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這個城市如何?

mai噶

本人去年10月環臺灣島一週旅行,在臺北呆的時間最長。說說我對臺北的印象吧。



臺北是臺灣省的省會,是整個臺灣島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以前是臺灣最大的城市,後來臺灣省當局覺得臺北太大,不好管理,於是把周圍的地區劃出來,又成立了新的城市,叫“新臺北”市,即新北市。現在的新北成了臺灣最大的城市了。

在我們大陸人的固有印象中,臺灣經濟起步很早,整體臺灣很有錢。那麼臺北作為臺灣的省會,應該是和上海,廣州這樣差不多的時尚,繁華,高樓林立的大都市,其實不然。至少在我所見到的臺北,就完全沒法和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相比。在城建方面,臺北真的只能算的上大陸的三線城市。

臺北的絕大部分地方,樓房都不高,並且都比較老舊。伸出來的豎排繁體字的廣告標牌,讓人有種看電影裡的感覺。除了臺北人引以為豪的信義商圈商圈外,其他大部分地方都是低矮老舊的建築。


臺北在臺灣,是最中國的城市。和上海一樣,臺灣的街道都是用中國的地名命名。並且還都具有省域集中現象。就比如我下榻的酒店附近,都是以湖南地名命名。像衡陽路,桃源街,長沙街等等。

另外,走在臺北的街頭,你就和走在大陸其他城市的街頭是一樣的感覺,到處都是中國各地的特色小吃。什麼東北大餅,山東面,上海菜到處都是這樣的地方特色飲食店。

臺北除了城建比較老舊一點,樓房比較矮一點,其他和大陸其他城市無異。這些年,隨著大陸的強勢崛起,作為曾經中國聞名世界的繁華大都市,臺北這些年一直在走下坡路,其在世界的影響力早已被大陸的很多城市超越。如今的臺北就如一個年邁的老人,曾經輝煌過,現在卻在被身邊的年輕人所超越。
這就是我所看到的臺北市,實際與我還沒去臺北的時候所想象的還是有一段差距的。


那詩那遠方

2014年春節前去過臺北一次,在那裡呆了十幾天。一晃四年了,還是很懷念。我來談談我的感受。

城市印象

臺北這個城市,很多大陸人去了都失望,覺得不想自己想象的那麼發達,沒啥高樓大廈(講真,連那個101,其實也一般),甚至有點破舊。但是我感覺特別好。我覺得大陸最近幾年高樓大廈太多,實在太亂,你看上海,一個陸家嘴多少棟地標?上海人拿陸家嘴當驕傲,我覺得醜死了。上海最好看的建築物,還是那些舊舊的老洋樓。臺北的街頭,建築往往有年代感,常常有感覺,有味道。臺北的街道,除了主街,大多是窄窄的小街,人又不多,處處復古,處處是景緻,一種悠悠的古早味道。

街角小店

逛臺北不宜太急,需要慢悠悠的逛小街,每到轉彎處,常常會遇到有風格的小店,要麼是咖啡館,要麼是ZAKKA風雜貨店,要麼是一家牛肉麵館。

記得我們一天傍晚上街遛彎,看到一家小的迷你的咖啡館,裡面只有兩張桌子,但裝修的很有意思,滿地都是咖啡豆,桌子椅子舊的可愛,咖啡小哥白淨靦腆。在大陸從沒見過這麼小的咖啡館啊。

還有一次,專門找微熱山丘鳳梨酥的總店,按地圖已經到了,但是在周圍找了好半天沒有啊,於是就問了馬路邊一位交警,交警大叔聽完就笑了,估計問他的人太多,他打手一指,說“先生,那個就是!”隨他所指看去,原來就是那個沒有任何招牌的玻璃門,門口的牆上,掛著一輛很老有很乾淨的自行車。真的啥招牌都沒有!!!!!有意思。進去之後,裡面裝修得很工業風,有漂亮女郎引座。我有點奇怪,我來買鳳梨酥,不是來吃飯,引座幹啥?結果她把各種鳳梨酥都拿來一塊,還有飲料,讓我品嚐。這是品嚐嗎?這是讓我往飽裡吃啊!據說吃完還能再要。但是看到還有那麼多人在等,誰好意思啊?趕緊起身,比原來打算的多買了好多鳳梨酥才走。


臺北的人

臺北的好處,人是最重要的。太有禮貌了,太謙讓了,讓我這個北方大漢有點不習慣。

一天,在小街裡瞎逛,一個岔路口處,一輛自行車駛來,距離我們5,6米的時候,我們就自然而然地停下來讓他先走,沒想到單車小哥停下車,從車上下來,說了一句“抱歉啊!”讓我們先走。講真,我當時愣了兩秒。最多讓我先走,幹嘛還下車,幹嘛還道歉?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了。

還有一次,我們去地鐵站,又不著急,走的很慢,結果旁邊一位大媽從身邊快速走過,注意,沒有擠著我們,只是超過了我們。她突然回頭說“抱歉,我有急事。”我又感動了,這也太有禮貌了!


臺北人熱情。有一天我們買水果,有一種北方沒見過的水果叫做釋迦。沒見過呀,不會吃,更不會挑。旁邊一位女士也在買水果,一看我們不太懂,立刻上來幫忙挑水果,告訴我們怎樣的好怎樣的不行。又說哪裡有公共水龍頭,可以洗。最後買完居然看我們不太熟,不知道水龍頭到底在哪裡,還專門把我們帶到水龍頭處。整個過程十幾分鍾,完全沒有厭煩,熱情非常又特別有分寸。如果你經歷過有些地方對待外地人的方式,再經歷一下臺北人的溫柔,你一定會感動。


臺北最值錢的,就是人了。

總體印象

臺北是一個溫柔的地方,慢慢的,秀氣又樸素。你想看威武,去北京;想看發展,去上海;想看市井,去成都;想看歷史,去西安……但是你想看溫柔緩慢,想看時光悠悠,想看溫文爾雅文質彬彬,就去臺北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