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的我,究竟要不要在城裡買房?

文:高巧真

入夜,久久不能睡去……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去縣城買房……

五年前說買房,很多人會說,現在買房沒那麼多的錢,貸款吧,要很多利息,不如再攢兩年錢,到時候付全款。五年後的今天,你會發現,你攢錢的速度,早已經追不上房價漲的速度了。這時候,那些貸款買房的人,房子升值了,工作穩定了,每個月只需要拿出工資的一部分償還貸款,而你依然在徘徊等待,等待房價降的那一天。

鄉下的我,究竟要不要在城裡買房?

當然,一說到在縣城買房,在我們歡口這個小鎮上,有很多農村孩子說對象時,女方都會要求在縣城買房,其中很多男孩子的家裡,在縣城買了房子,都是債臺高築,現在回過頭來看看,雖然那種攀比的風氣不值得提倡,可仍然為不少農村家庭間接帶來一筆可觀收益。好比我身邊朋友常說的一句話:我這一動不動,房子就給我賺了幾十萬了。(這位朋友兩三年前以8000多每平方的價格在徐州購買了一套住房,現在他購買的房價以上漲至13000每平方。)而當初,我們都在嘲笑他,買房需要償還的高額利息。

再看看自己,雖說在鎮上住著樓房,而且還屬於別人口中的商品房,房間寬敞,南北通透,樓下停車方便,不用償還房貸,生活似乎很滿足。但為什麼我非要在縣城買房呢?

第一:買房這件事,我早就有打算,本來的預算是在徐州買,兩年以前,我就去徐州九里萬科看房,那時候高層只需7800左右,洋房8300左右。回到家,這句話還沒有說出口,就被扼殺在肚裡了,我簡單分析我家裡的情況,我先生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已經七十多歲,如果我們在徐州買房,那麼將來我們的孩子肯定要在徐州接受教育,那麼孩子的奶奶,也就是我的公公婆婆必須要去徐州幫我們照顧孩子,一是我和先生工作繁忙,二是二胎開放,我們打算要兩個孩子,所以我們要藉助父母的力量來幫助我們照顧孩子。

可是,問題來了,家裡面有七十多歲的四個老人,也就是說未來幾年,我的公公婆婆,要開始考慮贍養老人這個問題,畢竟“養兒防老”,這也是每個子女不能推卸的責任。所以,去徐州買房,暫時擱置。目標再拉近一些——去豐縣買房。

鄉下的我,究竟要不要在城裡買房?

第二:這兩年的時間,身邊的同學朋友,都在家人的幫助下,陸續買了房,又加上去年兒子的降生,讓我重新意識到了,買房這件事刻不容緩!再晚,我家孩子就沒有機會選擇縣城的學校了!我必須要對我的孩子負責,我有責任讓他享受良好的教育和居住環境、以及便捷的各項設施服務。(我沒有貶低小鎮文化的意思,但我也不能完全否認,歡口與豐縣的發展水平存在差異)

我認為,在豐縣買房,已經是對我的兒子來說,最低的標準。我這一代沒有勇氣去大城市紮根,為我的孩子在大城市發展提供基礎,以至於我的孩子從一出生就已經給北上廣的孩子產生巨大差距。我鄰居有一個小孫子,三歲,爸爸上海工作,三四年前在上海買房,孩子一出生就有了上海戶口,雖說他的爸爸在每月償還八千的房貸,他可以在那種巨大壓力下依然把生活過的有模有樣,為什麼我不能給他豎個大拇指呢?

京東CEO劉強東,在一年前,給他的母校中國人大,捐款一個億,用來幫助貧困家庭的孩子,讓他們自由申請助學金。過了幾個月,劉強東就問學校領導,那一個億的資金還夠用嗎?領導說了,多著呢,一個班根本沒有幾個申請助學金的。劉強東就很納悶,他說以前我們上學時,一個班就有幾個助學金名額,我們班百分之八九十都去競爭,怎麼現在的孩子,傻了呢?領導笑了笑說了:哎,二十年前,人大的學生,百分之八九十都出身寒門,來自農村,而現在的人大,來自農村的孩子不佔百分之十。

教育的差異性在此刻顯示出了它殘酷的真相!

鄉下的我,究竟要不要在城裡買房?

由此我想起了昨天看的一責新聞,國際十佳青年誕生,他們都是活躍在各個領域的青年才俊,我翻看了他們的履歷,全部都有海外留學經歷!

我不禁想起了去年在我這輔導的一個學生家長,她說自己有兩個兒子,一個在豐縣讀高中,這一個在村裡讀小學,她下定決心要把小兒子送到豐縣讀小學,代價是她辭掉工廠工作,每年拿出一萬塊在學校附近租房子照顧孩子起居。加上孩子日常開銷,算起來,他老公掙得錢幾乎全部用掉,分文不剩。可她仍然笑著說:為了小孩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哪怕我們把孩子供到大學時,我們身無分文,窮困潦倒,我們至少還有兩個非常出色的孩子!(我不完全否認我們農村教育落後,我也是農村出來的孩子。但是在某些地方,比如教學設施上,我們確實比不上城裡的孩子。)

買了房,我家孩子就可以選擇縣城小學,並不是說在我們農村就一定學不好,但是在縣城機遇就稍微多一些,那當然,去北上廣等大城市,孩子機遇就更多。而我卻選擇安逸的去生活,不想去大城市拼搏,而我的孩子的孩子,暫時無法去大城市與那些孩子比肩生活,所以將來的某一天,他有可能會重新走上,去大城市紮根的道路。

第三:買房為了控制自己的消費。按我們縣城的房價來算,假使我們選擇分期付款,那麼我們每個月可以選擇償還兩三千的貸款。如果我們不買房,這些錢很輕易得會從指縫溜走。而如果我們一旦有了經濟壓力,從牙縫裡省出這些錢輕而易舉。並且,我們的心態也會從安逸變得鬥志昂揚!巨大的壓力下,一定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成長的機會。

買房道路上,任重而道遠,我們不僅要改變家人的固定思維,說服他們,還要面臨一筆不菲的首付款,當然還有高額的利息,以及每月自動從銀行卡里扣除的房貸。這也意味著,我要少買些衣服、化妝品,少逛逛淘寶,少出門逛街,最重要的是我和孩子的爸爸,要付出更大努力去賺錢。

轉過身,看著兒子熟睡的臉龐,安逸而美好!怕什麼?要讓才華配得上自己夢想,付出配得上自己的野心,縮短夢想和現實的差距。

鄉下的我,究竟要不要在城裡買房?

這短短一生中,我們最終都會失去,我們不妨大膽一些,愛一個人,攀一座山,追一個夢。

進一步有進一步的驚喜,無奮鬥,不青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