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筆談123:趙恆不惹事卻遭契丹欺負上門,還被主帥坑成冤大頭

本號打算以連載的形式,從大宋的人和事入手,以史料為基礎,用通俗語言、清晰邏輯再現北宋100多年政權的跌宕起伏,姑且起名《宋史筆談:北宋王朝盛世夢》。此為第123篇。


大宋終於到了真宗趙恆的時代。

絕不折騰

趙恆的風格和趙光義明顯不同。

趙光義是牢牢把握大權,別管衝動還是謹慎,做決定的主動權在自己手裡趙恆沒這麼專斷,凡事不敢自作主張,登基後兩年裡,他數次下詔,大開言路。

眾位大臣競相上書言事,尤其是一貫直諫的田錫、王禹偁多次上書,針對治國理政的各個方面,提出瞭如輕徭薄賦與民休息、減宂兵並宂吏、縮減取士恢復制科、減少僧尼等建議。

這些建議,他們以前提過,趙光義的態度是概不接受。因為這些建議是對他政策的否定

現在,面對這些建議,趙恆不知如何取捨

,只好抬出趙光義來說事。

他說,當年先帝為我賜名“恆”,就告誡過我,意思是讓我有常德、堅持政策,我怎麼敢背棄?

宋史筆談123:趙恆不惹事卻遭契丹欺負上門,還被主帥坑成冤大頭

說得淚流滿面,感到左右。

所以,這兩年朝廷除了將全國行政區劃分為十五路(實際取代了節度使這一管理層級)外,基本沒有大的政策變動;人事變動也少,呂端年老退休、李至目疾罷相、曹彬病逝,中書就是張齊賢、李沆任宰相,向敏中任參知政事。

