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原生家庭不好的人,很難通過後天的努力去改變階層?

張僮珀

這個問題就像前幾年大家討論的“寒門再難出貴子嗎?”這個問題。這個世界有各種各樣的人,有的人一出生就是貴人,而有的人再努力也很難成為貴人。

大家就會想,那麼努力有什麼用,學習好有什麼用,考985、211有什麼用?那麼,你想想,如果你家是農村的,父母是農民,你不努力你還是農村的。但是你努力的話,你是可以改變階層的,只是你想要像王思聰那樣身價63億(2017年)那是不可能的,王健林最初就能給他5億讓他去創業。

說句實話,有人說我們國家階級嚴重,應試教育不好,但是應試教育仍然是我們寒門改變命運的重要機會。大家覺得國外很自由,但是其實他們貧富差距更大,社會更不穩定。相比較而言,在我們國家生活算是非常安全了。

我們不能改變自己的出身,也不能抱怨原生家庭的不好,因為你的父母也想給你好的生活,但是他們心有餘而力不足

靠自己去改變命運一點也不可悲,你應該感到自豪。我到現在都還記得,在《超級演說家》的舞臺上,劉媛媛分享了這個話題的演講,她說“只上過小學一年級的母親養育出他們三個研究生,北大畢業的她說,我可能連寒門都算不上,我們家窮得連門都沒有的。”

命運的手掌裡肯定會有漏網之魚,就看你能成不成為那條掙脫命運的魚。劉強東、趙麗穎也都是從農村出來的,但是現在過得很好。

題主不也是這樣嗎?從你的描述中可以知道你獲得了博士學位。可能你現在想要自己全款買房有困難,但是比你原生家庭好多了不是嗎?你培養出來的孩子一定會比你混得更好,你的孫子輩一定會更好,你的家族會改變階層。


如果我們自己也相信寒門再難出貴子,那麼我們永遠也沒有出頭之日,下一輩,下下一輩可能也還是沒有出頭之日。最後用劉媛媛的話激勵大家,也勉勵自己:你要用你的一生鬥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

——END——

你對於寒門改變階級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1. 談不上欺壓,你可以不買房子嘛。我覺得對經常出差的人來說,私人飛機這東西就挺實用的,我想買一個,發現買不起,但不會因此覺得被機價“欺壓”了。


這世上除了空氣,食物和水,沒有什麼是所謂的“剛需”。覺得有的,都是觀念問題導致的。我今年四十五歲了,買得起房子,但到今天也沒買,也活得非常好,甚至比多數有房子的人活得都好,這也是觀念問題導致的。


中國房價飛速增長的這近二十年,個人買房真正獲益的,都是投資性購買(比如自己租房住,但投資買房的;或自住一套,再投資買一套或多套的)。整體的看,這種人在有房人群裡的比例並不高。而且他們之所以能賺到遠比別人打工賺得多得多的錢,正是因為本來就應該買不起房子(以收入來說)的大量買房教信徒,把買房當成生活的終極目的,而不是生活的某種方式或選擇,這是導致房價一直上漲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國這個傳統農業社會的大規模城市化,可以解釋房價上漲,但解釋不了荒唐的租售比。


一個低收入工薪階層的房奴夫婦,依靠雙方老人湊的錢交了首付後,住在上千萬元的公寓裡吐血交房貸和苛捐雜稅,不管房價漲了多少,只要不賣掉轉為收益,就還是坐在金山上吃方便麵的房奴。一個有趣的悖論是,他們既然是買房教的信徒,怎麼可能賣掉房子去租房子住呢?即便他們買房後房價增長的那部分已經足以讓他們租一個好得多的豪宅住到死還綽綽有餘。


