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上24枚導彈以350公里時速突擊,比阿帕奇更狠更快,我軍竟錯過

俄軍出兵敘利亞以來,取得了輝煌的戰果,付出的代價卻非常低,其中作戰中損失僅佔一小部分,主要損失僅為少量的直升機,2018年5月7日,俄軍一架卡52直升機墜毀,俄方宣佈:“事故原因可能是機械故障”,也有消息稱是擊落的,具體原因尚不明白。

掛上24枚導彈以350公里時速突擊,比阿帕奇更狠更快,我軍竟錯過

卡52直升機為俄軍近年才大量列裝的新型裝備之一,俄軍這款武直以火力性能嚇人為優點,屬於一款重型攻擊直升機,僅空重達到7噸,正常起飛重量超過10噸,一次可以最多掛上24枚導彈出擊,相比之下,美製阿帕奇只能掛載16枚。

不要以為它相當笨重,其實機動性也非常好,它安裝了2臺TB3-117BM渦軸發動機,單臺功率為2225馬力,可以以350公里時速發起空擊,不管怎麼論,它都比阿帕奇更狠更快。

掛上24枚導彈以350公里時速突擊,比阿帕奇更狠更快,我軍竟錯過

更讓人吃驚的,它為全球第一款安裝彈射坐椅的直升機,只不過整個過程僅需2.5秒,主要是需要先炸掉旋翼,才能把飛機行員彈射出去。

這款直升機其實在上世紀90年代就推出了,也曾嘗試對外推銷,中國也曾是其主要潛在客戶,可惜我軍竟錯過了,沒有引進該機,一般認為,與研發進度有關,卡52直到2011年才服役,直10服役於2012年,自然也沒有引進必要,但是從實際情況看,可能也涉及到技術原因。比如:彈射坐椅的實際效能,這次事故中,兩名飛行員死亡,也就是說,彈射坐椅沒發揮作用。

掛上24枚導彈以350公里時速突擊,比阿帕奇更狠更快,我軍竟錯過

俄軍這款武直火力性能嚇人卻仍然被擊落,雖說僅為個例,不能證明卡52的設計失敗,但是也能說明一些問題。在敘作戰中,直升機被大量使用,被擊落的事件也屢有發生,許多實際情況與人們的許多認知不一樣,重裝甲防護理念似乎沒什麼用處,在各類導彈橫行的戰場上,直升機裝甲顯得沒什麼意義,原本以為超低空會相對安全,但是實戰證明,更為危險,往往要憑藉高度獲得安全,至少有一架俄直升機被擊落的原因為高度太低了。

如今把機械故障等原因算上,該機的損失就相對於其它直升機高了,其中機械故障佔了相當大的比重,其服役次年就發生了摔機事件。其實細說起來就是,卡52採用雙旋翼共軸式佈局問題,上下二個旋翼在某些狀態下會發生碰撞,尤其是在實戰中,如果飛行員沒有按協定操作,自毀的可能性非常大。

掛上24枚導彈以350公里時速突擊,比阿帕奇更狠更快,我軍竟錯過

這回終於明白我軍因何拒購它,技術上的疑問太多,讓人不敢輕易下訂單了。這也許就是俄方,也同時列裝米28的原因,原本沒有必要列裝兩款類似的武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