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長和總經理的角色如何定位?

信心就是力量7

根據新公司法,有限公司可以設一名執行董事,不設董事會。所以也不一定有董事會,但至少需從股東選出一席董事(公司負責人)對外代表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必須有董事會,至少要設三席董事。董事長由董事會以全體董事過半數同意選舉產生。

總經理,只是一個組織內的職位名稱。總經理的權力有多大,要參考其僱傭合約條款及工作範圍。總經理位置有多高,要研究其組織架構圖,有不少企業其內部有不少於一個總經理。總經理傳統意義上是一個公司的最高領導人或該公司的創始人。但實際上,總經理所在的層級,還是會因公司的規模而有所不同。例如在一般的中小企業,總經理通常就是整個組織裡職務最高的管理者與負責人。而若是在規模較大的組織裡,如跨國企業中,總經理所扮演的角色,通常是旗下某個事業體或分支機構的最高負責人。經理層是公司章程規定範圍內的業務執行機關,負責企業日常管理工作。因此總經理掌握的是一個公司的執行權。


大貓財經

一言以概之,董事長“帶將”,管戰略,把方向;總經理“帶兵”,抓執行,創業績。

在一定程度上來說,董事長與總經理的區別就是領導者和管理者的區別。很多時候,我們常常把“領導者”與“管理者”混用,認為領導者就是管理者,管理者就是領導者,因為無論是領導者,還是管理者,都擁有比普通民眾或員工更大的影響力,甚至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但如果深究,領導者與管理者是有本質區別的。

其次,領導者與管理者的職能不同。一般來說,管理者應對複雜性,領導者應對變革。管理者計劃並組織取得短期/中期目標,監督並管理業績表現,控制並修正以保持正軌,解決運營問題,從而實現業務持續性;領導者掃描環境並設定新的方向,聯合各方人員並贏得他們對新方向的承諾,激勵人們並解決變革過程中的組織和個人障礙,從而實現業務變革。世界著名領導力專家約翰·科特強調,領導者和管理者在職能方面存在四個方面的差別:第一,管理者在特定時間框架內做計劃和預算(相當於行動綱領),領導者孕育未來的遠景和實現該遠景的戰略;第二,管理者關心組織和人員配備(發展人際關係),領導者通過傳達遠景是大家協調一致;第三,管理者檢測結果和解決問題,領導者激勵大夥,使大家充滿激情和鬥志;第四,管理產生一定程度的預見性和秩序,領導則是產生變革。

最後,領導者與管理者的工作方式不同。領導者引導、激勵普通民眾或者員工朝著共同的目標邁進,最大限度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管理者要求普通民眾或者員工努力完成各自既定目標任務,最大限度消除他們的惰性。正如約翰·科特所說,“管理者試圖控制事物,甚至控制人,但領導者卻努力解放人與能量。”領導強而管理弱可能會導致失控,無法完成既定目標任務;管理強而領導弱可能會導致制度僵化,缺乏創新精神。


經濟好望角

董事長和總經理是兩個不同角色在同一場景中扮演的主角。企業小的時候,董事長和總經理就是一個人,不用分你我。企業一股獨大時,董事長和總經理也是一個人,除非董事長累了,想退居幕後遙控指揮。但企業股權分化後,董事長和總經理就得分開成兩個角色了。這其中分別代表著兩個不同的利益層體。

第一個是代表股權的董事會層體。

第二個是代表經營層面的總經理層體。

董事會和股權相關,作為股東代表成員為出資人行使與出資相關事項的重大決策。

總經理和公司利益相關,作為企業日常管理的代理人去實現盈利的目標。

由此董事長類似於騎馬的,平時揚揚鞭子就可以完成任務了。而總經理就是馬,跑快跑慢都靠他。

董事長會走路嗎(騎行者)?也行,但有了總經理(馬),他會跑得更快,如果達不到這樣的目的,董事長只能下馬步行。

鸚鵡
   一個人去買鸚鵡,看到一隻鸚鵡前標:此鸚鵡會兩門語言,售價二百元。
   另一隻鸚鵡前則標道:此鸚鵡會四門語言,售價四百元。
   該買哪隻呢?兩隻都毛色光鮮,非常靈活可愛。這人轉啊轉,拿不定主意。
   結果突然發現一隻老掉了牙的鸚鵡,毛色暗淡散亂,標價八百元。
   這人趕緊將老闆叫來:這隻鸚鵡是不是會說八門語言?