簡而言之,在中國,這二十來年手頭有閒錢但一直沒買過房子的,都是二十年一遇的倒黴蛋;手頭緊但湊錢買了一套漲了很多倍後賣掉過上了好日子的,都是幸運的聰明人;手頭緊全家湊錢交了一套首付後吐血供房,房價翻了十幾倍後還住在裡面吃方便麵的,都是大xx;手頭緊開始沒買但發現越漲越嚇人死扛了十多年後終於下決心全家湊錢買了一套很小的然後吐血供房住在裡面吃著方便麵天天等房價上漲但即便漲了一些也不賣繼續住在裡面吃方便麵一直吃到房市泡沫破滅的,都是超級大......折翼的天使;手頭寬裕買了好幾套漲了很多倍後又賣掉了的,都是聰明的幸運兒;手頭寬裕買了好幾套漲了很多倍但還沒賣掉的......手頭寬裕的人,怎麼做都是對的。


2. 我們國家的人吃飽肚子也有好些年了......“知識改變命運”是沒錯的,但這並不是說高學歷就都能買得起房子。如果甚至不能正確理解這個,就說明讀書還是讀得不夠。


3. 好爹的孩子們一直都比窮爹的孩子們活得舒服,任何國家,任何時代都是這樣的。對現狀不滿可以理解,但不能因此就錯誤認識世界,並基於這個錯誤的認識展開下一步的討論。


今天的中國,一個身處社會底層的年輕人如果想“向上流動”,應該是四九年以來最好的理想時期(一些極端情況另當別論,比如某些貧困地區的孩子,從小甚至沒有讀書識字的機會)。如果想創業或參與創業,那更是趕上了一個風起雲湧的大時代(身在福中不知福是人類的常態,身處大航海時代的,生逢其時的冒險家們也常常無知地羨慕過他們那些只有兩艘小破船的海盲流前輩們)。橫向比較的話,你也會發現,多數發達國家的社會階層是相對穩定的,“向上流動”基本沒什麼機會。以日本為例,這幾十年幾乎就沒有什麼新崛起的像樣的大企業。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上,健康富裕的社會應該是以中產階級為主的,如果一個社會已經到了這個階段,階層穩定也未必不是好事。


4. 對年輕人有什麼可說的?建議努力工作之餘多讀書,多思考。


羅永浩

俗話說:知識改變命運。但是越來越多的人會發現通過知識改變命運,很難。尤其是現在的高房價、高物價的高壓之下,這句話在很多貧困學子面前彷彿就如一句空話。

1、知識改變命運,但改變不了你的起點

知識改變命運,從一定程度上是對的。畢竟有知識尤其是高學歷的人,可以不用去工地裡搬磚了,不用去工廠裡做著普工的活了。知識改變命運,改變的是你工作的工種。但知識的擁有,並不代表作為貧困山區裡出來的孩子或者家庭環境很一般的孩子的起點跟富裕家庭裡的孩子一樣。富裕家庭的孩子可以很輕鬆地擁有一套或者幾套的房子、擁有良好的人脈關係、可以通過關係找到好的工作,或者是經營家族的生意,他們的起點註定比窮人家的孩子要高。而普通人他們唯一能依靠的就只有自己,憑藉自己的努力和奮鬥去獲取自己想要的一切。

2、原生家庭改變階層很簡單——稀缺人才改變命運

沒錯,現在的社會是一個房價變化很快的社會,對於原生家庭環境不是很好的職場人士來說,如果要在短期內賺取一大筆金錢當作首期去購買房子,確實是一件困難的事,畢竟高工資高待遇不是每個職場人士都能輕鬆獲得的。但是房子不代表人的一切,有了房子亦不代表你的階層有變化,而且通過後天努力很難去改變也不代表不可以。知識改變命運,說的是你能成為國家所需要的稀缺人或者頂尖技術人員,你掌握著國家或者政府或者企業發展需要的技術,符合國家各省市對於高端人才的引進政策,那麼高額獎勵、高薪、房子、車子以及孩子讀書等等系列問題都不是事,所謂的改變階層亦是可以輕鬆獲得的。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無憂精英網

俗話說得好: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改變階層在任何時代、任何國家都是很難的事情。太正常不過了,也很合理。

這張網上流傳多年的圖形象的傳遞出階層突圍困難的原因,畫圖的作者太牛了!

