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樣看待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共享歷史

我是“紅雨說歷史”,李清照中外都很有名,被外國稱為稱為“中國的薩福”。那一首《聲聲慢》是留在我們學生時代心中纏綿悱惻的情懷。



中華五千年燦爛歷史文化長河中,地位如此高的女文學家怕是寥寥無幾。精於詩詞,通於曲律,琴棋書畫皆有擅長,考古,收藏也是她與夫君所好。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易安的詞輕柔婉約,為婉約派詞宗,但是嬌柔的身體中又能有“天接雲濤連曉霧”。詩句中也能有“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揮灑。

易安曾是一名少女“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蹴罷鞦韆”也要“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充滿了年華少女的清新。在與趙明誠結為伉儷後夫唱婦隨 夫唱婦隨,和睦的讓人羨慕。

可是後來,趙明誠身死,無情的戰火把嬌柔的少女無情的拋入顛沛流離中,加上遇人不淑,李清照詞風一改,“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一種悲涼憂愁,力透紙背。



李清照不僅在詞作上有高超的藝術成就,在理論上也貢獻突出,她有著作《詞論》,詞一直被認為是小道,宋一步步把它抬上了和詩一般的地位,柳永的慢詞,蘇東坡的“以詩為詞”,李清照正式提出“詞自是一家”。

李清照以一位女子姿態,在中華千古文化中留下一抹柔美深刻的倩影。請留下腳步,說說您眼中的李清照。

文/紅雨說歷史


紅雨說歷史

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當是名不虛傳,確實是一個不可多見的清新脫俗的妙人。在她身上,女神氣場與女王範兒兼具,不俗顏值與脫俗氣質兼備,橫溢才華與剛烈性格兼容,在歷史上眾多女性翹楚中幾乎無人能出其右。

首先,她應該是一個美女。

從她的出生、經歷和詩詞中應該可以揣摩出她的不同凡響的盛世美顏。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她的父親李格非是蘇軾的門生,母親是狀元王拱宸的孫女,她本人從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先天的良好出生、後天的優渥環境可以推測出李清照必定從小氣質自帶超凡脫俗的味兒。再看她的第一段婚姻,她與第一任丈夫趙明誠的相遇相識頗有意思,是在一次元宵節相國寺賞花燈的偶遇中墜入愛河然後喜結連理的,而趙明誠可也不是凡夫俗子,他的父親趙挺之也是朝廷重臣,在那樣一個講究門當戶對、郎才女貌、才子佳人的時代,趙明誠第一眼就看上了李清照,即使他本人不是“外貌協會”成員,也可想象李清照僅就外貌而言也必是出類拔萃的青春美少女一枚。此外,從趙明誠題“易安居士三十一歲之照”中所云:“清麗其詞,端莊其品,歸去來兮,真堪偕隱。政和甲午新秋,德父題于歸來堂。”這也看出李清照在當時主流審美觀點中應該算是一箇中年美少婦。再看看李清照詩詞中相關的句子,“絳綃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當看出她對自身相貌方面也是頗為自滿的。

其次,她當然是一個才女。

李清照之才,不僅工詩善文獨步天下,被譽為“詞壓江南,文蓋塞北”;更兼打馬博弈天下無雙,自稱“予性喜博,凡所謂博者皆耽之,晝夜每忘寢食。但平生隨多寡未嘗不進者何?精而已。”她與第一任丈夫趙明誠的“賭書潑茶”的故事人盡皆知,這樣的一個李清照簡直是巾幗勝過鬚眉,趙明誠也常常自嘆弗如。

她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將詩與詞作出了區分,著有《詞論》一書,對北宋的大詞家均不以為然,二晏、歐陽、蘇、秦、黃等人在她眼裡均不過爾爾,這樣的驕傲可不是信口開河,而是有觀點有論據。她的詞雖然傳世不多,但篇篇堪稱經典,無論是寫少女情懷還是詠暮年愁苦,均自成一格而高人一等,的確讓人難以超越,最經典的莫過於《聲聲慢》這首堪稱空前絕後。她因寫“新來瘦”、“綠肥紅瘦”、“人比黃花瘦”三個著名的帶有“瘦”的名句而有“李三瘦”的雅號,而《醉花陰》中“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三句還有一典故,據說趙明誠意欲勝過李清照,憋足了勁寫出十五闕詞並把這三句夾雜在其中,請友人陸德夫賞鑑,結果人家再三賞玩後得出只有這三句絕佳的結論。看她寫“愁”,既有“載不動、許多愁”這樣以實寫虛的“妙筆”,更有“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這樣直截了當的“神句”,在花樣翻新寫“愁”的千古名句中絕對是上乘之作。