   店主說:不。
   這人奇怪了:那為什麼又老又醜,又沒有能力,會值這個數呢?
   店主回答:因為另外兩隻鸚鵡叫這隻鸚鵡老闆。

   這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領導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強,只要懂信任,懂放權,懂珍惜,就能團結比自己更強的力量,從而提升自己的身價。    相反許多能力非常強的人卻因為過於完美主義,事必躬親,什麼人都不如自己,最後只能做最好的攻關人員,銷售代表,成不了優秀的領導。


孫文華

我做過多年的公司總經理,又兼有董事長和總經理於一身的職務。來講講我對於這兩個職位的理解:

一,董事長的職責

1,主持股東大會和召集、主持董事會會議;向董事會提出報告。

2,提名公司總經理和其他高層管理人員的聘用,待遇以及解聘,並報董事會批准。


3,審查總經理提出的各項發展計劃及執行結果;

4,定期審閱公司的財務報表,控制全公司的財務狀況。

5,簽署批准公司招聘的各級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

6,研究行業經濟制定有效的長遠戰略方向和目標。

總結:董事長角色的主要定位,考慮公司發展長遠的方向,定公司企業文化。重大崗位的人事任免。重要關係的維護和參與

二.總經理的崗位職責:

1,總經理應向董事長負責,確定公司的經營方針,建立公司的經營管理體系並組織實施和改進。

2,主持公司的日常各項經營管理工作,組織實施公司年度經營計劃和投資方案。

3,根據市場調整公司的經營方向,使公司持續發展。

4,負責公司的企業文化和經營理念的落實,塑造企業形象。

5,負責代表公司對外處理業務,開展公關活動。

6,簽署日常行政、業務文件,保證公司經營運作的合法性。

7,負責確定公司的年度財務預、決算方案,利潤分配方案和彌補虧損方案。

總結:總經理更多的日常經營管理任務組織的落實,落實董事長的戰略規劃。落實董事長的企業文化定位。就是董事長定大方向,屬於君王。總經理屬於大將軍,行軍打勝仗,並且忠心君王。


我是李合偉:伯樂創投俱樂部創始人,創投商學院首席講師,著作《覺悟行果創業論》。幫助過300多位創業者創業成功。期待與您分享交流~~~


合偉說


老譚認為,董事長是元帥,總經理是其帳下第一大將。董事長負責指定戰略佈局,但具體戰鬥由總經理親自帶兵或指定合適的將領執行;董事長還得操心大軍糧草,知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總經理雖身居高位,但這方面可以不必過多操心,只需要領會董事長意圖,帶領全軍將士攻城掠地即可;當然董事長還要結合大軍所需及對手變化來發現和挖掘人才,總經理只要整合團隊資源,在董事長的領導下去不斷髮展和壯大自己的隊伍,做到殺敵時人人奮勇就OK!


譚棋論道

一是董事長是向董事會負責的,有任命總經理的權利,但好多公司的現狀就是董事長和總經理均系一人擔任。

二是總經理是向董事會負責,可以說是公司經營管理的具體執行者,有權任命副總經理。

三是不管是董事長和總經理是一人兼任還是獨立擔任,但都有一定的責任,董事長向董事會負責,雖有制定經營管理的權利,但是沒有總經理的具體執行很難完成董事長制定的宏偉藍圖。


汶水才子

董事長像總舵主,總經理像香堂堂主。香可以有很多支,船舵只有一個。商業社會,商業社會。在日本,公司一把手叫會長。比如三口會社。株式會社。


1成亮1

總經理需要組建中層管理班子,並制定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的制度;包括財務制度,銷售管理制度,服務制度,人力資源制度,風險控制制度等等。並定期檢視各種制度執行情況並適時調整。


朱闖

你好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其實一個是這2個角色很好理解,董事長是股東權益的最高代表,其職責具有組織、協調、代表的性質。董事長的權力在董事會職責範圍之內,不管理公司的具體業務,一般也不進行個人決策,只在董事會開會或董事會專門委員會開會時才享有與其他董事同等的投票權。總經理也就是CEO,總經理是公司的業務執行的最高負責人。


龍爭虎鬥26466139

個人認為,董事長負責的是整個公司的戰略佈局和前進方向。也負責公司的資金拉攏,要去想盡辦法找資源,統籌整個大局。

而總經理就像是作戰隊長一樣,負責把上面下達的任務去具體實施,是和職工一樣,不過是帶著職工們一起衝鋒的那個人。

舉個例子。團長要打勝仗,需要跟旅長或者其他團長藉機槍大炮等等物資。不需要帶頭衝鋒只要明確怎麼打往哪打就行

而總經理就想連長班長,需要具體實施操作的。他要跟著兄弟們一起衝鋒。是那個帶頭兵,能力也很強有一定的領導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