跨越階層為什麼難?

兩個原因:

第一、原生家庭好出身好,自帶資源。

父母在孩子走進社會的那一刻起,就讓下一代搭車前行;而普通家庭能讓孩子沒有任何負擔的輕裝前行就很不錯了。如果像上圖情況,還需要孩子反哺父母,就算兩人在同一起跑線上,前行的速度能一樣嗎?

第二、原生家庭好的孩子因為得到了更多的資源,反而會更努力,更容易出成績。

試想一下:普通人和王思聰從小到大誰更努力,誰努力的更對路?

別以為王思聰就是好吃懶做的富二代。王健林是商人,一年給兒子5個億去做投資,不會不計算投資回報率的。《2017中國頂級投資人排行榜TOP50》上,王思聰位列37位,吃喝玩樂中賺了近六十億!

網友對王思聰位列此榜單褒貶不一,有質疑王思聰拼爹的:“要不是有個好爹他能進去?”也有網友反駁:“有個土豪爸爸,你估計只會花了吧。”

不管如何,商業社會只看結果,不違反法律不違法道德賺錢就沒什麼可說的。

當然,改變階層是困難的事,但不是絕對沒有實現的可能。

跳水皇后郭晶晶出身平民家庭,通過自身努力不也進入豪門了嗎? 而且進入的風風光光,不卑不亢。


李小船

改變階層有時不是一代人的努力就行,兩個階層之間的距離太遠了,我們一步是跨不過去的,只要我們努力一下,跨出一大步,雖不能跨到另一階層,但距離畢竟近了,下一代再努力一下,說不定就跨過去了。難不代表不可能,難不代表可以不去做。不去做那隻能世世代代在這一個階層裡。


破滅之神363

放羊娃和起跑線的故事。

關於原生家庭,我有故事兩則。

第一則是放羊娃的故事:

說有人問放羊娃,為什麼要放羊。

放羊娃:掙錢。

“那掙了錢幹啥?”

放羊娃:娶媳婦。

“那娶媳婦以後呢?”

放羊娃:生娃。

“生了娃準備讓他乾點啥?”

放羊娃:放羊唄。

第二則是起跑線的故事:

這是美國的一檔節目,具體視頻我找了一個小時也沒找到,就說個大概吧。

說有個主持人從路邊找了三十多個志願者來參加這個節目,跟志願者說這是個跑步的節目,美國佬都挺熱心,很願意參與這個節目的錄製。

到了跑道上,主持人開始說比賽的規則:

1、不是有色人種的,向前一步。

2、父母沒離異,向前一步。

3、父母有固定工作的,向前一步。

4、父母沒有家暴傾向的,向前一步。

5、小時候有零花錢的,向前一步。

6、接受過藝術教育的,向前一步。

7、接受過第二語言教育的,向前一步。

……

等到主持人說完所有的規則,有的參賽者已經走過了半個賽道,而有的人還在原地待著,什麼叫贏在起跑線上,這就是贏在起跑線上。

勵志故事沒告訴我們的那些事。

他們告訴你比爾蓋茨退學創業,成為世界首富,但是不會告訴你比爾蓋茨他媽是IBM的董事。

他們告訴你股神巴菲特的公司股價50年翻了1萬倍,但是不會告訴你巴菲特他爸是國會議員,8歲就父親到高盛去參觀,還是高盛的董事接待的。

他們不會告訴你馬雲的父親是浙江省曲藝家協會會長。

他們不會告訴你馬化騰的父親是國企上市公司董事。

他們不會告訴你任志強的父親更是副部級幹部。

就連這個回答裡的羅永浩,羅老師的父親也是延邊州州委副書記。

就問你一句,絕望不絕望?

然而真正讓人絕望的不是這些成功人士的背景,而是這些有背景的人,居然還比你努力啊!

