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手機SIM卡將會取消,直接內置芯片,是真的嗎?

重慶城市代言人

3月7日,中國聯通正式宣佈聯通在上海、天津、廣州、深圳、鄭州和長沙6城市率先啟動Apple Watch Series 3 的eSIM(一號雙終端)業務。傳統的SIM卡將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嵌入到設備芯片上的eSIM,它將不再作為可移除零部件加入手機設備中,用戶也無需再像現在這樣插入物理SIM卡。

相比於傳統的插入物理SIM卡,內嵌式的SIM卡不僅可以節省手機空間以及避免操作上的麻煩,更為重要的是,使用內嵌式Sim卡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可以有效避免在一家運營商的服務中,無需切換號碼,便可立即切換其他服務網絡。也就是說無論你使用何種運營商都是不需要再更換sim和號碼的,未來用戶將可以實現電信運營商的隨意切換。

eSIM技術具有以下幾個核心特點:
1、不佔空間,因其在製造過程中被嵌入到設備中,相比實體卡eSIM卡片能夠節省更多的空間;
2、能適應異常惡劣的環境,與設備集成的方式相比較插拔式的傳統SIM卡,能夠耐高溫、防塵、抗震、具備適用面更廣的電氣特性;
3、靈活性,靈活的選擇運營商網絡、OTA空中下載方式動態寫入用戶簽約信息,可以實現產品銷售後的用戶自主激活;
4、eSIM基於安全域的體系架構及PKI安全基礎設施的引入,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

據悉,作為科技巨頭之一的華為已經在為eSIM研發相應的智能產品,相信再過幾年,sim卡將會徹底消失。

最近工信部提出“攜網轉號”的業務進一步提上日程,再加上esim的投入研發,相信可以給運營商們帶來不小的壓力。


華爾街見聞

sim卡不是技術安排,是市場安排,運營商通過外置卡設計,客觀上增大用戶轉換運營商的難度,來留存搖擺用戶。


但是第一,真正留存用戶,我個人覺得,還是要看運營商的資費策略,綜合服務質量,靠外力,靠補貼都不是大道。


第二,取消獨立卡大勢所趨,市場進化到高潮,必然是幹掉一切阻礙效率的東西,用戶自由轉網大勢所趨,以後一定會實現的,自由轉網必定導致外置卡過氣。本來在輕薄化趨勢下機身空間就珍貴,廠商一直都有動力推動取消,實際上,蘋果與華為想這樣做已經想了很多年了,華為用戶應該熟悉自己的手機裡面會有一個刪也刪不掉的天際通APP,這個玩意其實不是賣國際流量和免費WIFI的,它最主要的職能其實是取代sim卡的。華為的軟sim卡技術是最理想的技術,選擇運營商的權力完全交給用戶,但是這顯然是徹底動搖了運營商的根基,是不大可能被接受的。


所以最後softsim卡技術必定讓位於運營商主導的嵌入式sim卡,比如聯通正在推的esim卡技術,但是無論何種實現方式,sim卡退場大勢所趨了。這也意味著,仍舊以sim卡製造為主業的幾個公司,需要儘快找新的業務支撐點了,相關企業的股票建議不做長期持有打算。


愛科教的小胖

大的趨勢的確是eSIM會替代物理卡

目前還是手機廠商一頭熱,例如蘋果和三星。但是運營商沒有動力支持,手機廠商現在只能兩種方案都做,既有卡槽又有esim。

運營商不願意部署原因

  1. 大部分人認為是因為會導致用戶流失,但我認為影響不大,因為用戶真要走不會受esim影響。只要用手機業務需要一個電話號碼(綁定身份證)這條規矩還在,就不會受影響,號碼都在運營商手裡。
  2. 我認為是運營商目前要損失的東西太麻煩,假如沒有物理卡,將會導致整個sim卡產業鏈崩潰,其中有一些還是運營商投資企業,企業內的這些人必定失業,失業就需要安排,目前也沒什麼好方法安排,運營商何必加快這個過程惹這個麻煩。
  3. 運營商還要購買一套系統支持esim,要培訓員工,接收大量剛開始方案不成熟的投訴。這些都是需要花錢和時間的。
  4. sim卡是物理卡,會對新技術的實際應用做出限制,保持運營商的壟斷地位。一旦換成esim部分功能都可以通過類似刷bios原理升級,這樣通信技術的應用就不會像以前物理卡一樣受到限制。
  5. 這樣對運營商挑戰很大,有點類似線上商店與線下商店關係。運營商像線下店無法節約人員成本,新技術也不容易推廣。esim部署之後就類似線上商店平臺開業了,員工比較適應新技術,人力也比較節省。
  6. 只要解決好失業人員問題,那麼運營商也是有好處的,以後esim只需電子化操作,只需要客戶受教育水平夠高,辦理業務會更便捷。節省辦公人員。

heipi雪人

我認為會取消,


因為SIM卡取消,可以節省手機內部的空間,內置的芯片可以代替它的功能。

從設計上說,取消SIM卡節省了手機內部空間,可以把這部分空間留給手機電池,或者留作拓展內存,可以。


使用上說,取消SIM卡,我們使用並無二樣,而且手機的性能和功能就可以做的更好更強大。


恆益網絡

科技小迷為你解惑答疑!