最後,她絕對是一個烈女。

她的一生,是那個沒落朝代的縮影,前半生風花雪月,後半生顛沛流離。特別是她的後半生由於大時代格局的劇變,國破、南渡、夫亡、孀居、再婚、離婚、孤老,在這樣的時代劇變中,她以巾幗不讓鬚眉的骨氣傲然於世,她的人格魅力、處事風格在當時直至今日都可稱得上獨樹一幟孤標傲世。在南渡的兵荒馬亂中,她寫下了《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不知道這首詩在她那個棄城逃跑的丈夫趙明誠心裡作何感想,於是有人說這首詩是造成她丈夫趙明誠鬱鬱寡歡最終病死的原因之一。而在她第一人丈夫亡故後,李清照以一個弱女子之身承擔起收集整理亡夫收集的金石書畫和文集的重託,而後不久,迫於生計,49歲的她頂著世俗的壓力,面對“世人成噸的口水與鄙視”改嫁張汝舟,然而婚後很快發現這個張汝舟不過是覬覦她的財產和聲望,而且品行不端,於是起訴離婚,而在當時法律規定:妻告夫,雖屬實,仍須徒刑二年。而李清照可不管不顧一意孤行,通過告發張汝舟早前科考作弊過關的大逆不道之舉,舊案重提才得以離婚,而她本人也因之入獄,好在通過她家人的努力斡旋,入獄後九日得以出獄,這段不足百日的婚姻“鬧劇”就此收場,隨後她的餘生都在收集整理亡夫趙明誠的遺物收稿中直至終老。由此可見,

李清照看似一柔弱女子,卻絕對當得上烈女的褒獎,稱之女中豪傑亦不為過。

她的多姿多彩、潮起潮落的一生,真正做到了“殺死庸碌的情懷”,徹底活出了“真我的風采”,並以其別具一格的人格魅力、別出心裁的詞章風範、別有洞天的人生境界,在時人及後人的仰望的眼光中,毫不誇張地說,堪稱一顆“夜空中最亮的星”。


羅興

李清照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 」之一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約1155年),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後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詩詞全集

1、《聲聲慢·尋尋覓覓》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

2、《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3、《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4、《如夢令·誰伴明窗獨坐》 誰伴明窗獨坐,我共影兒倆個。燈盡欲眠時,影也把人拋躲。無那,無那,好個淒涼的我。

5、《一剪梅·紅藕香殘玉蕈秋》 紅藕香殘玉蕈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

6、《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

7、《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

8、《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灑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

9、《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

10、《蝶戀花·淚溼羅衣脂粉滿》 淚溼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長水又斷。蕭蕭微雨聞孤館。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

11、《蝶戀花·暖日晴風初破凍》 暖日晴風初破凍。柳眼眉腮,已覺春心動。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乍試夾衫金縷縫。山枕斜敧,枕損...

12、《蝶戀花·永夜懨懨歡意少》 永夜懨懨歡意少。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為報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隨意杯盤雖草草。酒美梅酸,恰稱...

13、《浣溪沙》 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瀋水嫋殘煙,夢迴山枕隱花鈿。海燕未來人鬥草,江梅已過柳生綿,黃昏疏雨溼鞦韆。

14、《浣溪沙》 髻子傷春慵更梳,晚風庭院落梅初,淡雲來往月疏疏,玉鴨薰爐閒瑞腦,朱櫻斗帳掩流蘇,通犀還解闢寒無。

15、《浣溪沙》 莫許杯深琥珀濃,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鍾已應晚來風。瑞腦香消魂夢斷,闢寒金小髻鬟松。醒時空對燭花紅。 ...

16、《浣溪沙》 小院閒窗春已深,重簾未卷影沉沉。倚樓無語理瑤琴,遠岫出山催薄暮。細風吹雨弄輕陰,梨花欲謝恐難禁。 ...