中國古人關於跨越階級的傳統智慧。

這個故事叫愚公移山,我想大家都聽過,節選最精彩的一段。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在古代封建社會,階級固化的更加厲害,古代人也知道,要靠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去跨越階級,是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窮其一生可能都是徒勞。

那怎麼辦呢?難道就做一個放羊娃放羊賺錢娶妻生子再放羊這樣循環下去嗎?

愚公說了:即使我死了,我還有兒子,兒子又生了孫子,孫子又生了兒子,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古人也都是這麼操作的:老農一輩子沒啥貢獻,給家裡攢了十畝良田,兒子把其中幾畝租出去,等到孫子就成了百畝田的地主,地主請私塾先生,把兒子教成秀才。秀才這輩又出錢讓兒子拜在名士門下,考取了舉人,勉強當個小官。舉人老爺娶了當地望族的小姐,官商結合,有了勢力,生了個兒子,又很聰慧,終於考中了進士,終成一方大員。

努力到底能不能改變階層?

努力肯定是可以改變階層的,但是不一定是你這一輩子。

你可能奮鬥了一輩子,卻沒有什麼明顯的成績,沒有大富大貴,只是小康即安。

但是你的兒子,女兒見證了你奮鬥的歷程,他們也會像你一樣奮鬥下去。

一輩人不行,那就兩輩人,兩輩人不行,那就三輩人,子子孫孫無窮匱也,總有一天是能夠改變階層的。

然而,要是你現在就放棄努力,那不用想,你的兒女子孫一定會在放羊娃的循環裡不斷掙扎。

這才是我們不得不努力奮鬥的原因啊。

我是無良HR,關注我,最新的職場觀點將不斷為您推送。


無良HR

每一個人都是帶著父母的基因和能量來到世界上的,也就是說,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已經有了差別。

如果父母的情況差或者思維能力眼界觀念等弱於別人,那麼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就已經落後了!也許努力可以改善眼前的狀況,但長久的未來其實受基因和小時候的影響會慢慢的顯現。



大家發現沒有?長大了,特別是年齡越來越大時,你越會像父母,特別是性格,甚至是你當年所討厭的。

人不可能憑空而來,必然受外在的環境特別是原生家庭的影響,這一點是肯定的。

一個好的原生家庭,吸收的多少正能量的,愛的東西,反之則在負能量中聚集,當自己還能掌控或者克服時,一切似乎還沒什麼,但當外在無法掌握,絕望時,原始家庭的負能量積累就會冒出來,做出一些連自己都覺得不可理喻的事情。



這不過是壓抑在心裡的一種迸發而已。

任何的孤注一擲,要麼是生無可戀,要麼是生不如死。

當這一切發生時,你才知道原始家庭影響的可怕。

不是你不努力,是因為你是帶著詛咒來到世界上的!

歡迎大家關注:生活對我說!!


生活對我說

樊勝美說得很對,“一個人的家庭就是一個人的宿命”。雖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可有人真的就生在羅馬。

這點你抱怨沒用,就是得服氣。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89d000b5ff1ed0df582\

運營小生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窮人與富人、階層之間的概念。

窮人和富人,通俗地區別在於錢多錢少,客觀地講,窮人一出生就註定在窮人家庭的環境中長大,同樣,富人則是在物質條件充裕的家庭中長大。不可否認,富人的小孩長大後在事業上當然有更多的資源可以撬動,在從一起跑線上佔據了更有利的一面。而階層是出身於不同階級的人,由於相同的特徵而形成的社會集團,是指人類由於經濟地位不同而分成的若干層次。

那麼,這就能認定窮人家的孩子“原生家庭的人,很難通過後天的努力去改變階層”了嗎?

我看未必!

