮也不得不入宮。

她年輕貌美,恬靜淡然,被皇上寵幸了。

她善解人意,隨口安慰了三阿哥幾句,卻讓這二貨動了心,因為他太二,面對美色不知所措,最終傷害了無辜的瑛貴人。

三阿哥喜歡她嗎?答案是肯定的。

而且年輕氣盛,眉眼裡的愛慕藏也藏不住,傻乎乎地在皇上面前就誇瑛貴人彈琴彈得好,

還明目張膽地組織樂隊,就為了瑛貴人的曲目,

最傻得就是落下筆頭,寫出情書,這可是專門地授人以柄啊

你當你皇阿瑪死了嗎?!

還大膽地說出他比皇上強的話來!

傻不傻!二不二!

還在御花園表白,怎麼滴,唯恐天下不知麼!

這不由讓人想起他親孃來,傻愣愣的直接下毒,命令自己宮女送打胎食物的“壯舉”來

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子啊!

可憐了瑛貴人,被一個二貨纏住,白白丟了自己性命啊!

說實在話,她要看上,不是皇上也得是果郡王,三阿哥,還真排不上

可惜的是,自古冤孽,多出皇家。最是無情帝王家,剛剛冊封了她的皇上,翻臉不認人,要了卿卿性命

皇上,關鍵時刻一定是保皇子的,她犧牲了也就白白犧牲了。

讓我們感嘆一聲,可憐的卑微的窮人家的孩子啊!

縱你眉目如畫,縱你青春年華,可惜無情帝王家,榮華易逝,恩寵易過,只留下數聲嘆息,交與浪淘沙


Longsuixinyuan

三阿哥喜歡瑛貴人,與其來往書信被敬貴妃發現,告發給了皇帝,皇帝一怒之下處死了瑛貴人。

三阿哥知道瑛貴人被處死後傷心不已,卻也不明白,是他主動接近瑛貴人的而非瑛貴人勾引的他,為什麼皇阿瑪不處置自己而殺了瑛貴人呢?


俗話說,家醜不可外揚,更何況這件事關係到皇家顏面,那就更要妥善處理。對於雍正皇帝來說,三阿哥是宮裡為數不多的阿哥之一,是他的長子,是皇位的候選人,而瑛貴人只是後宮三千朵佳麗花中不起眼的一小朵,扔了也沒什麼可惜的。況且瑛貴人採蘋是果郡王府送來的,皇帝本就疑心果郡王有不臣之心,意圖皇位,瑛貴人入宮很可能是果郡王的一場陰謀,使瑛貴人勾引他的兒子們,使宮內亂了套,果郡王便能伺機謀得皇位……

意圖皇位,雍正零容忍;欲意傷害他的兒子,雍正零容忍;有損皇家顏面的事,雍正零容忍。就這樣,雍正處死了無辜的可憐人瑛貴人,而肇事者三阿哥弘時也僅僅得到了一個思過的警告而已。生在那樣的封建王朝,被主子為了利益送進那見不得人的地方(皇宮), 被人喜歡還要無辜枉送性命。

每個人,都身不由己。


夜戰連城

瑛貴人算是甄嬛傳排得上號的美人,小家碧玉,溫婉可人,可她卻是個悲劇,這得從她的出身開始說起。

瑛貴人原本是果郡王清涼臺的婢女,名叫採蘋。果郡王待下人很好,當時甄嬛生病被送到清涼臺醫治,浣碧就偷偷問過阿晉“她們是不是王爺的姨娘?”雖然阿晉否認了,但採蘋卻被浣碧幻想成假想敵,畢竟甄嬛各方面都遠優於浣碧,但採蘋和浣碧一樣是婢女,而且這個婢女樣貌出眾,性情溫婉,指不定王爺哪天就看上納她為妾呢?後來浣碧成了果郡王的側福晉,為了轉移皇帝的注意力,解決玉嬈的困境,理所當然地把採蘋送進宮去了,採蘋原本不願意,浣碧就拿“王爺待你恩重如山,你要報恩”等話道德綁架她,逼她進宮侍候皇上。



採蘋進宮確實很得皇帝的歡迎,很快就被冊封為瑛貴人,而且還吸引了三阿哥的注意,三阿哥頭大無腦,胸無計謀,通俗來說就是愚蠢,自以為瑛貴人對他另眼相看,於是不顧禮教約束追求瑛貴人,被敬妃抓住把柄,敬妃以為可以藉此事打壓皇后和三阿哥,卻不料皇帝處死了瑛貴人,並且對果郡王起了疑心。

皇帝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保全皇家名聲,保全自己為數不多的皇子,甄嬛的話很有道理,自己的兒子再不好那也是自己的,就算犯了錯也是別人的錯,不是自己兒子的錯。更重要的是,他還有有政治方面的考慮,瑛貴人是果郡王府送進宮來的,果郡王一向不過問皇帝的家事更不關心朝政,至少表面看起來是這樣,突然送個宮女進宮,皇上疑心瑛貴人進宮的目的本就不單純,是受果郡王的指使讓皇上殘殺自己的兒子從而導致皇上無子,只能將皇位傳給果郡王,所有的事一旦觸及皇位和儲君這個底線,皇帝都決不能容忍,所以即使皇帝知道瑛貴人無辜,依然只能處死她,來保全兒子,保全自己的皇位。


潞小胖

皇子和妃子有越軌行為,處死妃子這個其實很簡單。首先,皇帝考慮後果輕重之後處死妃子,要知道殺死一個皇子別人肯定是會有意見的,因為這個已經是國事了,至少會有人討論,而殺死妃子這是宮廷內部的事情,在宮廷這樣的環境下,今天哪個妃子被打入冷宮哪個妃子死了朝廷大臣是沒有資格說三道四的,因為這是皇帝的家事。



其次,遮醜,皇帝殺死被皇子調戲的妃子,目的就是為了遮蓋這件醜事,如此能起到殺一儆百的作用,別人不敢非議,另外也能警醒後宮其他妃子,最主要是警告皇子


第三在皇帝心中的地位,無疑兒子的地位肯定是比可有可無的妃子地位高的,畢竟他是九五至尊,想要女的還怕沒有?