17、《浣溪沙》 繡幕芙蓉一笑開,斜偎寶鴨親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一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月移花影約重來。

18、《浣溪沙》 莫許杯深琥珀濃。未成沈醉意先融。□□已應晚來風。瑞腦香消魂夢斷,闢寒金小髻鬟松。醒時空對燭花紅。

19、《浣溪沙》 小院閒窗春色深。重簾未卷影沈沈。倚樓無語理瑤琴。遠岫出山催薄暮,細風吹雨弄輕陰。梨花欲謝恐難禁。

20、《浣溪沙》 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瀋水嫋殘煙。夢迴山枕隱花鈿。海燕未來人鬥草,江海已過柳生綿。黃昏疏雨溼鞦韆。

21、《浣溪沙》 髻子傷春慵更梳。晚風庭院落梅初。淡雲來往月疏疏。玉鴨燻爐閒瑞腦,朱櫻斗帳掩流蘇。通犀還解闢寒無。

22、《浣溪沙》 繡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一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月移花影約重來。

23、《點絳唇·蹴[1]罷鞦韆》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24、《點絳唇·寂寞深閨》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倚遍闌干,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

25、《漁家傲·雪裡已知春信至》 雪裡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瓏瓏...

26、《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彷彿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

27、《鷓鴣天·暗淡輕黃體性柔》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深紅 一作:輕)梅定妒,菊應羞。畫...

28、《鷓鴣天·寒日蕭蕭上鎖窗》 寒日蕭蕭上瑣窗,梧桐應恨夜來霜。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淒涼。不如...

29、《鷓鴣天·寒日蕭蕭上鎖窗》 寒日蕭蕭上鎖窗。梧桐應恨夜來霜。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淒涼。不如...

30、《鷓鴣天·暗淡輕黃體性柔》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

31、《菩薩蠻·歸鴻聲斷殘雲碧》 歸鴻聲斷殘雲碧,背窗雪落爐煙直。燭底鳳釵明,釵頭人勝輕。角聲催曉漏,曙色回牛鬥。春意看花難,西風留舊...

32、《菩薩蠻·風柔日薄春猶早》 風柔日薄春猶早,夾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覺微寒,梅花鬢上殘。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瀋水臥時燒,香消酒未...

33、《蝶戀花 離情》 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乍試夾衫金縷縫,山枕斜欹,枕損... 34、《臨江仙·歐陽公作《蝶戀花》》 歐陽公作《蝶戀花》,有“深深深幾許”之句,予酷愛之。用其語作“庭院深深”數闕,其聲即舊《臨江仙》也。...

35、《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 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夜來清夢好,應是發南枝。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

36、《念奴嬌·蕭條庭院》 蕭條庭院,又斜風細雨,重門須閉。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閒滋味。徵鴻過...

37、《永遇樂·落日熔金》 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

38、《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

39、《清平樂·年年雪裡》 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挪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

40、《清平樂·年年雪裡》 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


秦皇島旅遊達人

題主你都說了她是千古第一才女啦!我還能說啥?除了佩服,崇拜!剩下的只有欣賞唄!


一葉知陽春

談到李清照,大多人認為其就是一個文弱女子,臆想她才貌雙全。這,其實只是“詞”帶給我們的無窮魅力。這種情況,假如她泉下有知,或許會啼笑皆非了。

很多人之所以知道她,或許是因為“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悽美,要不就是“花自飄零水自流”的哀婉,更多的,可能會是歎服“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這幾個疊字的自然天成。因故,非常自然地把作者理解成多愁善感的“怨婦”形象。但真的是這樣嗎?

家學淵源

李清照的父親,是蘇東坡的弟子李格非,曾任職“禮部員外郎”,曾外祖父王拱宸,那可是北宋仁宗天聖八年庚午科的狀元,可謂“家盛顯赫”。李家藏書豐富,幼時的李清照生長在這樣一個環境下,耳聞目染,既有了學習的條件,也有學習的氛圍,所以就有了“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的評價。長大後下嫁“太學生趙明誠”。趙家也是官宦世家,書香門第。所以夫妻間常“吟唱對詠”,小日子過得極為美滿。這些,都為李清照一生的文學造詣創造了前提條件;