先來對題主所提出的問題下個結論:內置芯片代替sim卡是真的!

中國聯通宣佈在全國六個城市開始試點esim一號雙終端業務。esim的優點是,採用嵌入式設計,不需要用戶再單獨插入。另外一個優點是不侷限於任何一家網絡運營商,可以自由切換。



esim技術的出現,也可以為其他智能設備註入靈魂。原來的智能穿戴設備,比如智能手環智能手錶等,在離開智能手機後,什麼都不是,但是有了esim技術的出現,這些智能穿戴設備就可以獨立使用語音及數據流量服務。這項技術的成功,也將推動整個智能家居行業的進步。

其實在早些時候就有類似的技術出現,比如小米的米sim服務,不需要插入sim卡就能實現語音和數據通信。

類似esim技術的出現,實際上是一個雙贏的結局。運營商可以減少製作和人工成本,用戶可以減少使用成本以及可以自由轉網。而攜號轉網,這一政策實現還要到2020年才能全部放開,這兩個誰會率先到來呢?


科技小迷

先不管手機SIM卡是否真的會取消,我記得在4、5年前我的舅舅的IPhone4s手機就沒有SIM卡槽,當時我翻來覆去都沒找到SIM卡槽的位置,當時也沒注意他的4S是什麼版本的。

其實,取消SIM卡是一種趨勢,並且取消SIM卡可以有很多好處,比如:


其一、可以節約手機內部空間。你別以為這小小空間能有多大用處,在手機有限的空間裡面能騰出一小空間來是非常困難的。


其二、避免操作上的麻煩及省去了很多SIM卡製作成本。


其三、避免SIM卡丟失的可能。


......


取消SIM卡好處很多這裡不一一列舉了,大家可以看一下其他回答。取消SIM是一種趨勢並且擁有n多好處,那麼為什麼現在不加以實現呢?這裡要先說明一下,技術完成取消SIM卡已經完全沒什麼問題,至於現在為什麼沒有實施,我想應該和各大電信運營商有很大的利益關係的因素在裡面。


最後說一下何時能取消SIM卡還是順其自然吧,只要處理好各大電信運營的利益自然就能成真,而且相信應該為時不遠了。



51互聯

聯通今天(3月7日)在上海、廣州、深圳、長沙、天津和鄭州6城市率先啟動Apple Watch Series3的eSIM(一號雙終端)業務,也就是題主所說的取消實體手機SIM卡,直接內置芯片。

eSIM卡又稱嵌入式SIM卡,簡單的說就是把常見的SIM卡直接嵌入到設備芯片上,而不是像之前一樣需要用戶自己去營業廳買卡、剪卡、插卡。實際上卡片還是存在的,不過免去了用戶的麻煩。

這樣說好像有些雞肋,但是卻有很大的好處。由於內嵌式SIM卡的存在,更多的可穿戴設備將實現功能獨立。比如Apple Watch,一旦使用eSIM卡,就能獨立通話,無需與iPhone進行藍牙連接。

移動上網或者電話語音不再是手機的專屬功能,也避免用戶侷限於一家運營商的服務中,可以不更換SIM卡就立即切換其他服務網絡。

這樣一個小小的舉動,帶來的變化是巨大的。如日中天的移動、聯通、電信將從通信運營商,逐漸過渡為終端服務商,消費者將掌握主動選擇權,一不滿意就可以換運營服務商,資費·的下降也是可想而知的。

市場研究公司Mücke,Sturm & Company表明,到2022年,在全球範圍內,eSIM卡的市場滲透率將達到50%,這個比例和它帶來的變化是非常宏大的。


金城武Takeshi

這倒是沒有聽說,不過手機SlM卞會被內置芯片所替代,我還是相信的,因為當今社會科技發展真的是太快了,人類從原始社會的敲敲打打來傳遞信息,然後依靠電波發信息,現在靠手機互聯網來傳送信息,手機從當初的接聽到現在的視頻網絡傳輸,已經不再是手機時代了,應該說是高科技時代了,不管人在哪裡,人可以互相傳輸視頻影像,可以看新聞、看電影等,,照此發展內置芯片完全可以應用在手機上。


伊春美食美客

這個消息屬不屬實還得經過時間的驗證,如果它是真的,那麼隨著時間科技的發展,它將展現在我們的生活中,而且是普遍。SIM卡已經發展很多年了,現在目前瞭解最多是eSIM卡,這個消息是挺靠譜的,但依舊還存在不少瓶頸,一項科技的誕生,都是經過無數次實驗研究,各種技術突破,才能一一展現在我們的眼前。總之一句話,未來手機是否內置芯片,還是要等展現在我們的眼前再說吧!


張興華158

這個是未來的趨勢,但是這其中又會牽扯許多運營商的利益,理論上來說運營商是不喜歡的這樣的方式的,如果一個用戶想攜號轉網怎麼辦?現在運營商能不能攜號轉網都還是一個未知數。

不用另外插入SIM理論上是可以讓手機更輕薄的,而且一體性會更強,只不過可能用戶要是想換運營商的話就稍微有點麻煩了,可能還要去營業廳辦理手續。2018年還沒有說集成化SIM的消息,就不知道在5G網絡來之前會不會普及這個功能。

我認為運營商現在應該要出一個自助銷號的功能,這樣就能節用戶很多時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