第四,名聲,殺皇子,殺自己兒子可不是什麼好聽的名聲,而在那個朝代,殺一個妃嬪則好得多!


玄幻小子

瑛貴人的死,血淋淋的展示了最是無情帝王家。

所有的人都知道,是三阿哥主動對瑛貴人動情的,是三阿哥主動調戲瑛貴人多,甄嬛知道,雍正也知道。但遭殃卻只能瑛貴人。

第一,雍正要維護帝王家的尊嚴。三阿哥再不是,也是雍正的兒子,處罰三阿哥,不就是打雍正的臉嗎,不就是說雍正教子無方嗎?


第二,瑛貴人始終是果親王送進來的人。瑛貴人再無辜,但是雍正心中有根刺,畢竟雍正和允禮的關係擺在這裡。雍正趁機處死瑛貴人,也是給果親王一種震懾。

再者,瑛貴人知道甄嬛和允禮之間的太多事了,甄嬛的內心估計也是巴不得瑛貴人消失的。


小鎮月明

縱觀《甄嬛傳》全劇,私心覺得瑛貴人真的是劇中最可憐而又最無辜的一個角色!



瑛貴人本名採蘋,本是果郡王的清涼臺中的一個婢女,只因長得清秀可人,被浣碧嫉妒,便被浣碧以冠冕堂皇的理由送給皇上。其實我們看得出採蘋是非常不情願入宮的,可是她的身份卑微,又如何違抗已是果郡王側福晉的浣碧的命令,就算她明知“一入宮門深似海”,卻也只能聽憑命運的擺佈,無力反抗!



入宮之後她不爭寵,不與任何人為敵,本可以與世無爭的平安度日!可惜她偏偏碰上了一個蠢笨的三阿哥,明目張膽的調戲她,她躲得過他的糾纏,卻逃不過皇室的冷酷無情!

皇上明知是三阿哥的錯,卻對哭泣認錯,為瑛貴人求情的三阿哥說:你是錯,可這個錯不必你來背,自然有人背!而無辜背錯的自然就是瑛貴人了。最終這個可憐的人被皇上以勾引皇子,敗壞皇家顏面的莫虛有罪名而賜死!



瑛貴人的死充份說明了“最是無情帝王家”,皇上明知是三阿哥調戲瑛貴人,可是他又怎麼會為了一個妃妾處理自己的兒子,他要照顧家族的臉面,維護皇家的利益,兒子再有錯,終歸是皇室的血脈,而瑛貴人不過是她眾多女人中的一個,他又怎會在意她的生死!他為了全力保全不爭氣的三阿哥,只能犧牲可憐的瑛貴人。

再者,瑛貴人是玉隱以果郡王府名義送入宮的,本就對自己兄弟多疑的皇上更加疑心玉隱的動機,他自是認為必是果郡王私下授意讓瑛貴人勾引三阿哥,而故意讓他顏面掃地。對於本就疑心重,殘暴冷酷的皇上來講,處死瑛貴人也是對果郡王的震攝與打壓,讓他不再有奪位的念想,可謂是一箭雙鵰!



其實,瑛貴人不過是皇權爭鬥的一個犧牲品,身似浮萍,無依無靠,雖說也曾盛寵在身,卻在最終含冤而死,她是可憐的,也是無奈的,只能換得觀眾為她掬一把同情的眼淚罷了!


妙筆生花難落墨

瑛貴人只是一介妃嬪,而三阿哥是皇帝的兒子,妃嬪沒了,可以再招,而兒子只有一個,他肯定不會殺自己的兒子。



但這其中的原因還是多方面的,首先瑛貴人是果郡王府的丫鬟採頻,因為替代甄玉嬈進了皇宮,只因為皇帝看上了甄玉嬈,不能娶回宮,甄嬛為了讓皇帝不要把眼睛放在甄玉嬈身上,便讓浣碧給皇帝再找個年輕貌美的女子入宮分散皇帝的注意力,這裡的浣碧是有私心的,因為看不慣採頻對果郡王的好。而她進宮就是個不情不願的事情,她知道自己她入宮是為了替代甄玉嬈,她也深知在她們眼裡不過是一個婢女,所以她的命運也根本就由不得自己。

入宮之後她也一直安安靜靜本本分分,本來可以在皇宮當中安穩一生的,奈何遇到了三阿哥這個登徒子,不守本分,喜歡上了自己老爹的女人,可憐瑛貴人是無辜躺槍。



處死瑛貴人不僅僅是為了保全三阿哥,保全三阿哥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皇帝為了保全自己的顏面,還有就是殺雞儆猴,本來皇帝就多疑,在後宮他更是不能容忍妃子覬覦別的男人,也在告誡其她妃嬪不能有紅杏出牆的想法。

另外一方面牽扯到王位,皇帝曾問甄嬛會不會是有人想讓人勾引自己的皇子?這裡就是在說果郡王府對待皇位的事情居心叵測,所以才怕瑛貴人勾引三阿哥,因此這裡就不得不處死瑛貴人,皇帝即使明白她無辜,但也要處死。可見深宮之中,有多少紅顏薄命,帝王的無情無義,疑心重重,讓多少後宮紅顏命喪深宮宅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