顛沛流離

北宋靖康二年,金人南下,欽徽二宗被俘之後,趙明誠授江寧知府(現在的南京),李清照押運15車書籍財物往江寧時,在鎮江遇到“守臣錢伯言棄城”,李清照最後卻能將這批財物押抵江寧府,這是“文弱女子”能做到的嗎?。建炎三年(1129年),趙明誠病故,李清照開始了自己顛沛流離的下半生。無論是紹興二年(1132年)的再嫁張汝舟,通過訴訟才得以離婚,還是代趙明誠完成《金石錄後序》,都表現出了她超凡的毅力與心智,也更能否定“文弱女子”這一評價了。

詩詞風格

大概可以用南北宋的交替作為分割線,之前的李清照的作品,大多以狀描景物、相思離別為題材,“綠肥紅瘦”、“人比黃花瘦”、“花自飄零水自流”、“多少事、欲說還休”等等名句都是這個時期的作品,也是廣為傳唱的詞作。的確不乏“強說愁”的憂鬱寂寞。

南宋南渡後,“國家不幸詩家幸”,李清照從此以後的作品,一掃以往“閨怨”偏多的詬病,充滿沉鬱悲痛的山河破碎之感,且同時又能兼顧自身遭遇,不至讓人感到空乏無力。諸如:“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等等,都是這個時期的作品。這段時期的作品,更能印證其“巾幗不讓鬚眉”的潛在稟性。

通過上述三個方面的回顧,李清照的文學修養,這是毋庸置疑的。“千古才女”這個稱號,也的確當之無愧。只是,我們在吟誦她的那些“清麗哀婉”的詞作時,切不可就單純地認為她只是一個擅寫悲歡離合的愛情詞人。更應該去通過“亂兵中保全人財”、“女子訴夫離婚”、“著碑銘德真陋哉,乃令鬼神磨山崖”等等作品,深切去理解她“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任俠豪放性情。

我是燕無衣,歡迎您留下寶貴的意見進行探討,謝謝。


我為板磚狂

如何看待一個詩人是成功的哪?只能看他百年之後,他的作品給人們留下了怎麼的印象了,所以一個成功的詩人,在世的時候要活出他自己最精彩的模樣才行。

我認為李清照就是這麼一位了,她的詩詞不但流傳下來,而且魅力依舊。

眾所周知,李清照的人生分為兩大段,以南渡為分水嶺。

她嫁給丈夫趙明誠之後,基本就是一個少婦的生活狀態,自由而又文化氣息的生活,讓她的才情顯露無疑。她是懂得生活的,懂的趣味的,從一些文字和史料中可以看出她不僅僅有兒女情長的一面,還有如現代知識女性雍容大度的一面。

“長記西廳日暮,沉醉不知歸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這首如夢令,就是她當時生活的寫照。記得上學的時候有些男生,把它改變成“昨夜喝酒過度,誤入操場深處。嘔吐,嘔吐,驚起鴛鴦無數。”雖然,改的有點搞笑,不也充分說明了,李清照的詞的魅力之處嗎?

南渡之後,李清照的詞就變得有點深沉了,“人比黃花瘦”,有時候我也在想,苦難是不是反而成全了李清照哪?但看她後生的生活苦悶,有感覺自己這麼想,又是何忍。

李清照在寫自己心情的時候,也絕對不缺乏對家國的思索,她寫過《夏日》這首詩,“生當為人傑,死亦作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她對英雄豪傑的氣概充滿了敬意,對南宋政權的軟弱進行了辛辣的諷刺。

好了大概就答到這裡吧,我想李清照如果生活在我們這個時代,她也是非凡的,而且是非常優秀的。

大家多多交流。


鴻生大叔

第一印象就是才女,她的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令人真的是愁入心底冷徹心扉。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更是催人淚下。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我覺得更是別有一番風味境界。花自飄零,水自流。不僅是千古第一才女,更是千古第一悲情女詞人。


Qian小面

誠謝相邀。確實稱得上千古第一才女。其詞作之水平,至今沒有女性能與並肩。


真甄詩詞

詞 !特別是寫愛情的詞 ,我感覺合適女人, 詞就像現在的愛情歌曲一樣是那個時代流行歌曲 。古代女人讀書不多, 所以沒有出現好多女詞人 , 李清照就是成為了特例 。 本來她也就是個平凡的女人, 只是寫出了比那個時代好多人都出色的詩詞,好比現代一樣的歌賦 , 凸顯了她的出色 。時代大環境也給了她更多的養料, 她便 更加出色了。


大地之城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