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經週轉,這家國企,被摩根盯上,落入外企之手,最終迴歸國內

當年的南孚電池可謂是風光無限,更是中國電池行業當之無愧的龍頭,佔據當時鹼性電池行業70%的市場份額,就算是如今,南孚電池的市場佔有率也是極高,2017年的營業收入高達23億,淨利潤也有4億,而且南孚的負債率極低,只有不到20%的負債率,毛利率也高達50%,

資金極為的充沛,單是2014年的分紅,就高達14億。

幾經週轉,這家國企,被摩根盯上,落入外企之手,最終迴歸國內

而南孚電池曾經被資本大鱷摩根士丹利所看中,被迫落入外資之手,幾經波則之下,才重返祖國的懷抱。

當初,摩根士丹利聯合了國外諸多投資機構在香港成立中國電池有限公司,而當初南孚的股東也以南孚將近70%的股份作為投資資金,入股了中國電池有限公司,這家中國電池有限公司中方佔股51%,外方佔股49%,正是因為這個公司的設立,才讓摩根士丹利找到契機收購南孚。

幾經週轉,這家國企,被摩根盯上,落入外企之手,最終迴歸國內

雖然當時中方佔據著絕對控股權,但是外資的股權也不小,後然南孚的經營出現了問題,造成了大量的虧損,無奈之下,南孚的管理層只能被迫的向摩根士丹利出售南孚的8%的股權,其實當初南孚並不缺錢,但是當時南平市是極力希望引進外資,在這種氛圍下,南孚就成為一個犧牲品。

而當初南孚的一位高層也告誡過:“摩根士丹利是一隻狼,引進外資無異於引狼入室。

幾經週轉,這家國企,被摩根盯上,落入外企之手,最終迴歸國內

最後以摩根士丹利為首的外資成為了中國電池有限公司的最大股東,而南孚電池也因此落入了摩根士丹利之手,對於這些跨國投行而言,它們看到的是利潤,原先南孚是準備赴美上市,但是後然不知什麼原因擱淺了,最終摩根士丹利以6億人民幣的價格把中國電池有限公司出售給了吉列公司,而因此讓南孚落入到吉列之手,在一場收購和套現的過程之中,以摩根士丹利為首的外方機構,賺錢了豐厚的利潤。

這家美國的公司吉列,它旗下的金霸王電池在中國已經發展多年,但是一直未曾有所見樹,在南孚的壓制下,市場份額幾進萎縮,根本就不是南孚的對手,而在收購了南孚之後,局面迅速打開,獲得了巨大的市場,而反觀南孚原本是準備進軍國際市場,因為被摩根士丹利這麼一攪局,最終也只能擱淺。

幾經週轉,這家國企,被摩根盯上,落入外企之手,最終迴歸國內

後然寶潔收購了吉列公司,而南孚作為吉列公司的子公司,被寶潔納入囊中,成為了寶潔旗下的子公司,南孚在吉列公司和寶潔控制之下,發展的一直很緩慢,而金霸王卻開始異軍突起,不斷的開疆拓土,強佔南孚的市場份額。

時至今日,寶潔由於經營上出現了問題,開始大瘦身,大量的把旗下的品牌縮減,而縮減的品牌之中恰巧包括了南孚,最終國內著名的私募機構,鼎輝投資以30多億人名幣的代價收購了南孚70%以上的股份,成為了南孚最大的控股股東,南孚也因此迴歸中國的懷抱。

而如今的南孚發展至今,終於還是走上了上市之路,畢竟鼎輝是一家投資公司,也需要一個套現的市場,而上市就是絕佳的套現市場,沒有比在二級市場出售股票最好的市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