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唯一一件不願離身的物品,上交國家成頂級國寶

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唯一一件不願離身的物品,上交國家成頂級國寶

玉璽,皇帝的印章,它是皇權至高無上的象徵。史書記載,“天子獨以印稱璽,又獨以玉,群臣莫敢用。”正是玉璽的重要地位,每當古代中國皇帝的玉璽出現在世界各大拍賣行時,總會引起人們的注意。

其中,經常出現的皇帝玉璽以乾隆皇帝拔得頭籌。事實上,明清兩代是中國印章文化發展的鼎盛時期。在明清兩代的所有皇帝中,無論是玉璽的數量還是質量,都以乾隆皇帝的玉璽為最。

做了六十年皇帝的乾隆,正值清朝國力最為巔峰的時期,他一生製作的印璽多達1800多枚,目前流失700多枚,剩餘1000多枚則收藏於北京故宮。在如此多的印璽中,有一枚曾被溥儀帶出了宮,為躲避搜查他將其縫在棉衣內,直到1950年抗美援助爆發,溥儀才將其捐給了國家,立即成為了一件頂級國寶。也就是說這枚印章躲避了層層搜查,成為溥儀唯一一件不離身的物品。

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唯一一件不願離身的物品,上交國家成頂級國寶

這枚印璽就是“乾隆田黃石三鏈章”。這枚印璽以“田黃石雕鎖鏈”連接著三方印章,其中方形兩枚,橢圓一枚。方形印章的刻文一陰一陽,陽文為“乾隆宸翰”,陰文為“惟精惟一”,橢圓的璽文為“樂天”。

這些三沒有印章刻文並不是隨意刻上的,“惟精惟一”源自《尚書·大禹漠》中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乾隆以此來表達自己的執政理念。而“樂天”則來自《周易·繫辭》中的“樂天知命,故不憂。”

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唯一一件不願離身的物品,上交國家成頂級國寶

“田黃石三鏈章”採用鏈雕的技法(所謂鏈雕是指使用一整塊石材雕刻出一整條可以活動的石鏈),要知道田黃玉非常質地極其堅硬,工匠在雕刻這件印璽時,稍微一不小心就會造成鏈條斷裂,因此這件田黃三鏈章的工藝堪稱頂級水平。

關於這枚印章,有一個傳說。據傳,乾隆曾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受到玉皇大帝的召見,玉皇大帝賜給他一塊黃色的石頭,順便賜予他“福壽田”三個大字。乾隆醒了後,認為這是祥兆,可自己百思不得其解。

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唯一一件不願離身的物品,上交國家成頂級國寶

次日,乾隆召集大臣給自己解夢,一名福建省的官員認為機會來了。這名官員饒有興致地說道,“玉皇大帝送的一定是福州的田黃石,因為這正好契合‘福壽田’三個字。”乾隆聽後非常高興,此後每逢祭祀大典都要求擺上一塊福建地區進貢的田黃石,以此來祈求多福多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