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蚊蟲叮咬了,怎麼辦?

楊健

最近天氣暖和,蚊子多了起來,保不齊就被蚊子叮了,之後起個大包,還特別癢,這時怎麼辦呢?

家長可以給孩子用蘇打水敷一會,能緩解孩子癢感;如果沒有的話,可以使用毛巾包著冰塊敷,每次5-10分鐘,別太久孩子受不了;還可以用爐甘石洗劑抹抹,每天3-4次;對於2歲內的孩子,避免使用含有樟腦、薄荷的清涼油。

如果孩子因為癢把包給抓破了,又癢又痛,就不建議以上方式了,這時可以使用些激素軟膏(比如地奈德、尤卓爾等)塗抹給孩子止癢(每日1-2次),之後塗抹上抗生素軟膏(百多邦,每日2-3次),紗布覆蓋,類似第三條擦傷的處理。

有些寶寶被蚊子叮後,產生的過敏反應較重,會引起蕁麻疹,這時的處理同第八條。

目前推薦的除了穿好衣服物理隔離,大人給孩子扇扇子主動出擊外,還可以使用避蚊胺或驅蚊酯(市面上驅蚊液的主要成分,購買時可以看下成分表),外出前給孩子塗抹在裸露的皮膚上,能防蚊子哦。

其他如花露水、大蒜汁、維生素B水等都沒用,就不用試了;避蚊手環呢,即使含有避蚊胺或驅蚊酯,但因起效範圍小,效果也不會明顯。

如果帶孩子去大草原玩耍的話,除了蚊子外,還要注意蜱蟲,長得如下圖。

蜱蟲有好多種,上圖只是一種

蜱蟲叮咬人時,會把整個頭部都扎進去牢牢的固定住,並分泌一些麻醉劑,讓孩子感覺不到疼痛。

所以,每天晚上回到住處後,給孩子洗澡時要好好檢查下是否有蜱蟲叮在皮膚上,以眼瞼、腋窩、腹股溝、陰囊等皮膚柔軟且血管豐富處為重點檢查處。

如果真的發現了,不要用手去硬揪,因為這個過程會導致蜱蟲把毒素分泌進入皮膚內或者把頭部折斷到皮膚內,那就很難弄出來了。

正確方法來了:可以用鑷子夾出來,儘量向下壓鑷子,把整個頭部給夾住,之後再拔出來蜱蟲。

夾出後,使用碘伏好好消毒傷口處。


崔玉濤育學園

被蚊蟲叮咬後我們稱為, 丘疹性蕁麻疹,又叫蕁麻疹樣苔蘚、嬰兒苔蘚,民間又叫蟲咬皮炎。

問:病因是什麼?

本病與昆蟲叮咬有關,如臭蟲、跳蚤、蝨、蟎、蚊、狗疥蟲、米恙蟲、雞刺皮蟎、蠓蟲類昆蟲等叮咬所致的反應。不同地區的昆蟲種類有所差別。

問:什麼人群易患此病?

多見於嬰幼兒及兒童,但成人亦可患此病。往往有家庭群發現象。多發生於過敏體質者。多發生於春、夏、秋季節。

問:丘疹性蕁麻疹的皮疹表現?

皮疹多發生於軀幹、四肢伸側。表現為大小不一的紅斑風團樣損害,有的可有偽足,頂端常有小水皰,有的發生後不久便成為半球形隆起的緊張性大水皰,內容清,周圍無紅暈。搔抓後呈現風團樣腫大。新舊皮疹常同時存在。伴有劇烈瘙癢。

問:此病可以通過搔抓止癢嗎?

這是不可以的,而且是絕對不行的,搔抓後易引起細胞感染,長期反覆搔抓易引起結節性癢疹及色素沉著等。

問:應與哪些疾病鑑別?

水痘、蕁麻疹、Hebra癢疹、大皰性表皮鬆解症等相鑑別。

預防: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消滅臭蟲、蚤、蝨、蟎及其他昆蟲,儘量少去蚊蟲較多的地方,經常燙洗及暴曬床上用品,必要時使用消毒劑消毒。

本病最常見於兒童,而且比較重,但多數兒童隨年齡增長,發病率會下降,即使發病也比以往輕,這是因為反覆叮咬產生的脫敏反應。


皮膚科醫生林小清

您好,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蟲咬性皮炎又叫丘疹性蕁麻疹,它的原因是由於寶寶被蚊子、蟎蟲等蚊蟲等叮咬後出現的一種過敏性的皮疹。

1、特點:

最常見的是皮膚表面出現紅色的包或水腫塊,伴隨瘙癢;嚴重的皮膚表面出現大小不一樣的水泡。

2、表現:


3、應對措施:

1、 找到引起寶寶蟲咬性皮炎的原因,避免再次接觸;

2、 修剪寶寶的指甲,避免抓破;

3、 用鹼性的肥皂清洗局部或用冷毛靜冷敷,防止紅腫和擴散;

4、 可以用小蘇打溶液或2-3%的硼酸水溫敷,然後塗上爐甘石,減少瘙癢;

5、 如果出現水泡,可先用75%的酒精或碘伏消毒,然後用無菌注射器抽吸水皰或者刺破水皰,切記不要把水皰的皰壁撕掉,這樣不利於傷口癒合。然後用75%的酒精或者碘伏再次消毒;

6、 如果是大面積的皮疹,自己無法處理的要及時就醫。


芝士媽媽是一個有愛有溫度的母嬰健康管理平臺。更多最新孕產育兒知識,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如果有孕產和育兒方面的問題也可以私信我幫你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