當然,內政方面不折騰是對的,穩定大局,休養生息,發展生產嘛。要不然“鹹平之治”是怎麼來的

邊境就不同了,邊境根本談不上穩定。朝廷內居安思危的氣氛很濃,無論誰上書都會針對邊患論述一二,主流意見是與契丹重修舊好以休養生息

宋史筆談123:趙恆不惹事卻遭契丹欺負上門,還被主帥坑成冤大頭

但和平從來都是打出來的,而不是讓出來的。朝廷的良好願望,很快在河北、西川、西北三方用兵的窘迫現實面前破滅了。

這些,都是趙光義留給他的爛攤子啊。

契丹的第一份禮物

趙光義駕崩、趙恆登基的次年,大宋的宿敵耶律休哥也走到了生命盡頭。這位素來讓宋軍忌憚的戰神,生前十年卻一直致力維護和平。

他的逝去,並未讓宋朝長舒一口氣,相反,兩國的關係終於要掀起新的篇章,邊境和平被打破了。趙恆即將接到契丹送給他的第一份登基賀禮

這份賀禮可並不那麼友好,它既不是鮮花掌聲,也不是美酒佳餚,而是耶律隆緒的南伐

999年,耶律隆緒29歲,雖仍有母親蕭太后掌權,但他畢竟已經在位17年。七月,他決定給新人趙恆一點教訓、一個下馬威。

宋史筆談123:趙恆不惹事卻遭契丹欺負上門,還被主帥坑成冤大頭

南伐途中,老將耶律斜軫也病逝,但這絲毫沒有動搖蕭太后母子的決心。

宋史筆談123:趙恆不惹事卻遭契丹欺負上門,還被主帥坑成冤大頭

新皇帝的調兵遣將

趙恆聽聞契丹入侵,趕緊調兵遣將。

朝廷能打的戰將不少,比如李繼隆,但是不能用,因為他是李太后的哥哥。

趙恆選擇的是馬步軍都虞候、忠武節度使傅潛。因為傅潛是趙光義府邸舊人,趙恆相信他的忠心

趙恆任命傅潛為鎮、定、高陽關行營都部署(統帥),張昭允為都鈐轄(副統帥),秦翰為都監,田紹斌、石普等為先鋒。

傅潛掌握了三個行營的兵權,統一調度指揮河北作戰。趙恆相當於把命運交到了他的手上

宋史筆談123:趙恆不惹事卻遭契丹欺負上門,還被主帥坑成冤大頭

接下來,樞密都承旨王繼英請求趙恆親征

王繼英就是一直留在趙普身邊的小吏,趙普去世後他就轉到趙恆的王府做事,算是親信。

對於他親征的建議,趙恆欣然採納。敵人欺負新人,打上門來了,必須親征予以還擊。但是,要有充分準備

趙恆命令王繼英先行,迅速傳旨鎮、定、高陽關路,準備好行宮,順便宣慰將士。

他年紀雖然比耶律隆緒還稍大,但他長於深宮大院,一直默默無聞,沒有歷經血與火的考驗,能力不強;他也沒有柴榮和趙匡胤一般的武藝和勇氣,性格也偏軟。

所以,他接下來做的唯一工作,就是等待。

親征要講時機,等來保州、遂城兩場小勝

趙恆在等待好消息,等待出行的好時機。

開始傳來的消息還算樂觀,初戰小勝。這也是

傅潛到任後,做的唯一一件正確的事,就是派先鋒田紹斌、石普等前往保州守衛。

石普到了後,和知州楊嗣(楊信之子)商量,趁敵人主力尚未全面進攻,決定主動攻擊敵人前鋒。

兩人領兵出擊後,直到晚上都沒回來。田紹斌見勢不妙,馬上率部救援。

果不其然,石普、楊嗣被契丹圍困,正在激戰。田紹斌援軍一到,契丹立馬敗陣。

宋史筆談123:趙恆不惹事卻遭契丹欺負上門,還被主帥坑成冤大頭

此戰,宋軍斬首二千餘級,獲馬五百匹。

趙恆得到傅潛的捷報,很是高興,大擺宴席,群臣拜賀。

契丹根本沒把這次小失利放在眼中,他們主力繞過保州,南下遂城,由蕭太后親自督戰攻城

宋史筆談123:趙恆不惹事卻遭契丹欺負上門,還被主帥坑成冤大頭

面對契丹的數日急攻,眼見城池就要喪失,遂城守將楊延朗(楊業之子,也作楊延昭)站了出來

他像他父親楊業一樣,有勇有謀。見天氣嚴寒,他想出了足以退敵的必殺技。晚上,他將城內壯丁組織起來,汲水澆灌到城牆上。經過一夜的嚴寒,城上澆的水結成厚厚的一層冰,遂城便成了一座真正的冰城。

宋史筆談123:趙恆不惹事卻遭契丹欺負上門,還被主帥坑成冤大頭

第二天,契丹再來攻城,才發現城牆又堅固又光滑,根本沒法爬上去,最後只好望城興嘆,不甘而去。

統帥傅潛的龜縮神功

這兩場小勝之後,田紹斌、石普、楊嗣、楊延朗並未驕傲自滿,反而心生焦慮:因為敵人來勢兇猛,但他們的作戰策略跟以往完全不同,以前是在邊境作戰,現在是一有阻擊就繞過困難而長驅直入。

比如現在,契丹主力部隊繞過防守嚴密的遂城、保州,繼續南下,沿途攻城拔寨、燒殺擄掠,目標直指傅潛屯兵所在地——定州。

所以,他們或寫信要求傅潛準備大戰,或派人要求傅潛增兵救援。各地守軍士氣也很高昂,紛紛請戰

按理講趙恆親征的好時機到了。可惜傅潛太不爭氣。面對來勢洶洶的契丹,傅潛只做了一件事——龜縮城內

宋史筆談123:趙恆不惹事卻遭契丹欺負上門,還被主帥坑成冤大頭

李繼宣請戰,要求追擊敵人,傅潛不準

田紹斌三次傳信,告知他大敵將至,請他在唐河南面列陣以待、背城一戰,傅潛更是不敢出城

都監秦翰、定州都部署範廷召數次催他出兵,傅潛仍是不聽

周邊沿線的城堡飛書告急,請求支援,傅潛置之不理

定州的八萬步騎,各自準備武器,準備自告奮勇出戰,傅潛將他們罵得狗血淋頭,你們是沒見識過契丹的厲害,都給我好好待著;

朝廷急了,也數次派人要求他出戰,傅潛仍是不聽

不知得怎樣的環境和權勢,才能造就傅潛如此堅定的意志和強大的心理!居然能夠同時開罪同僚、下屬和上級。

他就這樣既不出戰,也不出新招,眼看著契丹大肆入侵,在祁、趙、邢、洺州四處騷擾,百姓攜老扶幼接連逃竄,使得鎮、定道路都堵塞一個多月。

趙恆已經沒有退路了

傅潛如此表現,難道趙恆就看不見嗎?

答案是,他還真的看不見,原因是他信任了另一個趙光義府邸舊人王顯。

王顯此時擔任樞密使,所有戰報必先過他的手。傅潛跟他的關係無需細說。河北轉運使裴莊數次上奏,直言傅潛無功,全被王顯壓下。

趙恆真的是做了個冤大頭。不過這個冤大頭還沒到完全被架空的地步,王顯他們還不至於虛報大捷。

所以,無論王顯怎麼瞞報,趙恆都能估計到,前方戰況不妙。原本說好的親征就這樣遲遲不見動靜。

十月底,大臣們耐不住了。有人開始上書,請趙恆效仿柴榮、趙匡胤等人,立刻親征,打退來犯。

宋史筆談123:趙恆不惹事卻遭契丹欺負上門,還被主帥坑成冤大頭

趙恆沒有退路了。君無戲言,傅潛這個打工的可以龜縮不出,他不能,他必須有所表態。

半個多月後,趙恆終於下詔準備下月親征,並命:

宣徽北院使周瑩為隨駕前軍都部署,保平節度使、駙馬都尉石保吉為北面行營先鋒都部署,洺州團練使上官正為鈐轄;

宰相李沆為東京留守,權知開封府魏羽判留三司,鹽鐵使陳恕為隨駕轉運使,宿將張永德為京城內外都巡檢使。

又準備了半個月,直到十二月初五,趙恆車駕終於出發。王顯、王超(殿前都指揮使)、呼延贊、王潛、王榮、王繼忠等人隨之出發。

趙恆的親征首秀正式開始了。


多謝欣賞。讀完此篇,如仍感興趣,敬請關注本號,後續連載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