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爾木市產業扶貧道路越走越寬

近年來,格爾木市結合自身特點,出臺行動方案和計劃,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全面落實補貼政策,不斷創新體制機制,重點完善並規範7個脫貧攻堅行動計劃和10個行業扶貧專項方案,以及精準扶貧聯村幫戶工作月通報等制度;編制《脫貧攻堅“十三五”規劃》,制定《脫貧清零成果鞏固提升工作方案》和行業部門鞏固提升工作方案;健全“1+7+10+3”政策保障體系,讓脫貧攻堅工作方向更明確,思路更清晰,機制更健全,為促進脫貧攻堅提供堅實的保障。在充分徵求群眾發展願望、自主選擇項目的基礎上,按照先有產業,後給予資金補助的原則,充分發揮產業到戶資金酵母作用,引導貧困戶靈活自主發展產業。11戶40人有勞動能力、有經營能力的貧困戶,實現自主經營。22戶72人有發展養殖意願又無養殖場所或無經營能力的貧困戶,按照“養殖合作社+貧困戶”通過寄養方式每年獲得穩定分紅資金或根據自身發展需要領取仔豬發展養殖。116戶395人無經營能力的貧困戶,按照“養殖合作社+貧困戶”的投資型模式每年按產業到戶資金投資額的10%穩定獲得資產收益。

並積極探索“貸款+貧困戶”模式,全面推行“530”小額貸款政策。實施了格爾木金融扶貧貸款擔保項目,為貧困群眾、帶動貧困戶的涉農企業、合作社發放貸款,提供發展資金,著力解決發展資金困難問題。截至3月,累計發放貸款326.7萬元,為以產業帶動方式帶動貧困戶增加收入的農村合作社、企業等發放貸款金額4500萬元。探索“股份+貧困戶”模式,將1500萬元省級扶貧產業園建設資金投入到格爾木工業園區中小企業創業孵化基地,推動“中小企業創業孵化基地+扶貧產業園”建設,按每年10%的比例為貧困村、貧困戶分紅。同時,安排565.5萬元,助力非貧困村發展產業。探索“就業創業+貧困戶”模式,加大職業技能和創業培訓力度,提升貧困人員市場就業創業能力,提高貧困家庭工資性收入比重。引導、幫助263名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月均實現勞務創收2980元;吸納190名貧困群眾在護林員崗位就業。

此外,格爾木市還專門制定實施《格爾木市經營實體參與產業扶貧項目獎補辦法(試行)》,對利用扶貧專項資金髮展產業,帶動貧困村、貧困戶增收且項目收益分紅比例不低於財政扶貧投入資金總量10%的經營實體,按照財政投資額的一定比例給予獎補,提高涉農企業參與扶貧項目建設的積極性,形成“能人帶村、能手帶戶、企業帶動”的產業扶貧局面,為格爾木市脫貧攻堅工作注入活力。在產業扶貧項目、資金和政策支持下,格爾木市產業扶貧道路越走越寬,產業扶貧的魅力正在綻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