當一個人長大成人,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時,原先的教育環境以及你日後的生活、工作閱歷,對你的後天主觀因素、行為、生活的階層變化,起到非常大的決定性作用。遠的例如馬雲、王健林、李嘉誠、陳光標等等等等,李嘉誠剛出社會時夠窮了吧,陳光標呢,也是草根出生呢。草根逆襲上層階層的真實故事,在中國乃至全世界,可以說數不勝數,每天上演著!

其實,一個窮人,單憑努力是遠遠不足以支持他改變命運改變階層的——思想觀念、自我認知、格局大小和眼光,才是實現階層神逆轉最大的核心所在,也就是能撬動改變階層命運的金鎖匙!

在最近熱播的電視劇《歡樂頌》中,曲筱綃和王柏川,對於奮鬥的自我認知的差異,造成兩人不同的創業結局以及人生軌道。即使是面對家庭發生重大變故,曲筱綃也能夠泰山崩於前面不改色,照樣能平衡地生活,把自己的唐長老趙醫生牢牢挽住。與此同時,王柏川卻顯得優柔寡斷,始終侷限於“野慣了的業務員”的小格局裡走不出來,未能獲得大發展。最後,失落的王柏川只能含淚與樊勝美分手……

雖然說,曲筱綃的家庭背景及資源遠勝於王柏川,但這絕不是事業成敗的關鍵,這丫頭兒說的一句金句,最能點撥緒位小夥伴的腦洞:我最有資格混吃等死,但我照樣拉著行李滿世界找生意!

瞧瞧,這是何等的自信、何等的格局!兩人的事業高低、成就與否,立判高下。

所以,一個人,無法改變自己的出身,那麼通過後天的學習、努力、堅定的信念,變通自己的心態,改變自己的命運處境、社會階層是可以的——怕就怕,當富人明明富得一塌糊塗仍然在堅持學習、“拉著行李滿世界找生意”時,你卻在一邊嗟陀歲月一邊打著遊戲抱怨老天不公。


容山樵夫

那些家境一般,但確實才華橫溢的年輕人


女孩子年輕的時候總會遇到很多選擇,上海小美白常問我一類選擇,就是一個是本地土著,三套房起,但工作,學歷一般,還有一個就是外地985高材生,工作不錯,能在上海紮根下來,那個人能力也不會太差,然後務必糾結。其實吧,小美白年輕的時候,多少憧憬點愛情,如果一個男孩子雖然家裡有幾套房,但個人能力平平,確實很難吸引女孩子,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可以講,那就找有車有房又帥有能力強的,問題是真那樣的也不會看上你,憑啥人家要向下兼容,世界上很多事,取捨而已。但如果找個人能力很強,長得也帥,卻家境平平的,一方面擔心鳳凰逆襲變陳世美,如果他事業不能鳳凰騰達,那更苦了,比風險投資還大。


找什麼樣的男生,其實先要問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有些女孩子就追求安穩太平的, 那就找個本地幾套房的,忽悠男方賣掉一套,再買套好點的婚房,孃家也多少出點錢,一起過過太平日子,上海男人雖然闖勁不足,但普遍會過小日子,家庭暴力也很少,雙方都大單位混混日子,只要國運昌盛,一輩子也就幸福平穩的過去了。


但如果特別憧憬愛情,憧憬去政府星辰大海,那與那樣的小康男結婚,那簡直度日如年,因為愛情肯定不是單純看標籤的,真正的愛情,來自於兩人的相處,是兩人之間的共同經驗。你甚至要感謝那個人的出現,因為愛情是很玄妙的東西,有時候只有他出現了,才會明白世間真有這麼一種靈性的感覺,這如同一種導火線,激起愛人者心中醞藏已久的愛意,才華橫溢的美少年總更容易博得女孩子的歡心,真做這麼一個選擇了,就要想清楚萬一這個男的發跡了,國內的婚姻法啥情況,也都知道,就要做好願賭服輸的思想準備,猜得到開頭,猜不到結果,我小時候很奇怪為啥很多童話都有一個悲慘的結局,賣火柴的小女孩因為貧窮會凍死,長大之後才知道,這不是童話,這就是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